升陷汤治疗妇科病验案举隅 *

2023-11-22 10:29:36王淑琳蔡平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张锡纯知母升麻

王淑琳 蔡平平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医科,山东 济南 250021)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由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组成,是张锡纯针对“大气下陷”创立的专方[1]。文献[2]中记载升陷汤用于治疗临床各科多种疾病,效如桴鼓;导师蔡平平教授用升陷汤治疗妇科疾病每获良效。兹整理总结蔡平平教授应用升陷汤治疗产后劳倦、崩漏、妊娠胸闷、阴挺经验4则,以飨后学者。

1 大气下陷浅析

1.1 大气的定义与功能“大气”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一指外感大邪之气,见《素问·热论》“大气皆去病日已矣”;一指胸中之气,亦所谓宗气,见《灵枢·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张锡纯据此指出《黄帝内经》中胸中大气和宗气意义相同,是生命之宗主。

《灵枢·邪客》曰:“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3]。大气“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1],能撑持全身,为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是言“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周身血脉之纲领”[1]。大气既为后天诸气之纲领,又为全身血脉之纲领,行呼吸,心思脑力、官骸动作皆赖于它。《灵枢·五色》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张锡纯为其释义曰“夫人之膈上,心肺皆脏,无所谓腑也。经既统言脏腑,指膈下脏腑可知。以膈上之大气,入于膈下之脏腑,非下陷乎?大气既陷,无气包举肺外以鼓动其闟辟之机,则呼吸顿停,所以不病而猝死也”,由此首创“大气下陷”一词。

1.2 大气下陷的症状表现《医学衷中参西录》[1]所记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等种种症状。除以上诸症外,张锡纯在附载医案中又列举出升陷汤加减治愈症:常常呵欠、肢体痿废、食后易饥、二便不禁、癃闭身肿、肛门突出等,以及妇科中有下血不止及经水逆行之证;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1.3 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医学衷中参西录》[1]中对大气下陷诸症病因的记载有六:“其证多得之力小任重或枵腹力作,或病后气力未复,勤于动作,或因泄泻日久,或服破气药太过,或气分虚极自下陷”。导师蔡平平教授认为大气下陷其病起于过用,结合张锡纯附载医案中所见久病、劳累、气郁恼怒、惊恐、产后、失治误治等,总结妇科常见病因有:一饮食过多、负担过重,力小任重;二素体肥胖、行动劳苦,枵腹力作;三失治误治,病久不愈;四临盆努力太过;五禀赋素弱,气分虚极自陷;六惊恐恼怒,气下气乱。分析病机为气虚、气陷、气化失常,以致鼓动无力、气血不充。

2 升陷汤来源释义

升陷汤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为治“大气下陷”确立的专方,以黄芪既擅补气又擅升提之功,重用为君,量大力专;配伍少阳之药柴胡,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配伍阳明之药升麻,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配伍“药之舟楫”桔梗,载三药之力上达胸中。四药相合,增强升提之力、回复上焦清阳大气。并以知母之凉润,防黄芪之温热太过。全方精简,然意义深远。

《本草正义》[4]载:“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张锡纯用黄芪多用生品,认为生用则补中有宣通之力。其重用黄芪为君以补气、升气,又恐黄芪性稍热,虑“气有余便是火”,故以知母之凉润制黄芪之温。张锡纯重视知母的滋阴功效,凡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同时明确指出大便不实者忌用知母,因知母液浓而滑,能通大便。张锡纯以入阴分的知母佐黄芪,解黄芪之热是其用一,升陷汤气陷之中或兼阴伤[5],故以其滋养阴分是其用二。李中梓的《雷公炮制药性解》言,柴胡能“提下元清气上行,以泻三焦火。补中益气汤用之,亦以其能提肝气之陷者,由左而升也”[6]。张锡纯用柴胡引大气自左上升,与李中梓的观点契合;而以升麻为阳明之药,强调其有升提气分之力,能引大气下陷者自右上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指出了柴胡、升麻在补中益气汤中的配伍特色,即“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7]。升陷汤重用黄芪配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同时,强调“胸中大气”下陷,强调上焦阳气,故以升浮之桔梗载诸药上达胸中,以为向导。

此外,重视脾胃是张锡纯的学术特色之一[5]。而若见“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数钱”,乃是取人参益气固脱之功,配伍味酸性温且以收敛元气、固涩滑脱著称的山萸肉,期急敛正气而不敛邪气。若于大气下陷证见少腹下坠或更作疼时,可增升麻以升提之。

3 升陷汤临床应用

3.1 产后劳倦案自某,女,43 岁。2021 年3 月18 日初诊,剖宫产术后1 年,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情绪低落,手足不温。孕2 产2(G2P2),月经规律。舌淡红、苔白有瘀点,脉弦细。西医诊断:(1)剖宫产手术史;(2)乏力。中医诊断:产后劳倦。辨证:气陷证,虚实夹杂。处方:黄芪20 g,人参10 g,北柴胡10 g,知母20 g,桔梗20 g,当归20 g,川芎15 g,熟地黄20 g,百合12 g,浮小麦12 g,炙甘草9 g。7 剂,日1剂,水煎取400 mL,早晚分服,各200 mL。

二诊:诸症明显改善,上方继服7剂。

按语:妇人产后乏力、头晕、胸闷,或可言其为“产后劳倦”;虚者多,实者少,虚实夹杂者亦有之。产后气血俱伤、元气耗损,所谓“产后百节空虚”,稍有失慎,致生产后诸病。患者六七产子,然《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之言,于大势已衰不可逆转之时产子,损耗必倍于年轻者,且产后1 年未行诊治。究其因为“枵腹力作”兼有“失治,病久不愈”,气虚极而致升举无力,故症见产后1年乏力;心神失去支持,故有情绪低落。舌脉符合产后多虚多瘀、虚实夹杂之象,方选升陷汤合佛手散加减,补气升提之时行气无耗散,活血通窍、补虚导滞;另加熟地黄、百合、浮小麦、炙甘草,以滋养阴津、宁心安神,使新生之气有所依,气自固而不陷也。

3.2 崩漏案崔某,女,36 岁。2021 年5 月13 日初诊,平素月经25~26 d 一潮,经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第1 天(Lmp):5 月6 日,现仍有阴道流血。4 月7 日见少量血下,至4 月20 日方为正常经量,8 d 血净。头晕、头胀痛,乏力;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Hb)94 g/L,抗缪勒氏管激素(AMH)0.32 ng/mL;舌淡、苔白,脉弦细。西医诊断:(1)异常子宫出血;(2)贫血;(3)卵巢功能减退。中医诊断:(1)崩漏;(2)眩晕。辨证:大气下陷。处方:黄芪30 g,升麻6 g,桔梗12 g,知母20 g,党参30 g,麸炒白术12 g,桑椹12 g,当归9 g,仙鹤草12 g,熟地黄20 g,藁本20 g,炒蔓荆子9 g,炙甘草6 g。7 剂,日1 剂,水煎取400 mL,早晚分服,各200 mL。

二诊:头晕、头胀痛均有明显减轻,乏力消失,大便偏干;原方加麦冬20 g,煎服法同上。

三诊:患者诸症消失。

按语:对于崩漏的治则治法,现代医家多遵循明代方广《丹溪心法附余·崩漏》[8]中所记载的治崩三法,“治崩次第,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即“塞流”“澄源”“复旧”。患者2 次月经淋漓不尽,究其原因为卵巢功能减退;之后出现头晕、头胀痛及乏力,为失血过多贫血之象。责其根本,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初诊当日患者月经仍未尽,蔡平平教授投以升陷汤加味方,乃思及患者前次月经出血久不止,气随血脱,大气下陷,故见头晕头胀、乏力,“下者举之”,升陷一汤最为适宜。肾为先天之本,《黄帝内经》有云“少火生气”,胸中大气由少火发生,以徐徐上达。方中添加桑椹、熟地黄滋补肾阴,使大气“生发之源”得到补充;党参、麸炒白术、炙甘草固护脾胃,产生并运送水谷精微物质,维持大气不绝;藁本、蔓荆子及时缓解患者头胀痛的症状。全方正对病机,正本清源,效如桴鼓。患者二诊时症状已明显减轻。前方继用,加麦冬以滋阴、润肠、通便。

3.3 妊娠胸闷案刘某,女,34 岁。2021 年5 月25 日初诊,患者孕14+1周,近1 个月胸闷、憋气,长叹气后缓解,无呼吸喘粗;腰痛,虎口部麻木。查心电图、肺功能无异常,心脏B 超检查提示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脉搏血氧饱和度99%。舌淡、苔白,脉细滑。西医诊断:(1)胸闷;(2)妊娠状态。中医诊断:胎动不安。辨证:大气下陷。处方:党参30 g,黄芪30 g,知母12 g,桔梗9 g,升麻6 g,北柴胡6 g。3 剂,日1 剂,水煎取400 mL,早晚分服,各200 mL。

二诊:胸闷、腰痛明显减轻;继予上方7剂。

三诊:胸闷减轻,腰痛消失,现偶尔腰酸,便溏;上方加续断12 g,酒苁蓉15 g,紫苏梗12 g,麸炒白术12 g,7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症状消失。原方加酒萸肉12 g,覆盆子12 g,山药15 g,7剂。煎服法同前。

按语:妇女妊娠胸闷常见,少数为心肺结构功能出现异常或妊娠期高血压病、糖尿病所致;多数为孕后身体负荷增大,自身不能耐受或孕晚期子宫体积增大,压迫膈肌影响心脏以及肺部功能所致。该患者查体未见异常,故考虑为孕后身体不堪负荷,“力小任重”所致母体大气下陷。大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妇人妊娠后,气血聚于下以养胎;胸中大气下陷,肺气失其纲领,无力鼓动肺脏呼吸,胎亦不得养,致并见“胎动不安”。故投以升陷汤加党参一味以益气升提,使胸中大气得充,胸闷自缓;使胞中之气得以聚而不分,胎有所养,腰痛亦可缓解。二诊果见症状明显减轻,继予原方7 剂,早晚分服。三诊仍有轻微胸闷及腰酸,并见便溏。蔡平平教授指出补气药已足够,现需温补阳气以鼓动气机上行,协助气机梳理发散,故在原方基础上加酒苁蓉温阳补肾,紫苏梗行气宽中,续断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并用麸炒白术固护脾胃。四诊时患者症状消失,继予升陷汤加党参,并予酒萸肉、覆盆子、山药固肾健脾,收敛气分之耗散。围绕气之一字,有补有行、有散有收,众药相合,丝丝入扣。

3.4 阴挺案李某,女,70 岁。2021 年7 月22 日初诊,阴道前壁膨出1 年,加重2 个月,手托回纳,少腹坠胀,无疼痛;乏力,大便秘结。舌质淡、苔白,脉弦。西医诊断:阴道前壁膨出Ⅱ度。中医诊断:阴挺。辨证:大气下陷证。处方:黄芪20 g,桔梗12 g,升麻6 g,知母12 g,党参20 g,白术20 g,当归20 g,烫狗脊20 g,芡实20 g,补骨脂20 g,天花粉15 g,麸炒枳实20 g。7剂,日1剂,水煎取400 mL,早晚分服,各200 mL。

二诊:膨出物日间可自行回纳、脱出次数减少,大便用力时有阴挺,乏力减轻;上方加生地黄20 g,地骨皮20 g,10剂。

三诊:阴挺进一步减轻,大便干;上方去地骨皮,加酒萸肉12 g,火麻仁12 g,10剂。

按语:阴道前壁膨出为盆腔器官脱垂性疾病,临床症状是看到或感觉到阴道口处凸出的肿块[9]。本病属于中医学“阴挺”的范畴。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明确提出本病病因乃“胞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并已认识到阴挺的发生和分娩密切相关,认为本病以“气虚”为本,因虚致陷,因陷致脱[10];病性本虚标实,表现为大便秘结。结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载大气下陷六因,此患者之病因病机乃“临产努力太过、正气内虚”。各代医家治疗本病的方法颇多,但都以《黄帝内经》“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为治疗原则。患者年老体虚,并症见少腹坠胀,乃气虚下陷,取升陷汤加味方以补气升提。近年来有学者[11]提出临床上升陷汤固脱升提的效果优于补中益气汤。此方与补中益气汤相似,相较之下,升陷汤另有桔梗、知母2 味药,桔梗引药上行,升散效果较强,故升陷汤升提力量要大于补中益气汤;知母养阴清热,入方中可以保持大便通畅。再加麸炒枳实一味,消积破气,以消积滞内停。肾为先天之本、大气之源,患者年事较长,先天持续消耗,无力再生他气。蔡平平教授加用烫狗脊、芡实、补骨脂等补肾要药,滋补先天以生大气;酌加当归、地骨皮、生地黄、天花粉、火麻仁等滋阴润肠通便,使大便通畅、腹压减小,消除阴道壁膨出的潜在致病因素;并佐酒萸肉以滋阴敛气。患者年迈病久,正气虚耗、托举无力,蔡平平教授治以补肾升提,升补并用治疗阴挺,效果显著。

4 小结

心血之循环、肺气之呼吸,均由大气所主,斡旋全身,统摄三焦。大气不但为后天诸气之纲领,亦为全身血脉之纲纲领。临床见大气下陷证者,多有气短胸闷之症,然其兼症诚难悉数。蔡平平教授以为,遇大气下陷证时当以益气升提为主,参、芪必具其一,桔梗、升麻、柴胡、知母皆非必要,用药时可活泼加减。蔡平平教授取《医学衷中参西录》“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芽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斡旋全身”,释之:“肝胆脏腑相应,肝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脾之体居左,其气化作用先行于右。少阳、阳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肝气升,赖脾土之气上行,肝虚重用黄芪,实脾脏即为理肝脏”。动静结合,宜善变通。每次辨证用药重点需突出,将问题逐个击破;如何对证用药不必悉述;中病即止,以防升散太过以致前功尽弃,更甚者致疾病发展变化为其他;或可依书中所言加酒萸肉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大气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添加麸炒白术、山药固护脾胃,大气遂能源源不断。蔡平平教授言,作为医者,理应审病求因,参悟证型病机变化,明察病之始终,用药精简,标本兼治,做到方简效捷。

猜你喜欢
张锡纯知母升麻
升麻的品种考证
中成药(2022年7期)2022-12-02 13:12:42
张锡纯的大气下陷理论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16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56
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5种重金属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9:06
知母中4种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2018年5期)2018-06-06 03:11:58
知母多糖治疗糖尿病大鼠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18
浅谈张锡纯治疗喘证特色
浅析张锡纯大气下陷证与升陷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