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转胎 催产 催乳古法今用 *

2023-11-22 10:29陈王璐高希言王茜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胎位合谷艾灸

陈王璐 高 崚 高希言 王茜娜

(1.永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 商丘 476600;2.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早在商代武丁时期已有治疗不孕、难产、胎动不安等妇产科疾病的记载[1],《黄帝内经》对妇女的生理、病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2],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列3篇专论妇科,《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了华佗针药并用治好了李将军妻子胎死不去的医案[3]。后世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许多针灸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有效方法,如灸至阴转胎、刺合谷及三阴交催产、针少泽催乳等,传为经典,并被现代临床以及实验研究证实。

1 灸至阴转胎

1.1 古代文献记载唐代医家张文仲《随身备急方》中记载灸至阴治难产,“横者即转直”。《太平圣惠方》记载:“张文仲救妇人横产,先手出,诸般符药不捷。灸妇人右脚小指尖头三壮,炷如小麦大,下火立产”,指出了艾灸的部位是右脚小指尖。《类经图翼》记载:“治横逆难产,危在顷刻……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三壮,炷如小麦,下火立产如神,盖此即至阴穴也”。清代《刺灸心法要诀》中载:“横逆难产灸奇穴,妇人右脚小指尖。炷如小麦灸三壮,下火立产效通仙”,并附有灸难产穴图。《针灸逢源》中也记载:“法横逆难产。急于右足小指尖头灸三壮立产(一作至阴穴,艾炷如小麦)”。《勉学堂针灸集成》中记载至阴:“治妇人横产手先出”。

《傅青主女科·难产》提出胎位不正所致难产的原因为气血虚弱,“妊妇生产之际,有脚先下而儿不得下者,有手先下而儿不得下者,人以为横生倒产……谁知是气血两虚之故乎”,治疗应重调理气血。至阴是肾经与膀胱经交会穴,肾经循行经过子宫,通过灸至阴,可调节胞宫气血,纠正胎位。《本草从新》记载艾灸可温补气血,“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产前常采用艾灸纠正胎位以治疗难产。

1.2 操作方法嘱孕妇排空小便,解开腰带,采取仰卧位或者仰卧屈膝位松弛腹壁。将艾条点燃后,于至阴上方2~3 cm 处行雀啄灸,灸至皮肤红润,以有温热无烧灼感为度。若温度合适,孕妇可有热循经传导的感受,部分人还可有胎位转动感[4]。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孕妇存在可能早产的情况,则不应选择艾灸至阴纠正胎位[5]。

1.3 临床应用在古代艾灸至阴的基础上,现代临床研究还有针灸并用、艾灸联合穴位压贴至阴纠正胎位的方法。

1.3.1 艾灸至阴杨伟伟等[6]将孕期30~36 周,诊断为臀位的226 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26 例、对照组100 例。治疗组孕妇取仰卧位,医生同时对双侧至阴进行温和灸,时间约15 min,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结束治疗1 周后复查,如胎儿仍为臀位则按照上述方法继续治疗1 次。对照组孕妇则取胸膝卧位治疗,每次5~10 min,每天2 次,2 周为1 个疗程,每周胎检1次。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69.8%,对照组总有效率45.0%(P<0.01),说明艾灸至阴治疗胎位不正效果显著,且优于胸膝卧位。

1.3.2 艾灸加针刺至阴汪杰[7]对诊断为胎位不正的孕妇进行艾灸加针刺至阴治疗。嘱患者取仰卧位,选用32 号毫针刺入至阴约2.5 mm,得气后用捻转法行平补平泻1~2 min,然后连续温针灸3 壮。每日1 次,5 次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胎位转正总有效率为83%(P<0.05),说明艾灸联合针刺至阴对治疗胎位不正效果确切。

1.3.3 艾灸加穴位压贴至阴于萍等[8]对200例怀孕32周以上并确诊为胎位异常的孕妇采用艾灸联合王不留行子压贴至阴穴治疗。嘱孕妇仰卧位,用艾条同时灸双侧至阴,孕妇产生较平常频繁且强劲的胎动之后停止艾灸,然后将王不留行子按压于双侧至阴上,嘱孕妇于睡前揉压3~5 min,次日复查。结果表明134 例初产妇中,成功116 例;66 例经产妇中,成功62 例,总有效率为89%,说明艾灸加穴位压贴治疗初产妇或者经产妇的胎位不正均有效果。

2 刺合谷 三阴交催产

2.1 古代文献记载《南史·徐文伯传》详细记载了针灸下胎的过程:“宋后废帝出乐游苑门,逢一妇人有娠,帝亦善诊之,曰:‘此腹是女也。’问文伯,曰:‘腹有两子,一男一女,男左边,青黑,形小于女。’帝性急,便欲使剖。文伯恻然曰:‘若刀斧恐其变异,请针之立落’。便泻足太阴、补手阳明,胎便应针而落。两儿相继出,如其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转载该医案,并补充了“足太阴”与“手阳明”即三阴交与合谷。后世记载刺合谷、三阴交治疗难产,《针灸神书》曰:“妇人难产命将倾,合谷先当补左迎,气下忙将阴交取,至阴提补二三行”;《针灸大成》云:“妇人产难,不能分娩。合谷三阴交独阴”。

《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孕妇有血旺气衰的特点,“血衰气旺定无孕,血旺气衰应有体……若血盛气少,则有孕也”。关于使用合谷、三阴交的原因,《针灸大成》解释说:“盖三阴交,肾肝脾三脉之交会,主阴血,血当补不当泻;合谷为大肠之原,大肠为肺之腑,主气,当泻不当补。文伯泻三阴交,以补合谷,是血衰气旺也”,指出三阴交主阴血,合谷主气,补合谷、泻三阴交会令产妇“血衰气旺”,致其下胎[9]。

2.2 操作方法嘱孕妇放松,取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40 mm 毫针刺入合谷及三阴交15~25 mm,得气后行捻转补泻法。即合谷得气后行轻刺激捻转,令针感传导至肘及上臂;三阴交得气后行强刺激捻转,令针感传导至膝及大腿内侧。留针30 min,并于孕妇宫缩间隙捻转行针泻三阴交[10]。

2.3 临床应用现代有对补合谷、泻三阴交,针刺联合艾灸刺激三阴交以及电针刺激合谷、三阴交催产的临床应用研究。

2.3.1 针刺合谷三阴交 田金艳[11]将8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2 组,各40 例。针刺组针刺双侧昆仑、合谷及三阴交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待其自然分娩。结果发现针刺组在促进产程方面的总有效率为81.5%,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合谷、三阴交在促进产程方面疗效确切。梁军[12]将80 例无胎位异常的产妇分为针刺组44例、对照组36 例,针刺组采用补合谷、泻三阴交的手法,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20 min 后起针;对照组不做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产妇对比,针刺组生产时间缩短(P<0.01),说明针刺合谷、三阴交对正常孕晚期产妇有增强宫缩,从而加速产程的作用。

2.3.2 艾灸合谷 三阴交霍桂霞等[13]将200 例单胎无胎位异常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合谷组、三阴交组、三阴交-合谷组、非穴位组和空白组5 组,各40 例。产妇取仰卧位,当出现规律性宫缩、宫口开大3 cm 时使用多功能艾灸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AJ-23型)治疗,各组分别艾灸双侧三阴交、双侧合谷、双侧合谷及三阴交、对照点,每次艾灸30 min;空白组不做任何艾灸相关治疗。结果显示,艾灸三阴交、合谷可以明显缩短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说明艾灸合谷、三阴交能加快产程,促进产妇分娩。

2.3.3 电针合谷 三阴交李晓泓等[14]将58例产妇随机分为电针组33 例及治疗组25 例,电针组取单侧三阴交及对侧合谷,得气后两针柄接通治疗仪,取断续波,以孕妇最大耐受度为宜,留针30 min,并根据感觉调整强度以保持刺激量;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对比,电针组平均阵发性宫缩时间明显延长,阵发性宫缩间歇时间明显缩短,说明电针合谷、三阴交能加快宫缩。

3 针刺少泽催乳

3.1 古代文献记载明代张介宾在《类经图翼》记载,少泽主治“妇人无乳,先泻后补”。《神应经》《针灸大成》均提到治无乳,“膻中(灸)、少泽(补)此二穴神效”。清代李守先的《针灸易学》记载“无乳:少泽、合谷补、膻中左右迎之,妇人觉气行至乳头退针”,要求针刺时经气传达至乳头后才可退针。此外,《针灸集成》《经脉图考》等书籍中亦有少泽催乳的相关记载。

《诸病源候论》认为,孕妇产后“水血俱下,津液暴竭”,导致“经血不足”从而“无乳汁也”。《妇人大全良方》记载妇人乳汁不行的原因为“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气血为乳汁生成的重要条件,产妇在生产时耗气伤血,然津血同源,若气血津液不足,则乳汁无以生化。《妇人大全良方》提出:“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少泽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因心主血脉,而乳血同源,故针刺少泽能调理心气,同时有催乳之效。

3.2 操作方法嘱产妇取坐位,5 指伸直放置于软枕上,常规消毒;选用0.25 mm×25 mm 毫针,取少泽穴。针刺时,针尖与皮肤呈10°~15°,向腕关节方向刺入约5 mm,待得气后将电极接针柄,选用断续波(电压9 V,电流0.1 A,频率20 Hz)进行治疗,具体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15]。

3.3 临床应用由于少泽位于小指末端,感觉比较灵敏,古时选用的先补后泻法刺激较强,不易被人接受。现代临床应用中主要使用电针少泽以及针刺联合艾灸的方法催乳。

3.3.1 电针少泽王宏才等[16]将276 例泌乳不足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8 例。治疗组电针少泽治疗,对照组电针商阳治疗。2 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电针少泽在提高泌乳量及催乳素水平等方面疗效确切。韩颖等[17]将80 例泌乳不足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少泽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商阳治疗,治疗2 个疗程后随访1 个月。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少泽穴不仅可以催乳,还能提高乳汁中有效成分含量。苏文武等[18]将62 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 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少泽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商阳治疗,电针频率调为10 Hz,每次30 min,5 次为1 个疗程,共3 个疗程。结果显示观察组乳汁量、乳汁中营养成分含量、能量及密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的17.9%(P<0.05),表明电针少泽不但能增加产后缺乳患者乳汁分泌量,还能促进乳汁中营养成分生成、提高能量及密度。

3.3.2 针刺联合艾灸少泽李种泰[19]将97 例乳汁分泌不足产妇随机分为针灸组55 例和对照组42 例。针灸组选用膻中、少泽、乳根,治疗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针刺少泽,得气后留针20 min;出针后于每个穴位艾灸10 min,每日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中药催乳方加猪蹄汤,每日1 剂,炖成浓汤后早晚分服。结果表明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1.9%(P<0.05),说明针刺联合艾灸少泽治疗缺乳效果确切,且明显优于中药。

4 讨论

有关艾灸至阴转胎的机制,目前最常见的解释有以下2 种。(1)至阴下分布来自L4~S5神经根的腓浅神经分支,艾灸至阴的传递信息可传达至L4~S5脊髓神经节段,通过调节内脏植物神经功能引起子宫平滑肌间歇性收缩,从而促使胎儿转至正常位置[20]。(2)艾灸至阴能兴奋垂体后叶,通过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孕妇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促进催产素释放;作用于子宫壁,增强子宫肌层敏感性,从而令子宫收缩增强、胎动增加,促进胎儿由异常胎位转为头位[21,22]。

关于针刺合谷、三阴交催产的机制,有学者[23,24]提出可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2 个方面分析。针刺合谷可调整妊娠期间内分泌激素水平,从而兴奋妊娠子宫,增强宫缩强度和频率,且这种调节机制属于针刺后效应,持续时间较长;而针刺三阴交则是通过刺激神经反射令子宫收缩频率加快,特点为即时效应。除此之外,张鸥等[25]提出针刺合谷、三阴交可引起子宫蜕膜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下降,干扰早孕小鼠体内的免疫微环境,引起免疫失调,导致母体对胚胎产生异常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加速胎儿产出。

有关针刺少泽催乳的机制,有学者[26]提出针刺治疗缺乳是通过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即通过下丘脑-垂体-乳腺轴的作用,刺激下丘脑,提高垂体前叶催乳素(PRL)含量来增强乳腺的泌乳功能。此外,潘纪华[27]提出,除了提高催乳素含量外,针灸还可以改善产妇的精神与情绪,令产妇心情愉悦,改善产妇的睡眠与饮食情况,亦有利于增加产乳量。

古人提出的至阴转胎,合谷、三阴交催产,少泽催乳等针灸治疗方法,已被现代研究证实确有效果,足以体现其实用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随着现代医学发展,针灸在产科的应用范围逐渐变窄,笔者对其进行整理介绍,以期促进经典方法与经典医术的传承。

猜你喜欢
胎位合谷艾灸
顺产前胎位不正能否纠正
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俯卧位分娩对胎位异常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针灸至阴穴配合八珍汤加减矫正胎位不正50例疗效观察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