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莉 范东溟 何永明
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 哈尔滨 150040
《华盛顿协议》框架下的工程教育认证(OBE),其基本理念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以培养目标作为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和配置、形成教育培养制度和制定教学管理措施的导向机制[1]。同时,工程教育认证还引入了持续改进机制。持续改进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将教学评价作为持续改进的基础、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作为持续改进的必需,进而落实每位教师在持续改进中的主体责任[2],从而为专业建设良性循环提供保障。可见,基于OBE 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是一个闭环反馈的系统分析过程,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务管理平台系统,以实现对这一过程的有效管理。
以笔者所在高校交通工程专业为例,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方案制定方式:通过学院相关专家讨论、教师座谈和学生座谈等方式,结合OBE 产出导向理念和教师实际授课情况,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细化到课程目标和体系中,制定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的培养大纲,并以纸质版形式进行认定存档,学生在各自的培养模块中选择规定学分的课程并进行学习。
2)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教师在对一门课程考核之初,在试卷内容上要结合培养目标和要求,明确每一道题所对应的目标要求,并填写《本科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及考核方式审核表》等相应的纸质文档,负责人对其进行认定和签字。学生考试结束后,教师在教务系统中对该课程的各阶段成绩进行填报,然后进行成绩汇总。最后,根据填报的考核方式审核表,填写每一门课程的达成度计算纸质表格,并交给相应负责人进行认定签字和存档。
3)持续改进方式:学院每年定期通过对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一般为毕业5 年左右)的调查(通过问卷或走访座谈的方式),用人单位调查(主要通过走访),以及实习实践等单位的调查,将调查资料进行人工汇总和分析计算,再通过召开各方座谈会的形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在下一轮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提出持续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交给相应负责人进行认定签字和存档。
对于本专业现有的教务管理平台,分为教学服务、教学文件上传、考务成绩、教学考评、实践实验、教育科研、成绩录入、教学奖励以及学生导师互选等功能模块。对于课程管理,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实现成绩录入,提交等功能;教务管理部门可以实现排课和教师上课质量的测评等功能;学生端可以实现成绩的查询和教师上课测评等功能。
综上,本专业现有的基于OBE 的专业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各方调查的持续反馈机制都是通过座谈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改进,并填写纸质文件进行存档和管理;同时,课程的评价和考核中,基于OBE 理念的审核要求也通过纸质件审核的方式进行。而且,本专业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方的重复工作量,且不易形成统一的标准,甚至会出现部分环节脱节的现象,不能为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决策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
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一个基于OBE 整个教学环节管理和反馈的教务管理系统,通过该平台系统,能够将制定培养目标,分解毕业要求,建立课程体系,以及用于持续改进的课程考核和评价反馈结果实现全网闭环综合管理和运行,从而为基于OBE 的专业培养模式决策和持续改进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基于OBE 的教学管理和持续改进闭环模式是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上到下落实毕业要求,将毕业要求逐条分解为每一个课程模块的目标,然后将每一课程模块的目标进一步分解到每一门课程,通过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施实现该门课程的目标,再将各个模块内每一门课程的目标集成该课程所在模块的目标,进而将各个课程模块的目标集成,最终实现了毕业要求进而完成培养目标[3]。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针对目标完成的情况,对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持续改进,使其更好地完成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具体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OBE 的教学管理和持续改进闭环模式
针对上述基于OBE 的闭环模式,教务管理平台的设计分为四个模块,即专业或院系负责人模块、教师模块、持续改进闭环反馈模块和教务管理人员模块,其中教务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成绩的提交,各类教学文件的上传和下载以及教师选课管理等任务,这些同传统的教务管理功能基本一致,这里不做具体讨论,只对前三个模块进行具体分析。
该模块主要权限人为院系或专业的负责人,主要责任是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对应的课程模块的上传和发布,由负责人以文件的形式上传,包括培养方案的上传和毕业要求实现矩阵的上传,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可见。部分信息如表1 所示。
该教学模块以课程为单位,在授课环节,以在线人机界面形式上传本课程的教案、电子课件、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常规教学材料,同时以人机交互形式填入成绩考核方式以及本课程对应的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同时点击提交,交后台数据库保存。
在课程考核环节,输入平时考核环节毕业要求指标点和对应的考核项;将试卷中每一个题目的内容和相应的指标点一一对应,这些都是采用勾选的方式进行;其中,学生试卷的成绩录入与传统录入不同,本系统中成绩录入是按照不同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分别录入的,这个过程可以由常规的录入经过计算机程序转化后自动生成。本环节填写完毕提交后,会在后台自动生成相应的达成度完成情况报告,可以直接下载和打印,这样就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有利于形成相同的标准,便于后期评价和反馈。部分界面如图2 所示。
该模块以专业建设持续改进为目标,分为应届毕业生模块、毕业5 年左右的往届毕业生模块和用人单位模块三个部分。其中应届生模块主要是对本科教学中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和反馈;往届毕业生主要是对培养目标的认同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用人单位则从对毕业生的评价和毕业生提升能力建议角度对其进行反馈[4]。这些反馈结果将对应到相应的课程毕业要求指标点中,反馈到任课教师用户端和专业负责人用户端,能够及时了解各个指标点在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反馈数据,便于为下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持。
1)应届毕业生模块。该模块的权限人为应届毕业生,该部分包含的评价指标包括5 个部分:分别是对专业设置的评价、对师资力量的评价、对教学条件的评价、对学院教学风气的评价以及学院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评价[5],其中,每一个评价内部又分为若干指标,具体模块框架体系如图3 所示。这些指标分别对应专业的培养目标,把上述指标按照“非常不认同、基本不认同、基本认同、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5 个级别进行评价,系统中采用勾选的方式进行。该模块填报结束时,自动进行结果分析和汇总,并以培养目标完成情况打分的形式反馈给专业负责人和任课教师。
图3 应届毕业生评价输入界面
2)往届毕业生模块。该模块的权限人为往届毕业生,每年学院对5 年以上的毕业生组织一次在线联网填写,具体的评价指标对应毕业要求中的各项内容,具体指标包括:①是否具备了通过制定研究方案,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②是否能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评价交通工程项目以及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③是否能够在交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④是否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⑤学院是否能提供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和方法以及是否有收获;⑥是否培养了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6]。把上述指标按照“非常不认同、基本不认同、基本认同、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5个级别进行评价,系统中采用勾选的方式进行。该模块填报结束时,自动进行结果分析和汇总,并以指标点打分的形式反馈给专业负责人和任课教师。
3)用人单位模块。该模块的权限人为用人单位,包括对毕业生的评价意见和对毕业生毕业能力提升的意见等,涉及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分析动手操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待人处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7],这些也都对应相应的培养目标,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方式在系统中在线填写,把上述指标按照“非常不认同、基本不认同、基本认同、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5 个级别进行评价,系统中采用勾选的方式进行。
该模块填报结束时,自动进行结果分析和汇总,并以指标点打分的形式反馈给学院和相关专业负责人。
本系统首先在院系范围内进行试点,以局域网的方式进行,今后在系统功能和结构上进行扩展,最终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该系统最终能实现功能为:通过每年定期上报和更新的各模块信息,不但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务全网辅助管理,同时可以让相关负责人和任课教师,根据反馈的对应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评价结果,在修订培养方案时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从而更好地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决策提供软硬件支持。最终形成循环输入、循环评价、循环持续改进的闭环反馈教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