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霖 黄珊妹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来宾 545700)
实践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观点之一。当前创新创业是国家经济改革中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2021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大学生创新创业既是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国家鼓励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公共课、思政课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简称“原理课”)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观点和创新创业息息相关,联系紧密[1],研究原理课中的实践观点,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西方哲学的起源古希腊一脉相承,古希腊“实践”的观点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充分阐释。当然,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和马克思的实践观有很大的区别,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主要在于城邦建设以及政治内容上。面对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论的重要性超出实践。而马克思则改变了过去的思想家们对于实践观中人的本质的忽略,从人的现实性的角度来理解实践。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已经对过去的宗教的颠倒性进行了批判,对整个落后的德国哲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如果想要解决德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有实践一条道路。马克思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德国唯一实际的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2]这为他之后的实践观点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环节。在《手稿》中,马克思所探讨的虽然是经济学哲学问题,但是其中的劳动思想是和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相互联系的。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3]这一观点正好与人的本质力量相违背,作为实践的主要内容的劳动所表现出来的是异化,即人的创造物反过来束缚人自身。《手稿》中的理论相对于《资本论》来说,显得比较青涩,不够成熟,但是展现出了比《资本论》中更重要的人学、更明显的人学和哲学观点。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劳动的分析,从工资、利润、地租等角度分析了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私有财产制度带给工人的压迫和剥削。他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成为生活的一种手段,而实践应该是生活的目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人才得以证明自身的存在,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在这里,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其内容是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并且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以劳动本身为目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也提到了实践的观点,此时他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将实践理解为感性的人的活动,对象性活动。同时,他提到了实践是证明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并且,人的本质力量也就是实践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这个社会形式当中。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想要理解实践就要从社会本身出发去理解。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自己的实践观点进行了完善。马克思从分工出发,证明了分工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的根本原因,也是分配的不平等,是异化劳动的助力和推手。分工使得人们的实践活动与人的本质相背离,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具。同时马克思探讨了摆脱异化、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由自觉的实践的两个前提,即异化本身的深化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发展。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列宁提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和基本的观点。”[5]列宁的思想植根于黑格尔,但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下,认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同时,他将实践理解为联系理论与现实的环节。实践不再是精神性的活动,而具备了双重的意义:一方面摹写客观现实,一方面创造客观现实。列宁还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真理的此岸性”的观点,实践也成为认识论中重要的检验环节。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深刻地讨论了实践的观点。在这个时期,实践的观点逐渐变得更加系统化、条理清晰,也便于理解和传播。毛泽东提出了“社会实践……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6]的观点,更加彻底地阐释了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部分,整个的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实践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实践既有客观的物质性基础,又有主观的能动性作用。无论是唯物论还是认识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的。实践是其中最具备人的属性,最能反映人的力量和尊严的内容,因此它成为联系思维和存在、理论和现实、客观实在和主观意识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实践并不是抽象实践,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实践。作为实践当中的主要形式的物质生产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实践推动的,而作为目标的共产主义更是对于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全面的占有和复归。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把关键的钥匙,对于实践的重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属社会性的、属人的灵魂。
在政治经济学部分,实践主要是通过劳动这种形式来表现的。在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更多地表现为异化劳动,这是马克思在文中曾经反复提到的。但是,实践观点依然是理解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以及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依据。通过实践和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何本来应该属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形式的劳动成为资本主义剥削人、压迫人、操控人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实践观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
在这一部分,通过实践的观点,我们能够理解为何社会主义是相较于资本主义而言更加进步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通过无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而建立起来的,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诉求和自觉。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伟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设、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使得中国人民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幸福。而在共产主义方面,实践既是追求共产主义的过程,也是追求共产主义的目的。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人们才能够完成对于异化劳动的扬弃,对于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本身就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践的矛盾得到了真正解决,而我们也可以在共产主义这个新的平台上继续进行新的更加伟大的实践活动。
如今“虚无主义”“空心病”已经成为一种时代问题,普遍地出现在从中学到大学甚至参加工作以后的年轻人身上。“消极厌世”“无意义感”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消极性倾向明显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实践的观点能够起到重大的引导作用,引导他们理解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原因,是人之为人、人的本质的外化,是人的尊严和自由的体现,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自我;引导他们理解人是如何通过实践创造人类历史的,鼓励大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帮助他们理解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缺陷、资本主义的罪恶,能够激起他们解决现实世界中不合理因素的决心和动力,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观”等思想对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些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去批驳和纠正。只有运用实践观点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的目标和信念,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侵害。
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还表现为冲动性、片面性、理想化,一方面是对于市场本身的调查研究不够透彻;另一方面是对于创新创业失败的承受力不够强。对此,我们应运用实践观点中的劳动观点来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双重准备。
创新创业的方向,应该紧跟国家和时代发展的方向,紧跟社会发展的大势。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这一点是大学生易忽略的。更多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方向表现为随意性、趋利性和投机性,或者是仅仅依靠个人喜好来建立。我们应当通过实践观引领大学生树立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引导大学生用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推动理想社会建立的洪流中的一分子。
首先,日益高水平、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教师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型项目、参加创新创业的培训和讲座。
其次,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仅仅提升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不够的。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对当前的创新创业形势有充分的了解,对当前创新的热点、重点方向要有清晰的把握。
1. 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积极地将实践观和创新创业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实践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一种能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应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而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从实践观点出发,重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内容。比如,在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教学中,针对第六条“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就可以运用实践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结合自身专业,我们又有哪些可以进行创新创业的改造方向。再比如,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部分,可以设立问题:如何用自身专业来发展自己的家乡,有什么可行的方向?教师还可以在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观的培养,通过分享创新创业相关案例,以实践观为理论基础进行探索和分析,帮助学生厘清创新创业思路。
2. 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入
思政课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教学内容,原理课也不例外,无论是课堂上的主题演讲、案例讨论,还是课后的座谈会、参观学习、社会调研,抑或是线上的视频案例、远程学习、在线课堂,我们都可以将创新创业的内容积极融入其中,通过实践观点将其串联起来。例如,我们可以邀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进行主题演讲,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社会调研,丰富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还应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合。高校和教师应该和学生的家庭建立密切的联系,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对症下药,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创业。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成为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在原理课教学中的落实是方方面面的。作为高校教育中的公共课程,原理课的思政教育能够发挥普遍而又广泛的作用。
当下高校教育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乏实际应用,局限于单一课程和学科,而缺乏综合培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要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需要教师个人的积极努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7]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单一课程或学科,而应该综合培养,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