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华月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1]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2]。这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弘扬社会主义宏大叙事和主流价值体系的使命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国内外反主流叙事和污名化叙事的双重挑战,而新媒体语境进一步凸显了当前高校思政课叙事话语悬置、不及时、不及物的隐忧。当下,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新媒体技术和大型语言模型系统正深刻塑造着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当下社会思潮。“万物互联、数据互通引发了舆论环境、媒介生态和传播机制的深刻变革。依托固定空间和固定载体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然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3]。如何继续巩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主导权、宏大叙事主线和权威话语表达方式,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话语主体界限模糊、传播媒介多元和表达方式个性化,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4]。相对传统教育模式而言,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成机制和运行逻辑发生了巨大转变。
第一,从单一到多元的话语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是“编制一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话语客体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组织或个体”[5]。传统媒体主导的思政教育话语,是官方角色一元话语主体。新媒体格局形成之后,人人都是“麦克风”,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竞相发声,个体话语权逐渐凸显。以分享、互动和个性化圈层为显著特征的新媒体平台迅速发展,除了个人社交账号,行业头部账号及多频道网络(MCN)机构、网红电商类自媒体、微信、短视频、直播领域“流量池”都拥有思政话语权的潜在影响力。数字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体泛化,思政话语主体和思政接受客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们很难准确区分特定的话语主导者和话语接受者,话语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话语输出者。在话语主体泛化条件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身份层级和资源占有的藩篱被打破,话语场域内的所有成员趋向于平等交流和互相协同。
第二,从规整到多维的传播媒介。新媒体不仅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客体结构,而且营造了多维传播的媒介和众声喧哗的传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事实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哪说’的问题。”[6]传统思政教育活动在固定的场所和空间,用单一和规整的宣传媒介,向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实施话语投射。而依靠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数字新媒体搭建了受众多元、人机交互、情景模拟、虚拟仿真等话语传播通道,网络受众在海量信息端口之间更迭进出,深度分享,快速传播。普通民众对话语权的热情日趋高涨,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不时涌现,头部账号和顶流平台的意见表达呈现“井喷式”增长,且影响力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从封闭集中变为开放复杂。
第三,从权威到个性的表达方式。“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7]不同的话语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传统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叙事和宏大叙事的权威表述。思想政治教育权威话语以统编教材和政策文件为载体,以宣传、贯彻和传达精神为固定表达方式。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信息接受感官、表达方式和符号组合方式上均发生了改变。新媒体平台新词迭出,网络用语更新迅速,以卖萌、简称、穿插、跨界、爆梗等话语方式火速在全网蔓延。毛茸茸、接地气、烟火气和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营造出和谐轻松的交流氛围。新媒体信息接受系统从以文字口头传授为主的听觉感官演变为以图像、短视频为主的视觉、听觉多感官;表达方式从权威话语、固定模板转变为世俗化、口语化、生活化;话语的符号组合方式也不再拘泥于权威话语规则和既定秩序,而是转变为个性化、个人化和狂欢化。“安排”“定了”“厉害了”等生活化、娱乐化和去政治化的新媒体表达方式广泛应用于思政教育话语中。
要而言之,新媒体语境下思政教育话语的特征有三:其一,个体生命叙事,即众声喧哗的叙事个体,而非单一的话语主体;其二,差异多元叙事,即多维传播媒介立体呈现,而非单一规整的传播方式;其三,日常生活叙事,即“贴地飞行”的生活化叙事,而非国家权威叙事。
新媒体平台呈现的叙事形态是一种典型的“微观叙事”(Microscopic Narrative),即“千千万万微不足道的和郑重其事的故事”[8]堆积而成的人类历史,或曰“宏大叙事压抑和遮蔽的个人、日常和琐屑的小型叙事”[9]。20 世纪70 年代,以法国哲学家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为代表的后现代哲学家从语用学的哲学层面来解构后现代社会的宏大叙事话语权,认为人类社会迅速崛起的科学、理性和线性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形成了不可挑战的话语霸权和叙事逻辑,压制了微观叙事,遮蔽了人性。当代新媒体语境的迅速扩张,与其说印证了微观叙事的崛起,不如说是对解构宏大叙事思潮的回应。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机制出现嬗变,这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直面的现实。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常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特定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特殊载体。[10]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主体、传播媒介和表达方式是长时间以来历史规约而成的。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高校思政课叙事话语的宏大叙事主线、主流话语导向和权威话语属性并未也不能改变。
思政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是教学话语的引导主体,学生是接受主体。高校思政课话语主体应该牢牢把握在授课教师手中,“教师话语输出主体”和“学生话语接受客体”的现状不会因新媒体语境而改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功能所决定的。思政课教师是当代高校教师系列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被纳入教育部社科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库”,具有特定身份,担负特定的教学使命,被国家意识形态体系赋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导权,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宣贯者、发布者和解释者。大学生是思政课的授课对象,也是思政教育话语的接受主体。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相对明确,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也相对清晰,属于典型的“主客二分”传统话语模式。新媒体语境下,信息高度共享,平台多元互联,新浪、网易、字节跳动、腾讯等主要平台及其对应自媒体内容输出口和分发口,包括数码科技、教育文旅、医疗卫生、社会公益等垂直媒体都具有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建构的能力。另外,新媒体营造的虚拟话语空间也得到极大释放,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媒体用户的意见表达欲望极为强烈,突发新闻和社会热点激发的观点、视角和话题层出不穷。新媒体平台呈现出主体多元、话题撕裂甚至意见碎片化的格局,一些偏离主流话语的错位观念、极端意见和偏差立场屡见不鲜。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主体地位受到新媒体平台话语主体分众化、分散化和碎片化的挑战。
高校思政课教学依据固定计划和安排,通过教材、教案、课件和有限的音视频素材,在课堂、讲座等固定空间、场域,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授课活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社会主义宏大叙事和主流价值体系针对课堂教学、会议精神宣贯或重要文件传达等的授课场景,教学对象特定、地点固定、内容先置、话题预设、情境单一且效能可预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传播的产物,只有传播才产生话语。”[11]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传播媒介的有效性息息相关,但无论何种传播媒介都是一种教学手段,要为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受制于教学话语主客体的固定性、教学内容的宏大叙事特征以及教室的软硬件条件,高校思政课的授课媒介载体相对有限。而新媒体平台凭借视觉引流、营销策略、话题噱头、大型语言模型训练、人工智能算法、数据挖掘和有针对性的用户调查,持续跟踪用户的消费指标、使用习惯和个人喜好,内容生产能力潜能巨大,复制推广模式简单有效,资本中心、利益导向和泛娱乐化倾向突出。新媒体推送传播媒介非常复杂,既有头部聚合体,又有个人散点化媒介,从个人朋友圈、社交账号、头部商业平台再到MCN 机构聚合体等,可选项很多。新媒体规范较难,监管不易,一定程度上给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反主流叙事提供了空间,风险也显而易见。
高校思政课传递的是一种权威话语,其话语权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活动属性赋予的,其话语内容具备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服从的必要条件。不同于日常生活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特定表达,发挥着政治动员与劝服、政策宣传与教育、舆论形成与导向、价值引导与建构等重要功能。[12]思政课用专业化和体系化话语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有关人类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逻辑严密,理论完备,保障了高校思政课理论性话语的可信度和事实性话语的真实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得以形成,并成为受教育者主观认同与自觉服从的精神性力量,成为现代社会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核心要素。”[13]解构了高校思政课权威话语表达方式,就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核心内涵。在传统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依照教材和文件,使用专业术语和排他性语汇传递给定文本的内涵,形成了标准化、规范化、政治性、理论性和统一性的话语表达方式。这是思政教育话语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也是体现“讲政治”根本方向的内在要求。相对而言,新媒体时代的话语表达形式不拘泥于权威固定模式,而是凸显个性和特色,呈现生活化、娱乐化和去政治化的表达特征,对讲求逻辑严密和规范表述的思政教育话语及其价值体系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可见,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本质,依然是教师话语主体、一元传播媒介和权威主义表达方式。受制于课堂教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时空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叙事话语和新媒体时代去中心化、反本质化和去权威化的话语模式形成了多维矛盾。
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是政治理论,关键词是政治,教学的话语本质是政治话语,授课的最终目标是巩固话语主导权。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迫在眉睫。面对新媒体时代“微观叙事”教育话语实际,广大高校思政课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实施话语转型,切实夯实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为此,笔者提出“微观叙事”方法论,即用微观叙事建构宏大叙事,实现宏大叙事的微观表达。人类若要彻底解决一个宏大的认识问题,应先“去把握它所能达及的认识问题的相对而言最简单的形式,把握它们的最低级的构造层次”[14]。高校思政课微观叙事话语转换,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将宏大整体教学内容分解为小话题,采用渗透式教学方法,塑造一种引导个体主动认同、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生命体验的话语结构,在宏大叙事基础上,实现微小性、个体性、大众化和日常生活化的话语转换。
缺乏个人体验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灵魂,缺乏情感共鸣的思政课堂没有魅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主导角色和学生的接受主体角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话语主体并不排斥学生的个体生命叙事。教师在授课期间使用的文本话语、精英话语、传统话语和说事话语,只有与学生的个人生命体验相契合,才能触动受教育者的内心,否则主体话语就会板结和固化。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诗性精神,核心是个体情感体验,不是理性和意志。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效的最显著的指标,是学生个体的情感共鸣度,即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感染,感受到生命的通透和喜悦。作为多元话语主体的一种表现形式,个体生命叙事的优势和弊端都很明显。个体生命叙事的主体泛化会导致话语主题私人化、话语内容碎片化、话语表达情绪化,引发话语失效、失真、失向。尤其是在面临突发社会舆情事件时,教师无法第一时间实施议题设置,难以聚焦散点分布的分众个体,极易产生话题撕裂甚至碎片化,抵消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但这种语境正是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契机。因为传统思政课教师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文本到文本的知识性话语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独角戏”和“大水漫灌”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对社会热点做出迅速分析、研判和应对,学生的观念错位和思想偏差就会出现。将教师的主体话语和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多元个体话语相结合,就能建立中心和边缘互融的话语主体结构,实现思政课教师和教育对象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向而行。
高校思政课围绕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即便通过最简单的传播媒介,其话语承载的国家意识形态政治属性也足够赋予教师话语的合法性。在新媒体时代,以往隐性存在的思想差异性和非主流传播通道得到迅速释放。每一次新媒体技术的突破,都是对差异多元叙事参与社会化话语权力建构尝试的满足。当代大学生都“网在中央”,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课就要上到哪里。在坚守传统的课堂主阵地的同时,高校思政课话语必须主动占领新媒体网络虚拟空间,在差异多元叙事的丛林中吹响时代号角,在新媒体平台巩固和延伸主流话语阵地,及时发现并修正教育对象思想上的偏差。思政课不但要“触网”,而且要课上课下与网上网下一致行动。教师适时建立微信群、钉钉群,进驻学生主流社交平台,把新媒体平台上的普遍问题、热点话题带到课堂进行面对面讲解,寻找差异叙事的最大公约数;把个别学生新媒体上表达的典型问题点对点、一对一解决,积累多元叙事的典型案例库。新媒体平台传播媒介丰富,视觉立体化、听觉具象化、内容个性化,善于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叙事的适应性和接受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授课进程中借鉴自媒体、融媒体、MCN 机构聚合体的引流吸粉技巧,在课堂面授期间鼓励学生拿起手机在线上学习平台深度互动,运用“数字签到”“摇摇提问”“在线抢答”“随堂问卷”“弹幕”“投屏”等数字平台互动技术手段,及时生成“词云”“问卷饼状图”等实时数据,把图像、视频、动画、数据库等形式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和精神阐发过程中,把枯燥的理论具象化,把抽象的数据可视化,让传统的课堂活跃起来。教师还可尝试对授课进程进行实时直播,在课后制作短视频投放到新媒体平台,鼓励学生观看、转发、转载和评论,实现理论精英话语、主流一元话语向“Z 世代”(互联网世代)社交新媒体的拓展。
后现代思潮解构宏大叙事的努力一直不断,但即便在这种思潮盛行的欧美社会,宏大叙事的主体地位也并未被撼动。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之间不是零和博弈关系,高校思政课传递的宏大叙事,并不遮蔽和压制日常生活叙事;同样,认可个体日常生活叙事的价值,不但不会削弱国家权威话语的主体地位,反而会增进思政教育对象对国家宏大叙事的理解和认同。“日常生活是历史潮流的基础。”[15]新媒体平台展现的日常生活往往是个人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重复、随机、琐屑、冗长,但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固化确实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他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表达和实践着个人作为物质生命和精神意识存在的本质。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示的日常生活感官视觉化、表意世俗化、情感生活化,用鲜活的图像、声音和文字表达丰富立体的个体生存图景。个人是整体的一部分,个人的日常生活是集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样态,个人的成功就是集体的胜利。大学生日常生活叙事在社交媒体上的展示,是这一群体朝气蓬勃的象征。国家、集体和权威话语,可以通过宏大叙事和抽象理念的宣贯进行严肃端正的表达,也可以落实到个人、日常和细微话语形态中。千千万万个体的日常生活叙事,经过教育者的有效介入和引导,可以集中为万马奔腾的权威叙事。新媒体平台的表达方式不拘泥于权威固定话语,而是贴近大众和现实生活,理论话题和社会热点相耦合、政治话题和民生发展相结合。这种日常生活叙事,正是新时代思政教育话语摆脱其悬置、不及时、不及物、吸引力不足和说服力不强等诸多弊端的良好契机。
思政课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坚守国家权威话语本位的前提下,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和接受新方式,用接地气、烟火气的平民大众日常生活话语建构宏大叙事的理论话语,实现师生信息交换从单项度、单维度向多向度、多维度互动转变。
新媒体时代的思政教育话语机制变革,既是对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模式的挑战,又是当下思政话语转型增效的契机。高校通过思政课微观叙事话语转换,打开狭窄固化的思政课视野,用具备时效的热点叙事建构现代国家话语,让党的理论武装更迅捷;分解笼统宽泛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用及物的大众叙事建构微观教学话语,让党的理论武装更可靠;细化宏大抽象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用日常生活叙事建构细节内生话语,让党的理论武装更有效;区隔同质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对象,用个体差异叙事建构个人体验话语,让党的理论武装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