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人民日报》刊载尹双红文章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坚定教育自信,弘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们的知识、才能、身体、精神、个性等都得到全面而丰富的发展。
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就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使教育的选择更多样、成长的道路更宽广。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到各级各类学校树立正确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再到家庭发挥好第一课堂作用,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优秀品格、实践能力……全社会都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决克服教育中的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才能让孩子在家庭、校园、社会共同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家精神划定师德高标
《光明日報》刊载肖罗文章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广大教师成长发展,是在职业准则的基础上,为他们明确了应有的精神风貌,树立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还应对教育、对学生、对事业永葆热忱,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自己,化育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教育具有因材施教、教无定法等特征,这让教师的师德显得尤为重要,也让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变得十分关键。师德不单是道德问题,也是教师的整体生命状态和精神风貌,其核心不仅在于筑牢底线,更在于追求高标。朱熹在注解“学而时习之”时说“学之为言,效也”。周敦颐则说“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在当前提倡弘扬教育家精神,对于学者、师者而言,正是效法榜样,希贤希圣。这是时代的呼声、人民的所盼。我们期待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赞誉更加响亮。
回归教育本位 善用“AI教师”
《中国教育报》刊载孔祥渊文章
“AI教师”在产生诸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如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为了用好“AI教师”,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教师本身不能缺位。教师是教育的重要主体,是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同时也是学生心灵的呵护者与成长的陪伴者。“AI教师”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教学、有效教学,也能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也许在不远的将来,“AI教师”亦能借助各种科学技术,了解学生并与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沟通。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看似细枝末节却无法使用技术设备探测到的部分,可能恰恰构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甚至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这些方面,“AI教师”可能永远无法替代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虽然可能不需要时时在场,但是一定不能离开学生成长的场域。
国产AI大模型未来可期
《南方日报》刊载默达文章
国产AI大模型“百花齐放”能否促进创意生成展现“千姿百态”,值得期待。国产AI大模型在信息检索、逻辑思考、观点阐述方面已有一定积累,在辅助创作、图片分析、文本可视化等方面有所突破,且对于中文语境下的上下文综合理解较既有国外模型更为出色。后续还将致力于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方便不同需求的用户使用,促进自我迭代。
安全性是评价AI大模型的基础指标,决定着我们能否用好新技术这把“双刃剑”。新华网与国内权威机构近日发布的《国内LLM产品测试报告》显示,国内多个AI大模型在内容安全问题上的敏感度较高,对涉黄、涉暴力内容能够迅速予以阻断,对涉个人隐私话题能够系统地进行保护。
真实可靠则是AI大模型发展的关键方向。不可否认,当下的国产AI大模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领域。有网友反映,AI写出的代码运行不了,回答部分数学问题时也常常算错。更有网友吐槽部分模型“精通”人情世故,不能客观反映问题。不同的AI会不会有偏好,站在谁的立场上?如何把握好内容的真实性底线,避免误导使用者?需要持续进行监督。
一份数字化教育平台的“中国方案”
《中国青年报》刊载杨洁 樊未晨文章
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成功运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数字化改革方案。从2022年3月28日起,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不断丰富内容资源,已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截至2023年8月,平台累计浏览量达320亿次,访客量超22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中小学智慧教育、智慧职教、智慧高教、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的20个子系统、50个应用接入国家平台,实现部省平台统一用户认证、数字资源、监测数据对接。平台开通线上教学、学生提问和一对一线上辅导,支持学生按需获取视频课程、学科题库、数字教材等资源服务。教师利用智能教学助手开展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和作业辅导。
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
《学习时报》刊载冯舟文章
摸清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就要在供给侧下功夫,切实做到按需供给、精准供给。一是培训计划要精准对接需求。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干部选拔、管理、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与培训机构、干部所在单位之间的协调会商,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共同制订实施干部培训培养计划。二是根据需求建设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适应不同类别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开放的、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教材体系,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务实管用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三是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师资队伍。把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军来加强建设,持续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和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积极选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等担任兼职教师,让那些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融会贯通的人来把新思想讲通透、真正践行崇高理想信念的人来把大道理讲生动、真正在实践中干出过硬业绩的人来把大战略讲具体,使干部听了能懂、学了能用、干了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