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综述

2023-11-20 13:37孙天歌
今古文创 2023年43期
关键词:语源方言

孙天歌

【摘要】代词中人称代词是语言表达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词。从现有的文献和方言可以看出人称代词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相关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人称代词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根据现代近三十年已有的研究从人称代词的定义、分类和范围、语源研究、方言和语用角度对人称代词研究做出回顾。

【关键词】人称代词;语源;方言;语用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3-012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3.041

自《马氏文通》划分出汉语的代词之后,学界对这一类词展开了热烈持久的讨论。吕叔湘认为:“这类词的特点是它们不跟任何人、物、施为、性状发生固定的联系,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指示不同的人、物、施为、性状。”[1]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1985)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近代以来的代词,把代词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描写,王力在《汉语语法史》(1989)中把代词从上古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的介绍。作为生活语言中常用的代词,它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其中人称代词又是代词中常用的一类,从古到今形式变化丰富,关于人称代词的研究成果丰硕,现主要从近三十年来学界对人称代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主要从人称代词的定义、语源、方言和语用等角度进行总结。

一、关于人称代词的定义、分类和范围的研究

(一)人称代词的定义和分类

人称代词是指直接指代人或者事物的代词,它的基本功能是称呼和代替。人称代词是一个词汇中的小类,是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基本词汇。陈翠珠把它定义为“人称代词,是在言语交际中代替交际双方和相关联(言语交际双方谈及)的第三方的名称的一类词。”[2]

人称代词的分类最传统的分法就是“三分法”。高名凯把人称代词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吕叔湘则是把人称代词的称呼换为三身代词。王力把人称代词按照意义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纯然指人的代词,即第一、第二人称;第二类是兼指事物的人称代词,即第三人称”[3]。还有李佐丰的“四分法”(“自称、对称、己称、谦称和敬称”)和黎锦熙的“五分法”(“自称、对称、他称、统称、复称”)。而金锡谟在《汉语代词例解》中直接把现代汉语的常用的人称代词进行列举,并逐个对其进行讲解。现教学常用的,也普遍被大众接受的是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中对人称代词的分类,是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

现代使用的最经典的分法是“三分法”,从上述分类来看,大都是按照第一人称指说话的一方、第二人称代词是指听话的一方、第三人称是指听说双方外的第三方的方法进行划分的。其中有异议的划分,是对除了上述明确分类后剩下的人称代词的分类问题,如“人家、自己”等人称代词的分类问题。无论是“反身代词”还是“统称、复称”,现学界对这些剩下的人称代词并没有确定一个标准的划分,这也是以后要研究的方向之一。

(二)人称代词和称谓词的区分

李树新在《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中定义称谓词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必然会使用一些词语来彼此称呼,这些用来称呼的词叫称谓词”[4]。在阶级制度分明的古代,人称代词的使用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所以就产生了大量的谦敬称谓词,如“妾、臣、弟子、君、卿、子、公”等等,王力在《汉语语法史》谈到,虽然尊称和谦称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但是也有人称代词的作用。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认为:“人称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称谓形式看待,第一个理由是,人称代词除了具有指代功能以外,还具有称谓功能;第二个理由是,在汉语人称代词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称代词与称谓有密切的关系,有些人称代词就是称谓词语变来的。”[5]陈翠珠则认为,“人称代词是基于语言的经济原则来代替人和事物名称,而称谓名词是基于社会关系来称呼社会关系的人的名词,所以两者界限清晰,只是因为借用现象造成了交叉,交叉部分属于兼类词,是称谓名词向人称代词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2]

名词也可以指代人,和人称代词有相同的称谓功能,但是两者有区分,不能混淆,正如王力先生所说,称谓词虽然有代词作用,但它还是名词。

二、关于人称代词的语源研究

(一)语源研究的方法

探求人称代词语源是汉语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从语音角度是探求代词语源的方法之一,如吕叔湘对“俺”的分析,他认为“俺”是“我们”的合音,“俺”在《广韵》作“于验切”;“我”在字《广韵》作“五可切”,二字声母与韵母都不同。但在宋元时代“俺”“我”字經过喉音、舌根音声母的脱落。“俺”字的读音就和“我们”的合音相同了。[1]

还到文献中去调查,如张俊阁《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为了否定了吕叔湘的“俺”来源于“我们”的合音,她在宋到清的语言文献作品中进行穷尽式考察分析,得出“俺”的单数义多于复数义,另外“俺”后也可以加“们”“每”等复数表达形式,可以推测出“俺”是“我”的变体。[6]

(二)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语源研究

汉语作为孤立语,缺乏形态的变化,所以现代汉语的复数表达往往是“数词+量词+名词”,或者用“表群体意义的语素+特定成分”等来表示。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在古代有很多复杂形式,发展至今大多消失,常用的有人称代词+“们”尾表示复数。

关于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形式的变化,李永在《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达形式的历史考察》中描写了从上古到现代人称代词复数表达的发展。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一种无标记的零形式的表达。到战国时期出现词汇手段表达复数,如“人称代词+侪/曹/属/等”,魏晋后出现了“人称代词+辈”的复数表达方式,其中产生于宋代的“人称代词+们”的复数表达方式是最有生命力的。[7]王力《汉语史稿》中说:“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主要发展是形尾‘们’的产生。”[8]

其中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形式“们”是如何形成的,各家有争议,吕叔湘《释您,俺,咱,喒,附论们字》从语音、语义两方面来论证了复数“们”字可能是由“辈”演变过来,在语音上,“们”“辈”都属于双唇音,在语法方面上,“辈”“们”可以用在“尔、我”两个代词之后,也都可以用在指人的名词之后,从而证明“辈”和“们”的关系。明清过后“们”的地位稳固在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上。[9]

江蓝生《说“麽”“们”同源》中则反驳了吕叔湘的观点,认为“们”与“辈”是并存使用,证明 “们”的语源不是“辈”。他认为六朝时期“何物”与“何等”在语法位置上基本相同,认定“物”与“等”同义,即“等类、色样”义。因为“何物”与“何等”意义、用法相同,所以“何物”作为疑问代词也可以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名词之后,表示一类人,在魏晋时期“物”泛指众人,证明了“物”是可以虛化为复数词尾“们”的,而后从音变的角度,并利用方言证明“们”的白读音跟“每”“伟”读音相同,而“每”“伟”是“弭、彌”的方言变体,“弭”“彌”则是语源“物”脱尾音变的结果。[10]祖生利《近代汉语“们”缀的研究综述》中则认为,吕叔湘的“辈”到“们”的语音研究缺乏充分条件,江蓝生的“物”在文献上也缺乏充分证据,“物”是否是用来指人的名词或代词,所以“们”的语源问题仍为解决。[11]

人称代词的语源和复数“们”来源的研究主要是从语音和文献中进行查找和推断,但是缺乏十足的证据,所以语源问题仍需要进行考究。

三、关于人称代词的方言研究

中国地域辽阔,方言的存在也是人称代词研究的一部分。乔全生的《中阳方言的人称代词》从中阳地区的人称代词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表现形式、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和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三大方面,对中阳地区人称代词进行描写。[12]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方式也是不同方言点研究的对象。甘于恩《广东粤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中对广东方言地区的不同复数词尾做了详细的描写,并认为大多数广州方言的复数是采用韵母的内部曲折进行复数的表达。[13]王春玲《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综合考察》中把方言人称代词的复数方式归纳为四种:第一,变音式,通过只变声调,韵母不发生变化或者声韵调都发生变化;第二,附件式,在单数人称代词后面加上词缀如;第三,合音式,人称代词的语音加词缀的语音结合用来表达复数第四,混合式,即复数表达采用不止一种方式。[14]

方言作为语言的活化石,从不同的方言的语音和语用的角度来研究,和普通话进行对比说明,用以证明人称代词的发展过程也是探求语源的方法之一。还有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张俊阁《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中考察“我”字怎么带上鼻辅音韵尾,产生“俺”字,从当时社会语言的环境来看,可能是汉语和阿尔泰语发生语言接触后产生。[6]

四、关于人称代词的语用研究

(一)人称代词的“活用”

语用的研究中,沈志刚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人称代词除了具有指代人或事物名称的一般意义,还能够产生许多临时性的意义。”并把人称代词的“语境意义”的变化分为三类,固有的“指称”意义临时移用;固有的“个体”“群体”意义临时互换;固有的“指称”意义临时消失或更改为(相当于)其他意义。[15]王桂安在《论“人称代词活用”》中主要从两角度,人称代词字面意义虚化和人称代词的“数、身”的向度换指,来说明人称代词的“活用”只是词义方面的活用,不涉及语法,所以人称代词的“活用”只是语境义的活用。[16]个别的研究中,王红梅《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临时指代功能》中从交际语言学、修辞学的角度分析出,“你”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在临时的语境中有回指、任指、旁指、泛指等功能。这些临时活用都是因为言语交际和修辞学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交际和表达情感。[17]

在言语交流中,人们会使用语言的经济原则,根据语境的需要,而把一部分人称代词进行活用,是特殊情况下的语用,也是一种对言语或语言的进行修饰的作用,能使听话人或读者更深入的理解或身临其境。

从认知的角度对人称词的情感经行研究,刘正光《主观化与人称代词指称游移》中从主观化角度对在使用人称代词时发生指称游移认的知与心理原因。人在说话和表达时会设身处地把自己的感情加入语言中,其中人称代词中移情等级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等级高则更容易表达出积极的情感。[19]

(二)人称代词的尊称形式

现代汉语中尊称代词主要是指“您”。高名凯认为“您”是“你们”的合音,用来表示尊称义;吕叔湘认为现代汉语中的表示尊称义的“您”是“你老”的合音,是晚辈对长辈称“你”时的尊称形式。[1]谢俊英认为“您”是“你们”合音后的产物,“‘们’作为复数标记的后附语素在‘我’后读为轻声,进而丢掉韵母而读成声化韵m。”[18]从金元俗文学作品和明清小说中都能找到“您”的复数义的用法,但直至20世纪初才有了明确的尊称意义的用法。由复数义到尊称义的转换是缓慢的,因为“您”主要流行于北方口语中,多记录于俗文学中。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等级制度,尊卑分明,社会底层的人民为了表示尊敬、亲近之义,就选择了代词“您”来代替用“你”表现出的直接的表达方式。到现代“您”彻底称谓敬称,用于上下级和对年长的称呼的场合。除了单独使用人称代词表示谦敬义,还有人称代词和其他称谓形式组合使用,来弥补汉语中人称代词的谦敬义表达不完整的情况,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中列举了“人称代词+尊称(同位关系)”“人称代词+姓名称谓(同位关系)”“其他称谓形式+人称代词(同位关系)”等十一个组合式称谓用于不同情况下的交际需要。[5]

古代因为阶级制度严格、注重礼教,下对上、同僚之间的敬称词、谦称词大量存在,但是发展至今一些谦敬词已经消失,一些变为也只是有人称代词作用的名词。现今人称代词单独的敬称形式只有“您”,但是现代提倡人人平等,在语言使用中只会对长辈或级别比自己高的人使用“您”的称呼。因为“您”在过度使用中会产生一种间隙感,所以在平辈之间很少使用。

五、总结与展望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成果颇多,无论从历时的角度展开讨论,或从共时的角度进行对比人称代词在口语中是常用的词汇,和名词的称谓词有明显的区分,从音韵的角度上推出语源的音韵变化,从文献的角度进行列举,用使用频率来加以证明,更从方言的角度来证明结论的对误。其中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形式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们”作为现代人称代词的复数词尾的固定表达方式,它的出现和发展过程是有争议的。中国地大物博,存在着不同的方言,人称代词也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作为语言的活化石,对比各地方言或亲属语言,从语音或字形方面,研究方言会提供语源的发展材料。随着出土文献不断出现,从文献中查找人称代词的资料,会对所研究的成果进行证明,也可以来论证它的演变发展。同时认知语言、计算机语言的出现提供了多角度来研究人称代词。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

[2]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3]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

[4]李树新.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5]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01).

[6]张俊阁.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J].河北大学学报,2007,(01).

[7]李永.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达形式的历史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3,(09).

[8]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8.

[9]吕叔湘.释您,俺,咱,喒,附论们字[A]//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刷馆,1999.

[10]江蓝生.说“麽”与“们”同源[J].中国语文,1995, (03).

[11]祖生利.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5,(04).

[12]乔全生,王晓燕.中阳方言的人称代词[J].山西大学学报,2003,(26).

[13]甘于恩.广东粤方言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J].中国语文,1997,(05).

[14]王春玲.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综合考察[J].宁夏大学学报,2008,(02).

[15]沈志刚.人称代词意义在语境中的变化[J].汉语学习,1993,(05).

[16]王桂安.论“人称代词活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17]王红梅.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临时指代功能[J].中国语文,2008,(08).

[18]谢俊英.汉语人称代词“您”的变异研究[J].语文研究,1998,(04).

[19]刘正光.主观化与人称代词指称游移[J].外国语(上海外國语大学学报),2012,(06).

猜你喜欢
语源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亦声字微探
浅析俄罗斯女性饰品
我家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