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的服装发生了从“干部服”到“穿起花衣服”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花布的发展。印花布设计富含丰富的民族和生活气息,也是人们情感化表达的体现,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它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从设计、生产、销售各方面都落后于人民的需要,因此印花布设计要注重人民性的价值。
關键词:设计批评;新中国;印花布设计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前所未有的社会结构大变革预示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将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过去,印花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印花布的生产结果导向人民的日常生活,引发消费观念和消费审美的走向。中国传统印花布的设计依附于地理环境、民俗历史、本土文化而存在,它不仅是生活的产物也是艺术的结晶。它的设计富含丰富的民族和生活气息,也是人们情感化表达的体现,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社会变革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的丰富,新思想、新纹样的产生都会对印花布的设计造成影响,也会相应地引发一些问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服装的变化
(一)“人人都穿干部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人们的着装问题上并没有制定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展开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日常穿着的风向。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们都普遍穿着一种被称为“干部服”的服装,所谓“干部服”,是一种以蓝、灰色为主基调的服装样式,产生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艰苦年代。在广大群众的眼中,以国家干部为首的革命者是新中国得以站起来的带头人,他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引起人们无限的尊敬和景仰,从精神层面到现实生活层面他们都值得效仿,包括着装。“党和政府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人民钦佩我们的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艰苦朴素作风,怀着景仰和羡慕的心情来从一切方面,自然也从服装方面学习我们。”[1]
不论男女老少,都一律穿上了“干部服”。“虽然算不得干部,总算得是一个中国人吧”[2]7。对当时的人民群众来说,穿上“干部服”无疑是一种民族意愿的体现,他们为身为一个新中国的公民而深感自豪。当父亲责怪犯错误的儿子,时常会说“亏你还穿一身干部服!”,这其中既有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敬意,也包含了一种正向引导的愿望。在探讨是否穿着“干部服”的问题上,劳动人民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你的做好了没有?‘做好了,老早就做好了,斜纹布的你哩,舍不得做吧?‘舍不得?干嘛舍不得?大家翻身了我就不要翻身啦!”[2]7由此可见,他们眼中的“干部服”更像是劳动人民翻了身的衣服,被当作是自由解放的象征。这样的装束意味着一种崇高的政治信仰,一种强烈的社会认同。他们热衷于选择这种“干部服”,就等同于选择了这个新时代。
人们从各个方面都拥护着社会变革,哪怕是在穿衣服这件普通的事情上。随着新时代而来的还有新思想、新道德体系的建立,在“为了新中国而奋斗”的口号下,节约、朴素成为社会所倡导的美德。人们把穿“干部服”和生活朴素相联系,认为穿其他颜色和式样的衣服是奢侈、浪费的表现,甚至将其扣上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帽子。很多“穿得好”的人受到了这种批评和打压,不敢穿美丽的衣服,只好换上“朴素”的“干部服”。
(二)“穿起花衣服来吧”
千篇一律的蓝灰色制服压抑着新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群众提出改进服装的倡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中国工人、工人日报、北京日报等各报刊,这些日子每天均收到大量拥护美化服装的各地群众来信。”[3]在1956年初,《中国青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的文章。文章指出:“我们提倡穿花衣服,讲生活五色缤纷,就会使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变的更加美丽。”[4]
在这一时期,人民的穿衣打扮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现实写照,服装不再只具有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而是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触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从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丽,但是,我们的服装却老是蓝布、灰布和黑布,男女一律都穿‘干部服,色彩暗淡,样式单调”[5]25。服装式样和色彩太单调,不能反映中国人民日益美好、幸福的生活。甚至“有些同志总是舍不得换掉那身黑乌乌灰溜溜的服装,从他们的衣服颜色上,你简直分不出春夏秋冬来”[5]25。这一方面恰好说明了“干部服”在实用的程度上适应了广大人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种种思想顾虑,延续着旧社会中的保守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适当地改善生活质量是必要的。但社会上存在着难以改变的认知问题,大多数人民群众往往会将积极改善生活的行为和资本主义腐化堕落的生活作风混淆起来。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越来越多讲究吃穿的人遭到批判,导致他们对穿“花衣服”这一行为产生畏惧心理。“还有些女同志,里面穿了花棉袄,外面加间件蓝灰色的干部服,为的是怕人家批评她有资产阶级的思想,或者作风不正派。”[6]27这同革命原本就是为了让人民享受更美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目的相违背,认知落后于国家积极向社会主义迈进,创造繁荣富强的新形势。因此,为了使人民受到美育,为了与社会发展形式相适应,“为了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要坚决、迅速地脱下蓝衣服,穿上喜爱的花衣服”[6]27。“穿上花衣服”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抛弃“干部服”:“我们要反对的是那种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的同一化的服装;是那种不分季节和不根据生活需要的同一样式和同一色彩的服装;是已经形成多数的具有普遍性的不良服装样式。”[2]7对现有服装的调整和改变,是工人、农民、学生等人群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他们文化生活里较为重要的事情,这为印花布设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风向和推动力。
二、印花布设计落后于人民需要
印花布的设计与生产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人民性的特点,它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件大事情。全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要穿花布。“我国妇女占总人口48.18%,不满一岁至四岁的儿童占总人口15.6%,六至九岁的儿童占总人口11%。这中间除去一部分人可能不穿花布外,最少有三亿以上的人口要穿。”[7]8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加速发展带来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印花布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印花布普遍花样陈旧、呆板、色彩单调、质量不高、品种不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批评印花布设计要么是款式“老一套”,要么就是颜色“太俗气”,很多群众都反映买不到心爱的印花布。“生活中也有这样令人苦恼的事情:姑娘们往往为了选择一件称心的裙子料,跑遍了布店,而买不到真正合意的花布。”[8]
(一)生产:不会出错的“大路货”
为了进一步调整印花布图案的设计,各地组织了选花会的活动,其中有消费者代表、文化界代表、美术界代表、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设计人员、销售方面的代表等参加,但选花会在进行的过程中更多地偏向于定产工作,忽略评选的重要性,导致印花布设计“美丑”的评判标准变成其是否“好卖”。在保守思想的主导下,评选人员往往决定“陌生面孔不要,要老面孔;要所谓‘大路货”[7]7,“大路货”是指广大群众所需要所喜爱的东西,通常以销售量来决定。简单说来,就是过去什么卖的好,现在就生产什么。从花纱布公司为农村各基层合作社的配布情况也可以看出,品种只有“小花哔叽”和“大花哔叽”两大类。“农民喜欢新样子花布,但是县级以上的配布有关单位认为小花哔叽好销就每年都来——前年是,去年是,今年是;年年是小花哔叽。因此,群众对这样的花布早已厌烦了。”[9]25花纱布公司供给的花布货品并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造成了“上色”的缺货,“下色”的入库的局面。为此,花纱布公司和印花布工厂试图用“选花代表”的形式来获得群众的喜好反馈,但结果也很不理想,基层群众甚至不知道有“选花代表”的存在。“代表最好是一个专区一个,别高高在上,要经常下来了解一下群众的需要。‘孔代表‘选花代表一个人代表不了所有消费者的意见。”[9]这种“以销定产”的方法忽视了人民的需求的多变性,人民的审美偏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设计:公式化的创作模式
在印花布的图案设计上,存在着一般化、公式化的问题。选花会的各地代表用市场的销售情况来决定定产时,会陷入一个认知误区,凡是销售数量大的花色就是群众所喜爱所需要的,“这些不为群众所欢迎的花样图案,却被大量定货;新的花布图案不能入选交付生产,设计人员花了很大劳动的图样,就草草地在采购员的面前被否定了。”这样的评定标准让设计人员“为了要争取在选花会上入选和完成厂内规定的生产任务,不敢创作新的花样、而只在数量上追求”,只能“作了市场的尾巴,采取了添枝减叶、改头换面的办法;甚至是原样不动的抄袭、模范”[10]10。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千篇一律的印花布款式充斥着社会市场,自然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求量不求质的标准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创作积极性,转向“为了评选而设计”的迎合观念,进一步说是“为采购员的标准而设计。他们要什么,设计员就画什么”[10]10,也就无需考虑人民的实际需求和印花布色彩、样式上的美学功能,显然导致市面上看不到创新的、好看的印花布花样。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设计人员要时刻深入地体验生活,体验人民的思想感情,了解和研究人民的喜好,这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步。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绝不提倡使绘画和图案互相混淆、互相代替,要在创作形式和用途上明确地区别开来”,“那种在白底上印着一条红、一条黄,上面有像‘血迹‘手足印‘火焰等等东西的花布,给人以不快和恐怖的感觉”[11]。尽管印花布的设计可以取自生活中某种事物的形象,但也要考虑到和风俗文化、人文情感的连接。印花布是要穿在人身上的,必须要考虑到它穿到人身上产生的效果,是否具有美感,避免不吉利的图案出现。印花布设计可以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美化人们的生活,这种艺术感染力能够提高人民的幸福度,鼓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三)销售:“有啥销啥”的消极态度
销售部门采取消极的“有啥销啥”的态度,不关注人民真正的喜好。为了防止花布卖不出去导致库存的积压,销售部门不敢尝试订购新花样,致使花布的花样“老一套”。
人民群众究竟喜爱什么样的印花布,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广大消费者对印花布的总的要求是实用、经济、美观。在具体的花色品种上,人民群众则各有爱好和要求。比如农村群体的生活环境有着成片的绿茵,他们更喜爱热闹、强烈的印花布颜色;城市群体的居住环境繁杂、热闹,他们更偏爱于文静雅致、朴素大方的花布,几何形图案较多,红红绿绿“朵朵花”较少。“百货商店花布组的同志说,不论什么季节或者花布采用什么地色,就他们所接触到,较多的顾客不希望花形太大……东直门的同志说人们要求花布不断有新的花色出现,有的同志提到群众说某些花布单独看还好,一做成衣服就不好看了。”通过对不同百货商店的实地访谈考察,了解到不同群众对于花布图案喜好的多样性需求,以及花布的销售走向、流行趋势。“花色多样,设计要照顾到经济适用,‘穿得出去,用途广泛,四时皆宜等都是广大群众的要求。”[12]
三、人民性和美的教育
印花布设计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它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设计现象。它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服用性”满足,也是对精神生活的艺术性追求。印花布设计要提倡人民性和美的教育。所谓的人民性,探讨的是文艺与人民的艺术关系。文艺一直渗透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人民也一直参与着文艺的发展,并承担着主体的角色。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13],为文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文艺人民性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方面。
首先,印花布设计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人民需要文艺”的体现。印花布设计也是文艺事业的一种,它带给人民的绝不仅仅是物质满足,而是尊重与自我实现层次的智识性精神满足。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想是相统一的,要用美麗的艺术形式真实地深刻地表现思想内容,传达思想情感。印花布不只是实用的,还必须使人民从图案中得到教育。人民在使用花布时,通过美丽的图案不仅能感受到新社会无限美好的景象,还可以激发出对生活和劳动的热情。其次,印花布设计的现实性是“文艺需要人民”的体现。艺术从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和养分,表现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从印花布最初的创作设计到生产再到最后的销售环节,都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印花布不是纯粹停留于意识形态的艺术产物,对于印花布的设计不能脱离实际生活需求去欣赏美,而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以“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导向来创作。再次,印花布设计的民族性是“文艺要热爱人民”的体现。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总之,“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14]。
四、结语
新中国的印花布设计作为一个与时代紧密相关的造物行为,既会被一个时代的风尚所影响,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时代风尚。印花布从设计、生产、销售各方面都落后于人民的需要,因此它的设计要注重人民性的价值,并提倡美的教育。对于印花布的设计创作而言,一方面要研究广大人民对印花布的兴趣、喜爱和要求,另一方面在适应群众喜爱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提高和引导群众的爱好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轶青.让我们的服装丰富多彩[J].中国青年,1956(6):20-22.
[2]丁正.谈服装的变化和服装改进问题[J].美术,1956(4):2-9.
[3]群众对于改进服装的意见[J].美术,1956(4):10-11.
[4]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J].中国青年,1956(1):38.
[5]张郁.让服装像生活一样的美丽吧![J].中国戏剧,1956(3):25.
[6]女教师谈妇女服装问题[J].江苏教育,1956(6):27.
[7]庞熏琹.关于印花布的问题[J].美术,1956(2):7-9.
[8]王家树.“使我们想起生活”——喜看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J].美术,1959(11):46-47,16-25.
[9]开祥.花布和花衣——记农村所见[J].美术,1956(4):25-26.
[10]张金梁,傅敏生.人民需要美丽的花布——在印花布图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美术,1956(2):10-11.
[11]欢路.这样好看吗?[J].美术,1959(6):48.
[12]黄克和.花色要多——群众对日用品美术设计的意见调查记[J].美术,1961(3):51-52.
[1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1943-10-19.
[1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作者简介:陈可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