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爆寺庙,不等于投入佛祖怀抱

2023-11-18 18:44王钟的
青年文摘 2023年9期
关键词:热衷佛祖所求

王钟的

据说,“上香”成为现在年轻人最流行的时尚。

这个观察不乏数据支持。有旅行平台表示,近一个月寺庙相关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 倍;另一家则具体到年轻人“上香”的比例:2023 年2 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 后、00 后占比接近50%。

人间三月,春光正好。这个时候到寺庙里逛一逛,顺带烧炷香,本来没什么奇怪的。不过,当舆论抛出这届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的观点,好像事情的性质就变化了。对此忧心者认为,过去说的“佛系”只是一个抽象概念,现在年轻人挤爆寺庙,就是用实际行动“投向佛祖的怀抱”。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抛开“上香”这一行为,“去寺庙”并无必然的宗教含义。就像去欧洲城市旅行,教堂是不可遗漏的“打卡点”一样,在中国的风景名胜里,寺庙也是难以忽视的存在。因此,与其说是年轻人特别热衷寺庙游,不如说这一现象释放了旅游行业复苏的信号。

寺庙也是承载中国美学的建筑实体。“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以寺庙作为意象的古诗词举不胜举,由于历朝历代的供奉和修缮,很多古诗词里的寺庙得以保留至今。在不少年轻人眼里,他们热衷前往寺庙不是为了追随佛祖,而是为了追随心中的传统文化。

其实,不管是“深山藏古寺”,还是“大隐隐于市”,单纯就欣赏风景而言,寺庙的选址和园林美化也是得天独厚的。寺庙的晨钟暮鼓、落英缤纷、小桥流水,一步就是一个景观。一堵红墙,一棵开花的树,就能吸引拍照的年輕人流连半天。

那么,难免有人要反驳,如果一些年轻人去寺庙,就是冲着“上香”呢?有人发现,年轻人涌向寺庙,带动了寺庙的文创产业,其中有不少就是“开了光”的手串、红绳等;还有人发现,一些寺庙的求签生意越来越红火了。这难道是年轻人更“迷信”了?

要区分清楚的是,寺庙提供的一些“开光”服务,以及一些求签算卦的生意,上升不到“信仰”的层面。从佛教的原教旨出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占卜凶吉也算不上是什么追随教义的做法。

不要一看到部分年轻人上香了、求签了,就认为他们想要出家了、信佛了,产生这种不着边际的联想,先问问佛祖自己答不答应!

当然,从心理需求来说,年轻人在寺庙里求助于“不可知”的力量,是因为现实压力难以排解。

那些上香的年轻人,当然是“有所求”的。但绝大多数朝着佛祖磕头的年轻人也应该明白,他们所求的东西还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烧香拜佛不过是祈福求安,寻求某种心理安慰罢了。

因此,如果还是对年轻人涌向寺庙忧心忡忡,不如多了解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并设法提供切实支持——无论是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还是寻得美满的爱情、抚养健康的下一代,这些年轻人上香时常见的心愿,都能在社会服务体系里找到相应的工作目标。解决好这些诉求背后的社会问题,年轻人对“不可知”的期冀自然少了,对未来就更有信心和确定感。

正所谓,佛不渡人,人唯自渡。烧香拜佛或许能换来一时的心理暗示,但好心情还是要自己去争取,佛祖不能陪伴你左右,以积极心态应对压力,才是出了寺庙以后的正确选择。

(摘自“中青评论”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热衷佛祖所求
无所求
老鼠的心
这些年我们热衷的健身项目
感恩
社会办医依旧热衷“高大上”
资产重组,农药企业为何如热此“热衷”
高校热衷更名背后
《佛祖巡游记》几类特殊词语的翻译与校勘
孙悟空问佛祖的五个问题
佛祖的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