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以“教育心理学”为例

2023-11-18 19:04秦琳周文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育人思政

■秦琳,周文德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331)

2020 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鉴于各类课程积极探索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的事实,同时基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教育心理学”也在积极探索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途径。“教育心理学”作为由心理学和教育学相融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旨在帮助教育专业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提升其对教育的情感和关爱其学生认知发展与身心健康的态度,同时培养其掌握将来从事教育行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素养,并能应用所学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从而积极引导其未来人生发展。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改革背景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方式正逐步在高等教育界达成共识,即促使专业课程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融合、同向发力,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课程建设体系。”[1]教学改革需结合课程思政当下的具体发展要求,依靠相应的理论支撑,保证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解读和有效实践。

(一)“三全育人”要求

2017 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三全育人”从广义上要求在整体教育教学背景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在教育的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上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校教学作为教育的主流渠道,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先锋者,积极发挥课堂的育人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将“三全育人”放在微观教学的背景下进行观察,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学中的“全员”主体,课堂与课外共同打造了课程视角下的“全过程”,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营造出教学“全方位”的教育环境。教学之中的“三全育人”被赋予了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理解范畴,有利于将宏观的概念进行具体化,与课程本身的特点相结合,然后针对性地找到发展举措,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课程发展。

(二)协同效应理论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观点[3]。让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换言之就是让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影响与合作,增加彼此的优势,促进彼此的发展,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协同效应的形成是一种良性的生态链,避免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彼此之间互为孤岛,在教学中将思政课程的思想与课程内容进行融合,推动了课程思政的发生和发展,而课程思政反过来则扩大了各类课程发挥影响力的学科范围,在不同课程中都能对思政元素有章可循。

(三)全人教育思想

“全人教育思想属于人本主义观的范畴,倡导教育的目的绝不只限于教学生知识或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意需求,实现知、情、意三方面的均衡发展,促进学生情感信念的完善及人格的健全。”[4]全人教育从整体上将知识、情感态度和意志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教育、人生及自我的信念感,从而引导具体实践,规范个人行为。课程思政围绕着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人的价值并实现人的积极主动发展,显然与人本主义不谋而合。

二、教学改革途径

根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以及“立德树人”根本目标,高校对教学的改革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原则,跳出专业教学,重新看待人才培养。通过将思政等跨学科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形成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素材,能够让学生在日后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一)依托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使思政元素贯穿教学全过程,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体现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也是凸显思政效果的关键部分。课程思政不仅需要结合专业本身特点有效地融入课堂,而且应当在中国国情和社会现状的背景下进行发挥。换言之,课程思政要基于课程特点,找到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的可能性,不与教学内容产生突兀感,也需保证思政元素的出现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立足于中国实际,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热点新闻和政治时事作为延伸课程内涵的素材,使思政因素与课程达到完美融合,从而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发挥协同效应的目标。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和教育目标,课程思政应着重围绕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突出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激发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爱教育、爱学生、爱课堂的思想态度。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极引入思政因素,帮助其无论是在课前还是课后,都可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第一,运用线上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高效自我预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丰富且知识专业性高,课前预习可作为课堂的热身环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章节内容,有利于激发其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超星学习通线上学习平台,将课堂内容按知识性质进行划分,把整体框架编辑在“章节”部分,且通过标记的形式将知识重难点提示给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内容形成系统性认知,而且有利于学生高效掌握核心知识点。

第二,课堂中引入中国本土文化与事迹,帮助学生深化理论认识。课程思政在课堂上的展示与发挥,需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与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国本土文化是课堂上的优质教学素材,通过在课程内容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典故、哲学思想、人文自然、社会发展现状和中国特色政治题材等,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提升学生的“四个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如讲到问题解决教学和创造性培养时,介绍古城墙建筑的设计巧思、榫卯结构、诸葛连弩以及宋朝社会制度在古代的先进性,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人智慧的敬仰,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了中国文化在课堂中的育人价值。对中国历史典故的引入,如讲到因材施教,介绍孔子和子路与仲由的故事以及华佗进行同病异治的例子,形象地促进学生在中国历史故事里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引入,如讲到马斯诺需求理论时,用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辅助学生对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思想内涵,感受中国哲学的先进。对中国人文自然的引入,如讲到美育心理时,将祖国的大好河山穿插进课件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自然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欣赏和热爱中国的真挚情感。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引入,如讲到规范学习,引入校园暴力等校园现象激发学生对品德培养的讨论和思考,以及引入人教版“毒”教材事件,令学生意识到教育的严肃性和教学审美的重要性。

第三,用思政元素丰富课后活动,延伸课堂思政影响范围。积极采用超星学习通线上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参与课后讨论。讨论话题的设置不仅突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以激发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进一步认识为目标。如根据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深刻总结,让学生仿照其格式为教师这一职业进行总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教师职业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站在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视角点评教学案例并提出个人看法,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除此之外,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出与思政元素的紧密结合,如让学生下载“央视频”APP,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中的《传习录》部分,用“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知识点对视频中王阳明传递的教育理念和品德意志抒发个人见解。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仅在情感上被王阳明的思想和精神所感动,而且从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中领悟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以及“知行合一”等做人的道理。另外,结合二十大顺利召开的政治时事,让学生用“教育心理学”的所学内容分析习近平在二十大上的发言报告。学生在了解作业素材的过程中不仅通过通读全文形成对中国发展现状的具体认知,也让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实现对国家发展的深刻认识,把学生的思政水平提升到献身于国家教育事业、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上来,将小爱转化为大爱,从个人的教育情怀转变为着眼于国家未来教育战略的宏远志向。如此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为教育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国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科学思维以及道德法治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共情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升课程思政质量

“教育心理学”突出心理学知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对其理论知识的深刻认识不能脱离实际的教育背景和教学情境。基于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用现实的教育案例引导学生对理论的分析,并鼓励学生置换观察视角,站在教师的立场对理论知识进行解读,提出个人见解,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提炼作用,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运用各种教育载体,如实际课堂教学、线上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小组合作、学生实践等,形成多样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自信心,加强团结合作精神。

为了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课程学习过程并主动内化思政元素,需减少教师个人对课堂的话语掌控,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让课堂和课外成为助力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场所之一。积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课上课下一体化,运用课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带入等方式延伸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空间,让立德树人发挥无处不在的熏陶作用。在课上用问题导向式与支架式教学方法,探讨学生不懂的课程知识,打造师生合作共同探索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竞争力,让教学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在课下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独立观看视频完成预习,并将预习时遇到的不懂的知识点记录到在线表格,以备在课堂上集中探讨和解答,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潜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更新评价模式,凸显思政最终成效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改革成效以及为改革过程提供修改参照的重要活动,也是最终检验教学质量发展和课程思政成效的关键,对教学评价从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完善,不仅提高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的参与度,而且也为教学改革的下一步改进提供了反思和总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评价内容多样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全面监测学生的综合情况,也能为调整利于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教育心理学”的思政评价关注学生是否具备教书育人的思想态度和实践能力,着重对学生的德育评价,用丰富的评价内容和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可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检验课程思政成效。因此,高校要完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需“增强课堂教学育人效果的评价比例,突出思政教学改革中评价模式的改革”[5],改变过去只以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作为评判标准的做法,将思政目标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增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思想政治素养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不局限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同时还添加学生在课外参与话题讨论、为班集体作贡献、发展“五育”、作业完成质量、预习和复习积极性等方面的评价指标,所有的活动均以线上系统为实施平台,以保证最后数据的可靠性。在评价方式上,以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自评形成立体评价维度。“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当前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使得“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融合,可以通过多个维度和角度进行评价。”[6]对学生思政水平的评价需成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同时为了检验改革的成效和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在以往注重总结性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师生互评、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在话题讨论区域对同班同学的看法予以评价,实现生生互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学生自评及对教学的评价,通过教务系统及平时成绩记载表实现师生互评。通过将思政因素纳入评价机制,有利于监控课程思政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进度、信度和效度,有利于以结果为导向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对学生的综合培养。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分析回收后的问卷数据,高校可从整体上掌握学生对改革细节的态度,形成对教学改革效果的客观认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借助课程思政的视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试图打造一个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学生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体现学科内涵深化、思维品质优化和综合素养强化的“教育心理学”课堂。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入中国的历史典故、传统文化、社会时事、人文自然、政治素材等元素,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其中学生尤为感兴趣的素材是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的引入拓展了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社会时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激发了对个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思考;思政元素的引入提升了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的了解,激发了爱国情怀,提升了民族荣誉感。“教育心理学”以培育未来专业教育人才为宗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既秉承了学科特色,又体现了思政的理念,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在“三全育人”、协同效应和全人教育的引导下,从微观上聚焦教学的全员、全程和全方位,使课堂育人主渠道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不仅将思政元素发挥出教书育人的价值,也为学生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教育事业接班人的道路上进行了思想武装。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