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发山
登封有个王先儿,跟李诏亭是同行,但医术平平,登门求医者寥寥无几,诊室内每天冷冷清清的,大多时间,王先儿都是在打瞌睡。这一天,他骑着毛驴翻山越岭来巩县求教李诏亭。两人就一些疑难杂症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李诏亭是个实在人,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都讲给了王先儿听。临走之时,王先儿看四下无人,指了指墙壁上的一溜儿匾额,对李诏亭说:“湛水先生,能否把这些匀给我一块?”
李诏亭因医术精湛,兼有水清之德操,故人称湛水先生。他救人无数,患者及患者家属感其厚德,送有“悉诸传方”“长桑遗秋”“望峻榆乡”“积厚流光”“杏林上寿”“扁华真传”“曾饮上池”“岐黄再世”“德衍千秋”“德泽乡梓”等十余块匾额。
李诏亭淡淡一笑,说:“都是虚的。”
王先儿觉得有戏,忙顺着话头说:“既然是虚的,湛水先生怎么还把它们高高挂起来呢?”
“我把这些当作‘镜子,给人看病时,警醒自己不得大意,谨慎诊治。”
“您说得太好了。如果我的诊室有一块,还不得蓬荜生辉,生意兴隆啊?”王先儿说罢,后悔得真想扇自己两嘴巴,太不会说话了。
李诏亭听了王先儿的话,不觉皱了皱眉头。
既然把话说开了,王先儿也就无所顾忌了,他厚着脸皮说道:“湛水先生,您要多少银子都行,就‘悉诸传方这块吧。”
“悉诸传方”是光绪九年(1883)孟冬(农历十月)谷旦(吉日),偃师人史光三、史九协兄弟两人送的。当时,史家的老爷子咳嗽月余,经当地多个大夫治疗,均不见效,闻知巩县回郭镇李诏亭的名声,就用小轿把他请了去。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李诏亭开的药方是:沙参30克,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水煎,分2次温服。史光三说:“先生,其他大夫开的也是这样的药方啊。”李诏亭微微一笑,说:“我正要交代呢,沙参有南沙参和北沙参之分。南沙参的祛痰作用较强,北沙参的养阴作用较强。久咳痰多宜用南沙参,燥咳宜用北沙参。你父亲是久咳痰多,咱們北方的沙参不能用,必须用南沙参。”兄弟两人半信半疑。谁知,老父亲喝了一次他开的药,病情大有好转,经过两个疗程的巩固治疗,便彻底痊愈。兄弟两人出于对李诏亭的感激,便送了这块匾额。
“这不是银子的事。”李诏亭摇了摇头,然后摆手送客。
这时候刚好来了病人,王先儿也就借坡下驴,尴尬地溜了。
晚上,太太对李诏亭说:“他愿意使银子,你就给吧,咱不会拿银子救济那些生活困顿的乡亲吗?”
“此言差矣。”李诏亭说,“如果这块匾额给他,误导了一些患者,出了事咱可担待不起。”
太太嗯嗯两声,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
大约半年后,东村的肖大娘来了。李诏亭看了看她的舌苔,切了切她的脉搏,询问一番症状以及饮食等情况,安慰道:“老人家,不碍事,您患的是心腹冷痛,吃两副药就好了。”然后唰唰写了药方,交给肖大娘,“您去药铺抓药吧。”
“贵不贵?”肖大娘看着药方,说话有些迟疑。她囊中羞涩,口袋里只有10个铜钱。
李诏亭明白肖大娘的意思,忙说:“老人家,我这里不收钱。干姜做引子,加上一味中药,也就几个铜钱。”
肖大娘出去没一会儿,就转了回来,说:“药铺里没有。”
李诏亭说:“‘永生堂和‘同仁协都没有?”
“两个药铺都没有。”肖大娘失望地说。
李诏亭抬头看了看墙壁上的一溜儿匾额,搬个梯子把“悉诸传方”那块取了下来,然后拿斧子把匾额一劈两半。太太听到响声,忙从内室出来,询问一旁的肖大娘,得知是药铺里没药,便对李诏亭说:“药铺里没药,怨不得你啊。”
李诏亭头也不抬,一边砍一边说:“缺的那味中药是檀香。”原来,“悉诸传方”这块匾额正是檀香木雕刻而成的。
“李大夫,这、这……”肖大娘一边说一边抹湿润的眼角。
“老人家,没事儿,反正墙上有的是匾额,又不缺这一块。这些檀香木你拿到药铺,让他们加工成细末……就说是我交代的,他们不会收费用。”
肖大娘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李诏亭把砍过的匾额分成两份,送给了“永生堂”和“同仁协”。
如今,我们看到李氏祠堂的“悉诸传方”是后来复制的,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