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巍,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科技知识在古代世界的传播并把世界连为一体的历程。喜爱“上穷碧落下黄泉”,品鉴各个文明在应对相似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
人的眼睛堪稱大自然创造出的绝妙光学系统,晶状体则是这一器官最重要的部分。在动眼神经和睫状肌的调节下,晶状体随着人的意愿舒张或收紧,从而改变其内外两面的凸度,使得距离远近不同的物体在眼睛后方的视网膜上投下倒影。很显然,晶状体有效发挥作用的一项重要前提在于它要保持透明。我们常说孩子眼睛纯净清澈,而“混浊的眼泪”则更多属于老人。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随着人体衰老,晶状体日渐混浊的生理现象解释。因晶状体混浊而损害视力乃至致盲的疾病,就称作白内障。
白内障是人类致盲的最主要原因,全世界约有数千万人受其困扰。在现代,人眼中的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摘除,甚至更换人工晶状体。而在历史上,人们却往往不堪忍受白内障带来的痛苦。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就是受害者之一,他40 多岁时,一度哀叹自己“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幸运的是,他遇到一名印度僧人,接受了“金篦术”治疗,从而复见光明。金篦术在中医里称作金针拨障术,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流传的一项医学成就,那么它是如何起源和传播的呢?近几年莱福勒等学者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信息。
源于古印度的神技
除刘禹锡外,还有不少其他文人提到过金篦术,例如杜甫写有“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铨”之句;白居易既描述过白内障“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的症状,又告诉我们“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这一治疗途径。从这些诗句里,我们不难总结出唐代白内障疗法中,印度僧医使用末端尖锐的金属棒刮去云翳这一特征。
在目睹金篦术疗效的唐朝众诗人之前几百年,中国就已经有人能施用金篦术了。6 世纪初的僧人慧龙曾用针治好过一位贵族的眼疾,慧龙所传承的也应是印度疗法。
在印度本土,金篦术起源与佛教兴起关系密切,拨去眼中的白内障常被作为向无知者传播佛陀教诲的比喻。印度文献普遍缺乏确凿的形成时间,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佛教中心塔克西拉发现的铜针,以及尼泊尔发现的一些古代手稿,让印度金篦术至少在公元纪年前后就已形成了。其发明者被归功于生活在约公元前6—7 世纪喜马拉雅一带的妙闻,在相传由这位医学家所著,实际在后世流传中不断增补改动的《妙闻本集》里描述了用铜针或铁针进行手术的过程。
光大于地中海世界
除古印度外,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古文明也很早就存在治疗眼病的记载,但所治疗的很难说是白内障。而在公元前4 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并将地中海地区和印度紧密联系后,古希腊学者也开始谈论白内障问题了。不过他们大多奉埃及为这种治疗方法的源头,说埃及人是偶然看到一只患白内障的山羊被灯芯草尖锐的叶片刺到眼睛后恢复了视力,受到了启发。
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城成为白内障治疗的中心。汇集于这里的希腊化学者写了不少与此相关的著作,特别是希罗菲勒斯(前335—前280 或255)和他的后学“贤者”德摩斯梯尼,以及塞尔苏斯(约前25—约公元50)等,其中塞尔苏斯对手术的详细描述流传了下来。
古罗马征服埃及后,白内障手术逐渐在帝国疆域内扩散。在意大利庞贝古城、西西里岛、希腊、小亚细亚以至于不列颠岛等地都发现了青铜、白银或铁质白内障针。
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和印度两个地区对白内障的相关论述有许多共同点,比如它们都把晶状体的形状与大小比作扁豆,把患病的眼睛比作带有杂质的玻璃,认为体力充沛的中年人以及发展程度适中的白内障适合实施手术等。两种医学传统特有的体液学说渗透到彼此对白内障成因的解释之中。
手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也有相似之处。例如,病人都需坐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医生用与病人眼睛同侧的手进行手术(如医生右手刺病人左眼,反之亦然),病人应向鼻子和另一侧眼睛注视,医生在眼睛外眦与眼球边缘之间的某位置——有可能是现代常用作眼科手术切入点的平坦部刺入,尽量避免伤及眼部血管。不过大多数希腊医生都认为病人接受治疗时直视前方即可,而印度医生则坚持病人应凝视自己的鼻子。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埃及和印度这两个区域之间不乏人员往来,金篦术究竟最早源于何处,又是谁影响谁,目前还很难说清。而不同希腊医生的论述与印度疗法的相似程度也是不同的。
中世纪的发展
古罗马灭亡后,地中海一带流传的白内障疗法在拜占庭帝国得到保存,并逐渐随着翻译运动,传播到阿拉伯地区。阿拉伯帝国同时与印度毗邻,这里的医学家在主要传承希腊化时期医学家观点的同时,也借鉴了来自印度的一些经验。
阿拉伯医生对白内障手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他们使用希腊化时代即已存在的空心针,来抽吸积液性白内障。阿拉伯医生讨论过一些较为棘手的症状。他们认为抽吸法适用于较稀较软的白内障,但不适用于较厚较硬的情况,后者有可能把眼睛中正常的液体一并吸出,甚至在挤压眼球时让晶状体滑入虹膜和内皮之间的眼球前房中。在一例记载里,医生按要求让病人吸气,以让白内障保持凹陷状态,结果白内障却移位到前房,导致病情变得更加复杂。这既反映了古代金针术的局限性,也是阿拉伯医生较多实施金针术的体现。
遵守学术规范的阿拉伯医生在记载金针术时引用了许多希腊学者的名字,不过他们的论述也有许多和《妙闻本集》等著作相通,但希腊学者却未曾提及的说法。例如在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实施手术,手术时要适当控制病人呼吸(主要是让病人用力吸气),并要固定病人肢体等。诊断时医生会往病人眼球上覆盖棉絮,并向眼睛吹热气,检测是否适于手术治疗。用针即将刺入眼球和施行手术后,医生都要安抚病人,以降低其紧张感。这都更符合印度医学传统。阿拉伯医生使用的针头部更宽,这也和印度技法更接近。
可以说阿拉伯地区的金针术受古希腊和印度双重影响,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创造,那就是最早使用柳叶刀配合针头进行手术。医生先用柳叶刀切开结膜,比起直接用针刺入眼睛,预先制造微小切口可以让病人对手术疼痛有所准备。柳叶刀与金针成套使用的方法在近代印度仍然存在,这说明随着伊斯兰教传入印度,阿拉伯金针术反过来也对印度眼科产生影响。阿拉伯金针术也穿越撒哈拉沙漠,传播到西非的马里等地。
金针拨障术在中国
如前所述,从南北朝到唐代,是金针拨障术在中国从传入到落地生根的初步发展阶段。成书于752 年的医书《外台秘要》引用了一名学自“西国胡僧”处的“陇上道人”所写《天竺经论眼》,其中就记载对于白内障“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见白日”。宋朝直到清朝,医书对金针拨障术不停有所记载。
明朝托名孙思邈的《银海精微》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开金针法”,其中选择“静风日暖”的正午时分作为手术时间、病人姿势、在眼球上寻找针刺点、同组的不同针相互配合使用、手术后用湿纸把患病的眼睛重重包裹等,都与印度金针法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受印度影响的迹象还能从清朝《目经大成》等书中看到。
尽管金针拨障术并非起源于中国,经过千余年发展后,中国传统眼科也积累下许多宝贵经验,流传下来精湛的技巧。直到现代,在与现代医学深入结合后,金针拨障术仍在治疗白内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