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童谣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的探索

2023-11-16 01:45李敏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童谣

李敏

【摘 要】童谣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其在儿童语言发展、道德情感、行为习惯、心智培养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已逐渐达成共识。文章从童谣中提炼并首创“三向”童谣概念,即“童心向真”“童心向善”“童心向美”,根据童谣的特点,丰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审美感知,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做到语言与艺术的融合,达到乐学、好学的效果。

【关键词】“三向”童谣 进阶式“三步子” 文化融合

一、童谣

(一)童谣概念

童谣,指为儿童作的短诗。其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内容浅显,富有情趣,篇幅简短,结构单一,语言活泼,强调格律与韵脚,符合人们生活中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童谣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润色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备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滑稽歌、颠倒歌、字头歌、猜谜谣等。

(二)“三向”童谣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艺术学科的学习中,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艺术活动,在艺术的世界中求真、崇善、尚美。根据课程目标,为了更好地运用及发挥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美育功能,通过对童谣的探究,笔者所在课题组首次提出“三向”童谣概念,即“童心向真”“童心向善”“童心向美”。“童心向真”,即呵护天真烂漫的童心,让儿童用音乐去探索世界的秘密;“童心向善”,即激发儿童善良的天性,让儿童体悟人类美好的道德情操;“童心向美”,即尊重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儿童感受童谣音韵节奏之美。其核心点是利用童谣的特点,选择蕴含“真、善、美”的童谣作品,发现、呵护、培养学生的童心,引领儿童向真、向善、向美。

二、“三向”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鲜明节奏韵律,丰富学生审美情趣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

来自民间的童谣,其特别的创作背景、蕴含的故事哲理是当地人文文化、风土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凝聚。童谣本身具有的鲜明节奏和韵律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赋予时代特征,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童谣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发展中,童谣以生活化的内容、口语化的语言形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甄选、创作“三向”童谣进校园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素养,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品德。

(三)保留方言韵味,打造童谣特色课堂

童谣是一种区别于教材音乐的另类音乐形式,具有地方韵味,而且题材包罗万象,更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将童谣巧妙地穿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教学探索与研究,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童谣对音乐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引导更多人积极参与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三、“三向”童谣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拍、创童谣,促审美感知

1.“三步子”感知节奏,体验童谣韵律美

优秀的童谣作品,往往节奏明快,教师可以通过拍、创节奏,让学生体验其独特的韵律美。笔者梳理了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节奏型,运用进阶式三步子教学方法(见图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采用“感”“觉”“联”逐步递进的三步子教学,培养学生感知节奏、运用节奏的能力。

(1)感

第一步是“感”。“感”是指感知体验。根据童谣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拍、读、唱、奏等活动中感受稳定的节拍,潜移默化地从语言和动作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上学了》一课为例,这一课要体验的节奏是× ××,在导入过程中通过聆听示范读、跟读,让学生在语言变化中感知不同的节奏型。

在中、高年级也可以进行童谣教学。以五年级《尼罗河畔的歌声》一课为例,笔者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选择了跟非洲相关的童谣,并将童谣的节奏型改编为歌曲的节奏型。五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音乐素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很强。在教师示范了一次后,有的学生就会跟节奏和拍非洲鼓了。这时,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很乐意参与跟同伴的互动,在互动中既巩固了童谣节奏,又感受了童谣的韵律。

(2)觉

第二步是“觉”。聽觉、视觉、动觉、感觉、知觉,五觉联动是一种能够调动多种感官的动态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用身势律动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童谣的韵律感极强,教师完全可以将童谣变成身体的姿势,充分调动身体的五觉参与节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感受、体验。

如教学《上学歌》这首童谣,教师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手拍节奏、口读童谣,使学生的节奏思维得到训练。另外,还可以加入小乐器、身体律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

(3)联

第三步是 “联”。“联”是指联合、合作。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进行多声部节奏的韵律感知。“联”又分为三步,分别是叠一叠、轮一轮、加一加。首先,叠就是节奏表现的叠加。同样以童谣《上学歌》为例,将班上学生分为4小组,每一组都有不同的五觉联动,一组一组叠加,最后一起合作。这种叠加适合各个学段。其次是轮,学习卡农是低年级学生感知多声部的有效途径。以童谣《春天》为例,教师将它改为卡农的形式后,学生很乐于参与其中,这也为以后的合唱学习做了铺垫。其实,一、二年级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短小有趣的童谣,都可以用轮一轮的方式表现。最后是加一加。教材中的童谣很多都是以单声部为主的,结构简单,留给我们很大的创编空间。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对教材进行加工,还可以用加衬词、丰富主干音等方法带学生走进多声部的音乐。以四川童谣《数蛤蟆》为例,可以在课堂中加入衬词蛤蟆的叫声“呱,呱”,激发学生对形象感知的兴趣。同时,将第一声部的主干音放到了第二声部,这样可以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主干音。此外,为了让学生的音准更稳定,可以加入动作来让学生形象感知音高,让音乐学习既有趣又有效。

(二)联系生活 , 融文化理解

1.方言对话,感受方言美

地方童谣,具有极强的民族气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采用方言对话引导学生感受童谣中的方言美,理解地方方言音乐风格特点,弘扬当地的音乐文化,可以激发学生了解学习当地音乐文化的兴趣。如在《落雨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用方言读童谣,学生充满好奇,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了方言美。同时,观看相关内容的视频,让学生理解其意,了解了本土方言的风格特点。

2.联系生活,促进地域文化认同

音乐来源于生活,节日习俗是民间生活的浓缩,是民间文化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实际认知特点,以及地方童谣的特色,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建立音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如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地方文化风俗;通过参与生活场景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了解、感知、体验作品的同时,理解其背后的文化。笔者曾上过一节童谣示范课《行花街》,上课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聆听广东童谣《点虫虫》,让学生初步体验地方方言;接着请学生观看广州春节花市的视频,感受地方风俗;然后根据童谣的节奏特点,鼓励学生创编粤语版童谣来表现逛花市、看花、选花、卖花的情景。在这节课中,笔者将音乐与文化、场景与教学巧妙结合,呈现了一幅趣味横生的广东童谣学习画面,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广东童谣的感知,还加强了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3.多彩演绎,体验艺术的融合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之一是突出课程综合。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在新课标背景下,根据童谣的风格特点,在表现形式上,教师可以将童谣与绘画、朗诵、表演、舞蹈、戏剧等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通过学科融合的探究,综合演绎表现形式,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实践,从中感受到童谣的魅力。如表演、小组合作创作童谣剧本、制作道具、情景劇表演;在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先导后演,先做编导、导演尝试写剧本,再组织学生进行剧本表演,在融合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承担着特殊的教育使命,只要思想重视,措施得当,途径科学,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就能活跃,在音乐教学中,由学习而传承,由普及而提高,学生徜徉在童谣的世界里,童心自然会得到浸润和滋养。

【参考文献】

[1]杨慧.地方童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1(8).

[2]张晓生.地方童谣、山歌融入当地小学音乐辅助教学的具体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 2019(2).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童谣
童谣琅琅,滋养童年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咿呀声中的童谣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