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开拓创新

2023-11-16 06:47高颖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名师科技课程

高颖,北京市第八中学科技教育办公室主任,正高级教师,市级中学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教师,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副理事长、学校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科技教育协会理事,西城区中学科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长期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指导、学校科技教育组织管理和学校科技特色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工作,辅导学生获得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百余项。

中小学科技教师作为科技教育重要的实施者和落地者,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关乎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充分发挥优秀科技教师在中小学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新课程改革、辐射引领区域科技教育教研等方面的作用,北京市西城区教委批准于2021 年3 月成立了由高颖主持,杜春燕等6 名区域内骨干以上科技教师组成的“中学科技”名师工作室。结合科技教育工作特点和各成员校特点,在原有核心团队7 人基础上又吸纳了15 名区内外优秀科技教师加入团队,在2 年多的工作室实践中,不断反思,丰富工作室的顶层设计,形成了适合科技教师发展的研修体系,使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成为科技教师的家,不仅在西城区,而且在北京市和全国科技教育工作中都发挥了非常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构建名师工作室团结协作的价值体系

“中学科技”名师工作室是在西城区教委组织、管理和指导下,为科技教师搭建的教师教育平台。科技教师是教育体系内的特殊群体,教师专业背景多样,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对象数量大,学生基础各异。科技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没有固定的教材和稳定的教研体系,而工作室是由主持人和多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组成的集教学、科研、培训、辐射等职能于一体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既然是一个集体组织,必然有集体的组织特性、文化属性和价值体系,在工作室成立之初,主持人就作了“聚微力而成磅礴,立志向心系远方——名师工作室研修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主题报告,就工作室的发展计划作了详细解读,与工作室成员进行深入研讨,在理念、工作目标、原则和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形成共识。

工作室理念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发挥科技教师职业优势,遵循科技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工作室提出了“师徒相长,追求卓越”的理念。《礼记·学记》有“教学相长”的论述,意思是无论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把它迁移到工作室这个学习共同体中也是适合的。工作室成员大都是各校(科技教育金鹏团、科技教育示范校)和科技馆的名师、学科骨干,年龄大都在35 ~ 45 岁,在专业发展上遇到了“高原现象”,“再次成长”可能会面临诸多瓶颈,他们渴望再提升、再进步,而作为主持导师,也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的开发不断学习成长,才能具有指导力、自信力和影响力。通过师徒相长,优秀教师不断超越自我,走向卓越,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也得到专业提升。另外,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发展中且需要飞速发展的教育职业,是国家新的课程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最好落地的教育模式,也需要一批探索者、实践者和引领者,吸引和辐射更多科技教育工作者共同使工作室成为科技教育专业的学习共同体、专业成长共同体。

工作室目标

工作室的目标是“超越自我,成就最好的自己”,每位成员借助工作室研修平台,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研修方式,使其专业水平得到更好发展,从而形成“成长自觉”。期望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凝聚科技教师团队,开发优质科技教育课程,在科技教育工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工作室原则

工作室原则是工作室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定,是研修活动的准绳。经过集体讨论,我们提出了“平等、共享、实践、共赢”的原则,把工作室打造成一个有理想信念、有价值追求的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内,人人都是主人,积极参与各项研修活动,共同创造平等和谐的学术氛围,通过聚焦课堂、同伴互助、智慧分享、合作探究,打牢教育教学基本功,提升科技教育创新能力,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于让教师在教育情境发生变化时能保持学习动力,使其在共同体中获得充分的归属感和自主发展机会;教师在这种学习型组织中,开展教学观摩、合作备课、研讨协作、共同学习等活动,发挥科技教育优势,学习科学家精神,发展每位教师专长,使其生成共同愿景和目标。

工作室活动方式

为使工作室活动在教育理念引领下,遵循一定的原则,向着一定的目标有序进行,要开发适合工作室教师实际情况和符合时代特色的课程体系,使所有研修活动课程化,凸显名师工作室研修的特色与优势,使学习共同体真正成为成长共同体。经过2 年多的实践探索,工作室形成了“精神”引领课程、“理论”选读课程、“智慧”表达课程、“课例”研究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图1)。

学习实践,创新拓展,开发名师工作室的高效研修方法

精神引领,注重学习,坚定信念夯实相关理论基础

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筑牢工作室教师的教育信念,不断提升理论修养,始终保持理论知识与时俱进。科技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加班加点是常态,科技创新教育又要求教师更是要具备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工作室专业学习有2 种类型的课程。

为紧跟教育的时代步伐,学习前沿科技与教学理论知识,开设“理论”选读课程 工作室主持人精心选择优秀、前沿的国内教育教学专著,引导教师研读。利用网络推送名家教育思想好文,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政策、法律法规等文章和相关科技前沿、教育理论类讲座,便于教师把握工作方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习科技前沿和优秀科学家的故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科学素养。2 年多来,共400余条信息引导教师变困难为机遇,树立强大信心,顺利开展高效的科技教育教学工作,建立良好的信念。信念成为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坚持不懈地追求、实践和反思的一种驱动力。

组织科技教育教学专业讲座和科学家精神基地参观学习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精神追求 组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专家讲座,涵盖最新教育理论如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国际青少年科技教育概况,以及科技教育专业技能等。教师毕可雷在讲座后总结中写道:“本学期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师大高潇怡教授关于项目式学习实践的主题讲座,听完讲座,我又认真研读了项目式学习专著,对书中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有了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积累,我一定也可以很好地推进我的课题‘基于生物大概念的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组织教师赴中国林业科学院参观,学习林业科学家精神。组织教师在观看钱学森秘书讲述“钱学森的故事”视频基础上,参观北师大附中“钱学森纪念馆”,又帮助北京市科学中心邀请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先生为全市科技教师作报告,倡导科技教师学习科学家精神并传承发扬科学家精神。组织教师到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参观,学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大学教师启发和开拓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理念。

课例研究,增强课堂教学能力,打牢科技教师基本功课堂是科技教育主阵地,工作室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发科技特色综合实践课程上,从以下3 个方面开展课例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

学习名师理念,研究名师课例 开放北京八中20 年科技教育特色实践成果,组织科技教师课程展示活动;与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合作组织首届“首都科技教育论坛”,北京市各区和山东、山西的部分科技教师200 余名参加活动,受到科技教师欢迎。

划分教研组,共同备课说课 将工作室的教师按照专业背景分为3 个教研组,各组有组长和专业方向的牵头人,一起备课一起说课,共同研讨。生物组教师为通州区科技教师作了生态主题项目式学习教师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深受通州教师欢迎;物质科学组教师以航空航天为主题从“我为航天员设计如何吃?穿什么?看什么?”等不同角度设计了适合中学生特点的课程;工程组教师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教学等与项目式教学有机融合,开发出具有科技特色的技术课程,更好地实现对学生进行设计思维培养的理念。

以个人专长为基础,个性化指导与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这类课程发展了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完善和充实了教师原有的条件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提升每位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工作室研修的重点课程。以分配每位教师负责一次活动课程的策划组织落实为抓手,以引导骨干教师吸引同伴为力量,以带领教师做课题研究为路径,从发现问题、课题立项、课题实施等诸多环节给予个性化指导。引导教师将带学生参赛转化为竞赛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引导教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科技比赛,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开展科技教育的课堂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智慧表达,提升教师表达能力

余文森教授指出,关键能力可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和表达能力(输出),并提出了“读思达”教学法。表达能力在学生核心素养中很重要,对科技教师也尤为重要。为此,工作室开展了3 个方面的研修活动,提升学员论文撰写水平、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①工作室主持人以自己30 多年从教经历和撰写的文章、开展的课题等作为案例,就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如何撰写科技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作讲座、谈体会、讲方法,通过现身说法,增进师徒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员的写作动力和从事开拓性工作的信心。②每次活动要求教师写随笔,安排青年教师写简讯,指导教师撰写课题研究申报书、课程设计方案、活动策划书、赛事指南等,锻炼教师的写作能力。③有序安排工作室教师轮流主持、策划、实施相关活动,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规划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让教师懂得智慧的工作和学习会带来高效的质量。

工作室成立以来,高颖为全国多个省市科技教师作多场讲座,深受各地教师欢迎;张亚根据新冠疫情情况及时在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教研中进行了主题为“新冠病毒的传播与防控课程开发与实践”报告,受到全区教师的欢迎;杜春燕作为获得首届北京市科协“致美科技工作者”评選中唯一的中学科技教师,在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为全国科技教师和科技爱好者作讲座,受到参与者欢迎。

聚焦课堂,责任担当,形成名师工作室的丰富教学成果

经过学习,工作室教师在追求卓越的人生道路上形成了强烈的工作激情、成就动机和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实验创新教学水平,实现了职业生涯的一次次飞跃。同时,工作室成为首都传播科技教育新课程理念、改革科技教育课堂教学、开展科技教育教学研究、参与科技教育教师培训等活动的中坚力量。杜春燕承担西城区骨干教师研究工作室、西城区“双新”课题的各项工作,其“中学纳米科学探索实验课程”作为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通过区初审。张亚指导学生项目入围2022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全球总决赛,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赛一等奖,被学校推荐为西城区优秀教师。王文智推进天文探索课程建设,在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得金牌和银牌,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每年组织近30 名学生参加英才计划、拔尖人才等培养项目,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多个奖项。强薇领导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在区、市、全国、国际等比赛均获一等奖,获得多个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参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现状研究与展望》一书编写,参与“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等区级课题研究。岳颖指导学生科技论文几十篇,获得区、市、国家级奖项几十项,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张帆获得西城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航天航空系列活动优秀工作者。侯越辅导学生获得很多奖项,获得北京市十佳科技教师称号。毕可雷获得北京市十佳科技教师称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项目二等奖,成功申报北京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撰写多篇论文获奖,在《环境教育》杂志开设专栏“环保三十六计”。工作室20 位教师参与编写《生态文明青少年教育系列读本》丛书。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一有效载体,真正做到让教师在共同体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未来展望

未来,西城区“中学科技”名师工作室将立足本职和科技特色课程开发,继续夯实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创新教育水平,在首都“科技教师之家”项目中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教学等新的教育理念深入实践研究,引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走实走稳,逐步丰富具科技教育特色的更优秀的课例,形成优质的科技教育体系,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名师科技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名师简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