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Lakoff和Jon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中提到隐喻的定义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束定芳(2000)提到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主词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主词的主要特征被影射到另一个主词上,产生词义变化。从根本上讲,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但不仅仅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替换,而是必须发生在句子或句子以上的语言层次上。在隐喻的过程中,一个指称具体概念的义项被用来表示抽象概念。这种过程可以被描述为概念域的转换。在原有义项的语境中并不存在新的义项,其类推机制的基础是概念结构的相似性,比如身体的部位可以用来表示方位概念。
汉语趋向动词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来,汉语趋向动词的研究逐渐成为一大热点,至90年代,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配价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的影响,关于趋向动词的研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学界关注的焦点与研究方法都有了新的突破。“来、去”作为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的词汇,分布广泛,含义复杂,结构多样,用法多变,研究者对它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都是对于“来、去”的语义、语法描写,基于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通过语料库分析法对“来、去”在现代汉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在隐喻作用机制下,“来”“去”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二、“来、去”与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是通过将空间、方向性的概念转移到非空间概念上,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非空间概念,如情感、状态、属性、社会关系等。这是由于人们可以凭直觉感知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但对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事物的位置却无法感知,因此才产生了空间隐喻。
(一)“来”的空间隐喻
1.“来”可表示动作完成,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结果。如:
(1)只要能买来,多付些钱没问题,俺王爷有的是银子!请推事大人说个价,咱就把银子付出来。(李文澄《努尔哈赤》)
(2)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加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CCL语料库)
(3)玉玺说:“俺这几天天天在地里忙乎,没事就想:人为啥让牛拉套,人是从什么地方变来的哩,你是文化人,你说。”(CCL语料库)
(4)太空拍照是从空中摄影发展来的。(CCL语料库)
例(1)中的“买来”就是达到某种结果,实现“买东西”的目的。例(2)中的“带来”也是表示一种实现的意义,实现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例(3)“变来”和例(4)“发展来”同理,都是表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达到了某种目的,产生一定的结果。在这一空间隐喻中,目标的实现或结果的产生被想象成参照物,实现目标、达到结果便可以用“来”表示,事物朝着参照点所在位置的方向移动。
2.“来”表示关系的融洽,动词和“来”之间必须加“得/不”,表示关系的好与坏。如:
(5)虽然他们两人对今后的发展缺少充分的预见,但他们的确很谈得来,于是就有了经常的朋友式的交往。(1994年报刊精选\01)
(6)也许是因为脑瓜子灵的缘故,在十六个兄弟当中,外加阿敏等堂兄弟,以及岳托、萨哈连等侄儿辈,他都处得来。(李文澄《努尔哈赤》)
(7)我俩有共同遭遇,说得来,他也挺照顾我,相互安慰吧!(冯骥才《大陆作家》)
(8)两人单独相处时我总觉得有些不自在,并不是合不来什么的,只是无话可说。(CCL语料库)
例(5)到例(7)的“来”都表示关系的融洽,例(5)中“谈得来”的意思是两人在某一方面有共同话题,相处较为密切,“于是就有了经常的朋友式的交往”,含有两人感情较好的意思;例(6)中“处得来”表示他同“十六个兄弟”“堂兄弟”“侄儿辈”关系都很融洽,相处得很愉快,感情较为亲密;例(7)中“说得来”即由于“我俩有共同遭遇”,因此在交流得比较融洽,关系也更加亲密;例(8)动词和“来”之间加“不”表示关系不好、不融洽,“合不来”即在相处中矛盾较多,双方之间没有存在亲密的感情。在这一隐喻作用下,“来”所具有的趋向性使原本不具有空间性和方向性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空间概念,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某一参照物,关系融洽即为向参照物所在的位置方向移动,关系不融洽则是向参照物所在位置的反方向移动。
3.“来”表示有能力或没能力,必须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含义。如:
(9)杰克真心疼50美元,眼珠一转说:“我不服!这种测试不合理,难度太大,我不会做,换你也做不来,不信你试试?”(故事会 2005)
(10)怕老婆这件事,不但要高人逸士才做得来,并且要英雄豪杰才做得来。(李宗吾《厚黑学》)
例(9)中的“做不来”表示事物不能达到“做某事”的状态或程度,表示没有能力的意思;例(10)中则正好相反,“做得来”表示事物达到“做某事”的状态或结果,表示有能力做某事,具备做某事的能力。上述例子中,“做不来/做得来”是以主体具备某种能力作为立足点,“做得来”是向立足点所在位置的方向移动,“做不来”则是向立足点所在位置的反方向移动。
4.表示建设、经济等发展进步抑或是发展不好,“来”必须跟“得”或“不”连用。如:
(11)可是美国从南北战争以后 ,本土就没有发生过战争,它太富了就跟你拼,让你的经济成长起不来。(李敖《李敖对话录》)
“起得来”大多是用来表示能够起床,能够离开床,也有抽象地用来表示建设、经济等发展进步;“起不来”可以表示不能够起床,不能够离开床,同样可以表示抽象的经济、产业、价格等发展不好。“来”与其他动词一起使用时,给更多的抽象動词指明了方向,当它被用来表示抽象事物的方向时,往往是一个好的方向,而且具有情感上的意义。
(二)“去”的空间隐喻
1.“去”表示消除,去除,事物由于某种原因而从立足点消失
“去”的趋向义是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其趋向义也可体现空间隐喻。当“去”和某些动词搭配时,产生抽象的空间位移,位移后的立足点对应原来所在的位置,受事客体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离开立足点,并向远离立足点的方向移动,“去”的引申意义“去除、消除”在空间隐喻的作用下产生。如:
(12)家住附近的退休教师老张,曾是一名“老病号”,三天两头去医院,坚持连续几个月的体育锻炼后,疾病消去,神清气爽。(新华社2001.2)
(13)所以,在文化工业产品的作用下,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下,人们逐渐失去了自由思想的能力。(CCL语料库)
例(12)中“疾病消去”中的“去”表示疾病消除、疾病去除的意思,“疾病”在老张持续几个月的体育锻炼后远离原来的立足点,随后消失不见,这种移动与“去”的趋向意义的意象图式十分相似,因而是空间隐喻。例(13)同理。
2. “去”表示行为动作实现某种结果。如:
(14)索性辞席回家睡觉去了。(报刊精选1994.2)
(15)那些看热闹的群众,大都散了,见无热闹可看,一个一个回家去了。(李文澄《努尔哈赤》)
(16)谢也没等会诊医生到,就抛下病人不管,回家吃饭去了。(人民日报1993.3)
在以上例子中,“去”所表示的是事物由某一地点移动到另一地点的实体空间位移,但其不仅仅表示实在的趋向位移,还产生了表示实现某种目的的意义。如例(14)“睡觉去了”中的“去”在表示趋向意义的同时,也表示事物的主观意向,即说话人行为动作的目的“睡觉”。例(15)(16)中“回家去了”“吃饭去了”在表示趋向意义的同时,也产生了表示说话人行为动作目的的意义,即“回家”“吃饭”。
3.“去”表示分离。如:
(17)后来,台商代表从其他同志口中得知楊俭存的父亲刚刚去世,受到很大震动。(CCL语料库)
(18)约克琅脱去了外衣,让费格拉哈平躺床上,先拉起右手,在手腕上又是揉,又是捏,然后看准了位置,猛一拽,只听“喀吱”一声,关节回归原位,右手立即恢复了知觉,并能活动了。(李文澄《努尔哈赤》)
把某个位置作为说话人的位置,即立足点,在隐喻视角下,当事物离开这一位置时,可以理解分离、分开。例(17)中“去世”即以现实世界为立足点,人离开了现实世界则为去世。例(18)中“脱去”是以人本身的躯体作为立足点,外衣离开了人的躯体为脱去,这时的“去”是分离、分开的意思。
三、“来、去”与容器隐喻
容器隐喻是实体隐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隐喻,这一概念隐喻中,外部世界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被视为容器,例如房间、盒子等,视野、大脑、心理等抽象概念也能被想象成含有边界的容器,从而构成隐喻。容器隐喻极为普遍,马庆株(1997)对于“来”“去”的语义进行细致的概括,其中“来”的意义为从无到有,从不可感知到可感知,从不可见到可见,可以通过容器隐喻来理解。高顺全(2005)也提到了容器隐喻,他认为X和“来/去”组成的复合趋向补语中,X和“来/去”所表示的都是空间位移,X和“来/去”跟随位移动词时表达位移方向,跟随非位移动词时便不再表达物理空间方向,而是生成了另外的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表达结果、状态等等。这些语法意义都是空间隐喻的产物:空间可以理解为一个容器,例如,“进+来/去”的引申意义就是跟容器有关的。
(一) “来”的容器隐喻
我们可以把事物看作一个容器,参照物在容器的外部,当客体从容器内部移到外部时,就相当于从不可感知到可感知,从不可见到可见,用“来”来表示、如:
(19)二十一日,后金兵如潮水般涌来,几万人马将西平堡层层包围。(李文澄《努尔哈赤》)
(20)10多年前,当中国的大门开始向外敞开的时候,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腐朽的文化也一齐席卷进来,一时间,港台一些不健康的音乐充斥我们的影视和课堂。(人民日报1996.3)
例(19)中的“西平堡”被视作一个容器,“金兵”和“西平堡”之间有一个边界,当“金兵”出现在“西平堡”所在位置时,“金兵”这时是可见并且可感知的状态,当“金兵”没有出现在“西平堡”面前时,“金兵”相对于参照物是不可见的,或者不可感知。“金兵”慢慢脱离它所在的容器,跨越边界,来到参照物“西平堡”所在位置,这个过程即为“涌来”。例(20)中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腐朽的文化”处在一个容器中,它们“卷进来”是相当于从容器中出来,离开容器“进来”“中国的大门”。在这里,“中国”便被想象成立足点,客观事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腐朽的文化”相对立足点逐渐变成可见,可感知的过程,用“来”表示。
(二)“去”的容器隐喻
当客体从容器外部移到内部时,就相当于从可感知到不可感知,从可见到不可见,用“去”表示。如:
(21)嘴里呼出的气冒着白烟,吸进去的冷气使人感到刺心的痛。(人民日报1994.1)
(22)丁碧与尤利也走进城楼里面去了,见身边无人,遂向尤利也说道:“你不要性急,弄不好反而让他们生疑心。等天黑以后再说罢!”(李文澄《努尔哈赤》)
例(21)中的“吸进去”的对象是冷气,人本身被看作是一个容器,参照物在外部,冷气从外部空间到人的内部空间,是一个相对于参照物不可见的状态,因此用“去”。例(22)中的“丁碧与尤利也”相对于“城楼”走了进去,也是将城楼看作容器的隐喻,客体由移到容器内部,相对于参照物不可见,所以用“去”来表述。
四、“来、去”与时间隐喻
为了把握各种各样的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空间范畴被投射到非空间是最为常见的现象。隐喻构成了空间和时间之间的桥梁,像 “来/去 ”这样表达人类最基本运动的词,可以更好地用来描绘时间。
(一)“来”的时间隐喻
时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人类通过空间的概念来理解时间。表示时间的“来”仍然遵循着“来”的趋向义,即“来”表示朝说话人移动。在此基础上,“来”表示时间有两种隐喻义。
第一,“来”表示过去的时间。如:
(23)然而,一年来的采访,几十页的采访资料和笔记,仍难以记录下一个完整的李敖。(李敖《李敖对话录》)
(24)看样子,这几年来,他们跟麦荣分手以后,今天也还是第一次见面。(CCL语料库)
以上例子中“一年来”“几年来”,都是表示过去的意思,其中“来”表示从过去的时间,在这种隐喻下,时间的位置为立足点,人朝时间所在的立足点移动,直到到达说话人所在的位置为终点,在这个过程中,人越来越靠近时间,用“来”表示过去的范畴。
第二,“来”还可以表示将来的时间。如:
(25)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教育改革及其他各项改革的深化,培养独立个性的人必将占有应有的地位,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必将到来。(CCL語料库)
(26)来年春暖花开时又重新北航,从南方的越冬地返回北方故里。(CCL语料库)
这一类“来”表示的是未来的时间,在这种认知模式下,人所在的位置为立足点,时间向人移动,越来越靠近人表示的是将来,用“来”表示。如例(16)中“到来”立足于人本身,时间向人所在的位置位移,这时的“来”所表示的是将来的时间。
(二)“去”的时间隐喻
“去”的趋向意义从空间域被映射到时间域,空间域的位移终点对应时间域终点,关于“去”的时间隐喻也有两种不同的认知视角,产生两种不同的隐喻义。
“去”表示将来的时间。如:
(27)一个时代不正是主观而有限制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所以无限长久地传下去被人记得。(朱天文《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
(28)这么多的摊派,不得了,长此下去,要出大问题。(报刊精选1994.1)
(29)再这样下去,我说不定要哭呢!不行,我得坚强一点。(CCL语料库)
在例(27)到(29)中,“去”的隐喻义是立足于时间的位置,人相对时间在位移,越来越远离时间的是“去”,表示将来。这里的“传下去”“长此下去”“这样下去”表示的都是时间上的延续,“去”在这里表示将来的时间,在未来的时间里动作仍在进行中,始终保持之前的状态。
“去”表示过去的时间。如:
(30)和前年相比,去年香港股市“大市不好”。(报刊精选1994.1)
(31)我们要把去年现有的财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报刊精选1994.1)
在例(30)和(31)中,“去”所表示的则是过去的时间,这是基于另一种隐喻视角,即时间在移动,时间不停地向人所在的立足点移动靠近,如例(30)和(31)中“去年”表示的都是过去的时间,这是由于时间朝向人移动,在经过人之后,又不断地向远方逝去,离人所在的地方远去。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与“去”的趋向义都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这是由于人们认为时间是动态的、不断运动的,并且相对于说话人来说,时间的流动是有方向性的。立足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来”和“去”都可以表示过去的或者未来的时间。
五、结语
基于语料库研究,我们发现 “来”与“去”这两个词在实际语言使用中都有空间隐喻、容器隐喻和时间隐喻的现象,延伸出不同的隐喻义。
在空间隐喻的范畴中,“来”可表示动作完成,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结果、表示关系的融洽或不融洽、表示有能力或没能力以及表示建设、经济等发展进步或发展不好,动词和“来”之间必须加入“得/不”;“去”可以表示消除、表示行为动作实现某种结果、表示分离的意义。在容器隐喻的范畴中,人们把所有能够想象出边界的事物看作一个容器,“来”表示从不可感知到可感知,从不可见到可见,“去”表示从可感知到不可感知,从可见到不可见。“来”“去”被运用到时间范畴是由于时间是动态的、不断运动的,因此“来”“去”的趋向性和方向性刚还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范畴,“来”“去”表达时间时,都有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立足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模式,“来”和“去”都可以表示过去的或者未来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美]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贤. 现代汉语动词“来、去”的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
[3]陈可人. “来、去”的隐喻用法及偏误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8.
[4]高顺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J].汉语学习,2005(01):56-61.
[5]何亮.从汉语史角度审视“来去”式时间表达的隐喻方式[J].北方论丛,2007(03):64-68.
[6]胡晓慧. 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
[7]刘月华.关于趋向补语“来”、“去”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03):36-44.
[8]刘甜.时间系统中“前后”和“来去”的认知隐喻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01):120-123.
[9]居红.汉语趋向动词及动趋短语的语义和语法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2(04):276-282.
[10]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J].语文研究,1997(03):17-23+61.
[11]史佩信.汉语时间表达中的“前后式”与“来去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02):9-16.
[1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3]张发明.趋向动词“来”“去”新议[J].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94-102.
(作者简介:李赛,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江苏海洋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责任编辑 关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