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疗法,通过在人体的特定部位插入细针,来调整体内的能量流动、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卫机体的目的。医生运用针灸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腰背酸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问题。此外,针灸对于调节情绪也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壓力与焦虑。
针灸可通过以下途径
调节情绪
1.调整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为人体的两大植物神经,二者互相平衡制约,共同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交感神经可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在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被激活,可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等应激反应。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安静时的各种生理需求,比如控制胃肠道蠕动、呼吸、大小便等。
当两大系统的平衡被打破时,人就会出现负面情绪,变得焦虑。针灸疗法可以通过促进神经传导和体内化学物质的转换,来影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有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增加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可以调整心率、血压和呼吸,从而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感受。
2.促进血液循环
针刺穴位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氧气供应,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同时,针灸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提高血管的张力,促进血管收缩,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良好的血液循环不但可以减轻紧张、焦虑情绪,而且可以减少肌肉酸痛,让身体得到放松,使人感到身心舒展。
3.调节激素水平
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β-内啡肽、血清素等与情绪密切相关激素的分泌。β-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的镇痛物质,可以缓解疼痛感,改善情绪,提高幸福感,也被称为“人体内的‘吗啡”。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与情绪、睡眠和食欲等相关。增加血清素分泌,可以改善心情,减少紧张和烦躁感,对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非常有益。
4.改善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不佳可严重影响人白天的情绪和工作效率。针灸可以通过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睡眠周期和质量,进而调整人在日间的不良情绪。有研究发现,针刺可以增加脑内多巴胺、γ-氨基丁酸、褪黑激素等物质的含量,从而加快入睡时间和改善睡眠深度。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钟系统,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针灸缓解不良情绪的
重要穴位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压力、焦虑等属于瘀症范畴,治疗原则是调神理气和疏肝解郁,选穴多以头部、下肢、上肢、背部穴位为主。按照腧穴部位分类分析,头部穴位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依次为下肢穴、上肢穴、背部穴、腹部穴、胸部穴、腰骶部穴。
主要的针灸穴位包括以下几个:
1.水沟穴(也称人中穴):该穴位于面部,人中沟中央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使用雀啄泻法(多次较浅地提插)刺激水沟穴,可以平衡神经系统,舒缓焦虑情绪。
2.百会穴:该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约17厘米),头顶中部略凹陷处。使用泻法(以针提插)刺激百会穴,可以舒缓紧张和焦虑,并有助于调节情绪。
3.内关穴:该穴位于前臂掌侧,手腕横纹上2寸处(约7厘米)。使用泻法刺激内关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紧张情绪。
4.神门穴:该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使用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出针)刺激神门穴,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焦虑症状。
5.太冲穴:该穴在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凹陷处。使用泻法刺激太冲穴,可以调整肾脏功能,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视情况可加配的穴位
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症状,还可以考虑加配其他穴位进行治疗,包括:
1.膻中穴:该穴位于胸骨中线上,第四肋间凹陷处。患者如果有肝气淤结的情况,可以加刺膻中穴。
2.行间穴:该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患者如果有气郁化火的情况,可以加刺行间穴。
3.丰隆穴:该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患者如果有痰气郁结的情况,可以加刺丰隆穴。
4.心俞穴和脾俞穴: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患者如果有心神失养和心脾两虚的情况,可以加刺心俞穴、脾俞穴。
5.肾俞穴:该穴位于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患者如果有肾阴虚的情况,可以加刺肾俞穴。
进行针灸的注意事项
1.针灸需要专业人员施针
患者不可自行针灸,也不要在足疗店、按摩店等不具备医疗资质的消费场所进行针灸。患者可去医院,经过医生诊断病情后,选择有医师执业证书的医生,在正规医疗场所进行针灸治疗。医生应该具备完善的针灸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为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2.针灸疗程和针刺频率
针灸疗程的具体安排和针刺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初始针灸时疗程较长,一个疗程为10天左右,需要连续诊疗2~3个疗程。针刺频次密度较高,为每周2~3次。后期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疗程和针刺频率。患者要与针灸师密切沟通,及时分享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结合生活方式调整
在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患者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时间可去郊外徒步散心,欣赏自然美景。培养业余爱好,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可以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只有多方面协同,才能让人维持较好的精神状态,缓解日常压力。
★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内部能量的平衡,调整气血流动,提升情绪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从而缓解焦虑症状,如紧张、不安、恐惧和烦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