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豆瓣小组?或许你会疑惑,好学生作为从小被老师、父母夸奖的对象,怎么会变成受害者?
可点进小组,就像开了魔盒,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好学生病症”:“我是被父母老师吓大的”“我习惯于压抑自己每个细小的需求”“我害怕出错”……
根据小组标准,“好学生心态”主要有如下特征——
高度遵守老师和父母的规划;重视他人的正向反馈,完成任务是为了得到父母、领导和老师的夸奖;做任何事都要最好,哪怕是游戏和休闲;害怕失败,尤其害怕受到上级的惩罚;习惯性讨好,不会拒绝,努力取悦身边每一个人。好学生心态不等于好学生。听话,是好学生心态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2019年,靳成从内蒙古某工科院校毕业,来到一家钢铁厂工作。
在此之前,靳成认为自己是个好学生。中学6年,他的成绩从未掉出过全班前10。但在靳成的心里,好学生不仅要成绩好,更要听话。
“一旦别人给我一个指令或建议,我就要把它当成命令。”当顺从和听话的观念在心里扎了根,靳成发现,自己变得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有时内心极其为难。
一开始,靳成认为“好学生心态”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力,可以帮助他完成学业目标。在好学生心态的激励下,大学刚入学时,靳成一直保持系里前30%的成绩。
不久后,靳成发现身边的同学并不将心思花在学习上。他甚至不用付出很多,便可以收获不错的成绩。放松、偷懒的心态像泥潭一样将他吸入其中,靳成开始报复性地逃课。
学校规定如果连续未交假条不上课或连续4周请假,学生必须在退学和休学中作出选择。就这样,靳成“主动”选择了休学。曾经的优等生落得休学的结果,他有些发蒙,但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这也正是靳成加入“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的契机。
其实,这种“好孩子”的困惑并不少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学家吴燕在调查时就发现,中国人的教育可以概括为一种权威式教育,这种教育多强调孩子的顺从。但对外顺从、听话的背后是对孩子内心本能需求的压制。某种程度上,顺从并不被允许探索自我内心,也很难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
与靳成相比,读研二的刘畅的“好学生心态”从小学便开始了。
有一件事她记忆犹新。小学时,她每天走路上下学,有一天刮台风,爸爸劝她不要去学校,她却担忧老师对自己生出不好的看法,拒绝了父亲的提议。而等到学校,她发现班级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生。过了一会儿,老师还将大家劝回了家。爸爸告诉她不要那么在乎老师对自己的看法,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
但当时,刘畅总将学校规则放在第一位。这个习惯延续到研究生阶段,在课堂上想上厕所,刘畅都不敢随意起身离开。
刘畅觉得,自己对老师的顺从可能形成于学校的奖惩制度。小学二年级,老师会对作业进行评级,然后把评级低的学生名字写到黑板上,让所有同学大声念出来。因为迟到或者其他原因,刘畅曾在讲台罚站,她感到羞耻又愧疚。
小时候,但凡做错事情,刘畅就会有恐慌、焦虑、心跳加快等心理反应,担心自己要承担未知的后果。有段时间,为了追求完美,她发现自己变成一台永动机,怎么也停不下来。有一次,刘畅两天没有写论文,没有看书,也没有实习,她就开始焦虑,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价值。刘畅的一位朋友也有这样的心态——她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考试时,自己偶尔做不出某道题,便觉得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开始焦虑不安。
网友清水不同,她的“顺从”主要来自父母的压力。他们认为只有看书、运动才能叫爱好,其他都不行。当清水提出想做一名警察时,父母则认为清水应当成为一名公务员或是老师。
刘畅的自我内卷状态一直延续到她研究生毕业。早早找到毕业论文选题的她发现,选题因数据收集受阻只得搁置。“卷”过多项实习后,她依旧没有在秋招时收获满意的offer。
接连不断的挫折让刘畅感到焦虑、失落与窒息,开始思考努力的意义。因此,2023年1月她创办了“好学生心态受害者”豆瓣小组,希望找到有过相同心态的人,小组至今已有5万多名成员。为什么自称“受害者”?刘畅解释道:“因为折磨的是我们自己。”
来半分是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她表示,在社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一些家长在子女的成长阶段,会产生一些偏执性的追求。而迫于老师同学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孩子通常以满足他人需求、获得他人正向反馈为目标,甚至有讨好型人格和完美主义倾向。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抑郁、焦虑等情感问题。
来半分记得童年的自己常在课间与同学一起追跑打闹。但现在,出于对学生的保护,老师在课间休息时会要求学生尽量不要跑动,以防意外发生。“其实,学生可以在打闹、争吵中学会‘冲突管理。比如,如何面对攻击,怎么寻求帮助,如何协商解决等。”可孩子的天性在如今的管制中慢慢被束缚,缺乏抵御挫折的能力。
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洛莉·戈特利布在文章《如何让你的孩子长成一个心理病人》中描述了这样一群“特殊”病人。他们拥有幸福的家庭、慈爱的父母,甚至事业发展顺利,但依旧在成年后常常感到迷茫、焦虑和失落。
她认为,问题的产生与学校和家庭的过度保护不无关系。当“好学生”只需要达到成绩优异与顺从这两个标准时,他们会尽可能不让孩子在其他方面体验到不适或挫败。而当这些孩子成年,挫折与失败很容易让其陷入恐慌、无措的情绪泥潭,严重的则会产生抑郁、焦虑、厌学等问题。
其实,孩子的成长需更好的培植环境。来半分认为,首先,要教会学生“理性”看待挫折。家长要让孩子有暴露在挫折与失望之中的机会,并在困境中给予足够的爱与支持,從而激发孩子处理应对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校也应在许可范围内尽可能让孩子的天性得到磨炼,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压力、正向面对困难。只有在不断面对挫折、痛苦、障碍的过程中,孩子才能激发自我应对能力,成为一个健康、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靳成、刘畅均为化名)
(摘自2023年4月28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魏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