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韵
无论科学还是文学,都表达了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中国古代先秦诸子论述、志怪笔记、章回小说中,曾经出现过很多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其中部分故事,被证明具有一定科学性,甚至被现代科技转化为现实;而另一些故事则与当代科幻小说的经典母题,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就是古人的部分精彩“脑洞”。
荧惑星人:出自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八。东吴永安年间的一天,一个“长四尺余,年可六七歲,衣青衣”,双目会发光的“异儿”出现在吴国,自称“荧惑星”。他预言了三国归晋的历史结局后,飘飘升空,顷刻间不见了。荧惑星即火星,这无疑是中国古代对外星人的幻想之一。
夜空珠子: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北宋仁宗嘉祐时期,扬州夜空中出现了一颗巨大的珠子,常在湖泊地区停留。十余年间,当地居民不时能够见到。沈括的友人曾见过珠子靠近时的样子,其形状似贝壳,壳打开后内有拳头大的宝珠,向周围放射光芒,如同太阳。这一想象犹如现代科幻中经常出现的UFO(不明飞行物)。
迷():出自《山海经》,是具有神奇作用的植物,佩之不迷。可以说是一款植物充当的“导航仪”。
七宝灵檀之几:出自题为元代伊士珍撰写的《琅记》。谢霜回有七宝灵檀之几,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显示各种字体的文字内容。比如,想要找到一样东西,几上便有文字告知某处可得;病人想要求医,几上就会显示服用什么药可以痊愈;如果读书忘记了字句,几上也会出现提示文字。这一想象几乎是一台拥有强大搜索引擎的电脑。
片纸月:出自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唐居士在家中墙上,贴了纸片一样的“月亮”。唐居士说“今晚有客人,需要光明”,纸月亮就会发光。这一想象类似今天智能家居的声控电灯。
照海镜:出自清代袁枚《续子不语》卷九。为一圆如罗盘,似玉非玉的镜子。海上商人说,这枚镜子可以照出深海中百里之外的怪鱼和礁石。这一想象与利用声呐及卫星遥感技术观测海底的现代科技,颇有相似之处。
建木:出自先秦典籍《山海经》和西汉典籍《淮南子》。“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是一株可以沟通天穹与地面的神树。攀爬建木,即可实现不同空间(人间、天庭)的旅行。
天桂山宫:出自唐代志怪小说集《博异志·阴隐客》。工人凿井两年,深入地下一千余尺仍无水,顺着井壁的石洞走进地下,竟发现了一个名为“天桂山宫”的世界。里面另有日月,金银为宫殿,还有各种外形怪异的花木鸟兽。这一想象对应了科幻小说中的地心世界和平行空间。
秦梦记:出自唐人沈亚之所撰传奇小说。主人公自述梦入秦国,受到秦穆公赏识,建功立业,迎娶弄玉公主。小说将历史真实与个人幻想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从唐朝到秦朝的时空穿越。
伊阳古瓶:出自南宋洪迈《夷坚志》。洛阳人张虞卿得到了一只深黑色的古瓦瓶。注入热水后,能够终日不冷。寒冬腊月注入冷水,也不会结冰。这一想象类似于保温瓶。
铁鼎甑():出自南宋洪迈《夷坚志》。描绘了两件食器,能够在三伏天内保存熟食一个月时间而不馊腐。这两件食器一为铁鼎,一为铁甑,都其貌不扬,质地粗糙,只有五寸高。铁甑的底部有窍,可以透湿气。这一通过特殊储藏器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想象,可以类比今天的便携冰箱。
救荒豆末:出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为一种以黑大豆和火麻子配制、蒸晒后制作的特殊食物。吃一顿,管饱七日;吃第二顿,管饱四十九日,以此类推。另外还有一种麻子,冲水饮用后,可以长时间不感到口渴。这一想象与压缩饼干、能量饮品等体积小、重量轻、热量高的食物非常类似。
(摘自《中华遗产》2023年第7期,厚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