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研究

2023-11-16 13:24张琼
客联 2023年7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共同富裕

张琼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由于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差距悬殊,一系列关于人的社会问题由此而生。要消除异化劳动,根本就在于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仅需要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指引,更需要共产主义实践将其实现,马克思随机提出了“对象性活动”理论,即以人为主体能动的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用新时代的话语可以加以解释为“以更加主动地历史自觉来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对象性活动;共同富裕

一、“异化劳动”理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

(一)“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与中国分配政策的形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异化劳动拥有四重规定性,即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人与劳动过程的异化、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最后导致了人与人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造成了社会的阶级分化,一级就是资本家的奢侈,另一极就是工人的穷困,即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对立,异化劳动实际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贫富分化的事实。

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彻底消灭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由有到无最后汇于全国一体化的公有制经济,劳动者成为拥有全部生产资料的国家主人,这个时候没有剥削、没有雇佣劳动。从1956年到1978年,我国仍然不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国家承认个体私有制但不支持私有经济的发展,私人不允许资本运营,所以资本和劳动之间仍然不存在雇佣和剥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策,资本和劳动得以联结,产生了雇佣劳动,这个时候资本和劳动才真正产生了依存的关系。从92年至今,我们在保证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讲话,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资本势力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开始成为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开始变得不对等了。

目前,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经济主体的性质丰富多样,既有公有制企业,同时也存在私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从根本上说,非公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私有经济,它使劳动者受劳动的支配,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支配。在马克思看来,只要有私有制的存在,必然存在异化劳动。更深究一步,异化不过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异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同样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是畸形和片面的,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还处于创造社会物质生活的阶段,还不能也不可能从这种条件出发去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不够发达,现阶段出现人的异化仍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我国制定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政策。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分配原则与中国的分配现状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表达了致富的愿望,“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朱熹的注解:“執鞭,贱者之事。设言富若可求,则虽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可见,孔子主张重视财富,但是不是无前提地主张富国、富民,而是强调致富必须以道德上的正义为前提,即遵循正当途径,“以其道得之”。贵义贱利论的确立,奠定了孔子财富观的伦理价值基础。“在财富问题孔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观点:一是重视财富,二是认为致富必须经过正当的途径”。

《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天下为公、社会大同、小康之家、共同富裕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倡导的社会发展方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品德,也有“为生民立命”的崇高政治思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无数仁人志士都试图探索一项有利的分配制度来增进人民福祉。

在当代中国经济生活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存在,资本的存在,异化劳动的存在,我们的解放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在我国的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劳动者实际劳动的价值并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属于那些掌握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公有部分的私营业主或老板,而劳动者自己只能获得相对自己创造的价值来说低廉的工资,这就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事实,我国的分配制度和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依然有劳动者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牺牲自身健康的情况、依然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较高的失业率等等。

此外,我国第三次分配的现状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捐赠额大概是1600亿元人民币,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社会加大了捐助,这个数字达到2300亿元左右,占当年100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0.23%。相对于第一、第二次分配所占GDP90%以上的规模来说,靠第三次分配来主导解决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因此,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次分配讲效率,兼顾公平,二次分配讲公平兼效率,三次分配讲制约、讲道德,形成一次分配是基础,二次分配是关键,三次分配是辅助补充的基本格局。

二、“共产主义”理论:实现共同富裕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自己所认可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他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自己知道这种解答。”这种形式下的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和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每个人都可以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同社会。

(一)共同富裕是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评了粗陋的、经济的以及政治的共产主义,我们必须清楚要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必须摆脱异化、建立新型分配政策,追求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人的问题”出现是因为什么?马克思解释,因为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的问题”出现,并通过异化劳动表现出来。私有财产的分配不均导致了社会上的贫富鸿沟,马克思说,贫穷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他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贫穷必然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2020年底,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幅29.2%,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中国随追求的共同富裕从来都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共同富裕。

(二)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就如总书记所阐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指完成的自然主义,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肯定人的价值,金山银山就是完成的人道主义,人民在物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富足的同时首先就要做到尊重自然,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的辩证统一,构成了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发源于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的地区。相反,古埃及与古巴比伦的衰落也是因为土地的日益荒漠化。中国曾一度辉煌的古楼兰文明,当时也是林木繁盛、水草丰茂啊。但是由于长期性的过度发展的林木业,树木遭到了砍伐,人口的超载,就导致了河流干涸萎缩,草原退化沙化,以至于它不断的衰败没落,直至最后被无尽的流沙淹没了。自唐朝中叶以来,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关。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共产主义是实现共同富裕基础上的全人类崇高理想

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也绝不是贫穷的共产主义,只有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共产主义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已经看到共产主义运动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和基础之上才能够将其变为现实。而这种物质条件的丰富也绝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雇佣劳动者是“最贫困的商品”的论断,深刻地揭露了无产阶级贫困化及贫困积累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下的资本剥削。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丰富了世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新理论,为全球減贫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时期,实施特殊困难群体救济的扶贫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普遍处于贫困水平,政府减少贫困主要通过对特殊困难群体实施兜底救助的扶贫模式。第二,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实施改善区域整体贫困的扶贫模式。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济财政实力逐渐增强。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强,中国扶贫开发的区域、群体逐渐扩大,贫困瞄准的范围逐渐缩小。扶贫开发区域逐渐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三西”地区扩大到全国的贫困地区,扶贫瞄准的范围也逐渐由区域性缩小到贫困县、贫困村,扶贫的效果更加显著。第三,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已稳居世界第二,国家财政实力达到一定水平。减贫群体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地区、所有的极端贫困人口,瞄准对象精准到户、到人,确保一个也不能少,汇集全国的资源和力量,彻底消除千百年来难以解决的重点贫困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农村极端贫困问题。

中国的减贫治理瞄准贫困落后的地区和贫困群众,不以选票为导向,而是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念,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了国际示范。

三、“对象性活动”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

共产主义的实现不仅需要共产主义理论,更需要共产主义实践,马克思随机提出了“对象性活动”理论,即以人为主体能动的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用新时代的话语可以加以解释为“以更加主动地历史自觉来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有全球共性原因,比如,流动性泛滥和劳动报酬份额降低等;也有自身发展阶段和制度的原因,比如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公平和效率抉择问题,三次分配调节机制不完善等。既要肯定过去收入分配制度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的历史进步性,也要客观承认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国内收入差距的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所有制、分配制度的变革与转型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思路从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和公平;贫富差距逐渐由处于低位、到持续扩大、到缓和。为什么未来更加重视公平和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初,一穷二白,钱少人多,生产要素上劳动过剩、资本稀缺,劳动的话语权弱、资本的话语权强,为了促进增长、做大蛋糕,所以收入分配上以效率优先、让一部分先富起来为基本导向,衍生了一系列对资本友好的制度,比如户籍制度、土地财政、社保制度、税收制度、地方招商等。随着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刘易斯拐点”出现,人口红利渐远,开始出现劳动稀缺、资本过剩的逆转,各大城市上演“抢人大战”,劳动的话语权提升,同时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多,所以要提高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适当抑制资本,收入分配上更重视公平、分好蛋糕、共同富裕,要“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清理校外培训、推出房产税,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双循环、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硬科技、新基建等。这就是大势,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要求,时代的力量。

贫富差距问题值得重视,其对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影响重大。未来调整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在更重视公平导向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效率,兼顾对经济增长的激励。分好蛋糕的前提是把蛋糕做大,不要陷入存量思维,凡事过犹不及。因此必须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角度统筹谋划:

第一,初次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注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最低工资、工资支付保障、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第二,完善再分配制度,提低扩中。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加大政府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兜底社会公平底线;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的市场化流转,探索实施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对房产的保有环节和资产的代际传承环节征收房产税和遗产税。

第三,鼓励三次分配,完善配套制度。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信托的监管制度,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普及慈善意识,提高个人慈善捐赠积极性。

第四,促进就业、创业、教育、投资等不同方面的机会均等,使不同收入层级的居民均能有实现阶层流动的机会。解决外来劳动力落户、子女教育、子女医疗等问题;帮扶困难群体创业和提供创业孵化的扶持;平衡区域间、城乡间教育资源,降低房产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捆绑关系;设置低门槛多样化金融产品,使更多居民可以参与到财富性收入的分配环节;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房产税。

参考文献:

[1]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N].中国青年报,2021-12-07

[2]完善三次分配制度推动共同富裕[N].南方日报,2023-01-06

[3]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劳动异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1期

[4]当代中国资本和劳动雇佣关系的变迁[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5]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J].理论探讨,2007年5期

[6]论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共同富裕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