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用车领域共享模式创新研究

2023-11-16 21:55王浩金威威董文波汤文杰王烨吴鸿宇鲍玉玺陈思
客联 2023年7期
关键词:共享模式创新

王浩 金威威 董文波 汤文杰 王烨 吴鸿宇 鲍玉玺 陈思

摘 要:中国专用车共享模式是以“专、精、特、新、轻”为主攻方向,构建集共享制造、共享仓库、共享研发、共享物流、共享销售于一体的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解决目前市场存在专用车企业结构松散,集中率低,厂点分散,规模较小,企业个数多,单厂生产数量少,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严重。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缺乏关键性技术,生产发展能力弱,关键性零部无法自主生产,多数企业会仿造外国车型,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液压件、泵类、阀类、控制仪表等还未达到较高技术水平仍需进口,中国专用车生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推动专用车产业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专用汽车在全国的整体形象力和品牌力。

关键词:专用车领域;共享模式;创新

2020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专用汽车行业“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了专用车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且纵观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面向“十四五”的规划文件可以看出,共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健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新个体经济管理规范,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事项,支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其发展营造了良好制度环境。制造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提升资源利用均匀分布效率与重构供需结构创造了条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专用车市场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专用车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以下是从专用车种类、技术水平、智能化发展、绿色环保要求、更高效的物流运输、法规标准、专用车制造能力等方面阐述中国专用车的发展现状。

(一)专用车种类增多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专用车的种类日益增多。例如,针对物流行业的专用车、工程行业的专用车、环卫行业的专用车等。这些专用车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景,具备各自独特的设计和功能,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二)技术水平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专用车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部分专用车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驾驶、新能源驱动、轻量化设计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专用车的性能和效率,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智能化发展加速

在当今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专用车的智能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部分专用车已经配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技术等,实现了车辆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这些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专用车带来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四)绿色环保要求提高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加强。专用车作为交通工具之一,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专用车行业正加速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例如,部分专用车已采用新能源驱动,同时,更多的专用车也在进行环保材料的应用和轻量化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以降低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五)高效的物流运输

专用车在物流运输行业中發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用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专用车的设计和功能越来越注重高效性。例如,部分专用车采用了先进的物流技术,如无人驾驶、自动化装卸等,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中国专用车发展现状呈现出种类增多、技术水平提升、智能化发展加速、绿色环保要求提高、更高效的物流运输、法规标准更严格以及专用车制造能力增强的特点。展望未来,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中国专用车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挑战。

二、中国专用车市场发展困境

(一)企业分散,专业化水平低

专用车企业结构松散,集中率低,厂点分散,规模较小,企业个数多,单厂生产数量少,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严重。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缺乏关键性技术,生产发展能力弱,关键性零部无法自主生产,多数企业会仿造外国车型,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液压件、泵类、阀类、控制仪表等还未达到较高技术水平仍需进口,中国专用车生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弱,专业化水平低。

(二)产品组装固定化,自主生产能力弱

专用车生产零部件组装形式固化,成品供选择性少,无法实现需求方多样性配件选购的要求。众多专用车企业从开始投产至产出的整个过程长且冗杂,对企业基础设施要求高,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没有完整的生产线,生产吃力,生产周期长。众多中小型专用车企业实力弱,生产和竞争压力大,无法实现全方面自主生产,专用车市场生产效率低,综合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三)高端技能型人才紧缺

随着大数据、智能制造、车联网等新技术在专用汽车产业逐步应用,行业复核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传统专用车行业急需改革,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急需的人才主要集中在研发、生产运营和营销类,特别是技术研发类的人才在所有的专用汽车企业中一直都是稀缺状态,专用车人才提升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运用SWOT分析共享平台的市场发展趋势

(一)优势

第一,资源配置高效。整合供应链,合理回收有效资源,凭借互联网+,移动终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一系列发展技术,为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品质,实现资源的共享,更充分利用。

第二,定制化服务。共享经济平台的商业模式注重其个性化的发展,按需提供产成品,旨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独特的商品及服务。以客户为中心,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培养用户的忠诚度,不同企业对产成品有不同的个性化的需求,不需要传统单一的产品。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需求,我们将遵循定制化的原则,提供企业所需的产品。

第三,平台化服务。凭借平台构建的“顾问+专家”服务体系,为合作企业宣传交流、物流仓储、融资租赁、保险、金融服务、品牌推广、“普惠公公益性+个性增值化”等共计70余项服务。针对不同的合作企业,提供所需相应的营销策划宣传服务。

第四,生产环境透明。共享经济平台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生产全过程公开透明。平台正式开展专用车生产工作前,将事先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进度表,并在生产区域安有实时监控。生产时,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查看工作进度及工作质量,及时提出异议,及时修缮。

第五,资源整合。通过共享模式可以提高汽车厂家的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优化供应链,减少库存和物流成本,提高订单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共享和合作,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可以提高企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的机会。

(二)劣势(Weaknesses)

第一,法律监管的滞后。共享经济平台发展的同时关于其法律监管的缺失也就越来越明显。我国在共享经济方面还存在法律空白,法律体系也未完善。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很容易使共享交易达成,但是通过互联网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安全问题往往是否定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重要原因。

第二,缺乏先行者。即使在此之前已陆续出现于共享相关的产业,但本共享经济平台的模式仍具有前瞻性,本共享经济平台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产业链,整合上下游产业,所上线的服务尽可能全面多样。而國内在此方面尚未出现先行平台,这将消费者接受程度低,降低本平台的可信度。

第三,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资源的供需双方中,供需双方对于该资源或者服务的信息不对称。供给方天然比需求方掌握该资源更多内在信息,倘若共享经济平台不对此加以规范和约束,极有可能促使其成为柠檬市场。且共享经济平台的运作是基于用户的大数据进行信息技术处理和运作,即依赖于用户的数据真实性。因此在用户的行为和数据提供方面,平台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双方信息不对称,容易诱发道德风险问题。

第四,资源整合。资源整合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人力资源,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财务压力和员工不稳定性;不同企业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差异,整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协调和整合难度,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下降;可能会短期内影响到某些厂家的品牌和市场份额,导致市场萎缩和销售业绩下滑;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监管,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时存在法律风险。

第五,价格较高。由于专用车共享平台提供的车辆一般都是新车或者近新车辆,相应的租金也会比较高,专车服务费用普遍比普通打车费用要高。

除此之外,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会在初期只聚焦少数城市进行试点,并逐步向其他城市扩张。因此,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慢速增长、经验积累不足、地域限制等问题。

(三)机会(Opportunities)

第一,市场潜力大。我国专用车市场十分广阔,它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本共享经济平台的立足点新颖,个性化服务,所涵括的功能广阔,生态产业链健康成熟,部分中小型企业不具有较强的引进雇佣能力,可依托本平台实现生产-营销-销售一体化,获得满足本行业特殊功能需要的专用汽车及策划营销服务。如此庞大的市场必将进一步刺激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吸引企业引进,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政策支持。新经济模式带来新的发展和新的思维,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得到国家支持,以及切合了国家发展政策。本共享经济平台的建设必将出现更多的工作岗位,其中不乏技术研究工作,这就需要有高知识,拥有丰富经验技术的专业人员来从事。本平台的建立为技术研究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帮助本市留住人才。

(四)威胁(Threats)

第一,经济形态冲突加剧。专用车共享经济平台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在给各个传统专用车领域带来新血液的同时,也给传统企业带来了发展压力,挤占了原有企业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受到传统经济的强势反扑。专用车共享经济平台的兴起涌现了大量非常规化,分散化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这种趋势造成了共享经济平台与传统职业的,受监管企业的冲突。共享经济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要接受来自于传统经济的强势反扑。

第二,人才、技术和研发上的隔断。过去在人才、技术和研发过去各自为政,只顾眼前的技术的落后思想意识,如今要打破这种意识,三方应相互合作,更多的是相互合作与开发。同时,各个板块要发扬自己的优势,抛弃片面追求“大而全”、“多而全”的陈旧观念,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投入到自己优势产业中去。

第三,人员职业素质不高。部分平台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自身的职业能力并不成熟,加强平台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平台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更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注重长远利益。在生产和营销上,引入精益管理,JIT、SCM和CRM等管理的思想,提升自身的细节的管理能力。

四、中国专用车共享模式创新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共享模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共享模式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规模效应、灵活响应需求、促进创新合作、驱动产业升级和实现环保可持续,对于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优化资源配置。共享模式通过分享闲置资源、优化调度等方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出行模式的出现,使得车辆和道路等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而专用车共享平台的出现不仅使中小型企业分配到优质资源且大大减低运营成本。

2.提升规模效应。共享模式能够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方式,将原本分散的资源和服务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例如,电商平台通过整合卖家和消费者资源,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者购物体验。

3.灵活响应需求。共享模式能够灵活响应需求,通过用户参与、定制服务、智慧决策等方式,提高企业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例如,滴滴出行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出行服务,通过用户评价和反馈来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4.促进创新合作。共享模式能够促进跨界合作、创新交流、知识分享等方式,提高企业和社会的创新能力。例如,开源社区通过开放源代码的方式,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和改进,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发展。

5.驱动产业升级。专用汽车共享模式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升级、文化进步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加价值和竞争力。例如,共享经济模式的普及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同时也孕育出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机会。

6.环保可持续。共享模式能够通过节能减排、智慧环保、生态补偿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一些城市采用共享出行模式,减少了私家车数量和道路拥堵,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共享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规模效应、灵活响应需求、促进创新合作、驱动产业升级和实现环保可持续等方面。共享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和社会的效益,而且对于推动全球社会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共享模式创新,为构建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

五、总结

在社会效益层面,专用车共享工厂产业园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升级,有助于专用车产业向更多元化、更具韧性的方向发展,形成从研发、设计到物流、金融等产业配套的全产业链集群,為社会至少提供就业职位3000人,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共享研发层面,专用车共享平台引进专业的研发基地和研发团队,就是为了让市场主体中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拥有可以共享的研发平台,帮助更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中小型企业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以较低的成本创造出优质量产品,在物流共享层面,实现了物流、城配、快递需求与服务供给无缝连接,能节约能源、资源,优化和高效提高运力利用率,实现物流城配企业和货运黄牛的转型升级;重构物流、城配、行业和运力生态。专用车共享园区的建设对促进专用车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紫都,宋雨童.2022年我国专用汽车市场回顾及2023年市场预测[J].专用汽车,2023,(03):13-15

[2]陈海峰,刘宇.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汽车工业研究,2013,(12):9-14.

[3]朱孔源;.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和市场预测[J].轮胎工业,2013(02).

[4]毛和业;.中国汽车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

[5]张秀栋;.关于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透析[J].特区经济,2008(04).

作者简介:王浩,学号:202104043;汤文杰,学号:202104041;王烨,学号:202104188;吴鸿宇,学号: 202104046;鲍玉玺,学号:202106059;陈思,学号:202105078。以上作者均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生。 金威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文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齐驱并进”—— 中国专用车领域智享先锋(DC202306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共享模式创新
ofo共享单车时代
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浅谈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