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
摘要:加强财务收支审计,不仅可以确保资金高效运转,还能促使高校廉政办学,提高高校办学水平。但目前,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面临招生培训等环节的收费风险、科研经费支出不实等风险。文章简要阐述高校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内容,分析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面临的主要风险,探讨风险防控视角下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探究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风险防控方法,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提高高校资金运转效率,为高校办学提供保障。
关键词:风险防控;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方法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据统计,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14亿元,比2019年增长5.65%。其中,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13999亿元,较2019年相比总体增長3.99%。随着经费的增长,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也日益复杂化。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资产、科研、基建工程等资金管理欠缺,内控不完善,财务收支审计面临风险,如招生培训等环节的收费风险、科研经费支出不实风险等。所以,本文分析高校财务收支审计主要风险,探究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风险防控方法,以期为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高校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内容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财务收支审计作用日益突出。高校财务收支审计目的在于让学校严格按照各类财经法规开展工作,对资金加强管理力度,确保资金分配及运用合理化、规范化,助力高校办学,提高办学质量。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如财务收入、财务支出、专用资金、资产等。财务收支审计实施期间,高校应以风险为导向,加强关注内控情况,精准识别业务活动中的风险因素,并进行有效控制。具体来看,财务收入、财务支出、资产、基建工程等方面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是财务收支审计的重点内容。
财务收入审计主要是对高校所得的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等各项收入进行审查,看是否存在某项收入核算错漏,未能计入财务收入等不明情况出现,确保各项收入管理、核算统一化,还需要着重审查是否存在收入不明、隐匿收入的问题,以免实际核算收入与账目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影响高校财务管理质量。财务支出审计主要是以财务规章制度为依据,以高校的经营活动为审查对象,对经济活动进行期间产生的各项支出进行审查,如出版业经营支出、其他事业支出等支出事项,看是否存在某支出事项未计入总支出科目或某支出事项不明确的情况,确保各项支出符合相关执行规定,还需要着重审查是否存在科研经费支出不实、虚假发票套现等问题。资产审计内容主要是对高校现有资产进行审查,如是否存在实物资产闲置浪费的情况,同时审查高校资产使用效益是否符合规定、资产内部控制不够健全、资产管理职责是否落实到位等内容,还要着重审查资产配置是否合理,资产使用行为与原本规定要求是否吻合,资产处理流程是否合规等方面内容。基建工程审计主要是对工程项目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以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进行审查评价,是否存在施工行为不规范、项目验收不仔细,存在部分缺漏等问题,确保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二、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招生培训等环节的收费风险
当前,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的教育经费日益增加,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审计业务量也随之增加。在这期间,高校招生、培训等环节存在的收费风险,会给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高校财务收入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招生、培训、合作办学收费缺乏合理性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第一,招生收费风险,高校在执行招生计划时,未能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去执行,而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学生招收数量,导致学生招收数量超过原招生计划中规定的学生数量,所收取的学费自然也超过事先预算,学费多征,违反招生规定,存在一定风险;学费、培训等费用收取标准制定尚未经过上级审批,收费入账不及时,形成账外资金,部分收入未能列入预算,存在部分收入不明的情况,增加风险发生率。第二,培训收费风险,高校利用学校师资、场地开展培训工作,在制定委托招生合同时,对招生人数及相关内容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当招生人数未能达到最低标准,可能发生应对措施实施不及时的情况,影响培训工作开展,导致学校收益受损。第三,合作办学收费风险,学生缴费收入未能全额上缴,部分学费由合作方收取,导致长期欠费的情况发生,影响学校切身利益。不仅如此,合作办学结束后,部分合作方继续以学校名义开展业务,使得学校利益受损。
(二)科研经费支出不实风险
高校财务收入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科研经费支出不实的风险,如虚假发票套现、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科研经费支出审计重点不明确,对于外协经费划拨等重点环节的审查力度不足,审查范围不够全面,忽视某些细节性的支出事项,造成科研经费支出审查不到位,科研经费支出不实风险依然存在,影响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开展,降低工作成效;另一方面,科研劳务费发放标准还不够系统、规范,未能完全按照规定要求发放,使得部分科研劳务费支出不明确,加上审计人员对科研劳务费发放标准合理性的审查深度不够,未能完全杜绝风险因素产生,降低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实效。此外,科研经费支出票据与科研经费支出核算结果不一致,或部分费用支出未计入支出事项,超过科研经费支出预算,造成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的增加,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资金配置失衡,不利于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开展,对学校长远发展不利。
(三)资产内控不足风险
资产是高校办学的基本要素,加强资产内部控制与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发生率,为高校办学提供保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财务收入审计可能面临资产内控不足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第一,固定资产方面,实验室材料管理和科研用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规范,账面记录信息数据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容易导致固定资产清查错漏,影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第二,部分盘亏、盘盈的资产暂时搁置,未能及时调整处理,或处理手续准备不齐全,造成资产管理不当,容易滋生风险因素,最终影响高校资产管理成效。第三,未能做到不同岗位分离。即不同岗位,其工作性质、职能也不同。但部分高校没有对不同岗位职责进行细化或区分,这容易导致物资采购内容重复,增加经济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资产损失,对高校办学规模扩展不利。第四,无形资产管理力度不足,管理制度执行力不高,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会计核算与制度规定不完全相符,造成无形资产管理缺失,最终影响高校长远发展。
(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不规范风险
基建工程审计是高校办学期间较为重要的一环,与基建工程项目质量有直接关联。所以,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规范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尤为重要。然而,根据目前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情况来看,高校财务收入审计可能面临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不规范的风险,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合同内容与招投标文件不符,一方擅自订立合同或协议,现场签证资料不齐全,缺乏真实性。第二,工程项目随意变更,如某处更换施工计划,与原定施工计划有出入,容易造成施工资源的浪费,进而增加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还容易导致拖延施工进度,最终影响基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第三,没有进行审计便进行工程结算,造成重复结算或高估冒算,工程结算结果不准确,进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风险发生率增加,影响财务收支審计工作效能;工程进度款支出超出原本预算,如部分施工内容与原计划设计内容有出入,造成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劳务费用的增加,或部分工程建设资金被挪用,导致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被延误。第四,基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部分制度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有出入,调整不及时,导致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不专业、不规范,增加财务风险发生率。
三、风险防控视角下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重点
(一)加强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益于将财政体制改革要求落到实处。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进行期间,审计人员要将部分精力投注到预算管理,从制度层面着手,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和管理重难点,细化预算管理要素,确定预算管理实施标准,为审计人员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与此同时,审计人员也要注重审查预算管理过程,如各管理环节工作是否做到位、是否存在管理纰漏等审查内容,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解决措施,提高预算管理质量。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审查内容:以预算编制为主要审查内容,将记录人员数量与实际人员数进行对比;项目支出金额是否在设计预算范围内;是否存在因提高预算执行率而导致行为不规范问题;年末结转结余资金确认是否符合既定要求。
(二)加强往来款项管理
往来款项,即在经济活动中产生,高校、单位内部人员、其他单位等都是参与方,归属于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加强往来款项管理,有助于促使财政资金安全运转,保证财政资金被合理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因此,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进行期间,审计人员要对往来款项管理过程加强审查力度,具体审查内容如下:第一,如果高校与其他单位之间存在往来款项,那么需要审查个人备用金借款中是否存在这些往来款项。第二,是否存在三年以上的长期挂账,如存在,那么是否进行清理以及清理是否完全。第三,项目质保金退还时间是否在规定期限内,是否存入单位定期存款。第四,备用金清理是否完全,是否存在前款不清、后款又借的情况,是否存在未使用全额退回情况。
(三)加强资产管理
加强资产管理,是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重点,有利于保证高校资产资源较高利用率,助力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进行期间,审计人员需要加强资产管理,尤其是做好审查工作,审查内容如下:第一,资产采购流程是否与规定要求相吻合,如有新增加的资产,那么其是否进行了预算采购。第二,实物资产盘点周期是多长,盘点流程是否与规定要求相符。第三,资产账目与财务账目是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如存在,那么找出双方差异之处,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第四,现有资产是否全部使用,资产出租出借是否进行报批。
四、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风险防控方法
(一)立足实际,制订科学财务收支审计方案
关于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审计人员应立足于实际,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制定科学财务收支审计方法,加强对各项收入、支出、资产以及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保证各项收入、支出、资产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符合执行规定,保障高校利益,促使学校办学质量得以提高。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前的调查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计人员应具体了解高校管理模式,掌握高校内部控制、机构设置、领导分工等基本情况,尤其是各部门运行情况。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精准识别各部门收支风险点,再准确把握财务收支审计重点,避免风险的发生。其次,在审计期间,对于高校签署的重要合同,审计人员应加大审查力度,进行多次审阅,确保签署的合同内容符合规定;反复审阅协议或会议记录,保证相关内容没有遗漏;仔细查看上次或外部审计提出的相关意见,做好审查标记,并了解最终整改效果;通过一对一谈话,了解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期间发生的违规事件。根据以上掌握的信息,确定审计重点。最后,审计人员获取高校各类业务和财务数据信息,通过综合比对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存在率相对较高的环节,确定审计重点内容。通过进行审前调查,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审计重点方向,确保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在进行审前调查基础上,审计人员结合各项数据信息,明确审计重点方向,制定审计目标,合理规划审计流程。根据不同事项,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如实物盘点、问卷调查等。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进一步规范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过程,避免高校各收支环节产生风险因素,保证资金高效运转,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二)识别审计风险,灵活运用审计方法
从风险防控视角来看,审计人员要结合收集的信息、资料,灵活运用审计方法,分析识别审计风险,找出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一般情况下,较常使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比较分析审计法。二是穿行测试审计法。三是审计抽样法。第一,比较分析审计法。采用比较和分析的方式,了解信息之间的关系或计算相关比率,进而分析某类经济业务活动整体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较大漏洞或差异。比如,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使用比较分析审计法,比较分析近年来高校收支趋势变化情况,发现存在“支出持续增长,但结余为负数”的情况,再进一步识别高校收支风险,标记风险点,提醒高校及时整改。第二,穿行测试审计法。采用追踪的方式,掌握高校收支业务活动轨迹和关键环节整体运行情况,再将追踪结果与政策要求进行对比,确认收支业务活动流程是否规范、合理。通过采用穿行测试审计法,可以进一步确定高校收支业务重要环节是否存在风险。比如,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使用穿行测试审计法,追踪高校出版社印务支出业务相关的会议纪要、会计凭证、合同等重要资料,发现高校出版社印务支出业务事项决策程序不符合规定,识别支出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提高审计效果。第三,审计抽样法。以审计总体为前提,从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得到审计结论,提出建议。比如,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使用审计抽样法,抽查高校业务量最大的会计凭证,发现凭证票据使用不规范,进而得到审计结论,提出改进意见。
(三)推行审计方案“复核制”,健全评价体系
为避免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风险发生,审计人员有必要从审计本身入手,推行审计方案“复核制”,健全评价体系,发挥审计方案在提升审计质量方面的控制作用,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审计成效,促进高校长远发展。一方面,推行审计方案“复核制”,提高财务收支审计质量和审计水平。首先,审计通知书发放之前,审计组采用调查的审计方法,初步了解高校收支情况并制定审计方案。组织开展业务会议,由审计组长或主审进行交流,接受大家的评判。其次,审计中期,审计组通过边审计、边完善的方式,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审计方案,再提交审计局业务会议审定,交由法规审理部门备案。最后,现场审计结束后由法规审理部门审查执行情况。在复核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中,法规审理部门对照审计方案,就审计效果是否达到方案的要求进行详细审查。对未达到方案要求、缺审漏审的责令审计组进行补充审计,确保实现最佳审计效果。另一方面,健全评价体系。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有力推动建立健全审计工作质量评价体系。首先,打破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之间的体制壁垒,健全联动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拓展审计监督深度和广度,实现更高质量的审计全覆盖。其次,制定年度内部审计检查计划,总结推广各内审机构创新做法。同时,邀请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审计质量核查,提升审计工作成效。最后,完善评价指标,扩大审计质量核查范围,实现高校收支业务活动全覆盖。通过审计评价,督促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有序进行,促使高校收支业务活动合理、规范,规避风险,推动高校长期发展。
(四)引进高效财务管理软件和平台
当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逐渐信息化、智能化。引进高效财务管理软件和平台,有益于提升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质量,避免产生风险因素,提高财务部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引进新的财务管理软件和平台,为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同时,将各部门所有收支业务纳入软件平台,详细记录收支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相关信息,并做好系统备份,为后续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通过软件平臺,加强财务工作与其他部门业务的关联性,搭建信息沟通桥梁,实现所有信息共享。这样一来,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时,也能及时查找所需资料和数据信息,规范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流程,发挥审计作用,及时发现收支风险,让高校及时整改并提交整改方案,提高审计效果。除此之外,高校管理人员要将财务信息平台建设当作学校办学一部分,构建综合性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常态化管理。在这基础上,通过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及时避免风险发生,提高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成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主要面临招生培训等环节的收费风险、科研经费支出不实风险、资产内控不足风险以及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不规范等风险。为提高高校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效率,有必要明确高校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如加强预算管理、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并采取针对性的财务收支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结合实际调查,制定科学财务收支审计方法;识别审计风险,灵活运用审计方法;推行审计方案“复核制”,健全评价体系;引进高效财务管理软件和平台,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范琳琳,孟锦,董坤,李增武,郑清.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财务收支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2022(19):18-23.
[2]鲍丽燕.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0):14-15.
[3]陈亦新.高校财务风险防控视角下的收支审计与内部控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06):21-22.
[4]陈利.风险防控视角下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探究[J].纳税,2018,12(29):119.
[5]刘瑾.风险防控视角下高校财务收支审计研究[J].财政监督,2018(03):95-99.
[6]晁凤羽.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的策略分析[J].当代会计,2021(08):105-107.
[7]刘庆原.高校内部审计坚持问题导向,“倒逼”职能部门完善制度——以某高校后勤服务中心财务收支审计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8(10):155-157.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南中医药大学科研苗圃工程(项目编号:MP2023-30)。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