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3-11-16 14:15徐长宝
名师在线 2023年28期

文/徐长宝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帮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学科。为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以及学习内容等要素,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认真探索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意义及流程,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一、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案例本质上是一种“两难情境”,针对案例中暴露出的问题,师生需要基于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多次提到了“案例”这一关键词,如“围绕生活案例对比分析……”“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消极情绪案例……”“可结合具体案例……”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这对学生的理解和实践有积极影响。

(一)弥补小学实践教学平台的不足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2]。然而,小学生性格活泼,生性好动,注意力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思想容易受到不良思潮和言论的侵袭。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教师会避免过多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平台参与社会活动。案例教学法可以解决小学实践教学平台不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社会上真实发生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间接积累实践经验,领悟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合理分析,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巧妙解决问题[3]。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融入案例情境中,找出情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巧妙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如此,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当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也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发展,当在生活中遇到新的难题时,学生也可以及时利用系统思维和批判思维判断事件的影响,尝试运用逻辑思维梳理问题成因,通过创新思维设计解决方案。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流程

鉴于案例教学法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的积极影响,下文将结合教学案例细致讨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流程,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帮助,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发展。

(一)准备环节:教师合理设计案例

以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为准备环节。在准备环节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案例,既要保障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贴合性,也要保障案例的真实性和生活性,从而使案例成为沟通教材和生活的桥梁。教师可以借鉴教材中引入的案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社会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还可以通过与家长、其他学科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收集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并改编为教学案例,或与全体教师共同构建“线上网络资源库”,定期上传精彩案例,下载自己所需案例。同一课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设计多个案例,用于不同教学环节中。

以二年级(上册)“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学习设计与布置教室的各个区域,形成定期装扮教室的意识,主动营造美好的班级环境。鉴于此,教师可以观察本校不同班级的教室,收集教室区域设计与布置期间发生的故事。而教师可以将各个故事改编为精彩的案例,用于后续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需要认真解析教材,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或改编,从而开发出更多贴合教材内容的案例。

在上述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的特点,从校园生活实际、教材内容出发,开发多个教学案例,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导入环节:教师自然呈现案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自然地呈现案例,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结合案例展开思考,而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便可以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教学活动中。为增强案例呈现效果,教师可以以班级学生的日常表现为引,与学生展开对话,自然地引入新课课题,并通过讲故事、分享微视频、分享新闻截图等方式呈现案例,在师生对话中,自然地提出讨论问题,在导入环节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样既可以通过案例取得理想的导入效果,又可以保障学生能够在导入环节思考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

以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掌握防溺水、防火灾、防交通事故等技巧,形成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让我们表扬一名同学……”为开端,讲述自己看到本班一名学生根据交通指示灯在斑马线上过马路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提出自己也会在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教师则需要顺势对学生进行表扬。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常见的小事也值得表扬”,并指出这一小事体现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由此,教师便可以呈现出更多与“安全”相关案例,借助微视频展示“阻止他人酒驾”“拒绝到陌生水域游泳”等案例,并请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应该把哪些安全知识记在心上?”。

在上述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引,引入新课,并借助微视频展示教学案例,有效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探究案例中各个主人公行为的“对”或“错”,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三)教学环节:师生共同解析案例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机械引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内容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与学生深度解析案例,从而借助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增强案例分析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分析导入环节中的案例,让学生结合熟悉的案例展开思考,也可以引入新案例,借助新奇的内容强化学生探究动机。

以四年级(上册)“正确认识广告”一课教学为例,在讲解“无处不在的广告”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导入环节中的案例。教师可以提出每一个案例中都存在广告,学生需要判断广告出现的场所。在此期间,学生会发现,除电视外,自己还可以在商业楼、报刊亭、广播、公交站等地看到广告,真正理解“无处不在的广告”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各个案例,探究广告对自己的影响,如观看某品牌饮料广告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自己可以了解这个品牌饮料的特点”“加深对这个品牌饮料的印象”“想要去买一瓶饮料”等感受。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师生讨论的关键词绘制表格,最终得出以下表格,见表1:

表1 无处不在的广告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案例,自然地归纳出本课教学重点。学生在对照案例分析得出的表格阅读教材期间,可以自然地领悟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四)练习环节:学生独立分析案例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在练习环节中独立分析教学案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并强化问题解决能力。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在分享案例的基础上借助简笔画、流程图等帮助学生梳理案例信息,并提出问题或案例分析要求,为学生提供独立分析的方向。

以四年级(下册)“当冲突发生”一课教学为例,在练习环节中,为了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冲突、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分享两位学生之间发生冲突、亲子之间发生冲突、与陌生人之间发生冲突等多样化的案例,并结合夸张的卡通图片、细致的文字叙述等,说明各个冲突发生的原因,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独立分析案例。为了提升学生分析案例的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以下练习要求:根据如图1 所示的流程,细致分析如何解决案例中发生的冲突。

图1

同时,为保障每名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案例分析状态,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与身边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成果,从而在强化学生案例分析动机的同时,提升案例分析深度,并使学生在练习环节,动脑、动口,加深探究深度。

在上述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在校内、校外、家庭等不同场所都有可能会发生冲突,并在多次独立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正确面对冲突的方法。学生不仅可以真正理解教材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化解冲突”的内涵,内化重点知识,还能够在生活中有效处理自己与同学、家长和陌生人之间发生的矛盾。

(五)拓展环节:学生持续收集案例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很多教学主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后拓展活动,即主动通过与父母交流、看新闻、观察周边生活等方式展开探究活动,持续收集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案例,丰富案例分析经验,提升在不同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一课教学为例,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活动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途径灵活收集“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尊重自己”等与本课相关的案例。在此期间,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观察生活,找出同学尊重文具店店员、乘客与公交司机互相尊重、司机与交通警察之间互相尊重等案例,也可以认真监督自己,在生活中严格秉承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思想与人交往,并将自己与他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作为案例。这样,学生在持续收集案例的过程中,便可以将美好的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需要定期检查学生的案例分析成果,并随机邀请部分学生细致讲述自己收集的案例。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部分具备较强代表性的学生收集的案例,将学生收集的案例进行修改,上传到线上教学资源库中。这样,自己和其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便可从线上教学资源库中下载相关资源。

在上述拓展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长期收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有助于学生打破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使学生意识到课堂所学均有助于营造更加美好的校园、家庭和社会氛围,并在生活中积极践行教材中传递的价值理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三、结束语

简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教师可以巧妙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准备环节中科学设计案例,在导入环节巧妙引入案例,在教学环节中与学生共同解析案例,在练习环节中鼓励学生自主分析案例,并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引导学生持续收集案例,有效发挥案例对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内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受到课程内容的影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助力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