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与分析

2023-11-15 10:59魏海明赵青河白宁静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机务段乘务员职业倦怠

魏海明,赵青河,王 科,黄 峰,白宁静,李 欣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陕西 西安 710054)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企业价值的创造者,特别是机车乘务员作为特殊职业群体,其心理健康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他们的身心状态和家庭生活质量影响工作绩效[1]。本项研究旨在对机车乘务员进行心理体检,帮助机务段和员工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情况,筛查可能存在心理危机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员工,建立重点关注员工的心理档案以达到危机预防,为员工个人身心健康和企业安全稳定提供必要的支持[2]。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某铁路局集团公司机务段人员为调查对象,其中客运机务段1 630人,3个货运机务段分别为1 025人、1 814 人和2 231 人,排除调查前6 个月内受过重大精神或躯体创伤者,各问卷均剔除了无效问卷,4个单位的回收率分别为98%、96%、98%和95%。

调查机车乘务员均为男性,分别为客车机车乘务员和货车机车乘务员。年龄范围为20~60 岁,其中20~30岁占调查总人数的31.8%,31~50岁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3.1%。工龄范围为1~34年,其中工龄15年以上的占调查总人数51.9%。文化程度:中专占比21.4%、大专占比50.9%、本科及以上占比13.3%。婚姻状况:已婚占比73.1%,丧偶占比约0.1%。

1.2 方法

本次测评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情绪稳定性量表6 个量表,从3 个维度对机车乘务员的身心状态进行全面测评和评估,最终判断采用3个维度分别分析判断[3]。

一是心理健康维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职工心理健康水平采用5级计分,即1=从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

二是工作状态维度,包括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职业倦怠量表采用7级计分:0=从无,1=极少,2=偶尔,3=经常,4=频繁,5=非常频繁,6=每天,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工作压力量表采用5 级计分: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有点符合,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三是心理资源维度,包括心理资本、心理弹性和情绪稳定性。心理资本量表采用6级计分:0=完全不符合,1=不符合,2=不太符合,3=比较符合,4=符合,5=完全符合,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职工自我心理支持的水平越高,其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也越强。心理弹性量表采用5级计分:0=从来不,1=很少,2=有时,3=经常,4=一直如此,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员工心理弹性越高,当遇到压力事件时员工也更容易恢复。情绪稳定性量表共24题,每题答案均为“是”或“否”,“是”计1 分,“否”计0 分。总分24分,得分越高,表明职工的情绪稳定性越差。

通过集团公司开发的APP开展线上测试,测试前有统一导语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职工完成测评后,每人均可查阅自己的测评结果及反馈。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均数之间比较用t检验方法。

2 评估结果

2.1 职工心理健康水平

本次调研的4 个机务段受测职工,其强迫症状、睡眠及饮食、抑郁3个问题位居前三位,其中机务段1客车机车乘务员抑郁比例最低(1.4%),机务段2 货车机车乘务员抑郁比例最高(5.1%)。心理异常人员比例中最高的为机务段2 货车机车乘务员(2.8%),最低的为机务段1 客车机车乘务员(0.9%)。问题突出年龄组大多为20~30 岁;问题突出工龄组在各机务段有所不同,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职工心理健康调查情况统计

2.2 职工工作状态方面

本次测评结果显示,机车乘务员压力总均值为2.45~2.98,3 个货车机车乘务员压力均值高于客车机车乘务员;压力最大年龄段各机务段有所不同,压力最小年龄段大多为51~60 岁,其中机务段2 货车机车乘务员压力超过正常水平比例和处于高压状态比例均高于其他机务段,分别为49.4%和12.7%。4个机务段的职业倦怠均值均处于正常水平,20~30 岁职业倦怠水平最高,51~60 岁职业倦怠水平最低,机务段2 货车机车乘务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存在明显职业倦怠职工和存在严重职业倦怠职工比例均高于其他机务段职工,分别为25.0%、15.2%和9.8%,机务段1 客车机车乘务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存在明显职业倦怠职工和存在严重职业倦怠职工比例均低于其他机务段职工,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2.3 职工心理资源与自我支持方面

从本次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心理资本均值客车机车乘务员得分最高、为63.46,表明职工自我心理支持的水平较高,机务段2 货车机车乘务员得分最低、为57.72,表明职工自我心理支持的水平最低。心理资本最优年龄段均为51~60 岁,最少年龄段均为20~30岁。心理弹性均值最高的为机务段1客车机车乘务员,达到60.57,表明遇到压力事件时员工更容易恢复,心理弹性均值最少的为机务段2货车机车乘务员,为53.29。心理弹性最好和最差的年龄段在各机务段分布有所不同。情绪稳定性均值最高的是机务段2 货车机车乘务员(13.95),表明职工的情绪稳定性较差,同时其最差比例也最高(46.3%),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职工心理资源与自我支持

2.4 讨论与分析

(1)测评结果显示,机务段1 客车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职工工作状态、职工心理资源与自我支持程度最好,机务段2 的货车机车乘务员上述情况较差,分析原因可能与这些货车机车乘务员常年跑山路,较长时间缺乏与人接触交流有关。

(2)在最突出的3 个问题中,强迫症状主要表现为苛求完美,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或行为等,因调查的铁路机车乘务员涉及生产运输安全,其工作需严格遵守相关流程,严谨操作,加之时间要求等,职工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考虑上述症状可能与工作性质有关[4];睡眠及饮食问题可能与工作性质导致的不规律的生活状态有关[5]。

(3)测评结果反映了职工的工作压力及工作状态的大致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工作性质、环境等不同,职工心理资源与自我支持能力提升更为重要,其效果也更加持久[6]。此次调查显示,51~60岁年龄组心理资本、心理弹性最优,20~30 岁年龄组和10~15年工龄组的职工表现出更为集中和突出的心理困惑,需要重点关注。

3 改进建议

3.1 关注重点突出问题

除了职工的自我调适,单位应进一步围绕职工工作性质和特点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引导活动。例如,通过“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为职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通过心理讲座、报告的形式帮助其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升其防范意识;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为职工提供有效的放松、减压支持。

3.2 关注重点职工的心理需求

调研结果提示应重点考虑20~30 岁青年职工的心理需求,根据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和支持。此年龄段的职工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初入职场,处于职业生涯初期,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和身份,这类职工处于职业适应与定位的建设初期;二是在家庭方面,多数未步入婚姻,处于建立亲密关系和成家立业的关键阶段。因此,除了工作层面的职业适应,还需关注职工在个人和生活层面的困扰,其中最为突出的核心问题是职业适应与定位。工龄10~15 年的群体多为30~40 岁,这类职工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相对丰富,但正处于职业发展和家庭建设的关键阶段,可根据其需要给予帮助。

针对不同类型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显著不同,可为职工提供针对性心理健康服务并开展心理健康引导活动。例如,针对常年跑山路的货车机车乘务员,通过开展沟通、减压等提供有效的沟通、放松和减压支持;对有需要的重点职工通过电话或线下个体咨询为职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其他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机车乘务员群体通过健康讲座、宣传帮助其加深了解心理健康理念,提升其防范意识。

3.3 注重提升职工心理资源与自我支持

相较于传统的一次性讲座、报告和团体辅导,具有持续性的系统培训通常会取得更满意的效果,如设计多种主题形式,面向职工开展连续的成长小组辅导或封闭式的短期培训(1天或2天工作坊),此类活动方案更易促进职工的深入放松和学习提升。

3.4 培养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

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专员可以持续、稳定为职工开展心理科普、危机防范和成长陪伴等,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学习精神和奉献意识的EAP专员队伍,对员工常见心理问题进行识别和预防、干预企业危机事件等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生态系统。需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进行顶层设计,持续进行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并根据企业EAP开展模式及具体服务进行整体筹划和系统设计。

4 结束语

通过调研了解的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可知,客车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工作状态、心理资源与自我支持程度等优于货车机车乘务员,20~30岁年龄组和10~15年工龄组的职工表现出更为集中和突出的心理困惑,需要给予重点关注。今后,应持续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指导其在生活和家庭中进行更好的自我关照和支持,以进一步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机务段乘务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广州机务段生活小区唐代砖室墓M30的发掘
光影视界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电子联锁在机务段综合管控系统中的应用
飞机的型号
贯通式机务段加油产生火花原因分析及解决
机务段在调整列车运行图中的运用组织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