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圣,丁元欣,昌春雷,朱思悦,温鹏涛
(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目前,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仍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该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且教学中有大量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例如,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可摘局部义齿部分涉及到较多生物力学内容,且牙列缺损较为复杂,学生均反映学习难度较大,不利于其知识点的掌握以及与临床实践相结合[1]。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迫切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2]。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口腔医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口腔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可提高口腔医学诊疗的精确度及效率,实现口腔医学的自动化、智能化。以疾病为导向开展案例式教学也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教学模式,并逐步与数字化口腔医学技术相结合,即对每个案例均应用数字化模型进行学习分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3]。本文将“基于疾病的数字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选取68例本科生,根据教学模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男/女为19/15例,平均年龄(22.76±1.78)岁。对照组34例,男/女为20/14例,平均年龄(22.89±1.84)岁。
对照组学生按照传统教学法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由教师进行教授。
观察组学生应用以疾病为导向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具体方法:运用数字化口内扫描、锥形束CT扫描、手术虚拟系统等教学工具,教学流程包括发布基本资料、病例分析、实际操作、组合教学。课前教师应准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资料,包括基本情况、诊断、治疗过程、预后等,将病例以文字、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建档,课前发放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病例分析,陈述病例诊断、治疗方案、支持依据,当出现分歧时,应由小组共同讨论达成共识,教师负责引导,保障不偏离主题。应用数字化口内扫描系统,进行口内扫描示教,并指导学生进行互相操作,完成上下牙列、咬合关系扫描,得到精度25μm以上的三维图像。结合三维方案系统,设计错颌畸形矫治方案、模拟过程、展示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牙列、咬合关系。可应用3D打印技术,还原口内软硬组织关系,充分利用教辅工具,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应用锥形束CT扫描技术,建立颅面骨三维图像,对截骨、旋转及移动骨块操作进行示范,由学生在虚拟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拟操作,并预测术后面型,评价效果。
(1)比较两组评价结果:案例分析20分,理论知识80分,总分100分。(2)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项目包括“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喜欢这种教学方法” ,对比其满意度。
观察组学生案例分析、理论成绩、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分)
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各方面评价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方法评价对比[n=34,n(%)]
在以往的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受教学学时的限制,学生需要在2.5学年内完成基础课程及口腔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习内容较多,涉及范围较广,使学生很难建立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框架,且与临床实践脱轨,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口腔专业人才,本文实施了以疾病为导向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为数字化口腔医学与以疾病为导向教学的结合,其目的即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其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达到“早接触临床、早接触专业、早接触病例”的效果[4]。
以疾病为导向的教学法即以疾病为导向、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往有研究显示,93%的学生均认为应用案例教学能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5]。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按照“大纲-教材-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其知识体系也较为完整。而开展以疾病为导向的教学则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完整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部分知识点,将其作为自学部分由学生自主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本文在以疾病为导向教学的基础上应用数字帮助模式,通过使用数字教学技术,因其有可视化,实效性的特点,故能模拟医疗行为、诊疗过程,同时可模拟医患互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6]。通过利用手术虚拟系统,建立视觉、触觉、感知模型,进行沉浸式体验和学习,直观感受手术效果,可以更加直观、全面、立体地理解疾病。将以疾病为导向、数字化教学模式结合后,可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吸收知识,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及素质教育的结合[7]。此外,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病种及病例选择方面自由度较大,教师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种、病例,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病例中的重点、疑点、难点,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和解答[8]。应注意的是,为维持教学的完整性,需要教师掌控课堂节奏,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解答学生疑问,并评价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做出的诊断结果、治疗方案设计以及虚拟手术效果[9]。有学者指出,实施以疾病为导向的数字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10]。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的病例分析、理论考核结果和总体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各方面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以疾病为导向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结合,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以疾病为导向的数字化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且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更高,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