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岩,李英夫,王 鹤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脑胶质瘤为颅内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全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60%[1]。脑胶质瘤具有病情进展快、复发率高等特征,常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评估和判断颅内胶质瘤生长的位置时,磁共振显像(MRI)具有较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2];此外,有研究表明:MRI多序列扫描诊断不同脑胶质瘤的强化方式和ADC值能评估脑胶质瘤的高、低级别,可以为脑胶质瘤的诊断提供精确的判断[3]。术前无创的“综合诊断”将为一些特殊部位的肿瘤且无法接受开颅手术或针吸活检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极大的好处。Ki-67/MIB-1标记指数(LI)在临床上用于区分高级别和低级别的胶质瘤,多变量分析显示Ki-67/MIB-1-LI表达<15%与更长的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独立于患者的年龄、Karnofsky表现状态量表、生存时间范围和O-甲基鸟嘌呤(O6-MeG)-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其他集中于Ki-67/MIB-1-LI的研究中,有研究显示表达野生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GBM患者的OS与Ki-67/MIB-1-LI呈正相关,并提出Ki-67/mi b-1-LI是这种GBM亚型的一个新的预测标志物[4]。现阶段临床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目前最流行的临床治疗策略是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和化疗。一些侵袭性脑肿瘤,尤其是脑胶质瘤,通常发生在大脑涉及语言和运动功能的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最重要的目标是安全地切除最大量的肿瘤,同时保留神经功能,最大化切除肿瘤的量被认为可以通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期和总生存期来改善预后[5]。有研究表明[6],由于血液难以渗透血-脑屏障(BBB),因此GBM对目前的化学疗法反应不佳,BBB会严重阻止治疗药物进入大脑,同时,药物的非靶向分布还会对脆弱的脑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具有血脑屏障渗透性和精确性的给药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非常必要。虽然,临床上综合治疗的应用为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脑胶质母细胞瘤来说,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其生存时间大多低于2年[7]。脑胶质瘤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死亡率高,患者存活时间短,故脑胶质瘤的早期治疗极其重要[6]。因此,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施以个体化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伴随临床对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愈来愈多的与肿瘤诊断、预后及治疗有关的基因被发现[8]。透明质酸合酶2(HAS2)是一种糖基转移酶,其可以合成多种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HA),HA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宽分子量范围、负电荷表面、配体-受体结合能力和透明质酸酶分解能力[9],它在肿瘤的生长与转移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ADAMDEC1是一种蛋白水解活性金属蛋白酶,参与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其具有两种结构域,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相关,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也会抑制细胞凋亡[10]。玻连蛋白(VTN)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多功能糖蛋白,存在于血浆和细胞外基质中,已知它可以通过某些途径与整联蛋白受体结合,参与细胞附着、扩散和迁移。但临床关于三者在脑胶质瘤患者癌组织内表达的报道较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HAS2、ADAMDEC1蛋白、VTN在脑胶质瘤患者体内的表达及其意义。报道如下。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9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无任何肿瘤疾病的90例脑外伤患者纳入对照组。(1)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患者;对照组因撞伤等入院,无任何肿瘤疾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认知清晰,可行正常交流;患者具有较为优良的依从性;所有患者纳入均遵循自愿原则,并签订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伴有传染性疾病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酒精、药物依赖史者;存在血液系统病症者;伴有凝血功能紊乱者;合并其它恶性肿瘤者。对照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41~75岁,平均(60.38±2.49)岁;体质量指数(BMI)18.5~26.7kg/m2,平均BMI(24.86±0.49)kg/m2;文化程度:26例小学,41例初高中,23例专科及以上。观察组男50例,女39例;年龄42~78岁,平均(60.51±2.30)岁;BMI 18.6~27.0kg/m2,平均BMI(24.92±0.41)kg/m2;文化程度:23例小学,38例初高中,28例专科及以上。两组各项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标本采集:于术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采集两组患者的脑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AS2、ADAMDEC1蛋白、VTN的表达。具体检测方法:将收集到的脑组织标本用10%甲醇溶液连续固定24h,固定完成之后用石蜡包埋,将其制备为4μm的厚片;然后以柠檬酸钠缓冲液行抗原修复,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孵育15min,孵育完毕后再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冲洗3次;用10%山羊血清于室温环境下封存30min,滴入一抗,在4℃条件下过夜,第2d再用PBS冲洗3次,滴入二抗后在室温下孵育30min,最终以苏木素染色,脱水、封片,镜检。阳性判定标准:①染色强度:0分:不着色;1分:淡黄色;2分:棕黄色;3分:棕褐色。②阳性细胞数评分:1分:阳性表达率为1%~10%;2分:阳性表达率为11%~50%;3分:阳性表达率>50%。其中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数评分相乘在3分以上者为阳性,相反则为阴性。
(1)两组HAS2、ADAMDEC1蛋白、VTN阳性表达对比:统计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HAS2、ADAMDEC1蛋白、VTN阳性表达差异。(2)HAS2、ADAMDEC1蛋白、VTN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收集脑胶质瘤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性别(男、女)、BMI(≥24kg/m2、<24kg/m2)、肿瘤部位(额叶、颞叶、顶叶)、肿瘤直径(≥5cm、<5cm)、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Ⅰ-Ⅱ级、Ⅲ-Ⅳ级)、淋巴结转移(有、无),统计分析HAS2、ADAMDEC1蛋白、VTN的表达与患者各项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观察组HAS2、ADAMDEC1蛋白、VTN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S2、ADAMDEC1蛋白、VTN阳性表达对比[n(%)]
HAS2、ADAMDEC1蛋白、VTN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肿瘤部位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直径、WHO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HAS2、ADAMDEC1蛋白、VTN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n(%)]
脑胶质瘤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发生率与死亡率较高[11]。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尚未彻底明确,通常认为与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而病毒、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亦与该病的发生与发展联系紧密[12]。近年,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快速发展,使得脑胶质瘤的死亡率有所降低[13]。然而,由于脑胶质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手术很难将肿瘤完全切除,导致肿瘤极易复发,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仍较差[14]。因此,积极探明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制定更具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5]。
HA是一种大分子的酸性黏多糖,广泛分布在机体的组织细胞内,在机体的生理与病理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理情况下,HA因其自身的黏性与保水能力,对于组织的平衡、生物力学和机构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而在病理状态下,HA在损伤处的表达更为丰富。HAS2是HA合成酶家族的一员,通过特异性的合成不同分子量的HA,以此促进脑胶质瘤的生长与转移[16]。ADAMDEC1蛋白为ADAM的成员,具有整联蛋白、金属内胎酶结合的活性[17]。同时,ADAMDEC1蛋白能够降解细胞膜内的多种蛋白,并破坏阻止癌细胞侵袭的组织学屏障,在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内发挥关键作用[18]。ADAMDEC1蛋白不仅会增加肿瘤细胞的黏附与定植能力,还会通过一些途径参与细胞因子的加工及胞外基质的降解。VTN属于膜相关蛋白,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间接促进作用。VTN含有RGD序列,可通过与表达在癌细胞表层的整合素αvβ3相互结合,调节肿瘤干细胞的分化,间接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19]。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通常会伴有癌细胞的异常增殖,这会促进VTN的合成与释放。同时,VTN表达的上升会刺激细胞贴壁,并对胃管蛋白结构产生影响,降低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进一步加速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加重患者病情[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HAS2、ADAMDEC1蛋白、VTN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脑胶质瘤癌组织内,HAS2、ADAMDEC1蛋白、VTN三者呈异常的高表达状态。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AS2、ADAMDEC1蛋白、VTN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直径、WHO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HAS2、ADAMDEC1蛋白、VTN表达参与脑胶质瘤的进展、侵袭过程,可作为疾病活动的指标和靶向治疗的重要辅助指标。
综上所述,HAS2、ADAMDEC1蛋白、VTN在脑胶质瘤患者的癌组织内呈异常的高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直径、WHO分级、淋巴结转移具有紧密联系,参与肿瘤的发展与侵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