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思政课“四个课堂融合”教学创新探析*

2023-11-15 09:12万金湖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习网思政课堂

万 拓 万金湖

(湖南开放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必须根据思政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社会实际,针对开放教育成人学员特点,从多维度进行教学改革,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思政课堂、面授课堂、实践课堂、拓展课堂融合起来,使抽象的思政理论变得生动活泼,课程内容入情入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

一、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实践价值

国家开放大学实施的开放教育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教育思政课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因此,创新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对提高开放大学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创新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是开放大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国家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大学,是一所注册学生近500 万人的巨型大学,是国家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力军[3]。国家开放大学开设思政课是坚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和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开放大学要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抓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要以培养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型、基层岗位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定位,加强思政课教学创新。

(二)创新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是适应国家开放大学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要。国家开放大学实行系统办学,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四十多年的办学实践,基本形成了“集约集团办学、多元多样主体、开放平等包容”的办学共同体[5]。其跨地区、行业,覆盖城乡,思政课教学也已形成了“微课+专题测验+实践+大作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每门思政课的网上微课多则100多个、少则60多个,专题测验虽由学生自主完成、平台自动评阅,但实践教学与大作业仍需要各地各办学单位组织实施与评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考核与学习资源的评价仍是以办学单位为主体,办学单位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仍需要通过思政面授课、实践教学课及拓展课引导学生理解消化思政理论知识,并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思考研究相关问题。

(三)创新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是做好开放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根据湖南开放大学直属学院学生情况调查,目前开放教育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 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85%;他们当中约有80%是已就业人员,其中约76%来自企业,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不到10%,还有约8%的学生因各种原因处于待业状态。开放教育学生基本上是成年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对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求学动机也各不相同,但都希望尽快获得学历提升从而改善工作待遇。开放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从宏观上说是立德树人,重点是调整学生已经形成的“三观”;从微观上说则是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做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必须考虑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工学矛盾、家学矛盾,考虑到他们既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兼顾家庭事务,他们的学习具有业余性、碎片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思政课教学进行调整和变化。

二、开放教育思政课“四个课堂融合”教学创新的内涵及特征

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主要有四个课堂,即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课堂、面授课堂、实践课堂、拓展课堂。“四个课堂融合”是指在思政教师教学的基础上,开放教育学生自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上的思政课程资源,积极参加当地学习中心组织的面授导学课、实践教学课,并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思政知识拓展课堂不断研学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如图1 所示),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专题讲座、红色基地研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将思政课理论及知识“润物无声”地嵌入到学生头脑中,使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和入行。

图1 开放教育思政课“四个课堂融合”教学创新示意图

(一)学习网课堂与面授课堂的融合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课堂是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课堂,所有思政课的学习任务均在该课堂完成。除思政课文字主教材外,教师线上导学与学生网上自学都主要在此课堂进行。学习网思政课程资源主要是“五分钟微课+专题测试+大作业”的学习模式。“五分钟微课”是国家开放大学的独特品牌,是以5—10 分钟的视频为核心而建立的网络课程。这些网络课程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集知识性和理论性于一体,能吸引学生收看,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程知识,学习效果较好。面授课堂是指学习中心为增强思政课学习效果,聘请思政课专家和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导学授课的课堂,主要有专题讲座、重难点导学和时政解读等形式。学习网课堂与面授课堂融合的表现为:一是将学习网资源融入专题讲座之中。专题讲座是指学习中心聘请相关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为学生进行思政专题辅导,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专题辅导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邀请党史专家作关于“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可结合学习网资源中的党史故事微课,让学生真切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二是在重难点面授导学课中介绍学习网课程资源,特别是推荐微课内容,吸引学生主动观看。重难点导学课要通过展示学习网资源,将抽象的思政文字教材内容变成图文并茂的PPT 演示,将充满革命激情、壮烈的党史故事变成动人心、感人深的微视频,进而“润物无声”地提升面授课堂的教学实效。三是将学习网课堂的大作业、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以时政解读课的方式进行导学,从而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之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观点时,可结合脱贫攻坚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解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果,让学生真正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始终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二)学习网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融合

实践课堂是指学习中心组织学生参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相关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现场体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红色资源等思政教学课堂。一是建设开放教育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善用包括学习网资源在内的各种红色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体验、感悟思政课的深刻道理,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以许光达故居纪念馆为思政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深刻感悟许光达大将“三让”精神,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二是开展思政课现场体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展览馆、博物馆、陈列室、各类VR(虚拟现实)实验实训室等现有条件,设计开发思政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开放教育学生基地研学活动,使其充分感受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提升思政实践课堂质量效益,激发学习网课堂与实践课堂的融合效应。三是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思政专题讨论活动。让学生结合学习网课堂和实践教学课堂的学习,开展有主题的学习讨论,撰写学习体会。专题讨论须在教师主导下进行,教师引导学生畅谈思政课程学习收获,展现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例如,在开放教育学生中开展党史知识抢答赛、红色经典诵读、唱支红歌给党听、“四史”公开课征文、学生说党史故事等思政学习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思政活动,感受思政学习的鲜活与快乐。特别是学生讲思政课活动,让学生以思政课教师身份讲授思政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充分运用思政主教材及学习网资源,积极查阅各类思政教学资料,精心撰写教案,广泛收集授课主题相关的案例及专家解读等资源,在备课的过程中自觉完成了课程学习,达到了思政课育人目的,真正做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三)学习网课堂与拓展课堂的融合

拓展课堂是指学生自主学习学校思政教学安排以外的相关内容的课堂。从开放教育思政课实践看,学习网课堂与拓展课堂融合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与“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融合。“学习强国”平台是内容权威、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广受欢迎的思想文化聚合平台。它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全面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是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信息库。将“学习强国”平台的资源融入学习网思政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开放教育学生思想觉悟、文明素质、科学素养,丰富思政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资源。特别是学习专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对学生理解消化思政理论知识有重要的辅导作用。此外,要求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平台相关专题测试、四人赛、双人赛等活动获得学习积分,既巩固了学习效果,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二是与学生社团研学融合。学习中心组织学生成立思政课学习社团,集体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程、脉络和语境,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理论分析的世界观基础、方法论运用和政策指导现实的针对性。这种学生社团研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开放教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其政治能力,提高勤学善思能力。三是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校园是开放教育学生发展潜力、释放活力、突破创新、展示魅力的场所,校园文化被视为一所学校的风骨。思政课学习网课堂与校园文化融合,首先是开展校训、校风和学风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开放大学的历史,了解开放教育的发展与未来,从而让开放教育学生热爱开放大学、热爱学习、热爱工作,不断增强职业道德与素质。其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开放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如每学期定期开展学术讲座活动、组织异彩纷呈的文体活动等,着眼于提高学员的校园文化品味,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充实校园文化内涵,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四是在学习网开辟学生活动专栏,鼓励广大学员将自己在参与学习活动、实践活动、文体活动等过程中的体会或感想,或将自主学习的心得体会发到网上的校园文化专栏中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这不仅丰富了网上校园文化资源,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活跃了校园学习氛围。

三、开放教育思政课“四个课堂融合”的实施路径

“四个课堂融合”教学要取得实效,真正使开放教育成人学生认可、接受并积极参与“四个课堂”,特别是实践教学课堂、学生社团研学课堂,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强化思政课堂教学实施。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融通

开放教育思政课主要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绝不是单纯地用在线学习代替课堂教学,也不是在线教学和面授教学两个相对独立过程的简单叠加[6]。在开放教育的四个思政课堂中,国开学习网、拓展课堂的“学习强国”等属于线上学习,面授课堂与实践课堂主要是线下教学。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融合方式包括:一是推进线上线下课堂内容融合。由于思政课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在适应开放教育学生思想特点、立足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要在思政导学课内容设计、表现方式及运用等方面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学生自学学习网课堂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面授导学课堂的主导作用,充分融合线上线下课堂,推动实现学生现实层面的自觉追求[7]。二是做好线上线下课堂教学方式融合。要以典型案例分析及现实虚拟交融的形式,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点进学生头脑。要综合运用启发式、沉浸式、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咨询式等教育方式,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8]。三是强化线上线下课堂效果融合,即通过混合式教学打造“活色生香”的思政课堂——“活”是思政课要源于生活,直面社会热点;“色”是思政课要五光十色、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生”是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香”是思政课要“香气四溢”,产生广泛影响[9]。“活色生香”的思政课堂落实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论断精准揭示了思政课的本质特征。思政课讲的道理,既有社会发展的大道理,又有人生选择的小道理;道理讲得好与坏直接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影响深远[10]。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始终是贯穿思政课的一条主线,其内蕴的道理包括治国理政的政理、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以及以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的事理。新时代思政课要在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中,引导学生懂政理、明学理、通事理[11]。把道理讲深,就要着力于学理的深究,体现理论的深度和厚度;把道理讲透,就要着力于说理的透彻,回应学生关切和困惑,让学生真懂、真信;把道理讲活,就要着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融会贯通[12]。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自觉担当民族复兴时代大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四个课堂融合”教学创新必须做到将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一是更新和转变传统实践教学观念,注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对接社会需求,将理想信念和“四史”理论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持续改进思政实践教学方法,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反向设计和正向实施,重点培养学生思政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促成思政实践学习素养的综合培育,改变思政实践教学就是单纯参观实践基地的片面认知。二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塑造三观”的实践教学理念,将红色基地、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拓展为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实践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磅礴伟力,在学思践悟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三是拓展合作交流,建设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与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合作,聘请基地研究人员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安排思政理论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形成“学校—基地”的思政实践教学协同机制,推进“创新型”思政实践教师团队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四是开放教育思政理论课堂要与广阔的社会、生动的实践有效对接、紧密关联,关注社会热点、弘扬时代精神、教育广大学生。要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主要知识点入脑入心,必须有效发挥“第二课堂”“大思政”教育的关键作用,直面时代、贴近生活、扎根实践。不断健全“大思政”综合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开放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领悟思政课理论知识。五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让师生读原著、学原文等多种方式,形成人人学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改进思政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坚持开门办好“大思政课”。要善用社会大课堂,让开放教育学生了解国计民生、回应时代召唤、践行青年担当,让思政实践教学更好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品格熏陶。

(三)整合利用系统内外资源

“四个课堂融合”教学须充分整合利用开放大学系统内外资源。一是加强系统内外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四个课堂融合”的基础是教师导学和学生自学。“四个课堂融合”导学对思政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他们必须熟悉每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能够将思政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案例和知识,让每个开放教育成人学生易理解、易运用。学习中心要组建由系统内外思政教师组成的思政课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团队的主要职责包括:集体备课,交流思政教学体会;集中学习思政教学最新文件精神,把握思政教学主题;研讨形势与政策课程讲座主题,结合时政举办专题讲座;调研开放教育学生现状,开展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讨;为学生思政课学习提供各类支持服务;集体评阅开放教育思政课各种形成性考核作业与终结性考核试卷;建设思政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思政教学团队可以通过“线上自学+线下研讨”“专题研讨+学思悟践”相结合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团队中开展研讨交流。团队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体会,不断挖掘和丰富思政课程育人内涵,打造思政示范课堂。团队要围绕教好、学好、管好思政课,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思政教学团队。

二是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展思政课教法研究。要提高思政课的时代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加强开放教育思政课教法研究。如,在“四史”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思政课学习网和其他权威学习网站上的事实、案例、故事、图片等素材与学生进行交流,以线上线下的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回答学生的疑惑,使思政课所蕴含的红色基因深植到学生价值观中。又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专题讲座中,要注重将党的二十大报告最新理论提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嵌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深层内涵和重大意义。要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利用鲜活案例事实,深入浅出讲述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过去五年以及新时代十年所取得的伟大变革。要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道理,引导开放教育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和实践行动。注重创新话语方式,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综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如红色歌曲、影视剧、短视频、红段子和网络流行语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用有意思的方式讲有意义的事情,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二十大报告的中心思想和核心要义嵌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来,使二十大报告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和入行。

三是聘请系统内外思政名师开设专题讲座,增强开放教育思政课专题讲座吸引力。思政专题讲座是针对思政教学中的某个专题进行的具有政治性、学理性和事理性的学术性讲座,与一般面授导学课有所不同。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基础属性,事理性是思政课的特有属性。专题讲座要坚持政治性、学理性与事理性相统一,既要寓马克思主义“道理”于“学理”,又要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阐释清楚。专题讲座要求主讲教师讲究授课逻辑性、教学设计规范性、内容层次性、语言表达流畅性等。因此,主讲教师不能局限于系统内外,只要其讲座的意识形态安全,授课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就能开课主讲。例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中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主讲教师必须有效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报告中的相关表述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找准授课切入口。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人格培育与精神滋养,促进开放教育学生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关注未来。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把理论问题讲生动、讲鲜活,在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借助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整合各类思政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教学主题,提高思政课专题讲座的教学效果与育人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网思政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美在课堂花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教育领域传统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以人教学习网电子教材教辅为例
天津老年远程学习网三年三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