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国典籍英译》教学研究

2023-11-15 10:12张英雪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课程思政

内容摘要:课程思政与典籍英译课程的融合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及政治素养内涵式培养的双重时代要求,最终目的是为全面构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建言献策,培养更多“讲好中国典籍故事”的优秀翻译人才。通过梳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典籍英译》课程的价值意蕴,借助罗杰斯情感教育理论,探析将课程思政贯穿翻译专业课程过程的基本准则,有利于探索课内外翻译教学的情感教育模式构建,发掘符合外语类翻译人才发展趋势的实现路径,为新时代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中国典籍翻译课程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国典籍英译》;情感教育;教学课程研究

基金项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横向项目“新时代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国典籍英译》教学研究”(项目编号:H2022177)。

作者简介:张英雪,博士,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

中国“典籍”作品是指“中国清代末年1911年以前”,“中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文献和书籍”(汪榕培、王宏 1)。典籍翻译是翻译行为的一种,除了具有翻译的共性之外,典籍翻译还包含“古代”和“国家重要文献”两项基本内涵。由于“典籍”的内容多为国家重要文献,这就决定了“典籍翻译”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国家政府机构主导完成。中国典籍翻译课程教学目的之一是传播中国文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这与新时代课程思政所宣扬的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不谋而合。本文以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国典籍英译》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罗杰斯情感教育理论,通过对中国典籍代表作品的英译教学情感教育模式探析,探索以“讲好中国典籍故事”为导向的课程构建范式,为全面构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新的借鉴,以期培养更多“讲好中国典籍故事”的高级别翻译人才。

一、课程思政融入典籍英译课程的价值意蕴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挖掘和运用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①,这为高校典籍英译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契机。典籍英译课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思政教育寓于典籍英译课程之中。

(一)加强国家认同与家国情怀

中国典籍作品,尤其在文学、哲学、艺术、民俗、政治、历史等领域的文化典籍记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和延绵不断的文明进程。汇聚五千多年文明的华夏智慧博大精深,是全人类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翻译成英语,既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承载着提升民族自信心、加强国家认同与家国情怀的重大责任,符合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大学生国家意识淡薄的现象愈发加剧。在外语界,由于西方理论一直占据主要位置,这便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国家意识缺席等不良后果。对此,中国学者杨枫认为:“新一代外语学子因缺乏中华文化的代际传承而在自由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价值潮流中载浮载沉,很容易成为‘漂泊的浮萍,这无疑是外语教育面临的国家意识时代困境”(杨枫 92)。中国典籍作品中蕴含着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的重要元素。早在夏商时期,表示国家概念的“社稷”“宗庙”等代名词就已出现。战国以后“国家”一词逐渐开始使用,并以“国”“邦”“天下”等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以孔子和孟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国家观念。孟子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孟子的国家观本质上的一种家族国家观,即“国”是扩大了的“家”。对于家国同构思想,孔子也有类似的表达,他认为君子应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这样才能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理想社会秩序。儒家文化提倡的家国同构认为“国”与“家”都具有强烈的人伦性,其正常运转都离不开道德伦理的维系。家国同构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根源,为伦理国家观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忠孝也自然成为家国同构下臣与子的最高道德标准。

儒家经典文化中的家国同构奠定了新时代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对于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通过中国典籍文化的英译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对引导和培养其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尤为重要。国家认同是指国民“ 对本民族和本国家的语言、文化、传统、边界、制度、价值、利益和身份的一种自觉的认可和接受”,是“ 人类社会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政治认同”,决定着公民“ 对国家政权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情感”(俞可平 17)。一方面,在典籍作品的英译过程中,学生们容易形成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视角; 另一方面,为了更加准确的进行典籍作品的翻译,学生在厘清中国文化的文化特征中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提高法治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大学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生力军,提高法治意识与公民责任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在高校课程思政的课堂上推行法治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养成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中国典籍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作品中就出现了关于法治观念的记载,如《尚书· 吕刑》阐述了法律的起源及其变革,解释了西周“ 明德慎罚” 原则的新变化。秦汉时期的《汉书· 刑法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意义上的法制史学著作。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儒家传统法治原则提倡“ 德主刑辅”、“ 礼法圆融”,认为礼与刑都是法的组成部分,礼为大法,刑是辅助之法,主张以德去刑,即所谓“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与儒家“ 仁礼为本” 法治观念不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则认为,“ 法” 与“ 术” 两者不可或缺:“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韩非子· 定法》)。在韩非子看来,“ 法” 是“ 术” 的标准,无“ 法” 之“ 术” 最终会背离“ 法治” 的基本方向;“ 术” 是“ 法” 的手段,无“ 术” 之“ 法” 最终实现不了“ 法治”。虽然儒家典籍和法家典籍关于法治社会的论述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中国典籍作品中人们对以“ 法” 治国理想社会的朴素向往。这种“ 法治” 治国的追求一直延续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为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設打下了坚实基础。2015 年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指出要“ 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各种保障能力建设,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 ②。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对全体公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教育,是培育涵养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基础。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

通过对中国典籍作品中有关法治观念的梳理和翻译过程,大学生可以系统了解中国社会法治化的历史,从历史角度深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增强个人法治意识,尤其是加强自身国家安全方面的法治意识,自觉保障国家政治安全和维护国家良好形象,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

(三)培养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

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 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按照《意见》精神,高校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

中国典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典籍作品中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变迁的见证,也是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作品是中国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在当今社会仍然以新的形式出现。新时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中华民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化基因的延续。作为记载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媒介,典籍作品的译介和传播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外语教师在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还有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一方面,在典籍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文学、伦理、风俗等多种文化元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典籍作品的译介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修齐治平的价值信念,时刻警惕来自西方的文化霸权现象,承担起新时代翻译工作者的文化使命。

中国典籍作品的译介承担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桥梁作用。传承优秀文化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将“典籍中的中国”传播给世界是高校翻译人才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职责,对高校外语教师而言,保持中国固有文化身份、培养自身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是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题中之义。

二、课程思政融入典籍英译课程的基本原则

中国典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财富。新时代面临我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国典籍英译成为打破文化壁垒,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典籍英译课程应该遵循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整合中西翻译理论以及推动中华思想文化输出的原则。

(一)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原则

文化在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中表现出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中国典籍英译》课程教学将中国文化素材以翻译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典籍英译赏析、中国故事讲述等方式,可以将中国优秀文化典籍英译有机融入到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

典籍翻译过程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数千年灿烂中国文化的了解,帮助其在优秀文化典籍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既可以增强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文化自豪感,也有利于向世界宣传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我国历史悠久,优秀文化典籍更是浩瀚如烟,其内容涉及历史文化、文学艺术、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生态环境等诸多主题,典籍作品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文字体现。从《论语》到《道德经》,从《孙子兵法》到《本草纲目》,从《西厢记》到《红楼梦》,这些优秀典籍作品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团结统一、厚生爱民,爱好和平、不畏艰难的伟大民族精神根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文化典籍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切体现。此外,中国幅员辽阔,传世的民族典籍其丰富和完备程度世界罕见,包括史诗、神话、民间故事等在内的民族典籍是人类历史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典籍保护整理、翻译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优秀文化典籍英译,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现象,向世界更好地宣传中国优秀文化。

课程思政主要借助专业课及通识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典籍翻译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语言翻译过程相结合, 既提升了《中国典籍英译》课程教学的深度,又弘扬传播了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发展。

(二)整合中西翻译理论的原则

受各自文化历史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中西方翻译标准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典籍英译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发挥中国翻译理论的优势,还要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先进成果,在合理整合中西理论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典籍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

国外翻译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沿着“ 語言学转向- 文化转向- 后殖民翻译理论” 这一脉络进行研究。其中奈达的《翻译科学探索》从科学角度对翻译进行定位,勒弗菲尔的《翻译、改写和文学名声的操控》从比较文学视角入手使翻译研究进入到文化研究领域,斯皮瓦克的《翻译的政治》从文化理论视域强调了政治和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与此相比,中国传统译论多借用中国儒家思想、中国画论和中国文论中的概念对翻译理论进行阐释。20 世纪末开始,受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影响,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 大中华文库” 等国家级翻译项目,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随之进入繁荣期。比如,许渊冲的“ 三美” 原则,汪榕培的“ 传神达意” 标准,黄忠廉借用“ 语内翻译” 和“ 语际翻译” 模式提出的典籍翻译转换机制等理论纷纷出现。中国翻译理论多注重文本内部的研究,即多从语言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与此相对,外国翻译理论已从语言角度转向了文化研究。两者在翻译上侧重点不同。将两者结合起来, 不但可以促进翻译实践高效发展,还可以加强中外译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 中国译本走出去”、“ 外国译者走进来”。为此,需要做到:一方面,提炼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实践过程并总结出某些有价值的观点;另一方面,借鉴西方译论并对其阐释说明, 将其提升为某个中国化的翻译理论。如20 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大学中出现的“ 经文辩读” 为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中国学者杨慧林就借用“ 经文辩读” 对理雅各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从其注释中发现了更多有益的思想。

中国典籍翻译迄今为止已有了几百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新时代为了推进典籍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将中国本土的翻译批评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能够更好转化典籍翻译理论资源,不断丰富典籍翻译理论研究。

(三)推动中华文化输出的原则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这种时代背景下,以典籍翻译为重要抓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既是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从现实层面而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文化发展规律的主动把握,是对自身文化的理想、信念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珍惜,對当代主流文化的认同与坚持,对未来文化发展道路的自信、担当和追求。中华优秀典籍文化是中华5000 多年文明发展史积淀的文化瑰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得以产生最深层的源头活水,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延续的重要底色。虽然我国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典籍作品更是多如瀚海,但是典籍作品翻译成外文的局面却不容乐观。据统计,1900年到2000年100年间,中国翻译的西方文、史、哲、政、经、法、数、理、化等书籍“近10万种”,但被西方翻译的中国书籍种类“还不到500种”(汪榕培、王宏 2)。由于语言文化上的限制,很多古文典籍中的名篇佳作不能被西方社会完全解读,甚至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外国译者的自身问题导致译本与原文基本内涵存在较大偏差。进入20世纪后,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一大特点是中国人加入到了译者行列,改变了只有外国人英译中国文化典籍的局面。近年来,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招收了典籍英译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生,促进了我国典籍英译工作的发展。典籍英译教学是大学生熟悉传统文化、提高学术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语言学习的有效手段。《中国典籍英译》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系统培养,可以让学生树立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激发起学生学习典籍翻译的动力与活力,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最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

文化典籍对外翻译课程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深入探究当前我国典籍对外翻译课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完善翻译典籍课程机制和创新推广方式,有助于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快国家文化领域的建设步伐。

三、课程思政融入典籍英译教学的路径探析

中国典籍作品内容丰富,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详实的德育素材和思政元素。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教学环节,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章节内容有效融合德育思政要素,将典籍英译自然地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

以《孔子及其<论语>英译》这一课时为例。

首先,授课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典籍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论语》包含的修身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知耻、好学、守信、明礼、行仁”等基本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最终目的具有内在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品德与修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成为有利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修己以敬”、“吾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修身原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开展《论语》翻译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论语》当中所蕴含的修身准则,才能使学生充分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的指导作用。

其次,授课中教师要根据《论语》具体内容灵活使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传播中国文化。如在翻译《论语·学而第一》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时,英国翻译家理雅各将其中的“文”译为“polite”,虽然极力在目的语中寻找对等的字眼,但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而言,这样的翻译方式理解起来仍然存在较大难度。相对而言,中国翻译家林戊荪则采用音译的方式,将其直译为汉语拼音“wen”,并在注释中解释为“The study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six arts, i,e, rites, music, archery, chariot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对历史文献以及对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学问的研究。)可以看出,林戊荪译作的目的是弘扬中华文化,对“ 文” 一字使用“ 音译加注释” 的处理方式,(“ 文” 的音译)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意象,(“ 六艺” 的注释) 也使外国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了解。

最后,授课后教师要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特点,对《论语》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加以拓展。比如,在比较完理雅各和林戊荪对于《论语· 学而第一》第六章的翻译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本章的中国文化精髓。孔子认为学“ 文” 的前提是“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对于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视。针对如何做人, 孔子提出应当先修私德,再学知识的成才途径,即“ 在家要孝敬父母,敬重兄长;待人接物,要严谨守信;打好这些根基后,再进行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知识对于个人成长固然重要,但自身的道德修养却更为重要—— 个人只有做到“ 德才兼备”,才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益的人。结合典籍翻译课程,教师要启发学生提炼《论语》中体现的儒家做人原则,并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公民个人基本道德规范相联系,体会《论语》经典语录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国典籍英译》课程是为翻译专业低年级开设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在翻译教学具体环节中合理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可堪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课程思政融入典籍英译教学的模式构建

20 世纪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 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教育观突出了情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罗杰斯情感教育理论对新时代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具有启发功能—— 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典籍英译课堂的情感教育模式,对探讨高校典籍英译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翻译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鼓励教师推动情感引导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情感教育利用情感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加强对学生情感引导与开发,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中国典籍英译》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使将情感教育渗透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内在需求,引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罗杰斯认为“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要成为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学校要求的化身和向下一代传承知识的管道”(罗杰斯 26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全局出发,陆续提出教师应当具备“ 四有”“ 四个引路人”“ 四个相统一” 的标准。其中,“ 四有” 教师是指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应当同时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到政治觉悟强、爱国情怀深、业务能力过硬—— 这既是对高校教师教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也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了直接依据和根本遵循。教师只有先做到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能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 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自觉融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要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使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其中赋予中国故事鲜明的中华文化情感尤为关键。教师自身要具备情感教育的意识,主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实现。在中国典籍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真挚的情感与学生产生情感关联,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在本课程开始时,教师需要从中外文化交流史、典籍英译现状和意义等视角总体阐述典籍英译课程的时代价值。中国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但相对于西方典籍在中国的汉译数量,西方翻译中国典籍的数量远远不够。对外版权贸易方面,中国和外国的逆差比例悬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典籍英译的人才十分匮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开课伊始就向学生讲清我国典籍翻译的需求和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时代责任感,从情感上引发学生典籍外译的兴趣。

罗杰斯认为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促进学习和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使他们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故事教学法以其趣味性、启发性、互动性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独立思索、主动探究、深刻反思。在中国典籍故事翻译中,教师要赋予典籍翻译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书写与讲述中国典籍故事的意识与能力。

(二)激发学生参与情感教育

罗杰斯人本主义及其教育思想倡导受教育者应该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即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欲望与能力。在典籍翻译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将中国典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尤其在课外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和使用典籍翻译的内容,形成一种有意义、自发性的学习体验。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忠实对等”翻译原则,使目标读者能够像原语读者那样理解和欣赏中国典籍故事的韵味。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从商朝时,中国就出现了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经过秦朝及两汉大一统的发展,汉字基本定型并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影响广泛。辽宋夏金元时期,多元文化更为交融。明末清初经济进一步发展,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学生在翻译典籍时,要品味中国历史的厚重,激发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真正将中国典籍看作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才能在翻译时候传递出中国故事的历史感与时代性。比如在《史记》翻译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领略其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方式,通过视角的转变呈现历史的真实性和厚重感。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异质文化翻译策略与流畅语言翻译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多形式、多媒介推动中国典籍故事的有效传播。教师尤其要聚焦学生对专有名词解析、背景信息搜集、文言句法英译等能力的提升,将“深度翻译”作为弘扬中华文化故事的重要途经加以研究与实践。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深度翻译”为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即在文本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各种注释和评注,尽力重构源语文本产生时的历史氛围,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理解源语文化。深度翻译是减小跨文化误读和翻译难度的有效方式。比如在翻译《窦娥冤》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其世俗背景,引导学生学习俗语、习语、谚语以及典故,体会中国古代悲剧典范作品的艺术魅力。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各种典籍翻译技巧的能力。罗杰斯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学习动力,并能在后天发展中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老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有自我学习的潜能。在典籍翻译时,注重培养学生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技巧,同时辅以读者接受、功能翻译、文化翻译等理论讲解,让中国典籍故事翻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只有让学生具备多维能力,如对译作鉴赏与审美能力、实践翻译能力与计算机辅助翻译能力、认知与共情能力等,才能够让其更加准确地从事典籍翻译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心、思想政治修养等。

与传统教育思想不同,在罗杰斯的设想中,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非指导性教学” 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典籍翻译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潜能得以发展、学习能力得以提升的过程,其最终目的不仅只是传授翻译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借助教材进行情感熏陶

教材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载体,还蕴含着育人的价值和情感素材。罗杰斯认为情感教育的过程与道德认知的教育过程是一致的。情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力,要想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必须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典籍教材中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教材文本中的显性情感因素,并发掘隐性情感因素,在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基础上,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和培养,并使其有效地体现在教学成果上。笔者在典籍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中国典籍英译》由汪榕培和王宏教授主编,是高等院校本科翻译专业系列教材的优秀教材。教材旨在为本科翻译专业高年级学生接触典籍英译基本理论、了解典籍英译的特点、掌握典籍英译的基本策略打下坚实基础。全书将中国文学典籍分为古典散文、古典诗歌、古典戏剧和古典小说等四部分,每一部分选择四到五部经典作品进行翻译对比分析,既有理论综述—— 着重介绍该文体的流变、写作特点、英译概况及英译基本原则,又有英译评析—— 从两种以上译本对具体英译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对中国典籍英译的发生、发展及其传播和影响的历史进行系统研究。《中国典籍英译》选取的这些作品都是名家名篇,如在散文部分探讨《论语》《逍遥游》《墨子》《道德经》英译,小说部分探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英译。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通过在爱国情感、责任意识、道德品质、价值判断等方面因势利导,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和感染。比如在翻译《红楼梦》这部具有“ 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 之称的现实主义作品时,通过翻译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和悲天悯人的文人情怀。在《诗经》翻译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学地位和情感内涵,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自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初就被各国译者翻译成不同版本。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外对承载着中国特色的古典诗歌翻译有了强烈的兴趣。对于典籍作品中的情感因素,特别是含有隐形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充分了解并分析教学内容的背景,发掘其蕴含的情感。教师通过深化情感认知, 明确情感教育的方向,可以给予学生情感上积极的引导。尤其是通过古今材料的对比, 使得学生获得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的感性认知,激发学生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中国典籍是古人智慧与思想的重要载体,而典籍翻译的教材为学生深切感知典籍中精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提供了具体载体,借助教材的使用和学习,学生能够真正感悟中国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以及新时代中国政府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理想境界。

作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课程思政”承担着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重大责任。在国家逐步提出“大思政”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转化为内在德性是新时代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然命题。将课程思政与典籍英译课程相结合,既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又促进了学生政治素养内涵式发展,最终目的是构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讲好中国典籍故事”的优秀翻译人才。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到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軟实力”,再到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以看出我国对繁荣并传播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课程思政与典籍英译教学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还可以依托高质量的外译经典作品,以“和而不同,尊重差异”的文化胸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华文化的智慧。

注释【Notes

①具体详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参见《人民日报》,2017年2月28日。

②具体详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载于《人民日报》2015 年 1 月24 日,第1版。

③具体详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新华社》,2017年1月25日(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322.htm)。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刘毅、钟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Rogers, Carl. The Carl Rogers Reader. Trans. Liu Yi and Zhong Hua. Beijing: China Renmin UP, 2006.]

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Wang, Rongpei and Wang Hong.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9.]

杨枫: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时代困境、内涵结构与实践路径。《外语与外语教学》2(2022):91-96。

[Yang, Feng. “The Era Dilemma, Connotation Structure, and Practical Path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 (2022): 91-96.]

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2004):4-21。

[Yu, Keping. “On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Marxism and Reality 1 (2004): 4-21.]

责任编辑:翁逸琴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探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