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院士”刘嘉麒的斜杠人生

2023-11-15 09:00:28
读报参考 2023年32期
关键词:火山科普

82岁的“火山院士”刘嘉麒,与火山结缘已一甲子。作为我国第一位火山研究领域的院士,他将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提高到国际水平,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性、原创性的工作。

暴走老将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间会议室,记者见到了刘嘉麒。蓝衬衫、黑西裤,脚踩一双运动鞋,他一边寒暄,一边快步绕过长桌坐在记者对面的沙发上,声音洪亮、脚步稳健,让人丝毫看不出这已是一位耄耋老人。

见记者注意到自己脚上的运动鞋,刘嘉麒主动介绍起这双“老搭档”:“别看这鞋旧了点,穿起来特别舒服。搞我们这行的,特别费鞋!”他说,前不久,自己刚穿着它去了趟四川省甘孜县考察,“那里海拔4000多米,别看我一把‘老骨头了,这点高度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事”。

谈起自己为研究火山“暴走”全球的经历,刘嘉麒没等记者先提问,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我们搞地质的,如果一辈子看不到火山喷发,也是挺遗憾的一件事儿。”刘嘉麒回忆,火山喷发现场,自己亲眼见过五六次。“比放焰火壮观得多”的景象,令他刻骨铭心——火红的岩浆像潮水一样滚滚流淌,热浪袭人,现场测量显示,岩浆温度超过了1000摄氏度。

火山喷发之美,动人心魄;而火山研究,却往往惊心动魄。2000年,刘嘉麒曾远赴印度尼西亚考察喀拉喀托火山,这座著名的火山曾在1883年发生过一次巨大的喷发,造成3万多人死亡。100多年来,它始终处于活动期。刘嘉麒和团队成员为了近距离观察研究这座火山,毅然决定向山顶进发。他们一路攀爬,本想攀登到喷气冒烟的山顶观测火山口状态,然而就在距离山顶不足200米时,意外发生了——地面突然开始震动,“这是火山喷发的前兆!”随着刘嘉麒语调升高,记者的心也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大家惊慌失措,狼狈地往山下逃,谁也顾不上谁……”所幸火山没有马上喷发,这群科考人员才躲过了一劫。

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刘嘉麒几十年的探险经历中,遇上过不止一回。“心理阴影?从来没有过,满世界地跑,也从来没想过怕死,科学探险本来就是一场冒险,勇敢一点是必要的。”不过,在他看来,这并不意味着要去做无谓地冒险——不仅要清楚可能存在的风险,还要知道怎么去保证自己的安全。

比如,火山爆发时,当滚烫的洪流袭来,如何躲避是有讲究的。刘嘉麒掰着手指头,把可能遇到的险情列举了一遍,详细地向记者科普。其实,熔岩流对生命的威胁不是最大的,火山爆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才更危险。“有防毒面罩最好,没有的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快撤离。”刘嘉麒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在我相熟的同行里,至少有三位科学家在考察火山现场时以身殉职,他们的专业知识很强,却还是为了火山研究献出了生命。”刘嘉麒的语气里满是惋惜。

除了危险和不确定性外,火山科考还充满着艰辛。每次前往火山实地考察,刘嘉麒都要扛回几块重达几十公斤的石头,当作样本带回实验室分析。为了能背回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材料,自己就必须轻装上阵,身上的装备也只得一减再减。一双舒适耐磨的登山鞋、一顶大檐儿遮阳帽、一个轻便能装的背包,几十年来,刘嘉麒就带着这“老三样”,在全球各地到处跑。为了省时间,他一般不走回头路,就算天黑了也不会选择掉头回旅店休息。饿了,就以地为席,从包里拿出干粮,填饱肚子;困了,就以天为盖,找个壕沟一趴,和衣而眠。

点石成金

中国的火山研究早年相对落后,国际上甚至一度以为中国大陆没有火山。刘嘉麒一步一个脚印,用遍布全国的足迹改变了这种认识。1980年代,他远赴新疆西南部的西昆仑山考察,并首次查明当地火山曾于1951年喷发。“经多方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那时候当地正在筹备青藏铁路的建设,有工人曾听见过声、看到过烟,这意味着火山喷发的确存在,但规模不大。”于是,他写下了中国大陆最新一次火山喷发的记录,并将这座火山定名为阿什火山。几十年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有火山分布的各个地区,著有《中国火山》一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火山的分布和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嘉麒开始更加关注科学研究如何造福人民、推动社会进步。“我搞科研,用的是‘公费,花的是纳税人和国家的钱,要对社会有所回报。”于是,他把硬邦邦的火山石拉成了丝,帮助企业制作适用于民用、航空、化工等领域的新型纤维材料,真正做到了“点石成金”。

在刘嘉麒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卷草绿色的线轴,上面缠绕着一圈圈丝线。“它的原材料是一种由火山喷发形成,在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岩石——玄武岩。”他捧起一卷线轴,顺着丝线纹路轻轻抚摸,“摸起来和塑料绳有些相似,又轻又韧。”

他解释,在过去,玄武岩常常被碾碎后用来铺路,公路和铁路的路基石子大部分都是玄武岩。随着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发现,原来玄武岩融化后可以拉成丝,能做成具有广泛用途的复合材料。它抗腐蚀、阻燃、环保,可以代替碳纤维和钢铁,运用于航空、航天、军事、交通和建筑等方面,也可以用来纺线织布,做成消防服,“前景非常广阔”!

他说,科研不光是写文章、著书立说,还要用创新指导创业,把科学变成财富,将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在他的推动下,我国已经成为玄武岩新材料领域的领跑者,在相关技术、生产和应用等方面的水平都远超其他国家。

斜杠人生

如今,尽管已经82岁高龄了,但刘嘉麒依然活跃在科研、科普、教学第一线。不出差的日子,他习惯早晨扫一辆共享单车,骑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来上班。一路上碰到的学生都会对他投来崇敬的目光,毕恭毕敬地叫一声“刘院士好”。而在网络空间,刘嘉麒的身份不仅是院士、教授,还是一名资深的火山知识科普博主。

2021年11月30日,国内知名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简称B站)的视频博主里多了一位笑眯眯的白发老人,“哔哩哔哩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刘嘉麒,很高兴你们对地球科学感兴趣”。这句亲切的开场白,拉近了院士和网友的距离,从此刘嘉麒也被网友们称为“爷爷”和“大佬”。

如何喝五大连池的矿泉水?把冰山扔进火山會怎样?火山可以“降血压”吗?人类能否挖穿地球……目前,刘嘉麒基本保持着每周一条的频率更新科普视频,每条视频时长约5分钟。很多网友评论,“刘爷爷”的科普视频总是干货满满,却也不失趣味性。因为他从不枯燥死板地讲述,而是用活泼生动的解说配合着大量影像资料和动画,让网友在不知不觉中听入了迷,结束时还觉得意犹未尽。

播放次数靠前的是一条分析富士山喷发的视频。视频中,刘嘉麒介绍了富士山形成的原因,通过分析其喷发历史和勘测数据来说明富士山目前的状态。同时,他还推测,富士山可能属于中基性岩浆,喷发规模不会太大,但流淌性较大,做好预警才能降低危害。

为了能让网友更加直观地理解自己的观点,刘嘉麒还向视频剪辑师提出,将关键语句提示在画面中,或者使用视频剪辑来帮助观众联想画面。类似细节,刘嘉麒都要亲自把握,而原本枯燥的内容,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他还时常更新互动内容,精选出网友提出的热门问题进行回答。他说:“这样不仅达到了科普的目的,也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刘嘉麒依旧星夜兼程,胸中仍是一颗拳拳赤子心。

(摘自《北京日报》何蕊)

猜你喜欢
火山科普
超级火山
趣味(数学)(2021年5期)2021-10-13 06:49:18
身边的火山
海底火山群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有趣的火山图
火山
我是火山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
杭州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5: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