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有”课堂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15 01:49:12
教师博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五有育人教学内容

任 荔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江苏南京 211800)

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育人作用,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江浦实小),积极探索指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五有”课堂育人模式。

一、植根塑形——“五有”课堂的为何与何为

当代中国教育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也就是说“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如何能够聚焦课堂,以丰富的课堂文化浸润儿童,使其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挥数学学科育人的作用?笔者认为,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课堂生态以及基本目标的达成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此背景下,我校数学学科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五有”课堂育人模式应运而生。

1.0版的“五有”课堂是“有形、有机、有趣、有益、有效”的课堂,分别从结构性、联系性、趣味性、有益性和有效性五个方面转变课堂教学,探索小学数学课堂育人模式,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作用。

二、优化诉求——“五有”课堂的完善与重构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洞察1.0版五个“有”的厘定主要是从课堂内涵着眼、停留在教学操作层面的论证与预设,因此价值层面有所欠缺。有的概念之间存在交叉、覆盖、含混的问题,比如“有形”的这个“形”概念较为宽泛,不便把握;“有效”侧重于短期效果,“有益”侧重于长线发展,但这两个概念又互相包含,难以具体界定。“五有”课堂五个“有”的逻辑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次,没有深度探求学科本质,未曾多维度关注动态发展的个体,架构育人模式尚欠“火候”。

我们深知,要想最终实现学科育人,还要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以人为本,让儿童站在正中央;还要深入数学学科的本质,把内涵和外延相结合,有形和无形共融通,不断在课堂内外编织无形的育人网络。经过“实践—反思—提升—再实践—再反思—再提升”的循环摸索,我们对课堂的内涵结构进行了丰富,完成了2.0 版本的“五有”构建。

升级版的“五有”课堂以“有道、有情、有源、有型和有益”为特征,分别从“价值取向、课堂生态、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五个维度探索课堂育人模式。个中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2.0版“五有”关系图

(一)价值取向有道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健全人格的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五有”课堂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堂生态有情

叶澜先生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有感情的鲜活个体。能否充分理解儿童,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已有的认知经验,对于教育成败至关重要。在我校的“五有”课堂中,教师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以情化人,以爱育爱;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育人的同时,也不断涵养自己的品格和修养,积淀教学智慧,同步育己。

(三)教学内容有源

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知识虽然多以具象载体呈现,但知识之间都有着内在与外在的密切联系。内在联系指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外在联系指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找到知识的本源,透过借以研究的具象载体,凸显学科本质,打通内在与外在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培育学生学科素养。

(四)教学结构有型

教学结构的有型主要关涉教学设计的有主有次和课堂实施的有致有章。学校提出的基本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即课前三分钟展示、关键问题引领下的自主探究、有层次的发展性练习、有深度的自我反思、自主练习。这五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五有”课堂的基本范式,是教学结构的“型”。原则上每节课必须具备中间三个环节,因为这三个环节是“五有”课堂实施的核心,是提升学科素养的依托,是学科育人的灵魂阵地。其他两个环节的设定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施进展灵活调整。

(五)教学过程有益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有益则指向儿童的长效发展。“五有”课堂的构建既要关注每堂课的显性效果——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达成“教”的目标,又要关注其隐性效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落实“育”的目标。

三、建设跟进——“五有”课堂的实践与推进

通过持续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研究,“五有”课堂五个“有”的内在逻辑越发清晰,教师能够自发、自主、自觉立足学科育人,从“价值取向有道、课堂生态有情、教学内容有源、教学结构有型、教学过程有益”的“五有”视角审视打磨、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形成特有的课堂育人范式。

(一)形成了小学数学“五有”课堂评价量表

课堂评价是判别课堂教学实践是否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五有”课堂的内涵特点,重点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从“有道、有情、有源、有型和有益”五个方面切入,结合“价值取向”“课堂生态”“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五个要素,制定了“五有”课堂评价量表(如下表)。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数学“五有”课堂评价量表

(二)形成了小学数学“五有”课堂育人的课堂范式

经过不断跟进研究,我校数学学科逐步构建了小学数学“五有”课堂育人的范式(如图2),拥有了大量数学“五有”课堂的课例。

图2“五有”课堂范式

小学数学“五有”课堂育人的基本要求:教师认真解读教学内容,准确了解学情,从学习目标“三会”着眼,发掘本节课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拟定教学目标;依据“五有”课堂的基本结构,即“课前三分钟展示—关键问题引领下的自主探究—有层次的发展性练习—有深度的自我反思—自主练习”,设计大板块、低结构教学流程;提炼“五有”要素,拟定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及时反思。

(三)形成了小学数学“五有”课堂校本研修的框架

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我校数学组还搭建了小学数学“五有”课堂育人模式的校本研修框架:执教老师将课前教学设想、课中教学过程与课后反思随笔相结合,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实施过程、作业设计和学生收获,形成一份完整的材料。

组内其他成员按照不同年段分小组听评课,在观照全课的基础上,分别从五个“有”的不同维度进行课堂观察——观察员重点围绕本小组负责的一个“有”展开翔实、深入的切片研究和分析,完成课堂观察表。

经过集中研讨、反复研磨,执教者逐步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汇总整合执教老师和观察小组的材料,为后续研究和开发积累经验,使研究更具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深耕一节研究课往往需要多次的试教和调整,每一轮研磨,教师们都认真基于数学学科素养和“五有”课堂要素深入有序研讨,并及时记录、整理。个人或者小组根据材料修改完善形成论文或案例,参加论文案例评比或投稿发表。教研组汇总、整合,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四、成效展望——“五有”课堂的“诗与远方”

随着“五有”课堂的落地生根,我校数学课堂走向鲜活和立体,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更加深刻准确,学生在遵循生命节律的数学学习中拔节抽穗,尽情伸展,感受数学的温度,享受成长的喜悦。

玩得转,说得清,学得透。在“五有”课堂的涵养下,在生动多彩的数学学习中,江浦实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蓬勃生长。课前三分钟活动已渐成常态,这一模块给儿童提供了拥抱数学、表达自我的个性化舞台;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创意便随之而来,“生活与数学”优秀作品惊喜连连;数学周活动中,学生通过玩数学、用数学碰撞智慧火花,感悟数学之美……在“五有”课堂的引领下,江浦实小学子正昂首阔步走进数学的广阔天地,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

综上,“五有”是课堂的五个维度、五种要求和五项目标,这五个要素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五有”的整体有机落实是推进学科育人的标志。“五有”课堂从每一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和长远发展出发,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积蓄智慧,在理性严谨与色彩斑斓中提升学科素养,以立体生动的课堂、丰富完整的教育,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五有育人教学内容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做“五有”教师,打造思品课的情感教学
论学校管理者的“五有”素养
教育(2016年42期)2016-11-26 07:28:25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五有”成就高考高分作文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做一个“五有”的管理者
江西教育A(2015年9期)2015-11-03 05:42:42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