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作中的用典研究

2023-11-12 18:28韩秋霞
新楚文化 2023年18期
关键词:用典词作苏轼

【摘要】苏轼善用典故,借助用典来丰富词作内容、深化情感、拔高境界,除却发挥词作品助兴娱宾的交际功能外,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本文主要研究苏轼词作中所采用的用典方法,分析了苏轼用典的方式,阐述了他用典的具体方法,并探讨了苏轼用典手法中所体现的处世哲学与情感,展示苏轼用典的特色。

【关键词】苏轼;词作;用典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8-0024-04

一、引言

纵观古今,似乎越是优秀的诗人,经历越是坎坷,最伟大的诗人往往不是居于庙堂之上的掌权者,而是壮志难酬、郁郁寡欢的人,李太白满腹经纶,却始终无法接近权力的中心,得以伴君左右却是以取悦贵妃的工具这种尴尬身份;杜子美心怀天下,可这天下却不容他,饥寒甚至夺去了他的幼子。而苏东坡,在诗作成就上虽不似太白的浪漫洒脱、开创一代先河,也有别于子美以诗写史,录人间疾苦,但他的词别有一番滋味,融合了儒释道三种思想,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苏轼词作中题材内容与精神境界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类手法的使用,其中用典是不可忽视的。

二、苏轼选用典故的方式

任何写作手法都必然服务于作品的创作过程,选用典故时也必将选择与所描述之事物、所介绍之人、所表达之情具有紧密的关联,使用典故来衬托、反衬、深化、突出,从而更为顺畅地抒发观点。一般来说,苏轼常用的选典方式主要包括根据人选典、根据地选典、根据事选典,三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苏轼在选用典故时会充分考虑人、关系、事等各项因素,有时选用同一典故的目的和作用也存在差异。

(一)根据人选典故

根据人选典故主要指的是根据所写之人的姓名、官职以及与作者的关系等来选择合适的典故,能够从中体现苏轼典故选择方式的灵活性,通过选取典故来表达对人物的欣赏、赞美或是讽刺、揶揄,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真挚。

根据人选典故时,最常见的就是选用与目标人物姓氏相同之人的典故,借助历史人物来与写作对象作对比。例如在《南歌子·琥珀装腰佩》中,苏轼所写的对象名为周豫,与三国人物周瑜的姓名读音相似,因此苏轼使用了“但得周郎一顾、胜珍珠”的句子,指出周豫在音乐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楚州地方的歌姬都恳切地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与指导,从而提升技艺,其迫切之情甚至超出了对财物的喜爱[1]。《菩萨蛮·述古席上》中,苏轼在“醉客各西东,应思陈孟公”使用“陈孟公”来与陈襄类比,陈孟公即陈遵的字,二人同根同源,且都喜好美酒,慷慨大方,用美酒来招待客人,酒席上宾主尽欢,和谐美好。这里典故的使用既雅观大方,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宴上宾主觥筹交错的场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离别后真挚的想念[2]。在《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中,苏轼有“堕泪羊公却姓杨”一句,以羊祜与杨绘作比,一是因為两人的姓氏读音相同,但字不同;二是为了体现与友人分别时依依惜别、潸然泪下的场面,体现了两位朋友之间的真情实感。另外,羊祜是西晋时期十分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镇守在荆州地区,勤政爱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他去世后,当地百姓为他建造寺庙、竖起石碑,称为羊公碑,每逢祭祀时节,周围的百姓都会自发地前往祭拜,闻者无不伤心落泪,因此也成为堕泪碑。苏轼借用此典故来称赞友人杨绘也像羊祜一样励精图治,功勋卓著,深得民心。

(二)根据关系选典故

苏轼还会根据写作对象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或者其彼此间的关系来选用合适的典故,历史上有许多挚友、恩爱夫妻等的模范人物,借此可体现苏轼与朋友的关系亲厚。例如在写给王闰之的《减字木兰花》中,苏轼有“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一句,借用了《晋书》中苏蕙的典故。苏蕙为丈夫织出了回文诗,表达了对远方的夫婿沉痛且动人的思念之情,王闰之给苏轼寄信,苏轼从中悟到的心意也正是妻子对他真挚的情意与眷恋,体现了二人之间亲密的关系与无间的爱意[3]。《满江红·忧喜相寻》是为董钺及其妻柳氏而作,苏轼以历史上著名的模范夫妻、举案齐眉的梁鸿夫妇同董钺夫妇作比,赞扬了这对夫妇与梁鸿夫妻一样能够安贫乐道、相濡以沫;在下片中又反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典故,以“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来嘲笑司马相如不能安于贫困,反衬董钺夫妇安与贫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同忧患如处富贵”的处事态度,表达了对这对夫妻的高度赞扬。《沁园春》则是表现了与弟弟苏辙之间亲密的兄弟关系,回忆了兄弟二人求学入仕的经历和抱负,以陆机、陆云两兄弟同自己和弟弟作比。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与弟弟二人一起进京赶考,并同时考中进士,一时风头无两。彼时苏轼的年龄只有21岁,弟弟更是只有19岁,可谓少年得意。而陆机、陆云两兄弟一同到达洛阳时,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兄弟二人相互扶持、亲密无间。苏轼用此典故既切合兄弟关系,又写出了回忆中自己兄弟二人的踌躇满志、年少有为。

(三)根据官职写典故

古代朝代更迭,但有许多官职世代相传,甚至能够跨越百年,虽官职名称可能有所变化,但其职能、权责不变。当描写对象的官职与历史人物的官职相同时,苏轼就会借用该典故来衬托所写人物,来表达赞扬、尊敬等感情。例如《瑞鹧鸪·观潮》是苏轼同知州陈襄一起欣赏大潮时创作的作品,山简镇襄阳,时常醉酒倒栽,一时传为美谈。苏轼用《晋书》中的山简来和知州作比,写出了知州醉酒后恣意潇洒、寄情山水的情态,另外山简是襄阳的地方官,陈襄在杭州担任知州,两者都是地方父母官,都精于政事造福于民,山简的典故恰好同陈襄的官职符合,因此该典故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对友人的赞美[4]。苏轼有时还会选用同一典故来抒发不同的情感、衬托不同的人物,例如苏轼在徐州所作《浣溪沙》也使用了山简镇襄阳典故。彼时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一职,徐州长久干旱,几乎未见一场雨,百姓苦不堪言,后终于迎来大雨,久旱逢甘雨,当地官员与百姓都欢呼雀跃,遂作词庆祝。苏轼以山简自比,同他本人的官职相合,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久旱逢甘雨、即将迎来丰收的激动,和作为地方父母官能够切实忧心群众生产、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情怀。

三、苏轼选用典故的方法

(一)反用

所谓反用,指的是使用与典故相反的方式,苏轼在词作中以该方式用典的次数颇多,且反用之词主要作于元丰、元祐年间,其中三首是在黄州任职时期所作,一首是苏轼在扬州时创作的,这表明苏轼在多次尝试中对于反用典故的方法逐渐熟悉,有了丰富的经验与成熟的技巧,因而在创作上能够追求标新立异。《南乡子》中有“破帽多情却恋头”一句,其实孟嘉所戴的帽子未必就有多么破旧,但苏轼却将之称为“破帽”,是借此暗示自己谪居之处住所凋敝、生活清贫。孟嘉的帽子脱落,但苏轼写的是自己的帽子并未被风吹落,虽然描述的是当时的事实,却别有一番意趣,甚至为帽子增添了几分俏皮,反用典故也使得语言更为幽默诙谐。帽子未被吹落的真正原因是当时微风拂面,并无强劲风力,因此帽子不会被吹落,这是事实,也是客观方面的因素[5]。而苏轼一句“多情却恋头”,运用比拟的修辞,写帽子不被吹落是因为有着丰富的情感,像动物一样对主人有着依恋之情,更添一分趣味,使人忍俊不禁。《满江红》中的反用典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借助“汉之游女”的典故来与柳氏作比,汉女可求,而乔木可休;之后又反用了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典故,二人从古至今都被当成反抗封建家长、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典范,然而苏轼却在这里说司马相如的行为很“卑辱”,可谓石破天惊。苏轼认为二人婚后司马相如不应当甘心做一个小酒馆的老板,放弃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应当接受文君父亲卓王孫的馈赠,获得雄厚的财力,并向着更高的层次努力。与暂时无力改变现实、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柳氏夫妻相比,司马相如的贫困颇有些“自作自受”的意味,因此苏轼说他“卑辱”,并以之为反面案例,反衬董毅与夫人虽身处贫困而怡然自乐的美好品质。

(二)叠引

所谓叠引,指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说明某个道理、佐证某个观点而引用了多于一个典故,同单一典故的用典相比,采用叠引构建典故群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辛弃疾在其词作中就喜大量用典,苏轼也在几首词作中使用了典故群。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典故的使用并非随意,而是选取有着同一特点、同一主题的典故,例如在黄州所作《水龙吟》中,苏轼连续使用了蔡邕、恒伊、绿珠等人的典故,三者都喜欢吹笛子且有着高超的技艺。笛子本是没有生命的乐器,而苏轼所选用的典故则都是情感丰富的故事,是有情人之典故,为笛子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歌颂了侍儿吹笛技艺的精妙绝伦,同时为赠予笛子这一行为赋予了感人的情怀。又如在苏轼为庆贺友人李功择喜得贵子而作的《减字木兰花》中,同样使用了三处典故,都是恭贺生子的喜庆典故,包含着苏轼对友人由衷的祝福,渲染了十分欢快的氛围。苏轼送别马中玉回乡省亲的《虞美人》则是使用了六个与省亲相关的典故,写出省亲是为了回报父母的恩情,又写出了父母对嫁出的女儿、在外的儿子急切盼望的心情,刻画了真挚的亲情。

四、苏轼的用典与处世哲学

苏轼的仕途可谓多舛,一生之中历尽浮沉,曾五次三番被贬值,赶到偏远地区做小小的地方官,也曾三次在京城权力漩涡中挣扎。但他在这万丈红尘起起落落中,却能够始终秉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从未表露过一丝绝望的情绪,亦不曾怨天尤人。他始终都能够随遇而安,无论身处何方,总能为自己的生活寻到乐趣,这与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精神内涵后感悟出的处世哲学有关,而这种哲学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所选取的典故也有许多是为了表现这种哲学而服务。

(一)万物与我而为一

《赤壁赋》乃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前赤壁赋》记载了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下所见之景,明月高悬于空,月光分外清冷,在这曾见证了惨烈的赤壁之战的山水间,友人不自觉地想起曾经的一代枭雄如今却不知身在何方,因而心生悲凉情绪,深感自身的渺小,认为自己于浩瀚历史不过是轻如蜉蝣,加上周围凄清环境衬托,更是悲从心来。而苏轼对他的观点并不赞同,他认为:天地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但江水源源不绝地向东奔流,却永远未曾枯竭,因此事物又具有永恒性,不必为此而感到悲伤。另外,他认为世上所有事物都有自己注定的归属,不应当苛求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美好的景色乃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当及时行乐,珍惜当下。他对于万物的态度与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颇为相似,都带有豁达与乐观的态度,讲求顺应天命,对事不苛求,也正是这种乐观的态度,才能使他不汲汲于富贵,在经历多次贬官后还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二)曲高和寡,高洁自许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率领家人共渡难关,但他的内心其实也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寂寞与无奈。在当时的年代,变法就意味着要彻底颠覆人们传承已久的制度、观念,他不愿意看到这些变动的发生,不愿稳定的朝局发生动荡,可当时皇帝与王安石等变法派大臣心意已决,极力排除异己,而他,就是反对变法的异己。他虽无恶意,却被冠以诽谤朝廷的名声,皇帝毫不犹豫地将他放逐到黄州这样一个穷苦地区,全不念一丝情谊,哪怕他也曾为了这个朝廷鞠躬尽瘁。可他的寂寞,不是婉约派词人的顾影自怜,不是闺怨诗中的自怨自艾,而是“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懈西子”,是“为君唤起黄洲梦,独载扁舟向五湖”,他就是那月夜中徘徊的孤鸿,虽然疲惫寂寞,却不肯随便寻个枝头落脚,不肯屈服于这凡尘俗世;虽也曾有“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的喟叹,却隐隐借刘备指责许汜之语暗示不想归隐的心意。这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是哪怕不被理解也不会同流合污,虽无知音,却仍旧能够高洁自许。在世俗的潮流中,有多少人选择了屈从,当时苏轼若肯低眉顺目,若肯表露出几分谄媚,定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不会面临生命危险,可他竟是从未屈服,坚守着心中的信念。苏轼虽乐观豁达,虽对于许多事不甚在意,但在原则问题上,却是半步都不肯退让。

(三)游戏人生

苏轼认为,大千世界如此繁华,上至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下至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各自有乐在其中的事情,所有人都不例外,但能否得到富贵、权利,却是由天命决定,人们不必强求,只需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人的意愿能否实现,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努力程度,在很多时候,哪怕付出数十倍的努力也无法获取想要的事物,可许多人都不懂得适时放弃,却是苦苦追寻,终其一生都无法释怀。而苏轼对此不做强求,秉持“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能够对权和名看淡,这份从容十分可贵。如在两首《如梦令》中,苏轼分别在“居士本来无垢”“且共肉身游戏”中应用了《维摩诘经》与《景德传灯录》中的典故,竟将沐浴搓背这等生活琐事写到词作中,丰富了词的内容,为其添加了诙谐趣味的生活气息,并借助佛典升华了情感。在这两首词作中,水垢与污垢都代表着生活中的烦忧、困难,苏轼说自己身上无垢,其实是指人格洁净无污点、不被凡尘俗世的赃物所染,体现了乐观旷达的心境。苏轼采用幽默的言语描绘了洗澡时大汗淋漓的画面,并借助对“浴友”的劝诫,表达自己通达的态度。苏轼并未在苦难中沉沦堕落,并未沦陷在不理世事的虚无中,无论处在何种境遇,都保留着对人生、对人间的赤诚之爱。两首《如梦令》都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同时具备高深的哲理,通过佛典来体现自己人格的高洁傲岸。王水照先生曾说苏轼游戏人生的幽默诙谐态度是一种心理调节机制,是通过自嘲、轻松的态度来化解内心的悲哀与愁苦,这种观点非常正确。此两首词就是苏轼的自嘲,是他在令人悲痛的境遇中含泪微笑的真实写照。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苏轼词作中的用典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苏轼选用典故的依据、用典的方法,并基于此分析了苏轼通过用典所展现的个人情感与境界,总结了其旷达超然的情怀,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赵璟溪.唐宋诗用典异同摭谈——以杜诗和苏诗为例[J].青年文学家,2023(11):144-146.

[2]王琳嘉.浅析苏轼诗与苏轼词的异同[J].作家天地,2023(01):40-42.

[3]王香英.诗词用典的艺术魅力[J].初中生辅导,2022(33):12-14.

[4]苏月月.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作品的教学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2.

[5]马若晗.苏轼黄州诗引集部典故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06):1-2+38.

作者简介:

韩秋霞,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用典词作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苏轼吟诗赴宴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