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风险防控研究

2023-11-12 19:32王颖
档案与建设 2023年9期
关键词:档案数字化风险防控互联网+

王颖

摘 要: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技术风险、质量控制风险以及服务商稳定性风险。文章通过分析风险因素,提出防控策略:加强档案数字化保密管理,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选择成熟、稳定的技术方案;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风险防控;服务商稳定性

当今时代,档案数字化已经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档案数字化外包成为许多档案机构的选择。[2]然而,数字化外包在提高档案数字化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为了更好地保障档案安全和完整,有必要对数字化外包工作的风险进行防控研究。本文分析风险的来源和特点,以青岛大学综合档案馆为例,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 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风险分析

1. 信息安全风险

档案数字化外包过程中,档案数据常面临泄露、篡改、丢失等风险。若外包服务商管理不善、系统存在漏洞、内部人员滥用职权等,就会带来信息安全风险。例如,档案数字化有时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外包服务商在扫描、录入、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如未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将导致数据泄露。由于外包服务商需要访问和处理敏感数据,也为非法访问者提供了机会。黑客或内部人员可能利用系统漏洞或者滥用权限等方式,非法获取档案数据,甚至恶意篡改档案数据,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导致严重的法律纠纷。档案数字化后,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也至关重要。若外包服务商的数据存储设施出现故障,或者备份不完善,将导致数字化档案数据丢失,给档案管理带来困难。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病毒和恶意软件可能通过扫描设备、存储介质等途径传播,对档案数据造成损害。

2. 技术风险

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需要依赖先进的信息技术。然而,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可能带来数字化档案格式或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若扫描设备性能不佳或存在故障,易导致扫描图像不清晰、颜色失真、数据丢失等,进而影响数字档案的可用性;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档案检索系统等软件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易导致数据丢失、处理效率低或系统故障等;若外包服务商未采用通用、可长期保存的数据格式,易导致数字档案在未来无法正常访问和使用;如果存储设施存在故障或存储介质质量不佳,则易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

3. 质量控制风险

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扫描质量直接影响数字档案的可读性和可用性。若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如进行文字识别、图像处理时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数字档案与原始档案数据不一致,影响数据准确性。若数据传输、存储或处理过程中出现中断、延迟或错误等问题,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可能导致数字档案的数据不完整,影响档案的可用性。若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流程、标准进行操作,可能导致数字档案出現质量问题。外包服务商在开展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扫描质量不达标、数据录入错误、文件损坏等问题,影响档案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服务商稳定性风险

在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中服务商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服务商在扫描设备、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若服务商技术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数字化质量不达标、项目延期等问题;若服务商项目管理能力不足,可能导致档案数字化工作出现进度延迟、成本超支、资源浪费等问题;若服务商财务状况不稳定,可能导致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资金困难,进而影响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若服务商存在法律和合规风险,可能导致项目陷入纠纷,影响档案数字化工作。若服务商人力资源不稳定,如员工流失率高、技术团队不稳定等,可能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人才短缺问题,影响项目质量和进度。

二、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风险防控策略

1. 加强档案数字化保密管理,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确保数据安全

首先,要加强档案数字化的保密管理。以青岛大学综合档案馆为例,一是联合学校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数字化保密管理的通知》,并配套印发《涉密档案管理工作手册》;二是组织全校所有档案数字化单位建立清单台账,全面开展自查;三是组织对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随机抽查。其次,档案数字化应该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信誉的外包服务商。一是对其进行安全评估,了解其信息安全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与外包服务商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服务内容、价格、期限、保密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并对合同进行法律审核。二是设立相对独立、专业的技术管理岗位,积极引进专业对口、高素质的电子档案管理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最新的政策和制度,充分运用诸如病毒查杀工具、木马检测工具、电子档案“四性”检测工具,全面提升电子档案保密管理工作水平,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构建安全有保障的档案管理体系。三是对外包服务商的工作进行监督和验收,定期检查其工作进展和质量,确保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要建立档案数字化外包工作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应急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2. 建立完善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推动数字档案的全面普及和使用

建立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档案馆之间在档案信息业务上的相互协调与衔接,构建网络化档案查询服务体系。青岛大学综合档案馆注重数字档案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宣传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校各部门宣传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和意义,增强大众对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认识和支持。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档案数字化管理能力,推动数字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选择成熟、稳定的技术方案,确保数字档案的长期可用性

一是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扫描设备和数字化技术,确保扫描过程中档案数字化的图像质量,从而保证数字档案的质量和可用性。二是采用成熟、兼容性好的软件和系统,确保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顺畅运行。三是选择具有广泛应用和兼容性的文件格式,如PDF、TIFF等,这些格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上顺利打开,减少因格式问题导致档案损坏或丢失等风险。四是采用稳定、安全的数据传输方式,如VPN等,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风险。五是采用高质量的存储设施和存储介质,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数字化档案数据的安全存储。

4.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档案数字化的优质高效

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是确定档案数字化的标准和流程。标准应该明确档案数字化的质量要求,包括清晰度、分辨率、格式、文件大小等。流程应该明确档案数字化从采集到保存的各个环节,包括采集、处理、存储、检索等。二是应对扫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扫描过程中的图像质量。要采用成熟、高精度的数据处理技术,如OCR文字识别、图像处理算法等,提高数据准确性。三是建立完善的数据校验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性。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数字化档案的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与外包服务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明确质量要求和责任划分,确保双方在质量控制方面达成一致。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徐拥军,王兴广.治理视域下档案服务外包安全监管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4):116-122.

[2]金波,晏秦.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J].档案学研究,2019(1):46-55.

猜你喜欢
档案数字化风险防控互联网+
搭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平台 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现代化
档案数字化管理优势与弊端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高校档案管理嵌入数模整合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