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芬,曾春妮
(广西外国语学院 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广西 南宁 530222)
通过研读相关文件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梳理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后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具体实践,即从方法论着手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而笔者认为忽略对其本体论、认识论的思考,稍有偏颇,会影响后期教学实践。本文利用文献研读法、演绎推理法和主观思辨法,从唯物辩证角度,结合质量互变规律来思考“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对策之“度”等问题。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是一定事物维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1],万事万物都须遵循适度原则。适度原则,即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预防“过”与“不及”的情况,从而实现主体的主观意愿。正确把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之“过”与认识之“不及”,能为解决目前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供思路。
作为一种教育事实和现象,课程思政既有事实的一面,又有价值的一面,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通常由于人们对其功能定位的差异、对其教育价值认识的不一致,因而对其内涵与外延有不同认识。目前学界关于课程思政基本内涵的讨论主要有四种观点:教育理念说或者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说、课程观说、主流价值引领说、隐性教育说[2]。
大学英语教育具备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用英语介绍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树立积极向上的中国形象为己任,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与沟通作用。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大学英语”课程有助于培养和储备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人才,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及参加全球治理能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充分的优质人才资源[3]。但部分教师在思想上缺乏重视,即便身处课程改革浪潮也并未内化这一教育理念,不理解背后的深刻用意。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4]。实践证明,构建话语体系意义重大,只有真正构建起对外话语体系,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坚守中国文化的话语权,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才能顺畅地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因此外语教师应有大局观,外语思政建设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要推进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要助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这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深入每位教师的内心,而后化之于教育实践。
“大学英语”的课程改革作为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活动,课程思政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大学英语”课程事实、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教师把这些客观存在纳入自己的意识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才会产生探究问题、解决矛盾的动机,并转化为相应的行动。反之,如若教师对“大学英语”思政课程的事实和现象无动于衷,对其问题和矛盾不闻不问,则不可能有探究问题、解决矛盾的意图和动力。因此,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利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顺利推进。
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屡遭诟病,存在育人功能不突出,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两张皮”;趋同性高,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学情需求;资源载体整合度低等问题。但笔者倾向于教材的效力发挥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挖掘、选取与融入教育素材和思政元素的主导者,课程思政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一种价值引领,让“大学英语”课程变成一个开源的平台,学生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培养丰富的人文素养,习得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获取深度知识和思辨能力。
在课程思政的系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盐”作喻,对其建设方法给予指导。学者杨祥[5]提出,课程思政是方法而非加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并非大学英语知识与思政内容简单的叠加,而是需通过融合性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于英语课程之中,有效发挥其协同育人效应,实现其与思政类课程同频共振,春风化雨般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讨论,学界目前有关教学实践的探讨明显多于基本内涵等理论层面的研究。此处笔者所提到的实践仅指当前紧随政策导向下的实践,而非由从问题和矛盾本身出发而产生探究问题、解决矛盾的动机,而后转化为相应行动的实践。对这类实践的过分关注易导致思维被框定而缺乏创新,不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不利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故此类实践有必要,但须适度,否则重复缺乏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易导致一系列问题。
即便教师在课程建构过程中扮演了设计者角色,也不能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规律。只有在教师主导建构的教学环境中,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课程思政才能真正进入预设的实施对象,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才能凸显。
教师与其在课堂上复述文件,不如深刻理解每份文件的用意,深度加工之后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向其阐释背后的要义。鹦鹉学舌、上传下达连教书匠尚且都称不上,更称不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了。
教师在课堂上以生硬的方式刻意强调思政内容,安排专门的思政内容教授时间段,不善于把握时机,不顾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以生硬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收获理想成效,反而会让学生反感。如同看电影时向观众强行植入的广告,轻则影响学生对本堂课的整体感受,重则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而不愿参与以后的教学活动,不符合课程思政如盐入水的方法论的要求。
基于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认识之“不及”和教学实践之“过”的思考,适度原则亟须运用其中。“适度”就其完整意义而言是一种介于“过”与“不及”之间的均衡性,既非过度,亦非不足。理论上来说,课程思政要立足于课程,离开了“大学英语”这个课程属性、专业属性来谈思想政治教育,那“大学英语”如何能和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核心打造思路应是:深度挖掘“大学英语”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地通过融合性教学设计将其内隐于教学方案之中,根据具体的学情和教学目标来适度实施,且在实施过程中务必体现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方法论上来说,以盐作喻的说法最合适不过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需要课程思政的参与,就像我们人体需要盐,但也得把握合适的度,盐放多了对身体也有害处。总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须合理运用适度原则,只有把握了度,才能使课程思政工作达到质和量的统一,才能使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凸显协同育人效应。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须立足于“大学英语”课程,只有符合英语课程学科特点和基本规律的做法才有积极的思政效果。笔者受泰勒原理的启发,运用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结合适度原则谈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美国学者泰勒在专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合适的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即确定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1.确定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之所以要首先确定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因为这些目标将成为选择教学资源、勾勒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情境、形成教学步骤以及准备测验和考试的标准[6]。只有首先明确需达到的教育目标,才能系统地研究并卓有成效地实施某个教育计划。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宏观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微观上,以各门专业课程为核心,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使命而设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7]。合适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要体现出能让学生的行为模式、认知模式发生显著改变的期待和尝试,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行为、要在哪些内容或者哪些领域运用该行为,以及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将有利于促成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做出明确、适当的规范和指引。确定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即科学合理地在宏观目标的指引下,结合本校、本地、本专业特色等量身定做,如此才能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2.选择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选择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或教育素材,才能有利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和“隐身”,才能更好地打造融入具有价值引领的教学设计,才能在塑造学生价值观之时,培养其深度知识的获取能力和思辨加工能力。首先,教师选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大学英语”课程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某种联系,绝不能出现“两张皮”现象。一项研究考察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学科内容是否一以贯之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当学科内容和思政元素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时,能彼此促进和强化;相反,当学科内容和思政元素彼此分割或互不一致时,则需更多时间学习,且可能彼此干扰。因此,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须兼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和英语课程的特性,能“隐身”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让学习者不经意间受到熏陶。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选取须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习心理、年龄特征、专业特色以及兴趣等因素,适度结合学情来构建情境,能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和体验,引导和激发学生向着所期待的方向成长。
3.适当地组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组织教育资源即开展教育资源的教学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教学设计注定是融合性的教学设计,即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地融于专业课程之中。在设计和组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时,须要时刻牢记三个标准,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目前共同建构的是三全育人模式,即每一门专业、每一个学科都想方设法将课程思政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不同学科或者专业之间必定有交叉和重叠之处。科学整合、合理规划,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才能有效提高思政效率,激发学生对思政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4.适度地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计划。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计划有助于检验组织和制定融合性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的效度,也可检验用以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计划的特定工具或特定方法的效能,如,是使用故事法还是项目法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等。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计划的目的即检验这些教育目标如何被实现,评价的结果是用于发现不足之处和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再重新规划、设计,对其进行评价,如此螺旋式循环上升地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计划才能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其教学成效有一定的滞后性,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鉴于育人过程长期性的特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无法即刻做到见工见效,因此要适度地科学地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计划,切忌缺乏耐心和信心,操之过急更是万不可取的。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觉醒了、引起足够重视了,才可以引发行动上的改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于教师而言,只有将其纳入自己的意识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之时,才能产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并转化为相应的行动。本文先镜鉴而后自识,打破认知受限,克服偏见与定式,利用适度原则拓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大学英语”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