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环
(西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概念出现于2006年的教育部报告,其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该说法在随后的研究中成为共识,内容也更为明确,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包含方面被明确界定,其协调研究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的教育方向[1]。
渠道在教育领域中可解释为途径,主渠道即为主要途径,在教育体系中普遍代指特定科目的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堂教学则应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本科生为例,高校统一将“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必修课程,由所有专业的本科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需从特定角度向学生讲述思想政治理论,使学生修正并巩固正确的唯物主义“三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从理论角度完成对社会道德要求的学习。综合考虑,主渠道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培养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阵地在教育领域常解释为工作开展的场所,主阵地则为教育工作普遍开展的基本场所。由于高校教育相较于其他学段的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我国教育部要求,高校均设立辅导员制度,各类专职与兼职辅导员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阵地因此可解释为辅导员为大学生所开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主渠道的理论教学,主阵地更为强调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教学,在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规划教育等日常应用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且广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偏重实践,且具有更明确的学生个性化要求,辅导员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协助学生完成日常的思想政治相关事务。相较于课堂形式的理论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较少,具备开展的及时性与普遍性,同时具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入了解[1]。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的概念,可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高校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基于社会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对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工作,可见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目标完全一致。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重点应落在对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之中。主渠道主体为理论教学,理论决定实践的运行模式与实现效果;主阵地侧重实践,实践决定理论的具体应用与形式转化。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利用“知行合一”的原则进行解答,理论强调“知”,实践侧重“行”,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教学效果可得到综合有效提升,二者在教学中应相互配合。
由于主渠道与主阵地间的职责划分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均有专属的工作评价体系。对于主渠道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教学科研压力较大,工作检验指标通常以学术论文发表为主,兼顾日常教学要求尚且难以应对,对于进行协同育人,对自身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革新,常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主阵地中的辅导员,其所承担的工作内容过于繁杂,其中包括大量高重复度的事务性工作,导致辅导员在完成该类型工作后,已然产生焦躁与疲倦的情绪,对于不属于自身必需职责的协调育人,常在主观角度进行忽视。
导致双方协调育人意愿较低的原因,从本质角度上看高度类似。首先,为本身的职责需求难度与复杂程度较高,难以在日常工作外寻找适合的时间开展协同育人。由于缺乏监管与奖惩机制,主观抗拒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其次,协同育人工作的覆盖面积较广,并非教师与辅导员作为个体可完成的工作,纵使部分教师或辅导员主观期望推进协同育人,在缺乏其他工作人员辅助的情况下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高校的教育体制在长期的发展中已形成明确的模块区分,该模式虽有效降低了管理压力,提高了高校的整体教学效率,却对协同育人的实行产生了负面作用。主渠道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多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或人文社科基础部,而主阵地的日常教学主导为辅导员,其管理由各院系与学生处负责,若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通常由心理辅导中心、就业中心等模块负责,致使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教育主导者间的归口各不相同,虽具备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但缺乏有效的长期合作沟通手段。
问题产生的原因为高校各模块间未能构建完善的沟通交流渠道。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辅导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辅助作用不足,双方间的沟通交流频率较低,综合导致协同育人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沟通之外,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选择完全按照课程要求的内容开展固定化的理论教学,将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以被动灌输的方式传授,导致许多学生在掌握理论部分后,对其应如何应用仍模糊不清,学科的考核评价机制也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容的记忆,而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对该部分内容完成掌握。在协同育人的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保证理论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或社会热点问题适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身情况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致使思想政治教师出现问题的原因也较为多样化,部分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未贯彻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过度强调表面化的内容教学与能力培养,对于思想道德水平这类尚无明确鉴别方式的内容则不做重视,综合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师为适应大环境而改变自身教学理念,人云亦云,失去教学的个性化。
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高校通过试卷与出勤率对学生进行评分。该考核模式下,学生若期望取得高分,通常会选择将学习重点放在对理论知识内容的表层记忆中,是否切实对理论内容完全掌握与取得高分间不存在直接关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不会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亟须进行优化整改,将部分实践活动内容也作为分数构成安排学生完成,并在试卷中扩大主观类题目的占比,由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对教师的监察与评价体系方面,也需进行改革优化,改变以往唯论文评判的模式,在适度减轻教师科研压力的同时,将协同育人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之中,提升对教学能力考查的比重,避免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只重理论情况的发生。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辅导员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目前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岗位存在各类问题,亟须进行优化以具备开展协同教育的基础。首先是辅导员的个人能力方面,部分辅导员接触到思想政治工作指标与协同育人理念指导后,由于自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偏低不够全面,致使所安排的实践活动本身不具备教育价值。其次是辅导员的奖惩体系不平衡,工作压力大、内容多、责任重,对于协同育人的态度普遍较为消极,缺乏外在因素的激励;并且岗位处于行政管理的中低段,即使辅导员主观期望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由于学生的信任度不足也难以开展。最后是辅导员的晋升空间较小,致使大量辅导员无法长期从事该工作,对于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存在负面影响。
应对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地位框架进行改革优化,基于协同育人理念完善晋升奖惩制度,通过拓展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前景,提升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从多角度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比如除安排针对性的培训外,应设立详细的审查监督制度,对辅导员的协同育人工作成果进行综合评价,设立全面化、规范化的教学制度,从主阵地方向强化协作共育效果。
沟通交流不足是协同育人工作推进受阻的重要原因。由于高校教育模块的客观区分,来自其他院系的辅导员与来自马克思主义等学院的理论教师间缺乏交流,在实际推动主渠道与主阵地交融开展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时,思想政治教师将自身所需学生实际应用的理论内容向辅导员传达后,再由辅导员安排实践活动内容时常出现问题。由于缺乏专业性、系统性的指导,单独由辅导员开展的实践活动通常不具备足够的教学价值,仅从形式角度完成了协同育人的内容,而未得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无用的实践活动同时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以至于后续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
创设合理的沟通交流合作平台,可有效促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利于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间进行具体的工作划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教学形式与内容中相互补足。在互联网普及的信息化背景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阶段,教师应与自身所负责专业的辅导员进行交流,预先对院系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并实时反馈自身的教学安排与进度。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阶段,教师应从活动的教育价值、执行模式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为辅导员提供数个适配的设计方案,并由辅导员根据院系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随后在细节方面与教师进行协商,以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维持主渠道与主阵地间的整体框架需进行优化革新。对于主阵地仅作为主渠道填充作用的情况,需强化主阵地的作用范围,使其地位与主渠道持平,将单方向的提升作用转变为互相促进的作用。为实现该目标,需重新分配责任,避免在切实出现问题时发生互相推诿的情况,从行政管理角度完成新框架的构建工作。
校方应组织构建跨部门的领导小组与机构,将主渠道与主阵地纳入相同的管理系统之中,使用相同的管理模式进行任务规划,在责任划分中明确各区块应承担的职责,优化奖惩机制,对于取得的成效进行明确的利益分配,出现问题时也应寻找主要责任人,避免教师或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遭到打压。应用相同管理体系,可避免出现无效的资源投入。由于主渠道与主阵地间的教育内容存在较多重合部分,若未构建更高层次的管理体系,常出现相同实践活动被不同权力层反复应用的情况,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负面影响。在一致化的主渠道与主阵地教育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规划难度会显著降低,通过简化管理难度,实现协同教育效率的提升。
在正确理念的指引下,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作用应起到“1+1>2”的效果。因此协同作用的表现不应仅限于形式与内容,其在细节教学角度的相互交融是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的核心部分。
协同育人应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管理的内容具备明确的相关性,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分析,如在形势与政策的课堂中,其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内容高度相关,大学生普遍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较高,教师应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应用正确的观念进行自主思考,以完成对社会热点内容的多角度辨析,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在主渠道完成系列教学后,主阵地应起到顺接作用,如延续课堂中所讲述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如辩论会等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通过组织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内容,使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能将所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深化对理论知识部分的理解,最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切实达到“1+1>2”的效果[2]。
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协同研究,应首先明确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具体含义与主体指导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入手进行重点分析,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围绕其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从高校教学管理、教师考核评价、奖惩与晋升、交流平台构建等多方面推动协同工作,从根本角度对问题进行解决,使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均能愿意参与到协同工作中来,以此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