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敏
(石河子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课堂教学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和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是充分调动和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理念。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努力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所以,根据《指南》的要求,大学英语的个性化教学已是业界的共识,《指南》鼓励各高校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校办学活力[1]。“英文小说与电影”是面向石河子大学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生的一门提高课程,是大学英语学习的继续与提升,符合《指南》提出的分级教学目标,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不同需求”的基本要求。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基础,通过石河子大学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发布作家作品简介、电子书、电影、背景知识、微课、拓展资源等相关内容。
经典的文学作品总能给人带来启发与思考,聂珍钊[2]曾说:“上课要有课本,书写要有笔墨,教诲同样需要工具。文学作品作为工具用于教诲,有一些人可能会反对这个观点。尤其是那些反对文学工具论的人,他们会用文学的审美反对把文学作品用作教诲的工具。但是,如果我们客观地、历史地进行反思,厘清文学和读者的概念,厘清文学与功能的关系,我们会认识到文学作品的确是教诲的工具。”
怎样把这一工具利用好?首先教师要对课程作品合理筛选,在有限的课时达到最优效果。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素材会显性或隐性地塑造学生的思想,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上,“英文小说与电影”与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区分开来,授课内容遵循优秀的内容、积极的价值和清晰的结构原则,不以文学史为主线,分为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两部分,英国文学部分包括《鲁滨孙漂流记》《傲慢与偏见》《雾都孤儿》《简·爱》《呼啸山庄》《德伯家的苔丝》;美国文学部分包括《紫颜色》《死亡诗社》《喜福会》《阿甘正传》《追风筝的人》等。这些作品体现的价值观积极向上,其意义和主题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此外,教材的附录罗列了其他较为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品,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课程组教师以石河子大学学生的需求、英文水平、课时特征等为依据,所学作品兼顾经典与流行,以改编的同名电影为依托,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授课目标。
课程教学过程安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课前自学主要依托石河子大学网络在线教学综合平台、中国大学慕课、教材资料等,完成知识与理解层面的课程目标;课中通过一系列课程活动的安排,分析、探讨作品的内涵、意义、写作风格,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因素进行探讨;课后通过网络平台的课程作业、小测试、思想政治讨论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以《追风筝的人》为例,在思想政治育人模块,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真正的友谊是怎样的?通过阿米尔与哈桑的故事,引导学生思索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怎样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通过展示主人公阿米尔少时犯下过错,成年后备受折磨,直至勇敢面对过往、实现自我救赎的人生历程,引导学生意识到为人处世要守住底线与原则,而一旦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尽力弥补,并学习哈桑的真诚、勇敢、无私无畏的美好品质。其次,与2021年阿富汗总统的相关热点新闻相结合讲解《追风筝的人》,让学生在“任务教学法”的指引下,小组同学合作去搜寻、整理信息,教师分享《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媒体结合《追风筝的人》对阿富汗的报道,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什么才是“家国一体”,国家强大永远是个人坚强的后盾,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适当引入文学批评理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思考一部文学作品的能力。以《简·爱》为例,可以从成长小说、女性主义批评、原型批评、哥特式小说等角度为切入点来解读作品,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存疑、质疑、思索及对作品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讲解《雾都孤儿》时,引导学生关注狄更斯的悲悯情怀及其作品中体现的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安排学生查阅资料与中国作家老舍比较,指出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老舍是学生熟悉的中国作家,但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狄更斯对老舍创作的重大影响,老舍在受到狄更斯影响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和属性,最终成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作品的底层叙事风格及幽默的语言与狄更斯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研究外国文学的同时关注、延伸中国作家与文学,使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进行比较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是一枚钱币的两面,不可分割[4]。知识目标层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两位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写作特点等;能力目标方面,在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寻找,提升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吸收作品中积极正向的元素,提升对生命的感悟;课程思政目标方面,通过比较与分析,提升思辨能力,文明互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国家和民族文化、文明的认同。
再比如《喜福会》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以移民美国的四个母亲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四个女儿的故事为主线。母亲的过往与女儿的现在呼应、交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冲突,作品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在阅读和观赏作品时,感受也更加深刻。讲解这部作品时,在引导学生关注母女矛盾、文化冲突、主题、写作特色、人物性格特征等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查阅资料,关注不同评论者对作品的评述,批判性地阅读与接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包容性和批判性意识,教学时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尊重和宽容的两面性[5]。虽然作品中文化冲突及其带来的母女冲突是主线,但故事结尾却感人至深。女儿君从对母亲素媛的误解甚至恼恨到结尾时踏上中国的土地去寻找自己同母异父的姐姐,完成了母亲生前的愿望;从对自己流淌有中国人血液的掩饰与尴尬到最终的拥抱与接纳,体现的是母女之和、文化之和的思想。
体外癫痫模型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衔接蛋白Miro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 王英,连亚军,谢南昌,等 130
知识延伸与拓展方面,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出较有代表性的美籍华裔作家作品的主题演变史,从黄玉雪、汤婷婷到谭恩美,再到哈金、张纯如、伍绮诗,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代的作品所反映出的内容与主题的变化。学生可以结合课程组教师制作的与此话题相关的微课,讨论背后的原因,意识到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对华裔作家创作的影响。
在《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孙的生存智慧、进取精神、面对挫折时的不屈不挠使其得以在荒岛上生存28年,从一无所有到丰衣足食,把荒岛变成了自己的乐园,没有被困难击倒。教师在网络平台布置讨论话题,让学生由作品和主人公联想到兵团精神,思考个人努力与奋斗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鼓励学生写一篇题为“If I were Robinson Crusoe”的文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此外,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时,可以做如下知识拓展:首先,让学生观看中国大学慕课网课程“英国小说”中王守仁教授所讲的《鲁滨孙漂流记》,尤其是“《鲁滨孙漂流续记》与中国”一讲,解读了作者在续集中对中国的误读与偏见,指出笛福出于“商业需要和文化偏见”对中国的“严厉批评”[6],学会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在特定的场合中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其次,通过石河子大学慕课或雨课堂网络平台,分享关于作品在中国接受情况的演变相关论文资源,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的效果与作用进行了研究,随着对互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认为,二语/外语课堂内的小组互动有利于学习者目标语能力的提高[7]。在“英文小说与电影”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一直贯穿始终。
以《死亡诗社》的教学为例,这是一部兼具票房与口碑的作品,其主题和内容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作为教育题材的影片,可与同类型作品延伸和比较,如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国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等。
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课内外小组互助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员之间的协调能力。
随着授课过程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需求,课程组也不断修正与补充课程内容,如增加科幻类小说类型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幻文学蕴含着世人对未来世界图景的思索、忧虑、探究,是人类想象力的展现。科幻作品也隐含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终极关怀,促使学生去思索科学与社会、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课程思政的关键和保障是教师。思想政治内容的融入度、切入点、融入方法等都与授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与知识水平密切相关。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思想素质、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品格、修养。
教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互联网时代,文学不再是纸质媒体的天下,概念也更加多元化。当凡尔赛、废话文学、青春疼痛文学、yyds、绝绝子、emo、元宇宙等网络流行语不断丰富我们的认知的时候,当学生乐于用这些新鲜的词汇表情达意、发声的时候,教师适时地运用将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升授课的效果。
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教师的责任心、责任感、认真刻苦的品格等都会无声地融入课堂。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座谈会上指出,教育是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教师要努力探索、发现、掌握、运用各自学科、领域、岗位的教书育人规律,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秉承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爱为核心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这“五术”实际上是将教师的育人能力与专业能力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思政无痕、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为主,结课方式为考查。过程性评价占总体成绩的70%,这就要求学生注重课程作业,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讨论等活动中。
此外,该课程在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增加思想政治模块。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感悟,组织学生在线讨论,跟帖回复,加深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课程结课方式为考查,要求学生写一篇结课论文。论文写作也是考查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的过程。态度方面要求学生秉持谦虚谨慎的风格,尊重知识产权与学术权威,诚信对待之。
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的设置是课程思政效果实施的引导,关注学生个性和共性发展,实现评价主题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类别、多层次[1],教师可以据此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吸收与掌握情况,检验授课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结束通过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掌握授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学期的课程做准备。
刘意青[8]曾说:“为什么要读名著和经典?因为文学作品是人文思想和传统的重要载体,说到底是为了传授人文知识和传统,让学生从中体味人生,学习为人,增加阅历,并训练思辨能力。”所以,在“英文小说与电影”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使课程思政适当融入教学,在知识传授、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判断、思考与质疑,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逐步实现课程的高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