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琼香(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福建省泉州市)
许多一线教师有个共同的发现:不管是平时习作还是考场作文,初中生要写出质量较高的作文相当困难。笔者曾经做过不完全抽样电话调查,发现满分60分的作文,城市一级达标校上50分的人数占10%—21%(初一到初三有所递增,下同),二级达标校6%—10%左右,乡下初中校比例更低。在当今经济相对较好的形势下,大多数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增加,而学生的作文质量并没有提高,这是个奇怪的现象。那么,初中生如何写一篇质量较高的作文?
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家长便教孩子背诵较多的古诗;幼儿园阶段,也坚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小学阶段,密切配合教师,让孩子阅读数量可观的课外书。然而,孩子到了写作文的年纪,提笔无料,即使亲身经历的事,写起来也十分干瘪,几乎算不上“作文”。
每学期写作8—10篇作文,让绝大多数学生深深痛苦,因为他们的生活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只有学习,如此回环往复的生活,如何能应对这么频繁的作文课?因此一听到作文课便慌起来,不写不敢,想写不会,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里写作文半天磨不出400字的整篇;学校现场写作,挤牙膏式的作文,质量堪忧。长此以往,学生从害怕写作文演变成厌恶写作文,就此进入到越写不好越厌恶,越厌恶越写不好的死循环中。
初中作文大概率是记叙文,学生作文质量不高体现在题材老套,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情理无趣四个方面。
题材是文学作品内容的要素之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泛指文学作品描绘的社会生活领域。狭义的题材,指在素材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思想的一组完整的具体生活材料。题材是由客观社会生活的事物和作者对它的主观评价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构成的,是主客观的统一体。稍微有心的一线语文教师都有一个发现,当下学生的作文题材主要为几种:一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如何疼我,然后去世了,“我”伤心;二是运动会长跑、篮球比赛中在将要落后情况下拼搏与坚持;三是公交车上的见闻(一般是忘带钱被帮助或者让座位);四是路遇环卫工人与其对话后的感悟;五是经过一番苦练,最终上台参加才艺比赛(演讲、古筝、舞蹈才艺)获奖;六是考试考不好心情沮丧,得到母亲一句话的劝慰后重新振作(这应该是最常见的题材);七是在不如意或烦躁时受到某一事物的启发。笔者戏称这是中学生作文题材“七匹狼”,由此可见,中学生的作文素材极度匮乏。
作文写作的形式指题材选定、体裁选择、叙述手法、描写角度、遣词造句、抒情手段等方面。若说题材单一是落在中学作文上的一层雪,而形式单一便是在雪上加霜。具体表现在:一是叙事顺序单一,几乎未见顺叙之外的方式,倒叙、插叙、补叙几乎未见;二是叙事手段单一,通篇采用直线型叙事法,即一件事窥开头便知结尾,毫无起伏,更不见照应、伏笔、悬念等手法,让文章内容乏善可陈,毫无吸引力;三是文章结构的单一,三段体、四段体最常见,极少见到五段六段的文章,且大多是字数相当的段落,见不到长短变化,更见不到独句成段;四是表情达意手段单一,几乎是前部分叙事,后部分抒情,叙事与抒情割裂,甚至仍然停留在小学生式的作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总而言之,抒情手法几乎只有直接抒情,看不到借景抒情、象征、反讽等手法;五是描写手法单一,对人物、环境、场景的描写,除了平视,几乎难见到正侧面、俯仰、动静、感官等描写手法。
内容翔实应该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初中生经过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训练之后,应该具备的基本写作能力。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学生的习作内容非常空洞,所写的事件“生编硬造”,人物形象模糊,且通篇是“我”,真可谓“目中无人”。即使出现另一人物也只是匆匆一笔,很快又折回“我”身上。亲身经历的事写起来也是粗线条概述,看不到场景,更谈不上细节与作者的思考。无论是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几乎是套话、空话,可以说千人一面,千文一套,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有接近一半写“我”的无病呻吟般的感受。
情理应该是所有作品的指向,也是一篇文章之所以是文章的依据。无情理的文章就是一种拼凑,一种闲扯。纵观经典文章,不管长短,皆以其独特的情理引起不同读者的共鸣。而独特的情理,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来说,应该落实到“趣味”性上,即见人所未见,悟人所无悟,或者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情趣”“理趣”。那么什么是文章的“趣”?应该是作者独特个性的思考,亦是一篇作文乃至一部作品的文韵。青少年应该有发散甚至不羁的个性与思想,其眼中的世界较之成年人应是天真多彩的,但遗憾的是,在中学生的作文中基本看不到个性,更谈不上思想,虽然文章中会出现感受、感悟,但这些都是套话、空话、假话,极少有个性化的思考与感悟。比如写长辈,只会写长辈对我的爱,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感受;比如写考试失败的题材只会写父母的一句话让我振作或一棵植物给我的精神震撼,使我振作,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感受。类似的情况不一而足,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出现在90%甚至95%的同学作文中。因为无个性,无思想深度,因此文章中的遣词造句中规中矩,乏善可陈,读来无趣,无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该现象的出现,与学生单一的生活方式及见识面有关,更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价值导向的引导有关。
当今社会,对于教育乃至对于生存的焦虑空前高涨,高分、大学、就业,几乎是社会面的共同追求。在此指挥棒下,孩子从开口说话便开始了文化学习,上了中学后家长的焦虑情绪更加明显。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除了学习外再无其他,而家长对学习的定义其实就是考试就是分数,因此,与考试分数无直接用处的内容直接被屏蔽剔除。在此大环境之下,学生的生活面极其狭窄,每天除了书本、学校、家里书房,几乎不会接触其他的事物。写作为了分数,学习为了分数,上学为了分数,生活也是为了分数。这样内外环境的双重夹击之下,要求学生写一篇有生活气息、有个性、有灵气的文章就成了痴人说梦。
作为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者,笔者发现初中生的作文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笔者进行尝试,从初一到初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应试作文进阶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目标:初一,深切写一件事;初二,深情写一件事;初三,深刻写一件事。
2.具体做法:对于学生生活面狭窄、阅历欠缺、生活知识储备有限等现状,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动用五官:耳闻目睹、口说手碰、心动情移。
3.落笔要求:初一年,深切地写。深切,是深刻而切实。何为深刻,何为切实?其实就是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与叙述,使一篇文章具有生活气息,让读者身临其境。
例一:树很高,高得能把天撑破。伙伴们呢?最快的已经爬到顶了,而最慢的呢?才爬了一米多。龙眼接连不断地从树上掉下来,我拿来一个大桶,接着掉下来的龙眼,很快,桶就满了。
这是初一学生的习作《一件难忘的事》,这位同学写的难忘的一件事是摘龙眼,结果“最难忘”的事也只用80个字便写完,接下来通篇便是零碎的絮叨或者是硬挤出来的感受。问题何在?便是日常有经历而无观察,或者从来未经历过,因此笔下无物。在讲评作文时,笔者先让学生评价这个片段的不足之处,大多数同学会指出“故事不生动,无法难忘”,或“如何摘龙眼,不够仔细生动,缺少难忘的理由”,在此基础上,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激发其回忆:攀爬的记忆,与小伙伴们相处的记忆,吃龙眼的记忆,引导其通过眼观、耳闻、鼻嗅、嘴说、手触、心想的感官角度来回忆,然后表述出来,学生口头表述完了,让学生试着修改这一片段。笔者也与学生一起修改,分三回合,第一回合:
树很高,高得能把天撑破。伙伴们呢?采用人类攀爬的最高技术,一个比一个“快准狠”:阿明双手紧紧钳住树干,奋力向上;黑人小腿紧绷,微颤却不屈;阿强最弱,龇牙咧嘴地一边爬一边大叫:“疼死人了。”不一会儿,最快的已经爬到顶了,而最慢的呢?才爬了一米多。龙眼接连不断地从树上掉下来,我拿来一个大桶,接着掉下来的龙眼,很快,桶就满了。
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感官角度扩充作文,使爬龙眼树的过程真真切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产生画面感。第二回合:
树很高,高得能把天撑破。伙伴们呢?采用人类攀爬的最高技术,一个比一个“快准狠”:阿明双手紧紧钳住树干,奋力向上;黑人小腿紧绷,微颤却不屈;阿强最弱,龇牙咧嘴地一边爬一边大叫:“疼死人了。”不一会儿,最快的已经爬到顶了,而最慢的呢?才爬了一米多。我仰望着这一群身姿各异的人“挂”在浓密的树叶与果实之间,他们或长或短或黑或白的手臂都在努力向前伸着,扯着颈子与躯体向前伸着,“喂,别伸得太远,小心掉下来!”“你闭嘴,就等着享用美食吧!”一阵风过,伙伴们的爽朗笑声飘向很远很远。龙眼接连不断地从树上掉下来,我拿来一个大桶,接着掉下来的龙眼,很快,桶就满了。
第二回合,要求动用感官之外,还要运用修辞,如“爽朗的笑声飘得很远很远”,虚实相生。重复描写“向前伸着”,增强表达效果。有了修辞,画面生动起来,韵味也有了,文章便“活”起来。第三回合:
树很高,高得能把天撑破。伙伴们呢?采用人类攀爬的最高技术,一个比一个“快准狠”:阿明双手紧紧钳住树干,奋力向上;黑人小腿紧绷,微颤却不屈;阿强最弱,龇牙咧嘴地一边爬一边大叫:“疼死人了。”不一会儿,最快的已经爬到顶了,而最慢的呢?才爬了一米多。我仰望着这一群身姿各异的人“挂”在浓密的树叶与果实之间,呈现出我无法企及的英雄姿态。他们或长或短或黑或白的手臂都在努力地向前伸着,扯着颈子与躯体向前伸着,似乎想伸向夏天深处,伸向我所不具备的少年英勇。
“喂,别伸得太远,小心掉下来!”“你闭嘴,就等着享用美食吧!”一阵风过,伙伴们的爽朗笑声飘向很远很远。龙眼接连不断地从树上掉下来,一颗颗褐色饱满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趁闲剥开一颗塞进嘴里。龙眼串欢欢乐乐地从树上扑向地面,发出钝闷声,我拿来一个大桶,接着掉下来的龙眼,很快,桶就满了。
加上评价语,使文章有了一定深度,便成为认真的作品而非应付作文。
初一的作文要求写好一件事,到了初二,便要求事中有情,有作者独特的情。初二时,许多学生情思开始萌生,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内心灵魂的黄金发展期。因此,笔者会推荐一些经典文章,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味道。如写景作文,是初中习作中的“万金油”,任何主题都可以写景。但真正写景的文章却很难写得好,因为学生只会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只会在景物细节上兜圈子,结果是写得费劲,看得索然。
在教学《昆明的雨》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探究汪曾祺大师笔下风景的丰富内涵:有特产、气候、人情、民俗,还有怀旧与珍视。同时做群文阅读,引导学生探究张抗抗的《稀粥南北味》及李汉荣《苔藓》两篇文中的景有何内涵,在作文课中马上以《故乡的风》为题写一篇文章,结果取得可喜的成效,大半个班的同学写得又快又好,不但内容翔实,而且角度各异,每个人眼中的故乡都有了具体的样子,更可喜的是,文章表达出的情思是千人千面,有拆迁后的怀念,有年少的自由时光,有家乡特产带来的自豪感,更有淳朴乡情、美丽乡村等。此次作文,写出的内容才是初中生眼中的生活,才符合写作的基本要义。
初二是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的年段,同时也是学生辩证思维萌芽的阶段。因此,在训练作文时,要鼓励其多角度思考同一事(物)的内涵,为初三创作辩证性文章做储备。
在初一训练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基础上,初二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情人。因为有情,便会与生活对话,与世界对话,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非“工具人”。到了初三,作文教学目标便有了更高的追求:与高中接轨,与繁杂的世界相融,在纷扰的生活中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辨别。因此,初三的作文目标是辩证性写作。所谓辩证性写作,是指文章中的核心事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是有因果、有矛盾、有深度的事件。
众所周知,初中作文基本以“感悟成长”为主题。到了初三,作文若还停留在对一件事的刻画上,则会显得单薄且苍白无力。因此,训练中可以分步走。
步骤一:选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新闻,选材上便可跳出单调的学习生活,参考生活热点话题,如老年人的孤独、叛逆期的思想变化、美丽乡村的民风、传统文化活动等,有了初一初二两年的训练,到了初三只要选材好,作文质量便能显著提升。
步骤二:情节。“文似看山喜不平”,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辩证、逻辑思维,杜绝“直线式”叙述,引导其运用补叙、插叙、倒叙等手法,行文中必须至少要用到衬托、铺垫、悬念、照应中的一种手法。
步骤三:详略。要饱满地写一件事,必须在核心事件之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场景,如写老年人的孤独,可以先写“我”由不理解到理解,核心事件是让我理解老年人的孤独需要关注的一幕,这一幕必须详细刻画,在刻画过程中必须制造冲突点或者说碰撞点,这冲突点越详细越激烈,则下文“我”的震撼乃至理解越有依据,越有说服力。这核心一幕之前的不理解与之后的理解,都可以略写,但必须要写,这样整个事件才能立体、饱满。
总而言之,初中作文进阶的训练是:引导学生初一笔下有心,初二笔下有情,初三文中有思,这样,便可算是达到了写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