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暇,高佳欣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及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来自生活、交往、情感、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问题使部分大学生陷入自我怀疑、苦闷、迷茫和焦虑,产生自我否定、疏离他人、漠视社会、漠视国家等认同心理危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解决大学生自我认同及社会认同等问题,成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承认理论”可以为大学生解决自我认同心理危机提供理论指导。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构造了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他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青春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性和防止角色混乱。他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和选择[1]。完成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处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同一性未完成,将导致青少年不能准确进行自我定位,不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造成个体自卑、焦虑等心理困扰,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可见,完成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James Marcia赞同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观点,提出了个体发展的四种同一性状态:其一,成就型同一性,指经历一段可能性选择的探索,并呈现相对固定的承诺;其二,延缓型同一性,指正处在探索过程中,并积极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但没有达成最后的承诺;其三,排他型同一性,指未经历同一性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作出承诺;其四,弥散型同一性,指没有探索,也没有固定的承诺[2]。成就型同一性状态,是指经历了深刻的人生探索和选择,基本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对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有正确的认识,在生活中表现出阳光、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心理状态。国内学者王树青在研究中发现,成就型同一性与自尊正向联系,而弥散性、排他型和延缓型同一性与焦虑、抑郁正向联系[3]。可见,成就型同一性是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的最佳状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认识自我、思考人生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成就型同一性”心理状态。
“人类的自我同一性来自于主体间承认的经验”[4]77。生活中的个体为实现自我,本能地寻求“承认”,这揭示了自我认同遵循的方向。但当“承认”被“蔑视”时,焦虑、自卑、失望、气愤的情绪可能显现出来。个体意识到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是未被“承认”时,开始自我反思,并为“承认”而“斗争”;个体未能认识到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时,将无法自拔地陷入更深层次的抑郁和绝望。
认同的概念具有深深的主体性内涵,是主体寻找自我、反思自我的意识活动,是贯穿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种自觉思考。认同自己是一种自我意识,心理学家米德认为:“只有在学会了从符号意义上再现的第二人称的视角来认识他自己的行为时,主体才能获得一种自我意识”[4]88,并认为“这一命题可能揭示了自我意识发展依赖于第二主体存在的心理学机制”[4]81。因此,笔者认为,对自我认同问题的主体性追问,总要经历带有主体间性特点的“承认”问题的回应。“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对“认同”有建构的意义。可以说,个体需要他者的凝视和关照,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依赖于他者的“承认”及自我的“承认”。被“承认”的个体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可以良好地定位自己,能够兼顾社会普遍规则,并尊重自己的追求。此时,主体在带有主体间性的经验中构建起成熟、完整、自主、健康、快乐的自我,即获得了“承认”的主体可以坚定自己的独特价值,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特性,让自己因有“内在深度”而充满自信、勇气和力量。可以说,“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他的个体人格在构成意义上对他人承认的依赖”[4]147。
被“承认”的需求对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思想家泰勒指出,未被“承认”或者错位的“承认”都将使主体遭受“实实在在的扭曲和伤害”。如果在某个发展阶段上主体没有得到被“承认”的经验,那么被“蔑视”的经验可能会把整个人的同一性带向崩溃的边缘,使个体人格内部出现裂痕,羞耻、激怒等消极情感,构成个体的心理症候,如“延缓性同一性”纠结状态的出现,个体的迷茫、自卫、攻击行为的显现等。因此,未被“承认”的个体只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个体。“人的完整性,在其存在的深层,仍是归因于我们一直在努力辨别的认可和承认模式”[4]140。
主体因未被“承认”而导致被“蔑视”的消极情感反应,成为寻求“承认”的情感动机。社会学家霍耐特曾指出,我们可以把否定性力量、心理僭越的倾向、人类心理的分裂作为驱力因素。根据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理论,个体正是经历了生活教化的“否定”历程,经历了深刻的理性反思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才能完成“正—反—合”式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否定力量并非绝对的自我否定力量,而是寻求“承认”的动力,是实现自我认同的阶梯。
“承认”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内涵不仅包括主体间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认可、肯定、认同或确认,也包括一定条件下主体的自我承认及个体对群体的承认。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到,自我意识是自在自为的,并且也是因为另一个自在自为的自我意识而存在的。可以看出,“承认”概念具有丰富的主体间性内涵。这样的“承认”思维不同于通常所见的那种对待事物时所持的主客二分的态度,而是站在主体间性的层面上看待世界万物。在“承认”的眼光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人与世界之间都存在一种主体间性关系。“承认”他者,意味着将他者视为处于规范地位的主体,意味着主体间应互相给予对方爱、尊重和敬重,意味着承认他者的欲望、瑕疵和痛苦,意味着给予对方“承认”自己的资格。笔者认为,只有在他者中或在与他者的互动中,主体才能获得自我意识,获得独立、自信、完整的人格。这种带有包容、平等、认同价值取向的圆融思维是主体自我同一性实现的前提。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讨论自由问题时表示,自由的第三个环节才是真正的自由。“第三个环节就在于,自我在它的限制中即在他物中,守在自己本身那里;自我在规定自己的同时仍然守在自己身边,而且它并不停止坚持其为普遍物。”[5]21在主体间双重否定结构中,他者和他物必然是一种限制,这种限制的否定力量恰恰是主体获得自我意识的导火索。在主客体双重否定的交锋中,主体将客体也视为主体。主体间反思对方、涵容对方、承认对方,在第二重否定中回到自己身边,拥有了自在自为的自我意识。事实上,唯有返回自身,才能获得自我意识的真理;唯有以自我为对象,才能达到自我意识。“唯有在这种自由中意志无条件地守在它自己身边……从而对其他任何东西的一切依赖关系都取消了。”[5]37这样的主体自由经历了主体间承认而超然于他者,使主体达到了更高境界:独立而自由、坚定而自信。此时,主体欲望着的直接的客体没有真正的实在性,“反倒是一个对主体来说微不足道的东西”[6]223。可以说,在他者的守望中自我守望、自我承认、自我认同是主体自我同一性实现的条件。
“承认”不是主体间可有可无的关系,而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实现的前提。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主我—客我”关系理论,大学生的生存发展应从“独白”转向“对话”,主体建构的视角应从自我转向他者,在对他者和自我的“承认”中实现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危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并不是所有青少年都能积极地度过青春岁月,青少年的成长总是要经历“排他性同一性—延缓性同一性—成就型同一性”的不同状态过程而造就完整人格。有的个体早早地培养了“承认”的思维方式,完成了自我认同,实现了“成就型同一性”的状态;有的个体则没有在人生历程的限制和否定中认识到“承认”的意义,处在“延缓性同一性”阶段的迷茫和纠结中。根据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和矛盾运动理论,无论何种人生状态都只是自我发展某一阶段的状态,不能代表人生的终究意义和价值。因此,大学生应真诚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否定和限制,承认人生不同阶段的“自我混乱”,并在自我迷茫混乱中反思自我、构建自我。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的重要条件。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认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往中产生的。这种“镜中我”概念展示了个体在自我身份确认时的确认方式。在孤岛上生活的人类可能认为自己只是某一种动物,并不清楚人的本质和全貌。可见,“镜中我”的自我认识方式在确认自己角色时有重要意义。“成就型自我同一性”的实现需要主体自我意识生命的觉醒。当代大学生首先应将“自我意识”作为意识培养的对象。这样的自我意识从“承认”的视角看待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问题,将包含肯定和否定复杂要素的一切客体看成具有肯定价值的主体,在对他者的依赖中“承认”自我的独立性,并在摆脱依赖后“承认”他者的独立性,让“我”成为“我们”中的独立的“我”,这是主体间互相“承认”的自我意识。此时,“欲望自我意识”过渡到“承认自我意识”,“承认自我意识”才是正确的自我意识。
认同涉及主体与客体相区别后的承认和认可,是宏观视角下包容万物的个体多样关系中的统一。世间万物象征着多样性,多样性象征着限制,限制带来痛苦,痛苦引发反思,反思过渡到承认,承认带来认同和自我同一。这一系列思维发展过程是从我们丰富的社会生活开始的,丰富的社会生活让我们遇到了丰富的客体,让我们有了培养“承认自我意识”的环境,使我们的自我意识在丰富的社会事件中升华。在黑格尔看来,没有社会生活的教化,主体不能成为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自由伦理主体。可见,未经历复杂社会生活的洗礼,大学生难以培养“承认自我意识”,难以形成个体的“成就型自我同一性”。因此,大学生应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体悟“承认”关系,在相互“承认”和自我“承认”中实现自我同一性。
大学生“成就型自我同一性”的实现是经历从“蔑视”到“承认”再到“认同”的必然结果,是通过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认识“我”“我们”“我和我们的关系”的过程。这一确认过程一方面是“承认”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承认“承认”的过程。大学生应带着充满主体间温暖的“承认思维”思考自我的身份和角色、价值和意义、使命和担当、目标和理想,用“承认思维”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自我认同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