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
秋气溧洌,山川寂寥,却正是酿酒好时节。今秋我在泸州,见证郎酒秋酿开窖。
这次是兼香,浓酱兼香。
仪式上的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博炜,年轻自信,温文尔雅。他在侃侃而谈郎酒的浓酱兼香战略,从愿景到决心,从价值观到实践方法。这是郎酒浓酱兼香最好的代言人,他知道年轻人需要什么,他也知道当下中国生活需求的多层次性。
现场的人们会感受到一种肃穆。
这种肃穆,一是来自仪式的庄重,礼仪古典而繁复,某种程度上说像是一种祭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二是来自一种总攻即将发起的预感。这一点可能更重要,中国白酒产业的格局又即将被重构,这次秋酿开窖更像“沙场秋点兵”,在一个雄姿英发的主帅号召下,蒋英丽在列,沈毅在列,中国白酒领域声名赫赫的一群人坐在台下。
“走独具郎酒特色的浓酱兼香道路;形成酱香高端、兼香领先、两香双优的战略格局;2-3年内实现郎酒浓酱兼香型酒100亿元年营收规模,成为兼香领导者。”
愿景描述看似平淡,但每一句都包含顶格的雄心。郎酒究竟在做什么?
我们以前一直都在谈论郎酒的酱香,青花郎淳厚、雅致、回味无穷深入人心,但人们可能不知道,郎酒还是兼香品类的开创者。
上世纪70年代,郎酒首创“一步法”酿制技艺,酿造出一种风味独特的美酒,融合了酱香之雅、浓香之醇,后来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兼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的发展大幕,由此拉开。浓酱兼香型的“郎泉”牌郎酒,風行一时,郎酒成为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者。
兼香型白酒由郎酒开创,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天注定”。泸州可以说是中国白酒的“浓香祖庭”,事实上浓香型的名称更早前就叫泸香型。郎酒就在泸州,而且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所在的古蔺县二郎镇,位于赤水河畔,处于酱香型白酒黄金产区。上天同时塞给了郎酒酱香和浓香两样不可替代的地理资源,无人可及。
郎酒人也没有辜负这份厚爱,持续研究完善两香结合的技艺。如今的郎酒,再次独创出“两步法”兼香工艺。
“一步法”工艺,是目前市场上浓酱兼香产品的主流应用技术,一般是泥窖发酵,中高温曲混用,多次投粮、多轮次取酒,最后阶段使用浓香型工艺,最后形成浓酱结合的酒体。
而郎酒的“两步法”,泥窖石窖并用,中温曲、高温曲、超高温曲结合,分型发酵,定向生产。所有兼香产品都以浓香、酱香、浓兼酱、酱兼浓、复合型五大类原酒,精心勾调而成。
“两步法”几乎无法被复制,不仅仅是因为专利技术原因。“一步法”事实上还是在制造一种酒,而“两步法”,其实是酱香、浓酱、兼香三种酿造技艺冶于一炉,各自都以最强的姿态握手联合,并且是在一家企业之内完成。
美酒酿制是一种多重技术复合的精密生产过程,任何一个细微方面技术不过关、控制出问题都会导致酒质达不到预期。这就好比大飞机生产,一些国家可以制造飞机的某个部件,欧洲强国联合可以制造整机,但只有中国和美国可以凭一国之力生产大飞机。其余国家,也许可以生产小型飞机,但和大飞机不在一个科技等级,它可以说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帝国”的专利。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汪博炜说的“郎酒独具特色的浓酱兼香道路”,因为只有郎酒能这样做。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才能明白,为什么明明是郎酒浓酱兼香的秋酿开窖,汪博炜却要在演讲中用那么多篇幅去讲郎酒酱香的产能、储能:酱香年产能7万吨,储酒22万吨,规划储能50万吨。因为名动天下的郎酒酱香,是独步江湖的郎酒浓酱兼香背后的“大佬”。
郎酒的产品线已经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的“一树三花”,转变为“酱香高端、兼香领先、两香双优”的战略规划。
浓香悄然地从战略表述中隐去,郎酒变得更专注了。按照传统的解释方法,浓香酒的香艳性格,符合的是1990年代人们逐渐富起来之后对过往酒类匮乏的心理补偿,如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已经向优雅、精致转向。
但这还不够。一方面,浓香市场虽然依旧容量巨大,但是厂家众多,厮杀激烈,并且价格混战比较严重。另一方面,白酒企业对究竟是谁在饮酒的问题还是思考得太少了。
郎酒显然是想清楚了“今天谁在饮酒”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一直谈论的“我们为什么需要酒”的问题。
浓酱兼香型的小郎酒,在市场上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既要考虑需求层次,又要考虑年龄习惯。一瓶“歪嘴”,小酒第一,这不是偶然。
既要考虑需求层次,又要考虑年龄习惯。一瓶“歪嘴”,小酒第一,这不是偶然。
宴会上,我们当然要用青花郎。它品质超群,众所周知,它也价值不菲,极尽诚意。
人是一种精神动物,酒是通往精神的介质。但是朋友们,我们说的人,是不分阶层的人,我们说的精神,也是不分阶层的精神。宴会是普遍的,但放到芸芸众生,又毕竟是少数的。
每一个人都需要酒。小郎酒,顺品郎,马特系列,就是用来照顾所有人的。顺品郎的名字概括了郎酒浓酱兼香的特性,就是入口柔顺,温润有情。我喜欢用人物来打比方,要说郎酒浓酱兼香像谁,我想到的是金庸笔下的黄衫少女,来时冷雅,清流入众,去时飘然,莫问西东。
我见过那些在晴空烈日之下汗流浃背的劳动者,他们可能是谁的父母,谁的孩子,在艰辛的工作结束之后,到便利店买一瓶小郎酒,坐在门口台阶上独饮;我见过那些租住在一起的各色行业人士,月上柳梢时分,呼朋引伴,在大杂院的空旷之处,摆上几个小菜,几瓶顺品郎,觥筹交错,乐以忘忧,最后有人高亢激烈,有人颓乎其间。
我看過,那些被工作的单一往复消磨掉了神采的白领们,一口郎酒浓酱兼香下肚,眼睛里忽然有了闪烁的光。
这个秋天我感觉到郎酒不一样了。除了继续强调酿酒匠心的重要性之外,它更多地在考虑这个世界上众多的、丰富的、各色的人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酒。
每一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人,感情的发生机制都是类似的。郎酒了解人,了解人的感情。
汪博炜还提到一点:择高而立,对标世界。
用一种白酒庄园的方式对标世界,这是多年来既定的方向,它体现的是专业性、专一性和不可替代性。酒类中的奢侈品,大多出自百年乃至数百年专业、专一的酒庄,品牌价值无可替代。汪俊林建设郎酒庄园,正是择高而立,对标世界,要做出中国庄园酱酒的奢侈品。
但人们能感觉到,汪博炜对郎酒浓酱兼香、龙马酒庄对标世界的阐述,还加入了更多的时尚视野。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2-3年内实现郎酒浓酱兼香型酒100亿元年营收规模,成为兼香领导者”具有的现实性。
两三年时间,对一般企业而言,最多是个短期计划,而100亿元,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多少酒企做了几十年,营收离100亿还差得远,甚至不敢想望。而郎酒仅凭一个浓酱兼香,就要在转眼间实现百亿目标。
凭什么?
我们在前面说过了郎酒浓酱兼香的工艺庞博、复杂、精细而繁难,梳理出来,一共有112个工艺控制点—这个数字再一次证明了大飞机譬喻。
而这112个工艺控制点,解决的当然是风味和品质问题,但在郎酒的战略表述中,却突出强调它解决了传统白酒“饮用场景受限、饮用方式单一、加冰加水浑浊”等行业难题。
甫一瞥见,确实有点懵。但仔细一想就豁然开朗了。
再把思绪拉回到秋酿开窖。
秋天酿的酒,特点是浓郁。恰如秋就是浓郁的,色彩,氛围,果实,千般具足。
天人合一。如果把人的少年比作春天,青年比作夏天,那么秋天就是中年。斑斓色彩之夺目,悲凉萧索之颓然,身处高峰之寒热,各种意识界,都一一体察。这个时期的人,最需要酒,这个时期的中国人,最需要中国酒。酒都是为人酿造的,但中国的酒还是为人生酿造的。
那么中国酒怎么面对中国的年轻人呢?
郎,肯定是一个小伙子,神采飞扬的年轻男性。中年的,陕西叫大大,老年的,湖南叫嗲嗲,反正不叫郎。郎是西厢记,是牡丹亭,是梁祝,是感情的动物,是眼里有光。
怎么让年轻人喜欢上中国白酒,这是业内业外都经常听到的问题。降度?预调?玩梗?还是跨界联名?
而郎酒仅凭一个浓酱兼香,就要在转眼间实现百亿目标。凭什么?
我认为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提出问题的动机,如果是把数千元一瓶的酒卖给年轻人,那是“何不食肉糜”;提出问题的忧虑,如果是担心年轻人不懂审美,理解不了中国白酒之美,那是“爹味太重”,瞎操心。
很有趣,真的有人拿这个问题去问过汪俊林。他的回答,概括中心思想,就是这是个伪命题。
今天的年轻人,全是“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关键是你能提供什么,而不是你在担心什么。
年轻人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社交的偶发性。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而言,社交是有计划的,今天晚上和谁吃饭,对方什么身份,宴会喝什么酒,都是经过盘算的。这个时候,按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一般都会尽己所能准备心目中认为最好的酒。饮酒过程本身就有赏识、品鉴的意味。
青年人没有那么多事情要计划,他们热情奔放,随时遇到三两好友,就想喝一点。这叫即饮场景,不是计划范围。所谓饮用场景受限,指的首先就是这一基本特点。他们需要的,是这时身边可以招手就买到的酒。
再看对标世界,先发国家的年轻人饮酒的特点,就是加冰、加水,或者加其他饮料。大家都知道,白酒降度并不容易,加水之后原本溶于酒精但不溶于水的物质会析出,形成晶体,让酒变得浑浊。郎酒浓酱兼香解决了这一问题,满足了年轻人“创造性饮酒”的需求。
两三年,一百亿,郎酒凭什么?凭的就是更多有着不同饮酒需求的人喜欢他。
浓酱兼香的龙马酒庄,定位也是世界级酒庄,白酒爱好者的向往之地,但可以想见,来者青春活力,神采飞扬。
被更多人喜爱,所以郎酒会把兼香的市场称为“蓝海”,但这是它自己的蓝海。
这个兼香领导者,将在这片蓝海中改写白酒市场格局,现在,号角已经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