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拥军
(福建泉州市洛江区妇幼保健所,泉州,362010)
缺铁性贫血在临床婴幼儿期发病率较高,主要是患儿机体铁元素丢失过多,发生铁吸收障碍等情况,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发病率在20%左右[1]。2岁前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性阶段,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高,轻度贫血发生率在85%左右[2]。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后,其认知功能受到影响,易出现沮丧、运动功能差、记忆力差等情况,对其循环及消化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直接威胁到其成长发育。对此,缺铁性贫血研究应当掌握该疾病对婴幼儿成长、睡眠质量及身体发育的影响,认识到疾病危害,积极治疗疾病。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福建泉州市洛江区妇幼保健所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8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健康婴幼儿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3岁,平均年龄(2.02±0.13)岁。其中,轻度贫血23例、中度贫血34例、重度贫血23例。2组儿童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满足缺铁性贫血疾病诊断标准的患儿;2)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先天性缺铁性贫血及早产儿;2)临床资料不完善的婴幼儿。
1.4 护理方法 患儿进入本院后,接受体格检查,记录婴幼儿身高及体质量等,具体分为头围、胸围、身长、体质量,以此作为生长发育指标。观察2组儿童睡眠质量,对患儿夜间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时间、睡眠总量、夜间觉醒次数作为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对患儿3 d睡眠情况进行统计,观察不同指标的变化。
2.1 2组婴幼儿身体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身长、体质量、头围及胸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婴幼儿睡眠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睡眠总量及夜间睡眠时间评分较对照组低,夜间觉醒次数及入睡潜伏时间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婴幼儿睡眠质量情况比较
缺铁性贫血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生该疾病与铁元素不足及铁耗尽相关,铁元素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最终诱发疾病。铁元素是人体中的重要元素,对人们的呼吸功能及DNA合成等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调查发现,婴幼儿阶段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高,一旦发生缺铁性贫血,儿童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反应低下、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及身体发育均呈现迟缓的情况,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3]。
对缺铁性贫血发生原因进行分析。1)先天铁储存不足:新生儿在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合成均需要铁元素支持,铁元素缺乏的情况下,婴幼儿发生早期缺铁性贫血概率高,国外研究发现,母亲补充的铁元素不足,对子女身体中的铁元素含量产生影响,导致婴幼儿发生慢性贫血[4]。2)铁摄入不足:这是发生缺铁与缺铁性贫血最主要原因。在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下,婴幼儿也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人体代谢每天需要大量的铁元素支持,铁元素一般是来自循环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后产生,每天每个人产生的铁量在25 mg,膳食营养中铁元素含量只有2 mg[5]。婴幼儿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性时期,体质量及血容量不断增加,相比成人需要量更高。谷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对铁吸收产生影响,导致铁元素无法被身体利用。我国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与喂养不当、饮食不合理及食物供给不足,不及时增加含铁丰富的辅食相关。3)铁吸收障碍:铁吸收后集中在小肠位置,胃酸将铁元素转化,自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婴幼儿在患病后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对铁吸收产生影响,此类婴幼儿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儿童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非甾体药物等,也会阻碍铁元素吸收,导致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6]。4)铁代谢紊乱:人体铁元素均衡与代谢功能具有相关性,铁调素可通过细胞表面释放,将铁蛋白连接及降解,缩减人体铁元素释放量,调节血清水平。若铁调素过高,则易发生铁缺乏的情况。IL-6与铁调素增高具有相关性,在感染及炎性疾病影响下,婴幼儿均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相关调查显示,慢性肾病也会导致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
诱发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因素众多,明确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对及时预防及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调查显示,6个月至1岁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概率在34.45%。缺铁性贫血危害性较大,不仅对婴幼儿血液系统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新生儿的成长,且其对婴幼儿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比如,对中枢神经产生影响,导致婴幼儿发生不可逆认知功能损伤。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在血红蛋白、铁蛋白及含铁血红素、肌红蛋白等存在,缺铁性贫血与机体铁元素缺乏相关,临床常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临床早期症状不明显,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后,对其发育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7]。缺铁性贫血比较明显的影响是体质量减轻及身高不足。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儿童平均体质量及身高等均低于对照组。该结果体现出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存在典型的发育迟缓情况,铁元素对DNA及RNA合成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增殖及分化均需要铁元素参与,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发生发育迟缓,主要是铁元素不足。伴随儿童缺铁性贫血病情加重,儿童睡眠质量变差,比如,夜间觉醒次数多及睡眠潜伏期长[8]。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常见疲倦情况,主要是铁元素对髓磷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铁元素长期缺乏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髓鞘形成及神经功能紊乱。临床一项大鼠实验中,缺铁性贫血大鼠的海马区代谢功能异常,该结果显示出,铁元素不足对神经递质合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常见色氨酸羟化酶及络氨酸羟化酶异常,从而导致睡眠机制紊乱。缺铁性贫血也会对脑桥网状结构产生影响,对人体整体影响较大。婴幼儿存在睡眠障碍的情况下,每个月生长速度与同龄段睡眠良好儿童相比明显较慢,人体中的生长激素一般是在睡眠后1 h产生,分泌量占据整体的30%~50%[9]。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发生睡眠节律紊乱,导致生长激素分泌量少,致使婴幼儿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婴幼儿的头围及胸围、身长等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夜间觉醒次数及入睡潜伏期指标高于对照组,睡眠总量及夜间睡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缺铁性贫血会导致患儿发育迟缓,影响其睡眠质量。
面对我国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数量增多的情况,临床应当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缺铁性贫血婴幼儿发病率,缺铁性贫血重在预防。比如,自孕期开始防治,在孕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宣传缺铁性贫血知识,让孕妇多吃肉、肝、鱼、豆、蛋、木耳,此类食品铁元素含量高,完善对孕妇的贫血筛查,定期进行随访,适当告知孕妇补充铁剂。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在40%以上的情况下,孕妇需要每天补充60 mg铁元素、400 μg叶酸,补充时间超过6个月,在产后3个月也要适当补充叶酸及铁元素[10]。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出生时断脐不可过早,以使新生儿获得较多的脐带血,增加体内储铁量。新生儿在出生后,部分孕妇不懂喂养知识,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满足婴幼儿在6个月内的生长发育需求,在新生儿出生6个月内,坚持母乳喂养效果较好,若母乳哺乳失败,也要选择配方奶粉,婴幼儿适当补充维生素D3。母乳对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均是营养物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选择配方奶替代,适当增加铁含量丰富的辅食,包括铁强化米粉及肉泥等,随着儿童成长,逐渐过渡到瘦肉末及鱼肉等。婴幼儿应当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均衡摄入动物肉类及植物含铁量多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同时鼓励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促进铁的吸收。避免过度摄入油脂,合理控制儿童体质量,改善肥胖情况。若儿童已经确诊缺铁性贫血,对及时治疗疾病、祛除病因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有各类补铁剂,需根据儿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第一代补铁剂是亚硝酸铁,铁元素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但稳定性不足,容易对婴幼儿细胞膜产生伤害。第二代铁剂是乳酸亚铁,其优点是性质稳定,在使用后可改善胃肠动力,但容易受到纤维素及碳酸盐等物质影响。最新的铁剂是氨基酸络合铁及血红素铁等,婴幼儿在使用后不良反应率低,吸收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全社会认识到缺铁对儿童危害的重要性,这也成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疾病预防治疗中,应当认识到该疾病的危害,缺铁性贫血严重威胁到婴幼儿成长,对其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其睡眠质量,导致其睡眠不足,对未来成长产生较大影响。主要预防措施包括:1)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2)做好喂养指导,家长应当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合理搭配饮食,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3)婴幼儿食品谷类制品、牛奶制品等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4)对早产儿尤其是低体质量的早产儿,宜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治疗;5)预防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定期带领婴幼儿进行健康检查,预防缺铁性贫血,及时治疗缺铁性贫血,促进其健康成长。
利益冲突声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