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郭国林
测量估计简称估测,是不使用一般的测量工具,以一定的方法推算测量结果的一种心理加工过程。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位置估测问题通常就是长度估测的问题,往往结合整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大数、整数的运算、认识方向、行程问题等不同的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长度感知和长度估测能力。从内容安排上看,二年级到六年级都有长度估测的相关内容,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数学活动之一。
小学的数学问题往往是图文并茂的,位置估测的问题也不例外。学生需要认真读题,重视题目中的重要信息,还要重视数形结合。所以阅读理解能力是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
图1
又比如,“春节时张叔叔乘火车从北京途经天津、济南,回青岛老家。 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52 千米,从北京出发,3 小时候大约行驶到什么位置?(如图2)”里程表中3个路程信息不是同一个起点,如果学生没有注重“数形结合”去理解各个数据所对应的起点和终点,就会影响到接下来的长度估测。图3 中,学生把122 和426 进行相加,没有注意到这两个数字相加,部分路程会重复计算,从而误判火车没有驶过济南。
图2
图3
每个人的学习经历、认知发展、社会经验、成长经历是不一样,这会导致个体对长度的感知能力存在差异。学生在估测线段长短时,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建立起一个数值与一段长度之间的联系,数感和长度的感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图2 中,有的学生计算出火车3 小时行驶了456 千米,从而判断火车驶过了济南30 千米。济南到青岛的这段距离是393 千米,那30 千米应该占这段距离的多少呢?由于学生无法感知“30 千米”和“393 千米”这两个长度,不能很好地进行两者之间的长度比较,导致了长度估测的不精确。
1.刻画“长度单位”。 长度估测的问题经常会在情境图中出现一个作为参考的测量单位。有的学生没有用笔标出记号,只是通过眼睛观察,在脑海里进行单位长度的分解、叠加;而有的学生会把每一次单位长度的叠加用笔刻画在纸上。由于个体认知的特点,用笔刻画单位长度比在心里叠加长度单位要更加容易,也会让长度的估测更精确一些。
2.寻找分界线索。 这个策略在解答位置估测问题时经常会被用到。有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计算,但是不能有效地在题目信息中找到分界的线索,计算的数据不知道和哪一条线段,哪一个分界点进行比较。如果和不恰当的线段进行对比,往往事倍功半,有时还会出错。
3.利用中心点进行长度估测。 由于人们对“对称”这个感知比较敏感,学生要找到线段的中心点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有的学生不会很好地利用这个特殊的位置。
4.恰当使用“化曲为直”的方法。 估测曲线段的长度相对是比较难的,学生潜意识里也会使用化曲为直的策略。
在心理上,小学生对计算出来的数字会更加地“信服”,而对估算、估测这一类的活动比较随意,这一观点在采访学生时也得到了印证,比如有的学生会说“我感觉大概就是这么长”。尽管直觉、经验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长度估测,但我们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学生在估测时并未很好地顾及“精确度”,以为估测位置只需“大概”即可,对数据信息与图示长度的关系也没有进行很仔细的对比,答题过于随意,对估测的准确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