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敏,黄芩莉,张乾泉
(贵州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贵州 贵阳 550000)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权威资料显示,该疾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的改变,其发病率不断升高[1]。子宫内膜癌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与子宫内膜息肉症状极为相似,多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期延长等,早期诊断是提升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的关键[2]。目前,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常用方法有诊刮、宫腔镜及超声等,前两者作为创伤性检查方法患者普遍接受度不高[3]。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经阴道检查可使得探头紧贴于阴道、宫颈组织,成像清晰度高[4]。本研究则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19 年3 月—2022 年3 月间收治的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44 例,年龄51~76 岁,平均年龄(58.63±6.07)岁;绝经年限3~18 年,平均(10.24±3.62)年。
纳入标准:①均为自然绝经者;②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外院体检宫腔占位者;③均为宫腔镜切除术治疗,且术前均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患者及家属对试验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③病理性绝经患者;④血液系统疾病、宫腔粘连、生殖道先天畸形者。
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E6、E8、S8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频率为(5~9)M H z 腔内探头,调节至子宫附件模式。检查前叮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显露外阴,将套避孕套的阴超探头轻轻置入阴道后穹隆。二维超声模式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及宫腔中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内部血流信号及临近组织情况,通过PW 模式记录息肉病灶血流频谱信息,测量平均血流速度(time average mean velocity,TAM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等参数。
①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情况;②二维超声征象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与肌层界线是否清晰、病灶内部回声情况;③彩色多普勒超声定量参数: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灶TAMV、PI 及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144 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子宫内膜癌32 例(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息肉112 例(子宫内膜息肉组)。两组患者年龄、绝经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病灶与肌层界线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检出率均高于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子宫内膜癌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TAMV、PI及RI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二维超声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比较
以是否为子宫内膜癌为因变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MV、PI 及RI 等参数与子宫内膜癌密切相关(P<0.05)。见表3。
表3 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子宫内膜癌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ROC 曲线分析显示,PI 参数AUC 最大[0.952(0.916~0.988)],诊断灵敏度为91.1%,特异度为90.6%;RI 次之,AUC 为0.933(0.893~0.973),诊断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96.6%;TAMV 最小,AUC 为0.912(0.865~0.958),诊断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83.7%。见图1 及表4。
图1 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ROC 曲线
表4 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
子宫内膜癌有Ⅰ型和Ⅱ型之分,前者多属雌激素依赖型,多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拮抗有关;后者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多因基因突变所致[5]。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的常见种类,息肉灶为上皮来源,主要因患者机体炎症引发组织增生,逐渐发展为息肉状赘生物。子宫内膜息肉有恶变风险,且恶性病灶多发生于腺体,病理学类型与子宫内膜癌非常相似,导致临床误诊率较高[6-7]。有资料显示,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均较绝经前明显升高,但该两种病症的治疗方案及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早期鉴别诊断对治疗策略制定、提升患者预后均有着重大意义[8]。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宫腔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腹部超声对宫腔内微小病灶显示较差,且易受肥胖、子宫后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子宫内膜回声信号清晰度下降,影响诊断准确性;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直接紧贴宫颈组织,不受上述因素影响便可获得分辨率较高的声像图,大幅提升了诊断效能[9-10]。本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病灶的二维超声征象主要表现为灶体与肌层界限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究其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组织浸润增长,导致子宫内膜、浆膜和肌层被浸润和侵犯;对于部分良恶性灶体超声征象无显著差异的患者,可能因为病灶体积偏小,组织浸润不明显所致。子宫内膜癌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TAMV、PI 及RI 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P<0.05),提示子宫内膜癌内部血流信号更为丰富,可能与恶性肿瘤细胞增长速度快,新生血管数量增多、增粗有关。姜银玲[11]研究显示,相较于良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癌TAMV、PI 及RI 等参数均较低,病灶内血流信号Ⅲ~Ⅳ级占比则明显较高,与本研究结果基本吻合。二元回归分析显示,TAMV、PI 及RI 等彩超参数与子宫内膜癌密切相关,ROC 曲线分析显示该3 项参数诊断子宫内膜癌AUC 均在0.9 以上,其中PI 参数诊断灵敏度为91.1%,特异度为90.6%,AUC 为0.952,明显高于其他两项参数。提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TAMV、PI及RI 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方面有较高的价值,且PI 的诊断效能最优[12-13]。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多角度扫查不仅能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及宫腔内病变;还能准确展示患者宫腔结构改变及血流信号变化,全面检测并获取大量的宫腔信息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癌诊断效率[14-15]。本研究不足:其一,对于病灶偏小的患者存在假阴性现象,周虹等[16]研究发现若子宫病变直径<5 mm 时需结合其他诊断方式来提升诊断准确率;其二,本研究纳入样本较少,希望在之后的研究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本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为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
综上所述,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增加,但子宫内膜癌早期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TAMV、PI 及RI 等3 项参数诊断子宫内膜癌有较高的效能,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