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浩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湖南 长沙 410000)
原发性肝癌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发作后将会出现肝区疼痛、腹痛、腹胀等症状,伴随着疾病进展,肝脏组织将会出现坏死以及破裂,严重者还会出现腹腔内出血以及腹膜刺激征,危及患者的健康水平以及生命安全,对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经受到了临床重点关注,针对原发性肝癌应当秉承及早诊断的原则,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往在该疾病的诊断当中通常会选择使用肿瘤标志物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出结果时间短等优势,可以帮助患者诊断,评估病情进展,推测预后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灵敏度较低,特异性不高,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随着当前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CT、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等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临床上以普通CT 方法最为常见,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是其分辨率与清晰度有限。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能够同时采集两种不同管电压数据,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检出率高等优势,能够帮助患者及早确诊[1-2]。本文选取62 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在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21 年1 月—2023 年3 月收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62 例,其中男性32 例,女性30 例,年龄30~60 岁,平均年龄(45.80±5.12)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有上腹部肿块、肝区疼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表现;②患者精神、认知正常,可配合完成检查;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肝癌;②造影剂过敏;③心脏、肾脏等器官功能衰竭者。
常规平扫:使用高端飞利浦iCT 型128 排(256 层)扫描检查,平扫扫描参数:电压120 kV,层厚5 mm,层间距5 mm;患者取仰卧位,扫描部位为上腹部;确认肝内可疑病灶后,观察病灶大小、边界、与周围组织关系等特征;
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机器的型号是SOMATOM Force,A 球、B 球管电压分别调整为90、150 kV,螺距3.5 mm,层厚、层距均为5 mm,矩阵512×512。以CT 高压注射液器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1.5 kg/mL),速率为3 mL/s,设定腹主动脉CT阈值为100 HU,自动触发阈值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虚拟平扫;自动重组图像中,参数设置管电压100 kV、140 kV、混合120 kV,层厚0.75 mm,层间距0.75 mm;将扫描获得数据传送至Syngo mmwpVE31A 工作站进行数据处理,收集动脉期、门静脉期(100 kV、140 kV)时图像信号二维重建;重建参数A 球、B 球管电压分别调整为90、150 kV,螺距3.5 mm,层厚、层距均为5 mm,矩阵512×512。
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决定。
病理检查:取适量怀疑为病灶组织的样本接受检测,最终确定检测结果。
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②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平均噪声、伪影、辐射剂量,其中辐射剂量评价指标包括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CT 辐射剂量(CT dose index,CTDLVOL)。③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良性病变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VNC 参数对比,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开始强化时间(starting reinforcement time,TTS)、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capillary surface permeability,PS)。
采用SPSS 28.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病理结果显示,62 例患者中恶性34 例、良性28 例;常规平扫准确诊断恶性27 例、良性21 例;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恶性32 例、良性27 例;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准确率95.16%、特异度96.43%高于常规平扫的77.42%、75.00%(P<0.05);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灵敏度94.12%与常规平扫的79.41%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表2。
表1 不同扫描方式检查结果 单位:例
表2 不同扫描方式诊断效能[%(n/m)]
常规平扫平均噪声、伪影数量、辐射剂量均高于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扫描方式平均噪声、伪影、辐射剂量比较
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原发性肝癌患者BF、BV、TTS、PS 水平均较高于良性病变(P<0.05)。见表4。
表4 良性病变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VNC 参数对比()
表4 良性病变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VNC 参数对比()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危及全人类健康安全,受到了临床广泛重视。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症状不具备特异性,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少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为治疗增加了难度,确诊后病情恶化速度快,短时间内会进入终末期。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为化疗与介入治疗[3-4],但治疗后仍存在一定复发率。因此需加强诊断,以便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参考意见。
肿瘤标志物筛查属于诊断该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关键指标为CEA、CA125,CEA作为一种经典糖蛋白聚合物,当患者出现癌症肿瘤疾病时,它将会出现高表达,但是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使用肿瘤标志物筛查检出率不理想,检查期间极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比如患者自身因素、仪器等,导致检出率低。当前,如何提升早期原发性肝癌已经成为临床的研究重点。如若不能在早期诊断病情,将会延误治疗,使得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情急速发展,死亡率增加。
基于此,针对这类患者,应当及时探寻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影像学技术步入人们的视线,其中包括普通CT、超声、多排螺旋CT 以及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超声检查清晰度欠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CT 为原发性肝癌诊断中重要影像学方法。传统以CT 平扫为主,普通CT 方法效果不理想,而64 排螺旋CT 是在普通CT基础之上更加先进的科学诊疗仪器,它是通过采用高功率管球进行扫描,作为一种数字化图像[5],它可以精确地映射出患病部位以及相关组织的详细情况,还可以利用各个机体组织对X 线的吸收系数来表现出密度变化情况,同时可以完美利用图像所显示的黑白影,来明确了解吸收变化,黑影代表低吸收区,白影代表着高吸收区,分辨率非常高,并且十秒内就能做完全身检查,速度相较于其他检查更快[6-7]。具有检查快捷方便、操作简单、检查禁忌证少等特点,特别针对一些急诊患者,在短时间即可得到检查结果,针对多种疾病的病变能够有效检出。但是漏诊与误诊概率较高,推测与伪影有关,可能与患者呼吸运动或仪器有关,因此需要找出另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CT 检查具体可分为多种,分别为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等,上述提到的属于普通扫描,是常规检查中的一种;后者最早源于1976 年,当时仅用于研究中,还未涉及临床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2006 年,西门子公司推出双源能量CT 仪器,颠覆了固有认知,成为CT 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虚拟平扫主要是指开展双源双能量增强扫描后,利用后处理软件Liver 虚拟平扫将图像的碘含量调整为0%,即将增强后的碘去除得到虚拟平扫图像。在日常检查操作中,一般采用平扫和增强检查方式,这无疑使患者接受更多的辐射剂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对于辐射防护意识不断加深,如何在不影响临床诊断需要前提下,减少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引起关注,虚拟平扫技术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该技术需要经由静脉向人体注射水溶性有机物,随后检查患者的病灶部位,提升病灶显影清晰度;还有一种造影扫描,首先对患者器官以及结构造影,最后再进行扫描。CT 会对患者造成一定辐射,影响机体指标,因此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患者机体所承受的辐射剂量和造影剂用量和浓度,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8-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准确率95.16%、特异度96.43% 高于常规平扫的77.42%、75.00%(P<0.05);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灵敏度为94.12%与常规平扫的79.41%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与常规CT 扫描相比,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可提升诊断效能,考虑原因为,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中,拥有两台X 线子管、两套探测器,可同时、同层扫描,获得实时扫描数据,并通过其散射校正技术,可提升图像分辨率,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特征,以提升诊断结果。而本次研究中,常规平扫平均噪声、伪影数量、辐射剂量高于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该结果可证实,应用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提升,可能与其低噪声、低伪影有关。同时此种诊断方式主要优势为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在患者一次屏气过程中即可完成扫描,全身扫描用时短,可减少扫描中放射剂量,提升诊断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原发性肝癌患者BF、BV、TTS、PS 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P<0.05),考虑原因为,在肝内占位病变诊断中,恶性结节主要特征为生长速度快、内部新生血管等,主要特征为病灶内部紊乱血流信号、血流阻力增加、周围血流信号增加情况,在对其应用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中,通过在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可了解造影剂在病灶中流动情况,其中BF、BV 水平增加,提示与周围组织相比,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增强,可能与新生血管数量增加有关,而TTS、TTP 水平增加,可能与血管行走异常、新生血管内血液阻力增加有关,可为病灶良恶性质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与常规CT 平扫相比,实施双源CT 双能量虚拟平扫可提升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减少图像伪影、噪声及图像质量,为该病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准确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