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少君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我国就业环境日益严峻,总就业量压力逐渐加大,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就业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所应具备的做好工作的能力,它是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真实反应,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体现。高职院校是就业系统的桥梁,应将精准服务理念引入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中,持续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精准服务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机遇,并分析当前就业环境下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精准服务理念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精准服务理念;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产业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不仅仅经济运行中出现供给侧结构矛盾,在就业方面问题也比较突出,其中高职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供需严重不均衡的现象。为有效缓解此种不利现象,精准服务理念兴起并得到应用。在高职院校中,精准服务理念也逐渐成为落实学生就业服务、促进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就业的基础指导思想。为此高职院校要深入探究如何在精准服务理念下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推动我国就业环境逐渐向好。
1 精准服务理念下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与机遇
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相关政策要求,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认真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工作建设,建立起了优质的就业服务平台、精准推行就业信息的服务体系,创建了精准帮扶等新型就业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在精准服务理念指导下,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多样化、丰富的就业渠道,也为大学生就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和机遇。
1.1 为高职毕业生创造更优质的就业服务平台
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在精准服务理念指导与运用下,大部分高职院校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升服务水平,搭建起科学、系统、完善的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此平台能够将社会各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各类型企业招聘信息、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多项内容汇总到平台总信息库,满足高职毕业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需求,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同时,高职院校运营的就业服务平台也得到了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企业的支持和参与等,就业信息更加全面,能够为高职生就业创造较大便利[1]。
1.2 拓宽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
在国家精准就业服务政策及理念影响下,高职院校逐渐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对本院校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的变革和创新,发挥学校各项就业优势资源,创造多种方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就业促进部门通过校企合作,定期邀请本地优秀企业走进校园进行宣讲与就业指导,顺利搭建起毕业生进入社会参与实习或者就业的桥梁。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创建了自己的网络就业平台,充分运营大数据技术整理和收集本校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和本校专业优势、办学特色等,并且及时将这些数据推送给对口的优秀企业,促进毕业生精准就业,提升本校就业质量。
1.3 为高职生创造更多元立体的就业发展空间
在精准服务理念要求下,高职院校必须转变就业服务意识,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发展提前谋划布局,为高校及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精准服务。比如,一些高职院校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本校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深化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并通過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市场及企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本校专业课程设置,瞄准市场,打造社会需要的专业性强的人才。同时在与政府或者企业合作中,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去见习或者就业,持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这种就业指导工作环境下,毕业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经验和人生感悟,能够促使其建立起长远规划的目标,强化竞争意识,进而推动优质平稳就业,提高就业能力。
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新问题
国内诸多高职院校在精准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就业服务工作逐渐完善,就业率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受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等影响,现代高职学生就业观念变化较大,高职院校就业服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时代发展变化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首先,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影响着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入集约型产业发展新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优化甚至淘汰,致使社会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就业形势。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被应用到企业中,促进了企业自动化生产经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部分行业也降低了人员需求量,而高职毕业生数量却反增不减,这就形成了明显的供需不平衡现象。最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高校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去配套完善、经济繁荣、待遇较高的大城市发展,但是受生活成本、竞争压力等因素影响,很多高职生发展并不顺畅,反而造成更大的经济、生活负担,就业压力更大。
2.2 互联网影响学生就业观念变化
首先,互联网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为学生提供就业便利的同时也给高职学生心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许多企业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了公司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高职院校学生也能轻松地获得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但是错综复杂的网络就业信息使得一些学生对社会行业发展环境及趋势产生了盲目、质疑等心理障碍,甚至严重怀疑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2]。其次,高职生的就业理念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逐渐成为各种信息聚集和分流的主区域,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受西方错误价值取向误导或者不良自媒体的引导,就业观念受到不良冲击,放弃了所修专业就业发展,而选择了网红或者其他高薪行业,不利于其长远规划发展。最后,互联网发展也导致慢就业现象愈加严重。随着网络信息发展,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日益丰富,但是相关就业的负面信息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观念,造成高职院校慢就业问题突出,就业能力得不到提升,很多学生错失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2.3 高职院校就业服务机制相对落后
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理念缺乏。依旧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问题上缺乏主动的服务意识,他们只是帮助那些主动提出就业问题的学生,却没有主动分析学校就业情况、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措施等,致使就业服务精准性不高,就业率较低。其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就业服务课程,但是效果却不大。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只针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服务课程,没有对未毕业学生或者新生提前做好指导和规划,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长期性和过程性,也造成在校生职业规划能力薄弱,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最后,高职院校不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导致就业服务工作不完善,就业信息渠道更新缓慢,学校整体就业能力弱。比如,一些学校对就业服务平台或者网站建设维护不到位,致使网站信息落后,更新缓慢,学生就业能力得不到提升,未能按照精准服务理念引导开展就业促进工作。
3 精准服务理念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精准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推动高校就业工作变革,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因而,高职院校要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逐渐将就业服务工作深入细化,才能真正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驱动力的作用。
3.1 牢固树立精准理念并应用于学生就业指导
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促进就业的方针和政策,引导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就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坚持以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根本目标,积极引导在校生合理调整就业观念和就业预期,提前做好就业规划,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3]。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精准服务理念,提前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就业观。
3.2 精准施策,全面做好就业指导
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就业观念树立、就业知识讲授、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作用明显。高职学校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为学生就业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高效率就业。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时便建立起一生一档电子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实践活动、获奖情况等,如此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技能情况,便于后期提供全面、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高职院校要完善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4]。比如,在学生入学后便设置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全面强化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识,树立起本专业发展的自信。同时,学校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阶段、专业类型等,进行精准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促进就业指导服务更加精准、全面。高校还可以通过家校共育模式,定期举办家长交流会,将学生在校的专业教授情况、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通过家长和学校合作的形式,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全方位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此外,学校可以搭建自媒体宣传矩阵,将大学生就业政策及时传递给学生,并通过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案例讲好就业故事,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3 定位精准,建立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就业形势变化、政策方向等,建立起专业性、指导性强的就业能力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就业率。通过多发协作的模式,建立起高素质、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同时可以邀请政府部门、行业专家或者其他院校参与到本校就业课程设置及指导工作中。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相关就业指导教师在教学指导或者与学生日常交流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起职业规范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阶段企业更加需要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人才,学校要从这一需求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高职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创新变革,依靠先进科技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在校建设创新教育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并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创新研究,为将来就业发展积累经验,提高竞争力。
3.4 拓宽就業宣传渠道
高职院校要结合社会产业需求、就业环境变化等全面做好就业宣传工作,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首先,就业信息是做好就业指导的前提和依据,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就业讲座、主题交流会、有奖竞答活动等,将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向学生传递。其次,学校可以建立起就业层级管理制度,形成校领导、学院负责人、辅导员三级就业管理机制,划分职责和权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精准的就业咨询服务。比如,辅导员要定期走进班级和宿舍,主动询问学生关于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问题并做好指导。学院要拓宽就业渠道,定期举办就业指导培训、毕业生双选会等,着力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5]。最后,学校要促进本校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做好就业指导沟通、就业宣传等工作。
3.5 精准完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制
首先,学校要结合不同就业帮扶标准,对学生进行帮扶分类,完善“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促进就业指导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比如,学校要建立起业务能力强的专项帮扶小组,对重点帮扶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和帮扶,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在了解其就业需求和就业意愿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就业指导意见,做好精准帮扶。其次,建立起产业和就业结构均衡机制。当地政府部门要认真解决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教育脱节的矛盾,把社会产业、高职院校以及毕业生联合起来,促进产业结构与毕业生就业结构精准对接。比如,政府通过搭建学校与企业深入合作沟通的桥梁,便于企业深入学校去指导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也有助于学校全面了解企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进而促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优化人才培育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及企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对精准就业服务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努力提升就业指导团队成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提高就业服务的精准性、科学性,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4 结语
高职院校精准就业服务是解决学生就业困难、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路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到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全面抓好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学校就业率。面对社会环境变化,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着新机遇和新问题,学校更应该坚持精准服务理念,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指导意义,持续探索创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提高服务精准性,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吴雅桐. 精准服务理念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教导刊,2023(14):142-144.
[2]夏正荣,刘红妹.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J]. 人才资源开发,2023(4):51-54.
[3]潘楚. 高质量导向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公关世界,2023(1):110-111.
[4]朱军旭. 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C]//对接京津——社会形态基础教育论文集. 廊坊: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2777-2780.
[5]吴雪琴,夏开峰,蒋红梅,等. 职业院校资助育人的精准服务策略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19(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