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培霞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扩大了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困境和挑战。特别是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通过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文章主要对事业单位目前的预算绩效管理困境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断完善与优化,财政资金管控力度增强,其中,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绩效评估,對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在我国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运作和发展,还对政府的预算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加大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机制建设和推进力度。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需求提出解决对策,进一步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实现预算管理的有效运行。
1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推动财税制度的改革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财税制度体系改革。第一,财税制度改革需要明确目标并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目标保持一致。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确立财政资金分配的目标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可以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估和量化,确定资金分配的依据和优先级,以实现财政资金的分配更加科学、透明和高效。第二,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了财税体制改革进程。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和财务预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改革税收制度,进一步推动财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1]。
1.2 有助于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加强外部监督力度。第一,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应当体现公益性质,因此社会公众具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有权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第二,作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机构,事业单位应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公示,以增强外部监督的有效性。第三,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财政资金的预算和决算也有影响,通过建立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执行率,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第四,通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仅可以强化外部监督力度,还能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事业单位应以社会公益为重点,接受公众的监督,并对财政资金收支进行公开,同时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提高执行率和建立阳光政府。
1.3 有助于提升风险抵御水平
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事业单位抗风险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以全面预算为基础,结合绩效评估为手段的。第一,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加强内部管理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从而有效地防止风险的发生和扩大。第二,对预算目标进行精炼,并将其分解到工作流程中,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约束能力和规范能力,进一步减少风险的产生。第三,基于整体发展规划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和要求,形成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体系,能够为风险抵御提供有力保障。第四,使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对各部门、责任主体进行定期评价,并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资、晋升、评优挂钩,可以规范和激励员工,促进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第五,持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2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困境
2.1 预算编制不科学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许多事业单位存在预算管理认识上的偏差。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把预算管理看作一个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的功能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预算管理的不合理及预算管理的责权不对等,由于预算的范围、项目的不完备以及各预算间的不协调,很难制定出完整的预算。第二,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编制预算,但对于项目的实际情况了解不透彻,缺乏对业务部门具体情况的深入了解,仅凭财务指标和历史数据进行预算编制。这种模式往往无法反映事业单位各部门的真实需求,导致预算编制结果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偏差。最重要的是,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导致预算编制的偏离,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准确。如果只有财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将很难洞察项目的具体需求和发展规划。业务部门对于项目的运营、发展和资源分配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预算编制过程[2]。
2.2 预算执行力度弱
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力度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过程缺乏约束性,缺乏明确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规定,没有严格的预算编制和监控机制,导致预算执行时出现偏差、拖延或者被随意修改。第二,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对预算批复的资金进行详细细化、量化,也没有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和环节。在预算批复过程中,往往只给出一个总体金额,而没有明确规定这笔预算资金如何使用以及分配给哪些具体的项目和部门。这使得部门之间出现了资源争夺的情况,在预算执行中易产生混乱和冲突。第三,部分事业单位对基本开支预算的使用没有统一的计划,造成了开支的随意性,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出现开支超过预算、非必要费用增加等情况,无法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第四,部分事业单位缺少对项目开支预算的追踪和反馈,责任不明确,部门协调意识不足。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对项目支出的及时跟踪、监督和评估,导致项目执行进度滞后、预算执行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掌握。
2.3 信息化建设滞后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滞后的问题。尽管逐步提高重视,但仍存在“两张皮”现象,即表面上关注预算绩效管理,却未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各个部门使用的系统无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和整合。这导致大量的重复录入和冗余数据,使得人工操作成为必然选择,但人工操作本身无法满足预算绩效管理的需求。
2.4 财务人员职业素养有待加强
预算绩效考核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然而,当前业绩评估中的非职业化现象比较普遍,存在财务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的情况。第一,部分财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对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数据分析掌握不足。第二,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无法将预算绩效与业务运营相结合,无法从绩效评价结果中提炼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第三,个别单位在组织架构中没有独立的预算部门,导致财务人员不了解预算执行和管理的要求,无法发挥其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的推进[3]。
3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提升预算编制水平
为了提升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事业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事业单位应当充分重视预算编制工作。这包括进行综合规划,确立整体和项目绩效目标。综合规划是指将各个部门的预算需求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的预算计划。而项目绩效目标则需要具体量化和细化,以确保目标能够度量和评估。该目标应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符,以尽可能实现可执行性、可审核性、可监控性、可检查性和可评价性。第二,事业单位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参与,以共同制定预算项目。各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预算编制,了解和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事前绩效评估和论证是其中的重要步骤,可以帮助事业单位预测和评估预算项目的效果和风险。评估工作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和成本效益等原则,保证预算项目资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4]。
3.2 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加强预算执行力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关键做好以下具体措施。第一,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财务部下达的预算批复,必须按照批复的预算资金进行支出,不得擅自违规调动或使用。第二,预算批复资金要进行科学的细化量化,将预算资金按照项目、部门等进行分解,明确各个层级的支出限额和责任,以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可控性。第三,各职能部门要把预算一层层地分解下来,厉行节约,并严格执行支出标准。各个部门负责人需从细节入手,审查每项支出是否符合标准、是否优化使用,并且切实履行节约责任。第四,对于预算执行进度,应力争与时间进度一致或提前完成预算工作任务。事业单位应及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确保没有落下任务或发生延误,从而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第五,可以实行“双监控”机制,对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进行监控,并建立项目库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偏离绩效目标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第六,为了确保预算执行力度,事业单位应严格遵守预算执行规定,落实节约控制措施,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3.3 加快信息化建设
为推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一体化,提升管理水平与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加速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并利用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对各系统进行整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使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达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财政部门应重视以下要点。第一,要确保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需求,并且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变化。第二,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熟练操作新的信息化系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第三,要加强对系统的监督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事业单位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财政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和监控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这样一来,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推动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4 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需要优化人才队伍建设,这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是重要的一步。他们需要接受全面的绩效评价培训,包括了解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解释、掌握工作流程以及理解绩效评价的理念和目标。培训的内容应当涵盖绩效评价技巧和分析方法等,帮助工作人员掌握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第二,绩效评价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以提升其职业素养。除了绩效评价的技术知识,他们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沟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可以包括绩效评价案例研究、组织行为学以及领导力开发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胜任绩效评价工作。第三,为了增强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应加强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定期会议、经验分享和指导意见等形式进行。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以提供相关政策指导和监督,确保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有效运行,同时帮助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5]。第四,招聘学习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人才是人才队伍优化的关键。新加入的人才能够注入新鲜血液,为事业单位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意。这些人才通常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并提供更好的绩效管理方案,确保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高预算绩效工作的质量。这些措施有助于事业单位实现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持续改进。
4 结语
为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应该重视预算绩效管理活动,并提高相关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方案,明确目标和指標,以便监控和评估绩效。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以提高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注重提升预算编制工作水平,包括加强预算编制流程的规范性、合理性和透明度,确保各项预算项目的合理分配。强化预算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机制,加强预算使用和监督,确保预算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绩效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需要确保任务的落实,加强组织和协调,监督各部门和个人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履行责任,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以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实现预期的效果。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绩效水平,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昱. 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6):76-79.
[2]李艳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应对举措[J]. 质量与市场,2023(11):94-96.
[3]唐璐.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实践研究[J]. 财会学习,2023(12):66-68.
[4]张菁. 智库型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35-39.
[5]方莞娟.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 大众投资指南,2022(10):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