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必要性、现状和措施

2023-11-09 07:36刘扬
南北桥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应对策略必要性

刘扬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加深,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职能,事业单位财物部门应积极做好业财融合转型,从源头上摒弃财务部门扮演“账房先生”的角色,主动参与到事业单位经营和决策中,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然而,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实施效果不理想,难以突破业务、财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弱化了业财融合的成效。因此,为了保证业财融合高质量地推进,促进单位财务管理转型,事业单位必须厘清业财融合中的困境,进而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为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地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必要性;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业财融合对于提升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履行自身职能至关重要。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体制改革进入阵痛期,借助业财融合重塑和改进工作模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事业单位要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辅以完善的策略和方法,将业财融合贯彻到位。业财融合实施较为专业、复杂,为保证整个工作的开展效果,应系统性分析业财融合推进中的问题,究其根本,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不断进行优化和改善,加快业财融合的速度,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成功,提升单位服务质量和水平。

1 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处于深化改革期间,要逐步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效率、质量,推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深层次融合,进而加强单位领导对业务经营活动的把控。面临当前日新月异的环境,事业单位跟上市场发展主趋,做好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如下。

其一,有利于单位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利剑”,而业财融合的过程就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环节,借助业财融合保证业务、财务信息互联共享,使得财务部门为业务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反之业务部门及时将自身活动开展态势反馈到财务部门中,分别从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分析财务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由此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其二,防范单位风险。事业单位履行自身职能时,可能面临着多个风险,特别是国际化、国内市场环境多变,推行业财融合后,能够实现业务、财务工作流程一体化,内部各类资源、信息共享,打破各層级、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单位抗风险能力,尽可能减少各类风险的影响,帮助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1]。

其三,发挥财务部门战略支撑作用。事业单位实施业财融合,使财务部门职能逐步转型,从核算型向决策型、经营型转型,尽可能发挥财务专长,更好地发挥“参谋”作用,为事业单位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将每项职责落于个人层面。

2 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业财融合意识较为淡薄、滞后

全体人员思想认识的提升和转变是事业单位业财融合推进的基础,但事实是部分单位忽视了这一问题,不能为各项行动开展提供思想驱动力,弱化了业财融合的效果,无法帮助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一方面,领导层理念滞后,没有及时打破自身思想观念的局限,加强对业财融合相关理念、知识的认识和宣传,不能以身作则,为职工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得业财融合缺少领导层的支持,大大制约了业财融合开展的进度。另一方面,职工思想理念滞后。事业单位业财融合需全体人员的支持和配合,所以职工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念也尤为关键。一些单位没有扩展宣传和教育平台,难以对业财融合理念、内容进行宣传,部分人员片面认为这项工作属于财务部门范畴,在具体实践中给予的配合和支持较少,阻碍了其顺利开展。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工对于业财融合重视度不够,难以自上而下保持思想统一,影响了业财融合开展。

2.2 业财融合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活动,对于事业单位业财融合来说也不例外。事业单位应主动分析业财融合实施的基本需求,制定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以此确定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权限,有效开展各项活动。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推进业财融合时,没有结合自身现实状况和要求构建完善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导致各职能部门、人员职责和权限不明晰,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确定责任人,导致各项任务开展处于模糊化、无序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作的融合成效。同时,随着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加深,对于管理制度的细化要求越来越高,要动态追踪业财融合管理制度的运用效果,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保证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可操作性。然而,部分单位仅仅将重心放在融合过程上,忽视了管理制度的优化和改善,无法为业财融合工作提供导向,使得业财融合开展效果有待提升,影响事业单位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2.3 业财融合信息系统缺位

在事业单位业财融合过程中,多元化功能的实现必须依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才能真正消除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在业财融合过程中,不能获取较佳的效果,核心原因是业财融合信息系统缺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事业单位人员对业财融合认识不全面,尚未结合自身现实状况,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安全、高效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各部门、人员间信息交互不可靠,难以实现预期目标,进一步影响事业单位职能的落实。其二,现有系统存在局限。事业单位自身承担着多个职能,业财融合信息化配置必须由合格供应商提供,但是国内供应商产品相较于国外成熟产品仍有待改进,比如财务软件功能单一、滞后,不能实现事业单位业务流转;业务信息不能在软件上呈现,无法将相关运营状况反馈到财务端,一定程度影响财务人员的业务判断[2]。

2.4 业财融合考核不到位

事业单位推动业财融合时,注重绩效考核工作,既要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又要实现业财融合复盘分析,及做好闭环控制,帮助事业单位业财融合更可靠、有效。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忽视绩效考核,没有结合现实状况制定严格、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并且没有依照绩效考核主体、要求和范围设定多层次、立体化的考核指标,客观评估各部门实施业财融合成果,使得业财融合不到位。与此同时,没有高质量地运用考核结果,不能将其与人员薪酬奖金、业财融合改进等挂钩,导致全体人员对业财融合重视度不够,无法做好自身定位,主动参与到业财融合中,影响了业财融合的成效。

2.5 復合型人员缺乏

事业单位业财融合重新塑造了工作流程和模式,对于人员自身素养要求较高,只有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实践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开展业财融合工作。目前,事业单位人员素养较低,不满足业财融合实施的基本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信息素养较低。财务人员作为业财融合工作开展的主力军,事业单位对其整体能力和素养要求较高,一些财务人员过于重视会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忽视了信息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无法借助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和计划,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当前互联网相关内容、法律知识了解不全面,难以为业财融合开展提供支持。其二,业财融合外部招聘和挖掘不到位。事业单位忽视了外部人才的挖掘,在招聘和引进业财融合人员时,没有综合性分析人员整体素养,导致人员素养与岗位不相匹配,无法为业财融合提供人才保障。

3 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的策略和方法

3.1 增强业财融合意识和理念

事业单位要想保证业财融合获得较佳的成效,就必须转变人员思想和理念,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正确认识业财融合,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为各项行动高效开展提供思想支持,为业财融合的实施做好全面的支持。要想真正达成这一目标,建议做好以下两方面。其一,强化领导层思想观念。领导层是事业单位运营和发展的“领头羊”,所以要为广大职工做好示范和榜样,全面、深入地掌握业财融合的理念,借鉴和学习标杆单位的经验,将其融入实践行动中,以便于获得较为理想的业财融合效果。其二,注重职工思想转变。事业单位全体职工都是业财融合开展的执行者,要求其高质量地开展各项活动,核心任务是引导人员做好思想转变,正确认识业财融合的意义,并借助知识竞赛、宣讲会等方式,强化单位职工业财融合意识。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提升事业单位管理层、职工业财融合的观念,确保自上而下统一思想,为单位业财融合顺利开展提供思想支持。

3.2 完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事业单位各项财务行为,保证各环节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实施,为事业单位高质量地开展保驾护航。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现状,参考优秀单位的经验,构建一套完善、可行的业财融合管理制度,以明确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出现问题第一时间确定责任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业财融合,不断加深业财融合的广度、深度。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随着其不断加深,对于管理制度的精细化要求不断提升,必须按照管理制度运用的现状,分析业财融合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及时改进和优化,确保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可操作性、适用性,为事业单位业财融合开展提供制度支持,帮助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3.3 构建业财融合信息系统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产业数字化,借助数字化、信息化重新构建产业链条,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事业单位业财融合进程中多个功能的实现都必须依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所以事业单位应在主动引导人员思想转型的基础上,高效运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搭建兼容、高效、完善的业财融合信息系统,真正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彻底打破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各部门,保证事业单位更好地落实各项职能。与此同时,在事业单位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内融入合同审核、收支审核,以免线下层层审核消耗较多的时间,真正实现数据“跑路”,缩短审核时间,对单位业务和财务全流程进行管控,推动财务管理转变职能,真正融入业务前端,以便为单位决策和经营提供支持,切实提高业财融合效率、质量[3]。

事业单位在具体运营和发展过程中,为了真正提升单位服务质量和水平,应当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逐步进行转型和升级,积极应用业财融合,多层次增强业财融合,推进业财融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以实现业务、财务真融合、细融合、精融合,打通财务服务业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单位高质量发展注入内驱力。

事业单位借助业财融合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各方面发展水平,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财务作为单位各项数据的集散中心,展示财会监督的监测作用,将其主动融入业务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中,主动挖掘数据隐藏的价值,可以重塑和改进规则、标准、流程,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其二,实现业务、财务相互驱动良性互动。通过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将其与外部系统衔接,能够实现业财融合数据整合、加工、分析,形成了以业务驱动财务、财务驱动业务的良性互动。其三,将业财融合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融合,能够动态追踪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并且将预算资金与实际支出进行比对和分析,掌握二者间差异,积极做好调整和优化,保证单位预算资金真正用于实处,提高单位资金利用率,发挥单位资金的效用,以提升单位服务质量、水平。

3.4 培育复合型人员

新时代,事业单位人员基于本职工作服务于单位高质量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本的专业能力,还必须逐步扩展和延伸自身知识领域,增强人员综合素养和能力,才能实现业财融合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单位必须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紧跟形势和政策的变化,结合人员薄弱点,制定多层次的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使得人员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具备较强的道德素养、信息素养、专业素养等,符合业财融合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注重外部人才的挖掘。事业单位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外部人才的挖掘和招聘,制定统一、规范的人员招聘标准,既要评估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又要注重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从全局出发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为业财融合实施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4 结语

传统、滞后的财务管理模式不适合当前事业单位,急需进行转型和革新,业财融合作为主趋势,能够使企业的各项决策和管理更精准、可靠。但是,事业单位业财融合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困境,阻碍了业财融合推进的脚步,难以消除财务、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掌握业财融合实施的必要性,从更深层次分析业财融合开展的困境,进而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法,促进单位财务管理转型成功,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沈小云. 行政事业单位业财融合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首席财务官,2022,18(24):43-45.

[2]吴艳纯. 业财融合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绿色财会,2022(7):10-13.

[3]李先富. 事业单位业财融合体系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 首席财务官,2021(21):96-97.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应对策略必要性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