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丹阳
摘 要:边塞诗在唐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全唐诗》中收集的边塞诗就超过了两千首。边塞诗所达到的成就,与意象的广泛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象能够使边塞诗产生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审美意味,在开拓诗歌的题材和深化诗歌的情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意象;情感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将主观的情感融入客观的物象,使客观的物象具有特殊的文学含义与文学韵味,简单来说就是借物抒情。唐代边塞诗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真正达到了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1]。
一、唐代边塞诗意象分类
(一)自然意象
这里将边塞诗的自然意象分为四类,包括季节意象、天气意象、地理意象与动植物意象。
首先是季节意象,唐代边塞诗意象宏阔,多以奇观异景入诗,也以季节变化来表现诗歌内容及情感。“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结客少年场行》),天山无论是冬日还是夏日都会大雪纷飞,交河南北向流淌着。无论春夏秋冬如何变化,无论世事变化如何,少年游侠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丝毫未减。国家有难奋勇当先,将生死置之度外,少年英勇可歌可泣。“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塞上曲》),塞外气候严寒,环境恶劣,蜿蜒的黄河尚在冰冻,春风三月也未闻花香。哪怕天寒地冻,身上兵甲如铁,驻防兵仍驻守塞外,无丝毫退却。春夏秋冬的季节意象和边塞特有的植物意象相结合,更突出了边塞特有的异域风情。
其次是天气意象,边塞环境恶劣,气候变化多端。“云”在边塞诗中具有鲜明特色,多表现出悲苦与雄奇的艺术色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望不到尽头的黄云遮天蔽日,使日色暗沉,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飞。眼前之景雄阔悲壮,在黄云的威压下更显凄凉与悲怆。除了边塞自然景象的“云”,还有表现人物心理的“云”。“胡天夜清迥,孤云独飘扬”(《苦寒行》),这里的“孤云”是说身处胡人地域的诗人在广阔无垠的环境中,深知自己的渺小,如单独飘扬的云片,更增加了诗人身处异地的孤独之感。
再者是地理意象,包括具有边塞特点的河流山川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极端的天气使沙漠也结了冰,视线所及之处的云也是惨淡一片,无一不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西域八月飞雪,景色壮丽,塞外送别,雪中送客,充满奇思异想。“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九月的狂风像野兽一样发出怒吼,地上斗大的石头被风吹得满地乱跑,这也是边塞独有的景象,彰显了边塞之景的另一番样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异而温婉,而这首诗是雄奇而壮丽。风沙的凶猛,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三言两语就把边塞险恶的环境给勾勒了出来。
最后是动植物意向,唐代边塞诗常借大雁来寄托思念,且自魏晋以来,“鸿雁传书”一直被后人引用。[2]“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寄孟五少府》),此时正值暮秋,诗人在异乡漂泊,漫漫征途中,诗人抬眼望见大雁往返于辽远高空,耳边塞上长风呼啸而过,不由生出流落之悲。天高海阔,漫漫征途,不知何时才能归乡。唐代边塞诗中涉及的植物意象不多,这里以“蓬草”为例来进行阐述。“蓬草”因其易随风飘散,因此被后人隐喻为孤苦无依、漂泊不定等。“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这里的“征蓬”说的是作者自己,说自己像随风飘散的“蓬草”一样远出边塞,落到哪里,哪里就是自身的归宿。这里的“蓬草”与“归雁”形成对照,更衬托出作者的形单影只,如“征蓬”一样随处漂泊,没有归宿。诗人是一个肩负朝廷使命的大臣,既想要报效国家,又难解思乡之情,舍身为国的激奋与身在边塞的孤单形成强烈对比。
(二)地名意象
地名意象包括楼兰、天山、玉门关、阳关、凉州、走马关、胡天、陇头等。唐代边塞诗意象众多,地名意象也构成了边塞诗独有的意象群。“陇头”不仅作为地名在边塞诗中出现,还把诗人复杂的思绪融入其中。“胡风吹沙度陇飞,陇头林木无北枝”(《塞下曲》),边塞的狂风卷起沙子度过陇头,陇上的树木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色更能衬托作者此刻孤苦无依的心境。在古代“玉门关”被看作是中原与异域的分界线,也是对外交通贸易的咽喉之地。因此在边塞诗中,“玉门关”也就成为重要的意象之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置身边塞听到了羌笛声,吹的曲调恰好是《杨柳曲》,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愁绪一时难以排遣。羌笛没有必要再吹奏如此凄清的曲调,春风本就吹不过玉门关,亲人的思念也到不了玉门关。
(三)民族意象
民族意象包括胡人、胡姬、羌女、羌妇、匈奴、单于、天骄、突厥、吐蕃、戎狄、林胡等。唐代边塞诗中的民族意象多为异域民族。古人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不免带有歧视色彩,将北方地区称为“胡地”,将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于闐采花》),等到明妃王昭君西入胡地时,胡地的美女都要羞红了脸,觉得跟王昭君相比自愧不如。唐代诗人的边塞诗虽大多带有地域与民族歧视,但也有诗人站在中庸的立场来看待。“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雁门胡人歌》),这里是说胡人的生活方式,这些胡人生活在雁门郡的边境,他们让猎鹰去追捕鸟雀,自己乘快马自由地驰骋,展现了与中原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胡人们在自己的家乡也是自由且祥和的,与中原人并无二致。作者将胡人的生活描写出来,并没有因战争而将胡人彻底丑化。
(四)战争意象
战争意象包括白骨、幽魂、战骨、裹尸、旌旗、刀剑、狼烟、烽火、羽檄、鼙鼓、羯鼓、铁甲、征衣与营帐等。边塞诗对战场的描写尤能展示战争的惨烈,森森白骨,一片凄惨。“寒沙战鬼愁,白骨风霜切”(《陇头水》),这里的“白骨”暗示了战争的惨烈,战争过后留下的只有堆堆白骨和满地亡魂。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惨烈,而是将战后的景象描绘出来,更能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塞下曲》),这里作者用了两个典故,表示应该像马援一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即可,不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性命,活着回到家乡。在《全唐诗》中与征衣意象有关的唐代边塞诗作不在少数。边塞诗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战争,还有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以及将士们对亲人的思念。“寒衣纵携去,应向归时著”(《送征夫),将士们身着征衣奔赴沙场,征衣不仅代表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还代表着亲人们的思念。“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秋歌》),皎洁的月光洒下,被月光笼罩的长安城一片光明,捣衣的声音从家家户户中传了出来。月色如银的长安城内,看似一片祥和宁静,人民安居乐业,但家家户户夜晚传出来的捣衣声仿佛在诉说着自身的苦楚。
(五)乐器意象
乐器意象包括羌笛、胡笳、琵琶、芦管、笛、角、鼓等。“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从军行》),号角声响起,正在熟睡的士兵被惊醒。士兵们慌忙起身准备即将爆发的战争。敌方胡笳的声音响起,连战马也闻到了战火的气息而兴奋地嘶鸣,双方都争抢着渡过黄河。马的兴奋也代表着行军战士们的兴奋,一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准备杀敌。此诗描写了战争即将爆发的场景,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从军北征》),天山下了一场雪,从青海湖吹来的风更加寒冷,行军途中将士吹起了《行路难》。“天山雪后海风寒”仅七个字就将地域、季节、气候交代清楚,行军的环境极其艰苦。行军途中的环境本就艰难,吹起的横笛更增添了士兵的离别愁绪,唤起了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将人带入悲中见壮的境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何必用羌笛去吹奏令人伤心的《杨柳曲》呢,春风也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及边城的辽阔,在此苍凉壮阔的环境下,又听到羌笛声《杨柳曲》,不禁勾起战士们的思乡之情。诗人也不知如何安慰思乡的战士,只能期望战争早日结束。“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边塞的夜空之下万籁俱静,不知何处飘来了呜呜咽咽的芦管声,这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边关将士的思乡之情。在这漫漫长夜,目光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此诗写出了诗人夜间闻笛的迷惘,更道出征人望乡的急切与深重。
二、唐代边塞诗意象蕴藏的情感内涵
唐代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达到其他各代边塞诗的总和。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战,多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3]唐代边塞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意象文化内涵也有多方面的体现。
(一)建功立业
唐代边疆战乱不断,诗人多通过建功立业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送魏大从军》),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让大唐将士的赫赫功名留在此处。这里作者运用东汉车骑将军窦宪的典故,他曾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作者以此激励友人要勇于作战,保家卫国,扬名塞外。“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塞下曲》),在战场上应将敌人全数剿灭,不能放过一个敌人,且应该长期驻守边疆,以防敌人再次来犯。这里作者用薛仁贵西征突厥的典故,激励自己和将士们舍身报效祖国,讴歌将士们坚决消灭敌人的英雄气概与勇于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和将士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全诗洋溢著爱国热情,充满了民族自豪感。总之,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这一主题在边塞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贯穿了边塞诗发展的始终,成为唐朝边塞诗思想的主旋律。
(二)思乡怀亲
战争的发生使将士们不得不远离亲人,背井离乡在战场厮杀,留给亲人的只有无尽的思念。“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听晓角》),辽阔的边塞望不到边界,连大雁也飞不到尽头,秋风带来了晓角声,吹的是《小单于》这首曲子。诗人将视线停留在广阔边塞的上空,视线跟随孤雁移动,想象这群候鸟能将思乡的愁绪带回家中。长期远在边塞的诗人无法回乡,思乡的愁绪无法排遣。秋风中又听到了晓角声,思乡愁绪更上心头。“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古意》),今日用羌笛吹出了一支出塞乐曲,把全军将士感动得泪如雨下。笛声是哀怨悲凉的,勾起战士们埋藏在心底的思念。好男儿去战场上征战四方,看似无坚不摧,但将士们心里也有柔软的一面,听到羌笛声也会思念亲人、思念故土。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在这里男儿不仅落泪,且是泪如雨下,对亲人的思念尽在不言中。思乡怀亲是边塞诗不可避免的情感体验,能更进一步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从而深化边塞诗的主题。
(三)厌恶战争
战争能使将士们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同时也希望战事能早日平定,不再忍受离别相思之苦。“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在闺中的妻子还不知丈夫已经战死沙场,仍然在梦里思念已经变成白骨的丈夫。这里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悲惨,也并未渲染亲人的思念,而是将“河边骨”与“梦里人”形成对照,满怀热切地去等待一个悲剧,无声的悲痛溢于言表。“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战争过去多年,战场上依旧一片凄凉,漫漫的黄尘,杂乱的蓬蒿,堆堆白骨掩埋其中,永远被人遗忘。战争过后的场地仍满目疮痍,百姓内心的悲痛又何以能弥补?作者希望战争能早日结束,将士们不用再四处征战,百姓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唐代诗人并非是歌颂战争,而是在战争中投入理性思考。诗人们深知战争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的灾难,因此在诗歌中体现出反战的思想和愿望。
三、结 语
唐代边塞诗的繁荣与大唐的盛世分不开,综观唐之前的边塞诗,其繁荣程度都无法与唐朝的边塞诗相提并论。边塞诗的繁荣是唐朝国力的体现,诗人们处处张扬着自信,即使是写外敌来犯的边塞诗也是斗志昂扬。边塞诗体现了诗人们的入仕之心,边塞生活条件艰苦,战事频繁,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更是每日萦绕在心头,每思及此便觉痛心。但若无战事,诗人们便无法建功立业,攀登仕途。因此只能用一腔热血,不惜血洒疆场也要报效国家。唐代诗人对边塞诗更有着理性的思考,用冲突与战争来表现百姓与社会的悲剧,使边塞诗的思想内涵得到极大升华。在描写边塞时融入民族地域特色,苦寒之中亦有奇异风景,更添诗情画意。
唐代边塞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首先,唐代边塞诗内容题材丰富,边塞风景及各民族生活共同勾勒出中华文化历史画卷。无论是边塞的自然风光、西域物产还是民俗风情,都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诗人以独特的方式彰显民族文化,更促进了内地与边塞文化和经济的往来,使民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其次,边塞诗体现了唐代时期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边塞诗表现出的驰骋沙场、大漠雄风、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令人意气风发,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多样的意象使边塞诗具有特殊的情感及文化符号,成为特殊的边塞地域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增加了当时民众对边塞文化的认识。王昌龄《诗格》说:“自古文章,起于无作,兴于自然,感激而成,都无饰练,发言以当,应物便是。”[4]唐代边塞诗以意象来突出情感,并使之灵动自然,毫无雕刻痕迹,更具清水出芙蓉之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唐代边塞诗独具特色。
(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9.
[2]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877.
[3] 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98.
[4]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