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落幕 神韵永存

2023-11-09 18:33黄健
文史春秋 2023年7期
关键词:黄永玉

黄健

2023年6月14日,我的手机于17时49分收到一条《新京报》弹窗的新闻:“黄永玉先生逝世。”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称,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于昨天(6月13日)凌晨逝世,享年99岁。报道称,黄永玉的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敬告: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惊闻黄永玉先生驾鹤西去,内心沉痛之余,撰写缅怀之文字,以弘先生精神,再现往昔,深切怀念。

与黄永玉先生的偶然相遇,缘于期刊《当代中国画》的创刊,已经是16年前的事情了。那是2007年一个春日和煦的下午,北京气候温和、杨柳吐青,我与《当代中国画》主编陈履生(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相约,乘车来到位于京郊的一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那是黄永玉先生的住所——万荷堂。这天下午,正值举行《当代中国画》创刊号首发式新闻发布会(《当代中国画》杂志由漓江出版社和中国美术馆主办),我作为广西新闻出版局分管期刊出版的副局长,应中国美术馆的邀请参加该新闻发布会。《当代中国画》创刊号有黄永玉的作品刊发。

早年听说黄永玉其人其名是缘于几件事:一是“猴票”,我是一名集邮爱好者,一直偏爱收藏新中国的专题邮票。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第一枚《庚申年》特种邮票——猴票,古老的生肖题材被首次搬上邮票。这枚邮票采用中国传统吉庆的大红色作为底色,图案为一只用金色涂描脸部、昂头凝视前方的金丝猴,形象十分生动。我当时就收藏了一版四方连猴票。这枚邮票的作者就是“猴票宗师”黄永玉。他设计的这枚猴票既注意了题材的民族性和传统特色,又特别着意出新和体现时代特点。二是新华社主办的《瞭望》周刊,这本周刊每一期都发表黄永玉的一幅国画,每期《瞭望》我都会珍藏。三是1997年秋天,我到湘西张家界旅游,当地宣传简介和导游的解说中都提到,这美丽的张家界仙境“是黄永玉发现的”。打开《中国名画博物馆》一书,有关于黄永玉的介绍:黄永玉,土家族,湖南凤凰人,生于1924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自幼喜爱绘画,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新中国成立前,他曾任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常务理事,曾在香港从事木刻创作,造诣颇深,并出任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黄永玉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他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56年出版《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中国画坛,其创作的中国画荷花在形态、风韵、色彩上独具一格;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先后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

那日下午,春意盎然,我们沿着京通高速公路向北方向转入徐辛庄路,走了大约5公里,路左边有一个江南园林式的亭子,亭子旁边矗立着一块米黄色的石头,石头上镌刻着青色的“荷亭”二字,为黄永玉于丙戌年春题写。这是徐辛庄路转入万荷堂四合院的地理标志;沿着马路左转,绕过亭子,便是一条通往万荷堂的路,路边种植了松柏,周围是一片宽阔的草坪,向前走50多米,便可见一座北京传统青灰色大四合院的围墙,这便是万荷堂了。这座四合院种满了爬墙虎等植物,按照传统的典型四合院建造,正门在围墙的中间,入内后便是一个巨大的屏风,上面刻有黄永玉先生的书法;为了方便现代生活的方式和节奏,在围墙的右侧修了一个供汽车直接开入的侧门,平时公务活动和生活起居一般都是使用这个正对公路的大铁门。

新闻发布会定于下午3时开始,我们到达万荷堂是下午2时30分,于是我们在围墙外面散步并稍微休息。待陈履生主编和黄永玉的管家联系好之后,大铁门打开,一下子有欧洲牧羊犬、波斯犬、瑞士犬、中国土犬等10多条大大小小的犬冲出来,围着我们一行摇尾抬头,表示欢迎,无比亲热。

我们沿着院内的路向万荷堂大殿走去,大殿门前院子有一个小花园,种植了梅花、桃花、杏花、松柏,在树丛中还有10多座黄永玉的雕塑作品,造型惟妙惟肖,十分可爱,形意更为俊俏。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座黄永玉自画像式的雕塑——赤着上身,一手拿着烟斗,一手拉着遮羞布,一对招风大耳,嘴笑得一直咧到耳根,活灵活现的神态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进入万荷堂大殿,呈现眼前的是放置于大殿正面的一座由6根直径50多厘米、高3米多的巨形原木制成的屏风,上面是中国著名书画家黄苗子用小篆书写的《诗经》中的一段话:“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意思是说周人的祖先后稷出生后,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苗子老人寫这段话,意即万荷堂的建造得到许多人帮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黄老非凡的人格魅力。屏风正面是一尊年代已久的坐莲观音,还有一些野兽头骨的化石。大殿是黄永玉的画室和会客室。大殿西侧的墙壁有一面巨大的钢板,将宣纸挂在墙上,用磁力纸镇将宣纸四角压住即可作画,墙上的斑斑墨迹,是黄永玉创作的见证。黄永玉一生勤奋创作,作品多产,业内少见。他画画是在一种没有负担的状况下进行的,没有主义,没有派别,没有是非,没有纷争,纯粹表达的是自己对于艺术的一种精神追求。

大殿的左侧墙壁及前面空地是黄永玉的画室,这是他平日创作的地方,一幅长3米、高1.5米,刚刚完成的巨型书法展现在墙壁的宣纸上,书法作品写道:“像我这样一个八十有四的人,身体又好,脑子又清醒,如果不是老奸巨滑的话,那就有点太不谦虚了。”这是一幅自成一体的狂草书法,下笔凝重洒脱,反映了黄永玉的性格和艺术特征。

万荷堂的大殿的右侧是黄永玉自行设计的墙炉,上方悬挂着野牛头标本,后边墙壁上是一排出土文物,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出土的人物雕塑和器皿,大殿右侧中央是一台“星海”立式三角钢琴,反映了主人对西洋音乐的喜爱,钢琴上面摆放了一套刚出版的装帧相当精美的《黄永玉书画集》。

趁新闻发布会还未开始,我与陈履生一起从万荷堂的大殿后门走出来,穿过一个种满了桃树的庭院,来到黄永玉的起居屋——老子居。陈履生是黄永玉的兼职学术秘书,多年来一直帮助黄永玉整理资料,2006年出版了《黄永玉八十》,筹备各地举行的画展和记者招待会。他向我介绍,这是黄先生日常起居会客的地方,之所以取名“老子居”,其中还有一个故事。黄永玉年轻的时候曾在福建泉州待过一段时间,住的地方有座寺庙,里面的玉兰花正好盛开,他就忍不住进去上树采摘。一个老和尚出来让他下来,黄永玉开始并不知道这个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师,跟法师谈话的时候满口的“老子”。后来万荷堂建好后,在为黄永玉的起居室取名时,吕正操将军就把这段往事提出来,说干脆叫做“老子居”。老子居由此得名。

通往老子居客厅的过道里,有几只欧洲绿色鹦鹉在欢快鸣叫,向我们表示欢迎。在老子居会客厅里,黄永玉坐在摇椅上等我们。时年84岁高龄的黄永玉身穿深蓝色的套头厚绒运动衣,外加一件咖啡色马夹,下身搭配蓝色牛仔裤和黑色厚底皮鞋,说话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他右手拿着烟斗,左手拿着打火机,正在点烟。他笑容满面地向我们打招呼:“欢迎!欢迎!”在老子居,黄永玉单独与我们作了深入的交流。

1989年,已经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的黄永玉移居香港,但时间久了便产生迁回北京的想法,毕竟他在北京住了几十年,对这里的人文环境、文化氛围有认同感;而且他的许多老朋友都在北京,回到北京,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创作灵感上,都相对香港要好。所以那时起,黄永玉就想在北京郊区找一块地,建一座传统的四合院。

1997年春节刚过,黄永玉就开始张罗筹建万荷堂。选看了几个地点后,他决定在通州徐辛庄的一片果园里营建他的画室。建筑的样式和布局由他亲自设计,建筑外观设计图画在一张一尺大小的宣纸上。万荷堂的中心是大殿,建成后的万荷堂有东西二院,东院是一个仿古的、江南园林式的建筑群;院中间有一方1000多平方米的荷塘,亭台楼阁环绕其外,荷塘里面栽有荷花。春日“鱼戏新荷动”,夏日“芙蓉散其华”,秋日“园中观采莲”,冬日“楼阁望雪飞”。

“欢迎到万荷堂做客”,黄永玉说。这时,一只狗和一只猫跑出来,黄永玉说,这是一只瑞士狗,只有2个月大。那只白猫也乖巧有灵性,蹭到客人身边亲热,表示欢迎。在万荷堂,我看到了十几条各个品种、体型大小不一的狗,分别在不同的园子各司其職;见到一只断尾的黑猫,主人介绍说,那是他收养的一只被人砍断尾巴后遗弃的流浪猫,这一养,就养了好几年。可是,我在院子里没有看到那只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猴子(中国集邮史上升值最多的猴年邮票图案的原型)。关于那只猴子,黄永玉这样说:“当年我养了一只很可爱的猴子,不久就死了。正好邮政部门请我设计庚申年特种邮票,我就设计了那枚猴票,让全世界都来纪念它。”交谈之余,黄永玉先生送给我一本《黄永玉八十》并签上名字,此后我一直珍藏在书柜里。

下午3时,我们陪着黄永玉从老子居走到万荷堂大殿,开始《当代中国画》首发式新闻发布会,黄老先生步伐稳健,丝毫看不出有84岁的高龄。

他首先介绍了对中国画发展历史的个人看法,谈了中国当代绘画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事件和他个人的一些艺术经历。他首先说到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中国画大师林风眠。林风眠,广东梅县人,1900年出生,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期间,深受马蒂斯、毕加索、莫迪里阿尼等西方画家的影响;1925年回国,任北平艺专校长,1928年在杭州创立国立艺专,任校长,晚年归居香港。黄永玉说林风眠的绘画是以西方印象主义的光影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的结构与中国古典的汉、唐及民国艺术相结合创新而成,他的艺术追求不仅在绘画形式上,而且在精神上,使作品极具深度和艺术感染力。黄永玉还说到张大千、潘天寿、刘海粟、黄宾虹等国画大师的艺术成就,接着谈到自己的个人经历。他1924年出生于凤凰县沱江镇,由于家里兄弟众多,13岁时便外出当学徒谋生,浪迹福建、安徽等地,受尽人间辛酸,但自幼性格倔强,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艰苦读书、习文作画,辗转上海、台湾和香港,从此闯入了美术宫殿的大门。当时所有美术青年大都一样,揽着木刻板、刻刀、几本书、一点钱和几件换洗的衣服,荡迹于学校、报社、出版社。漂泊的生活使黄永玉不断地结识朋友,也不断地得到朋友的帮助,1947年,他在香港举办首次画展,一举成名。

黄永玉勤奋好学,不倦追求艺术的高超技巧。他原是攻版画,后又攻国画。他喜画梅与荷,有一段时期,他天天带着望远镜去圆明园画荷花,日积月累,竟画了8000多幅墨荷。他画的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蜻蜓静立叶上,生意盎然。

黄永玉作画奇特,绘画除去各种画笔,还常用树枝、手指、丝瓜瓤等当笔。他作画神速,无论画幅大小,往往是成竹在胸,一挥而就。他的画题材广泛,松竹梅菊、花鸟草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乃至神话典故等,凡经他手,皆寒暑生于笔端,风云变于腕底,景物神形兼备,成为奇异佳作,令人赞叹不已。

1980年,中国邮政第一次发行完整的十二生肖特种邮票,突破了以往每年发行当年生肖邮票的惯例,这是从1980以来我国邮票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黄永玉创作的1980年猴票创造了集邮史上20年升值2万倍的“金猴”神话。在“庚申猴”发行后的20多年时间里,价值持续上涨,当时8分钱的面值一度飙升到1600元,足足升值2万倍;全张80枚猴票更是从当时的6.4元暴升至10多万元。“金猴情结”也成了中国邮人一种特有的情感。不少邮人把拥有猴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和一种荣耀,而黄永玉也被尊称为“生肖邮票鼻祖”。

黄永玉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爱情故事。2018年,央视《朗读者》栏目主持人问他:“你最得意的头衔是什么?”黄永玉毫不犹豫地回答:“张梅溪小姐的丈夫。”1943年,黄永玉19岁时流浪到江西信丰,在一家小艺术馆里工作,偶然认识了美丽的姑娘张梅溪。她来艺术馆弹奏钢琴,秀发如瀑,白裙飘飘,黄永玉看得出了神。她是名门千金,光彩照人,很有艺术修养,而黄永玉当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但他愿意用自己真诚的爱打动心爱之人。黄永玉每日等在张梅溪骑马的路上,看到张梅溪就吹起小号。一天夜晚,防空警报大响,他们跑到防空洞里,黄永玉借着月光,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张梅溪看着真诚的他,含笑点头,她早已听出小号声中的爱意。张梅溪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强烈反对,担心女儿跟着穷小子吃苦,便把张梅溪关在房里,不让他们见面。

黄永玉来找张梅溪,被张家人阻拦并取笑,心灰意冷,决定去赣州谋生。心系黄永玉的张梅溪偷偷跑出家门,卖了金链,坐着运货的车赶去赣州找他。张梅溪一路奔波到信丰后,钱已经所剩不多,她赶紧联系黄永玉。黄永玉接到张梅溪的电话后,借了辆自行车,一路猛踩,恨不得马上飞到她的身边。从赣州到信丰足足有60多公里,最后还剩10公里时,天已经黑得看不清路,他便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他顾不上整理形象,睁眼就往张梅溪那里赶。当张梅溪看到黄永玉赶到面前时,开心得捂嘴笑,她一点都不觉得他的样子很狼狈,反而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可爱。年轻时的恋爱总是炙热勇敢,不怕万人阻挡,有付出一切的勇气。

1946年,黄永玉和张梅溪在几个好朋友的见证下结为伴侣,生活清贫简单,但心中充满了甜蜜。黄永玉一直珍藏着年少时追求张梅溪的那支小号,抗战时期躲避战火,这把小号不慎遗失。古稀之年的黄永玉重新买了一支作为纪念,并如年轻时一般,时常为妻子吹奏,在他心中,那是他一生中最美的时光。2020年,伴他走过无数风雨的张梅溪去世,他亲自为爱妻写讣告。他一改平时放纵不羁的书法风格,一字一顿,一笔一画,写得极为工整,這整齐的字是他沉重的心情,是他悲痛的告别。

黄永玉酷爱读书,关于读书,他说读书人有两种,一种是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了以后要记读书的心得和书的精华内容、重要的观点和史实;第二种读书人是艺术家,注重读书以后的感觉、感受、体验和共鸣,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关于快乐,黄永玉强调,人生要追寻内心世界的快乐,无论在什么环境,顺境和逆境都要快乐,所以即便在艰难的日子里他也从不郁闷,没有自暴自弃和放弃创作思考。

黄永玉十分喜欢大自然,他与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圣地张家界武陵源有着深厚情缘。那个峰峦争雄、气象万千的地方,黄石寨、金鞭溪、索溪峪……三千六百峰和潺潺的流水,使人如痴如醉。我在1997年第一次去到张家界时,惊叹武陵源的神奇、猛洞河的飞瀑和黄石寨的雄伟之际,不禁感叹是黄永玉用他的文字、他的画,将那块土地的美更直观的介绍给更多的人们。黄永玉在家乡湖南湘西凤凰建有“玉氏山房”,他喜欢荷花,在万荷堂东面建有江南池塘和楼阁玉琼,种植了荷花。每年7月,红花绿荷叶映出这位老人喜欢的出于污泥而不染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种人生和环境的和谐。

黄永玉具有很高的文学功底,也是个幽默家,他对文学、历史、宗教、哲学,都有涉猎,读完书,自己也写文章,其杂文集《罐斋杂记》《力求严肃认真的思考》《芥末居杂记》,散文《太阳下的风景》等影响较大。根据黄永玉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的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已经完成20多万字。身为画家兼文人的黄永玉很喜欢跟艺术家和新闻媒体朋友聊天,畅谈和发表他对艺术、人生、科学、文学和历史发展的看法,但从来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为人亲切。黄永玉爱结交各界朋友,他的居所万荷堂里时常宾客云集,每当万荷堂举行大型的酒会等活动,这里就会聚集京城的许多名流。2006年3月14日,意大利政府为表彰黄永玉在中意两国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向他颁发“意大利团结星二级骑士勋章”,授勋仪式就在万荷堂举行。5个多月后,首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闭幕式也在万荷堂东院荷塘举行,开了万荷堂举办大型外事活动的先例。

2006年12月,黄永玉向联合国捐献巨幅画作《世界和平》,联合国驻华代表马和励称:黄永玉先生致力于世界和平,用艺术呼唤和平,其境界和创作堪与毕加索媲美……

伫立在万荷堂的大院中,沉思片刻,感受到黄永玉先生的画常以淋漓之墨色为基调,以凝重洒脱之线条为骨骼,以奇特之构思为基础,这是他一生的画派风格。2023年,黄永玉先生在99岁高龄离开了世界,但那些线条、色彩、造型,那些神妙的文字与音容笑貌,依然风韵流传,仍可慰藉人心。传奇落幕,灵魂不朽。文

猜你喜欢
黄永玉
你把这匹马拉走吧
你把这匹马拉走吧
《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
黄永玉:你们都太正经,我只好老不正经
老顽童黄永玉
绘画赏析·黄永玉
动物寓言
“猴票之父”黄永玉:生活中的幽默大师
黄永玉:这个老头儿不寻常
黄永玉:我只是没有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