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花
(德宏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
云南地处边疆,由于少数民族种类较多、民族文化类型多样、跨境民族、“直过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原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云南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以德宏州为例,从文化共生及心理学视角出发,探寻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逻辑,为云南边境地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寻更多的理论支撑及实施路径。
1.文献研究法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德宏州多民族文化共生的背景进行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界定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同时,查阅了德宏州各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沿革、民族发展脉络和现状。
2.调查法
综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计量学等学科知识,设计《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本研究从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行为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来设置调查问卷的条目,进行外显的现状、特点描述。选用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陈立鹏主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
3.构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模型
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机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探索基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心理路径,并针对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德宏州各县市均有与缅甸接壤的乡镇村寨,且各地区之间往来较频繁。为了全面了解边境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以及“五个认同”的概况,本研究在选择具体调查地点时不仅关注边境县城所在地各族群众的看法,更重视乡镇、村寨各族群众的想法;不仅关注不同民族成员的认识,也涉及不同职业、不同边境区域各族群众的所思所想。因此,调查对象地点不仅选择在边境县城所在地,还涉及乡镇、村庄。本研究选取德宏州中缅边境地区的21个乡镇、38个村寨展开调研。调研形式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研对象共计1000余人。
图1 研究路径图
从认知、情感态度方面看,德宏州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不断增强。大部分群众对国家和民族团结有强烈的积极情感,同时认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非常坚定。从行为方面看,当问到“当遭受外敌入侵时,我愿意为了祖国奋起反抗”时,92.04%的调研对象表示愿意用行动来保卫祖国;91.14%的调研对象非常赞同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其中71.07%的调研对象非常想递交入党申请书。从以上数据分析来看,德宏州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不断增强,这从行为意向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2.德宏州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一直以来,德宏州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德宏州各民族之间也实现了生产互助,婚姻互通,节日互庆,风俗互适。在各族群众“对本民族的认同”情感、态度方面,74.50%的调研对象表示对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有强烈的自豪感;58.95%的调研对象认为应该遵守自己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54.07%的调研对象认为应该经常讲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
在“族际认同”情感、态度方面,69.62%的对象表示非常喜欢与其他民族群众一起聊天;72.15%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喜欢与其他民族群众做邻居;73.06%的对象表示非常喜欢与其他民族群众一起工作(干活);73.96%的对象表示非常喜欢与其他民族群众成为亲密朋友;仅有58.95%的对象表示非常喜欢与其他民族群众通婚。
根据调查结果,81.92%的调查对象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含义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这说明德宏州在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92.95%的调研对象认为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92.59%的调研对象认为我国56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由此可知德宏州各民族平等、团结观念深入人心。91.68%的调研对象为本民族感到骄傲,更为中华民族而骄傲,在中华民族认同方面得到不断增强。84.09%的调研对象非常赞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国家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非常强烈。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德宏州各族群众对本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三个层面,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度最高。同时也可以看到,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增强,但是也需要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使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民族间的感情得到进一步增进,从而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3.德宏州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等群众在“五个认同”度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年龄越大、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越高的群众,“五个认同”度越高。
从职业方面看,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国有/民营/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的“五个认同”度最高,这与其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有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等密切相关。其中,退休人员大部分经历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如今边境各族群众在脱贫的基础上奔向小康之路,真切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因此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最高。
失业待业者的“五个认同”度相对较低,而家庭年收入越高的群众的“五个认同”度越高,说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是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随着衣食住行条件越来越好,边境各族群众担心的事情变少了,精神状态也随之振奋。因此,脱贫后巩固脱贫成果及利用传统文化打造文化产业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相结合的表现,也是增强“五个认同”的重要路径,但同时要注重对特殊群体的关照。
4.德宏州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五个认同”度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德宏州各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在“五个认同”度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从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少数民族认为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我国56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他们为本民族感到骄傲,更为中华民族而骄傲。
1.云南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态势良好
总体上,德宏州各族群众的整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处于中上水平,平均分为85.39,整体情况处于中上水平,说明整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较高。认知维度平均分为28.36,表明对中华民族价值观、中华民族身份的认识较好;情感维度平均分为28.40,表明具有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平等意识较好,也表明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较强;意志维度平均分为28.63,表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较强使命感和更多的自觉性行为(见表1)。
表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情况统计(N=462)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德宏州各族群众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处于中上水平,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态势良好。其次不同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职业、家庭人数、城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分和三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的家庭年收入水平及不同县市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德宏州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剖面分析
研究采用R3STEP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个潜在类别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职业、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数、不同县市和所在地为自变量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并把高意识型作为参照组(见表2)。
表2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类别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职业、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所在县市、所在地为自变量)的多项式logistic回归(N=462)
多项式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所在县市和所在地对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类别的各族群众具有明显差异的影响。以“高意识型”群众为参考,随“文化程度”由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变化“低意识型”群众的发生比增加115.11%,这可能与不同文化程度所能接触到的思想观念不同有关。因此,应该通过符合不同文化群体需求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也要在高校中进一步落实相关知识“三进”要求,强化教育机制,发挥好高校思政课的关键作用,利用好每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契机,做到持续创新并加以完善。
以“高意识型”各族群众为参考,随“所在县市”变化,“低意识型”的发生比降低43.39%,这可能与不同县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和教育落实差异有关。云南边境地区各个民族和县市的历史较为复杂,表现为相对集中而又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大幅改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各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仍存在差异。因此,应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相对较低的地区,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推动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进课堂、进生活,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把握主动权和主导权,通过广泛的宣传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
以“高意识型”群众为参考,随着“所在地”由城市、乡镇到农村的变化,“低意识型”的发生比增加95.03%,这可能与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培育方式与教育资源差异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根本、长远的系统性工程,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农村、乡镇的宣传教育,就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仅要加快缩小乡镇、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也要打通地区性的联结壁垒,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方式和培育资源的循环式双向交往,实现农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保障。
随机选取63名德宏州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用协商一致的质的研究方法(CQR)对数据进行分析(见表3)。结论如下: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普及较好,大部分德宏州群众都接触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接触途径主要是电视、收音机、广播以及网络,部分群众经由宣传标语和讲座了解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部分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印象来源于宣传标语,而大部分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方式更偏好于电视、广播、网络、文艺演出和宣传标语。
2.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已被大部分群众视为重要的节日,同时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受到相当大的重视。大部分群众认为自己民族和中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对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云南边境地区民族关系较好,各民族之间相处融洽,存在大量交往、共事和通婚的现象。
4.所有受访群众都对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感到满意,满意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国家政策和福利的实施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
5.大部分群众赞成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与普及,并希望保留自己民族的语言,最好是两种都会,希望自己的子女掌握好普通话。
6.云南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时间较早,大部分都在小时候就产生,且主要通过教育、电视和广播等途径接触。大部分群众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发是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同时,在面对疫情、享受国家政策和福利以及对比当今与过往的变化时,对祖国的感情最深。
本研究根据调研结果,通过理论研究及梳理,将“五个认同”界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内容,并从知、情、意、行的心理学角度探究云南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机制及心理路径的生成。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认为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相对发达,四方化外之地的蛮夷文化处于依附地位。近代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即“中华民族不仅在血统上,而且在文化上,经过长期的融合,没有什么汉人文化,只有中华民族的文化”。①瞿林东:《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69页。20世纪80年代之后,费孝通先生在阐述民族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多元”是指中国有着众多的民族、地方和民间文化小传统,而“一体”表明中国又有一个为大家认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一个由单数大传统和复数小传统构成的相互依存的体系。②费孝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中国民族》2001年第1期,第1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多民族文化的共生性,其形成可以理解为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由民族认同拓展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圈层化迭代过程。③方堃:《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第9—15页。
自古以来,中华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文化的共生性是民族认同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渊源与根基。除汉族外,德宏州内世代居住着以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五种少数民族为主的40多个少数民族,是全国景颇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85%。从历史到现在,德宏州一直都是谱写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地方,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用勤劳和智慧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发展、交相辉映。州委州政府以文化引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转化和创新发展文化来积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文化为纽带来维护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书写了质朴淳厚、多彩多姿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德宏新篇章。
云南边境地区多民族聚居,多民族文化共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铸牢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多民族文化的共生性,其形成可以理解为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德宏是云南民族大家庭的缩影,研究发现,德宏州对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精神支撑更加有力、心理基础更加巩固。通过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就,结合调研结果,本研究初步构建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模型图
可以看到,国家层面,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边固边,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共生提供了有利环境;社会层面,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保障意识形态安全,增进民族关系和谐;个人层面,影响因素主要是知识水平、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还有个人的家国观念。通过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为各民族提供良好的外在社会环境和内在心理环境,增强“五个认同”,从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合研究结果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模型,本研究积极探索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条心理路径,即以达成共性认识为基础的认知路径、在生产生活中增进共同积极体验的情感路径、通过制度政策来促进公平和保障共同心理需求的意志行为路径。
1.认知路径
认知成分是指作为态度主体的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所持有的看法和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或形成的思维模式。从社会心理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角度的基础是集体性,通过形成稳定的共同心理特征来实现。因此,需要通过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形成族际合作与高依存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各民族相互尊重和包容各自的差异,从而增进共同体性,形成相似性,形成稳定的共同心理特征,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特征的表现之一,通过这一认知路径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图3)。
2.情感路径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既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态度体验。评价和态度体验需要有共同的生产、生活空间,通过政策保障民族平等,缩小民族心理差距,加强情感联系,从而在情感上自觉归属于对中华民族的积极情感,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图4)。
图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路径
3.意志行为路径
意志行为路径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两个方面,以参与性为基础。在边境民族地区,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在保障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普惠政策的支持下,各民族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一物质基础的巩固使得各族群众得到了积极的心理刺激,在积极互动中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和对国家统一的重要认知体现在意志行为中(如图5)。
图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志行为路径
本研究通过对德宏州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问卷调查、量表施测和半结构化访谈,对该地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有了深入了解。面对各种制约因素,如何增强德宏州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研究对云南边境地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究。
根据调查,德宏州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了解和主要印象来源于媒体和所在村寨的宣传。因此,各地区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必不可少,且需要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适应的宣传机制。
首先,从宣传方式而言,电视、网络、宣传标语是德宏州各族群众最偏好也是接触最多的方式,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宣传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应采取更具适应性的宣传方式,尤其是完善面向老年人或文化程度较低的各族群众的宣传机制。例如,鉴于认知水平较低的各族群众对于新闻或宣传标语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缺乏或只停留在浅表层面,可以通过文艺演出,激发其积极情感,促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进而影响认知,最终影响行为。
其次,就宣传内容而言,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宣传时,可以加强对各民族互相帮助,国家为民政策、利民福利的宣传,同时对过往与如今改革发展的变化进行对比,使各族群众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与成果。增加与各族群众相关性较高的宣传内容,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让各族人民更加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最后,就宣传地区而言,应当密切关注宣传的方式方法是否在各族群众之间存在不同的偏好和差异,在城市与农村这样发展存在差异的地区宣传是否能同样落实到位,是否存在宣传方式受限和资源受限的情况,以及是否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群众采取不同的适应性宣传方式和内容。
调查显示,随着文化程度升高,“低意识型”群众的发生比增加。因此,对不同文化程度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应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培育方式与培育内容。当前,德宏州各级各类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合力不足,未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应该形成州政府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各级各校执行落实,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教育机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育目的,制订教学计划及综合、全面、科学的教育效果考核评价机制,坚持课堂主阵地,使学校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重要场所之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多采用榜样示范法,特别是要充分挖掘德宏本地的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前辈、抗疫英雄等榜样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等,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在电视、网络、村寨广播和宣讲中,通过人物和事件具体化、人格化、生动化,把抽象、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进而影响受众心理,引发共情,使教育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调查发现,在偏远农村地区,部分老人及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不深,对政治信息的接触有限。针对这部分群众,可采用物化的方式,发放家居装饰品、张贴宣传海报,如中国地图、五星红旗、中国历史及人物、国家政策海报等。另外,示范村的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打造过程中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元素设计,也是群众喜好的重要学习途径。
新时代家风建设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以优良家风引导新时代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各族群众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配齐建强德宏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教育宣传队伍,如宣讲队伍、科研队伍、文艺宣传队伍、融媒体队伍等;形成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教育工作队伍。
针对基层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了解不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要营造氛围,创新活动载体,寓教于乐,通过形式新颖的学习教育活动,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短视频在基层群众中非常流行,已成为社交领域的新潮流。为了提高学习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宣传部门可以在乡镇、学校、企业、社区村寨举办“流量之星”大赛,鼓励基层群众制作、传播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短视频,吸引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踊跃参与,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群众中深入人心、生根发芽,打造德宏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文化品牌。
调查发现,失业待业者的“五个认同”度相对较低;家庭年收入越高的群众, “五个认同”度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各县市应积极帮助失业者和低收入家庭进一步了解具体存在的原因,进行帮扶,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原则,一手抓经济基础建设,一手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不断提高失业者、低收入家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调查发现,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村寨60岁以下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很高,但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跨境婚姻家庭妇女的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并不高。这两部分人群属于农村留守群体(农村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群体)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而,以老年群体日常生活为抓手,大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进社区、进村寨、进家庭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和使用氛围。同时,需要重视各族群众的非语言交流,积极宣传不同民族表示友好的非语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