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之我见

2023-11-09 16:31施宵均王海军刘艳芬魏凤琴鞠炆希郭英慧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论医家黄帝内经

施宵均 王海军 刘艳芬 魏凤琴 鞠炆希 郭英慧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由来已久,可追溯至《黄帝内经》运气篇,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然均非其本义。现结合当时的成书背景,从古、现代医家及个人角度对其探讨,以求还原其本来含义。

1 古代医家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认识之转变

1.1 唐宋时期

唐代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进行了相关阐释,认为“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并易“明”为“名”,认为“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云相火以位”[1],王冰认为君火不司气化,故其主岁气之年由相火代之,然君火虽不主五运,但主六气,且“少阴之上,热气治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怎可妄言其不立岁气,并易“明”为“名”,失明之本义也,亦失原句本义。

宋代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曰:“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乎此,故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2]其率先提出命门相火说,并引用《仙经》“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明确提出了心肾为君相二火并引起广泛争议,而其所言之君相二火便已开始脱离运气学说。

1.2 金元时期

金代李杲说到:“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3]其将君相二火引入医学范畴,认为君火、相火均为阴火的一种,是病理之火,并首次提出相火为元气之贼之说。

元代朱震亨则将君相二火分为人火与天火,将心与君火相比拟,并阐述了君火动则相火动的二者紧密的相互关系,认为相火易动,重视相火论及精神调摄。把君相二火与脏腑相联系,并逐渐发展成为相火论。

1.3 明清时期

明代张景岳则根据其形气、位置的上下从而将君火归属于阳中之阳,相火归属于阴中之阳,通过蜡烛的比喻形象地将明与位进行了阐释,认为君火为烛火,清扬居上而明亮,却为虚体,相火如烛体,重实居下而为根基,却有实用。除此之外,其在当时的基础上对君相二火有所发展,认为脏腑各有君相,而并不仅仅指代心、肾等。张景岳所言亦是在脏腑理论上进一步阐释。

清代何梦瑶则将明与位分别对应职位及功能,指出君主当向明而治,相当奉君出治,并效仿内经,沿用中国古代严谨缜密的朝廷制度将君与心、相与肾进行比拟,讲诉君相各自的特点。何氏所言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并对君相二火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仍以脏腑角度论及之。

由此可见,尽管历代医家的见解各有特色,但自王冰见解之后,“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内涵已逐渐脱离运气学说的内容,这也意味其解释均已脱离本义,而更多的是其内涵的延伸与发展,然脱离运气学说再谈其本义并不合理。

2 现代医家基于运气学说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见解

2.1 “明”与“位”为争议焦点

现代医家在立足于运气学说基础上,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本义多有探究,而结合运气篇章可以明确,君火当为少阴君火,相火当为少阳相火,此二者并无其余含义,因此,其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与“位”含义的理解上。

2.2 现代医家见解之妄

邹勇[4]结合内经全文进行解释,认为这里的“明”本义是光亮之意,化为节气之清明,而“位”本义为座位之意,化义为“顺序”,因而该句原义为少阴君火始于清明,少阳相火位从其后。若以原句而言,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二者相合,30岁为一纪,60岁为一周,此为天地之规律,然该作者仅言少阴君火以清明为始,有始而无终,未免奇怪,亦不合原句之语境。

王文顺等[5]认为“明”为上之意,指主气,“位”为下之意,指客气,本义当为“君”“相”二火之间正常的 “君位臣”关系,即君火加临相火之意。其既言主客气之关系,然为何独言君火相火,岂不怪哉!且该解释在原句中亦显突兀,与原义不符。

李伟等[6]则认为在一个六十年的完整的五运六气周期中,是从甲子年少阴君火司天开始,并于癸亥年少阳相火在泉终止,而这里的“明”通“孟”,为起始之意,这里的“位”通“立”,为终止之意。若以原文语境而言,看似合理,然而,司天是六气中的三之气,并非起始之气,此处如此理解未免牵强,且该句在段中,在周期年数之前,若该意正确,那便意味着出现语序错乱的问题。

李卓威等[7]则认为这里的“明”为清楚、显现之意,这里的“位”为本位、秩序的意思,而原句“君火以明”代表天气运行规律,“相火以位”代表地气运行规律,从而讲述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的特点。然其所言之君相二火又在原文明确指出是少阴君火及少阳相火,后又言其二者代表天气及地气运行之规律,而君相二火仅六气之一,六气特点各不相同,岂不有以偏概全之意,一气断言哉!

由此可见,现代医家虽然基于运气学说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进行本义探讨,然而,其说法仍然欠妥。

3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溯源有误

3.1 原文突兀,语境不符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虽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鬼臾区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朞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8]然而,经细细研读后可以发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在该句中间,但若除去该节,并不影响原文语境和该段之理解,况且这里的君火为少阴君火,相火为少阳相火,可此处仅提及君相二火,无其余六气,实属奇怪,且于该段中亦是语境不合。

3.2 出错可循,疑为错节

经历史考证,《黄帝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历经多个年代,逢战乱之时,几经波澜而集众多大家之所成,在后世的流传中亦是坎坷重重,尚不排除意外、人为修改及出错可能,且当时的书籍多记录竹简和木牍上,日久便有类似穿书的绳子断了、个别部分遭受虫蛀等一系列导致内容错乱的情况,正因如此,《黄帝内经》并非全无错误,而存在个别地方错序、错节或者脱节等问题亦是有迹可循。

荀运浩[9]经习读前人注疏,并参验临床所见后发现《黄帝内经》中的部分章句尚有不妥之处,并举《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相关出错内容为例说明之。由此可见,《黄帝内经》的学习亦需保持怀疑的态度,不可盲从,亦不能独言一句,仍需总体观之。

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怀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该句亦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即错序(在段中顺序错乱)、错节(与其余篇节内容错乱)与脱节(部分内容脱落丢失)。而这三种情况中,又因该句在原段中显得不合时宜,故又以错节及脱节可能性更大,若言其脱节,但究其历史渊源深远,难以究其根源,且当前尚未有相关证据或医家有所提及其相关内容,因此不做考虑。而当该句于相关篇章出现时,亦是合情合理。由此笔者推断,该句当为错节。

3.3 出处可推,为《素问·六微旨大论篇》

笔者通读《黄帝内经》7篇大论,认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并不位于该段,而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更为适宜,因在运气篇章中,君火和相火主要见于“天元纪大论”“六微旨大论”及“六元正纪大论”三篇大论中,而君相二火同时出现又以“六微旨大论”次数最多,且相关描述亦更为恰当,而通过分析,“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在该篇中的语段顺序应为:“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如此一来,其在此处不仅与“所谓二火也”相呼应,且其论述的时位关系亦与该篇章中讲诉的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这几种节气关系及当位、不当位等相关情况不谋而合。因此,“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在该处亦最为恰当。

4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探究

追本溯源是理解“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最直接的方式,然而经过研读后发现,由于《黄帝内经》成书背景的复杂性,其在原文语境不符,出处存疑,且应出自《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而随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出处确定之后,对于其本义的探究亦逐渐明确。

4.1 “明”居上,为时间之意

“明”为一日加一月,比喻白天及黑夜,如太极图阴阳互藏,且相互转化,日与月亦分别为白天及黑夜高挂天空的明亮之物,配以君,便有了君位居上而明之意。《说文解字》曰: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属皆从朙。最开始是指日月交辉从而大放光明之意,随后延伸至点燃、明亮、天亮、公开等意。如此看来,明暗藏日月交替之意,比喻时间的流转。明代高士宗也曾有改“明”为“时”之意,其《素问直解》谓:“时,旧本讹明,今改。”[10]因而,君火以明在此句中则代表着少阴君火得其时。

4.2 “位”居下,为位置之意

“位”在甲骨文中与“立”同形,模拟人正面站立的样子。后来在“立”的基础上加“人(亻)”分化出“位”字。其“位”的本义一般认为是人所站立的地方,有地之意,配以相,便有了相位居下守位之意,在这里为位置的意思。此意与上句的明相对应,表示二者之间的时位关系,而相火以位在此句中则代表少阳相火得其位。

4.3 “明”“位”相宜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二者相合,则类似是对后面内容的一个总结,说明正常情况下,少阴君火得其时,少阳相火得其位,二者时位相宜。若其二者位置变易,则存在顺逆关系——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这里主要是针对主气客气而言,意为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为顺,少阳相火加临少阴君火为逆,随后便细细道来其关系变化之问题所在——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最后,概括说明——所谓二火也。这里所言的位置变易关系亦是君相二火。

然何为时位相宜,对于君相二火而言,君火在前而相火在后,君在上而臣在下则是时位相宜。少阴君火为二之气,少阳相火为三之气,二者存在先后时间顺序,而以君相命名二火,则提示了上下之位置关系,《易传·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话并非为天与地有高低贵贱之分,仅仅是借喻天地的位置之别,因而,以君相命名参此意,提示了上下位置之分。但其实并不仅限于此,天道六气与地理六气均有太过有不及,有多有少,有盛有衰,有生有克,相承相制,互为作用,而有这种胜复顺逆关系的也不仅限于君相二火,此处,可能考虑其特殊性故举例说明之,如张景岳在《类经》注曰:“盖五行各一,而其胜复逆顺之相加,各有所辨;惟此二火者,虽曰同气,然亦有君相上下之分,故特举而辨之。”

4.4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时空规律的缩影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为运气学说中所展现的时空观特点的一个具体体现。这里的明与位是相对而言的,亦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单纯的时间和位置,其实它们的解释更偏向于规律,一种各得其时,各至其位方可时至气至的时空规律,恰如内经所言“上下有位,左右有纪”“行有次,止有位”。在《荀子·天论》中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是自然之规律,亦提示了人与自然之关系,万物与自然之关系,而内经诉五运六气,亦是通过参考天地自然之外界环境变化规律而论及人。

在运气学说中,君火所主时节之阳气生而长,相火所主时节之阳气旺而收,各有承制,使其不过亢而害,大自然之秩序。五运六气皆有阳气,有阳必有阴,三阴三阳的实质亦是阴阳变化之多少。寒暑燥湿风火,木火土金水火,亦各有阴阳属性,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中医重视天地自然,亦重视人,五运六气为天地之规律,应于自然,应于人,而人与天地相应,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等亦各有时位,子午流注法便是由此而来,为人体一日之时位规律。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言君安相位,又何尝不是时位关系的一种体现,在其时而谋其事,在其位而谋其政,各守其时而各司其职,从而构成生命活动的节律性变化。若君相时位不相宜,则相关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诸生他病[11]。

5 总结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虽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内容错节,且应出自《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其原文应修改为:“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而这里的明为时间之意,位为位置之意,其原句的意思为少阴君火得其时,少阳相火得其位,表示君相二火均要时位相宜。

《黄帝内经》之所以称为经典,固然有其源源不断生机之所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为国之瑰宝,博大而精深,然而在认真钻研的同时也仍需以严谨怀疑的态度去对待和认识,不可断章取义,亦不可盲目从之,恰如《礼记·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猜你喜欢
大论医家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小知识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寒热”“形气肿痛”探析
《阴阳大论》今何在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