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窥见洞庭月

2023-11-08 03:09张觅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3年10期
关键词:烟波八景黄鹤

张觅

北宋末年,画家宋迪来湖南做官,迷醉于飘忽瑰艳的潇湘美景,于是绘制了潇湘八景图,其中有一幅图画的是浩渺洞庭以及湖波之上的一轮明月,这便是《洞庭秋月》图。一些典籍中所记载的《潇湘八景图诗并序》被认为是对宋迪画作的诗意呼应。其中《洞庭秋月》篇为:“李白曾移月下仙,烟波秋醉洞庭船。我来更欲骑黄鹤,直向高楼一醉眠。”

诗前有小序:“君山南来,浩浩沧溟。飘风之不起,层浪之不生。夜气既清,清露斯零。素娥浴水,光荡金精。倒霓裳之清影,来广乐之天声。纤云不起,上下虚明。”恰如一篇精美散文,所描摹的正是洞庭秋月的具体景色,可与诗对照来看。君山之南,湘江北去,正是浩渺無垠的洞庭湖。秋高气爽之时,湖水越发晶澈明净,水波不兴,湖平如镜。而夜空也别无纤云,只朗朗捧出皎皎清辉。天空一轮明月,水中一轮水月,真可谓静影成璧,皓月千里,相互交融映照。此时登上岳阳楼,或者泛舟洞庭湖,则觉仙气飘飘,直欲乘风归去。

想必诗人性格豪放,素来仰慕李白,因此诗篇一开头,就点出“李白曾移月下仙”。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李白与刑部侍郎李晔、中书舍人贾至一起同游洞庭湖时,写下《游洞庭五首》,最为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二首:“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明月之下,洞庭南湖澄澈无烟,令人胸怀大畅,几欲乘舟归去成仙。暂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将小舟停在白云边上买酒痛饮。此诗前两句以灵动之笔,挥洒自如地勾画出一幅月下洞庭图,后两句则以神话般驰骋的想象,以夸张的手法暗示洞庭月色之动人。李白后又有《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最后一首云:“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巴陵美酒饮之不尽,诗人不禁醉倒在这无边的洞庭秋色之中。此句一语双关,既醉心于美酒,也醉心于美景。

因此,在诗人的想象中,李白曾在这一轮明月下泛舟洞庭,与仙人畅饮美酒,直到醉倒在舟上,任这一叶小舟恣意漂泊在浩渺的洞庭烟波之中,所谓“烟波秋醉洞庭船”。《洞庭秋月》第一、二句便巧妙融进李白写洞庭的这两首名作之诗意,笔触瑰丽,风格飘逸。

遥想诗仙李白当年在洞庭秋月中的逍遥自在,诗人也禁不住想要像仙人一样乘鹤而来,领略洞庭这水天一色、无边风月,因此顺势又写道:“我来更欲骑黄鹤。”“骑黄鹤”典出南朝任昉《述异记》,说的是一位名叫荀瑰的人曾东游来到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原来是一位骑着鹤的仙人。两人对饮一番,宾主尽欢。仙人告辞,“跨鹤腾空而灭”。诗人继续延续浪漫神奇的风格,并想象着自己乘鹤来到岳阳楼上,被这满湖月光迷住,像李白那样沉醉着睡去,“直向高楼一醉眠”。

在诸多典籍中,《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的作者署名都是“米芾”。但有人通过考证,认为真正的作者是明代的邓云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会”?苏轼曾评米芾书法:“米书超逸入神。”其实米芾的诗词也颇具超逸入神之感,与其书法风格一致。明代宋濂则道:“予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海岳翁”即米芾,米芾曾号海岳外史。或许正因为米芾诗风超逸,且与李白气质相契,后人才会认为《洞庭秋月》题诗是出自米芾之手吧。

猜你喜欢
烟波八景黄鹤
罗定新八景图案设计
书法作品欣赏
Effect of tellurium(Te4+)irradia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irradiation-induced hardening*
归来兮,远去的黄鹤
为你写诗
九月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黄鹤归来
溪南八景图册
“八景”历史文化现象与欧阳玄“芜湖八景”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