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演讲词的交际功能实现

2023-11-08 20:55张忠森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马文演讲稿恩格斯

张忠森

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以下简称“马文”)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恩文”)被编入必修下第五单元。“单元导语”对这一单元的学习价值作了明确说明:

这些作品表现出革命导师、志士仁人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精神。

概括地说,就是“抱负与使命”,这可以称之为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革命导师、志士仁人的行为,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这个单元共有四篇文章,即马文、恩文、李斯《谏逐客书》和林觉民《与妻书》。这四篇文章从学习任务群上来讲,大致可归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任务群。关于这一点,“单元导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注意这些作品切于实用、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要结合具体作品,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

马文和恩文是特定情境下的演讲稿,作者的演讲具有极强针对性、对象性,在演讲过程中,义做到了有理有据。但演讲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的传感,以情动人,达到演讲者与听众的共情。鉴于此,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两篇演讲稿时,引导学生从“情”与“理”两方面着手,对这两篇进行群文阅读。

一、“情”的传递,实现共情

演讲稿从整体上来讲,非常注重“理”的清晰。演讲者在传递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图过程中,就要非常重视逻辑的清晰。但是,演讲稿,还是需要“演”,演就需要有情感的投入。演讲者投入自己的情感,动情地演讲,用情来打动在场的听众,才能真正实现演讲的目的。

那么,如何讀出这两篇文章的情感呢?

(一)依“因”析情,整体感知

读这两篇演讲稿,先让学生了解演讲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发表这次演讲,了解了这个“因”,才能从整体上去感知演讲稿的“情”之所在。

马文的演讲背景,按照教材注释所说:“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这注释只是一种客观陈述,还是很难从中感知马克思演讲时的情感的。所以,这时,我们可以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让学生有更全面了解:

欧洲1848年革命,是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共和派的革命,是平民对贵族的抗争。1848年1月,革命运动首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掀起,然后扩展到德意志和法国诸国,以及奥地利帝国。法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在中欧,则出现自由政治改革和民族统一之类的运动。但是当时的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革命已经走入低潮了,而且1856年离1848年也已经过去了8年的时间,当时组织工人运动几乎都被镇压。当时很多人对革命运动产生了质疑,对革命信心与意义产生了动摇。

当时在场的听众,或者是已经参加了革命的一些仁人志士,他们现在的精神处于低谷,甚至颓败,对革命失去信心,对革命信念产生了动摇。马克思,作为革命领袖,在这种情形下演讲,目的就非常明确。依据这样的背景,学生可以很快把握这这篇演讲稿的“情”。可以想象,马克思带着一种激情,全身心投入演讲,对革命充满信心,在全文中,有种鼓舞与呼吁的情感。

恩文是恩格斯在好友的葬礼上作的一次悼念词演讲。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来讲,是悲痛的,马克思是他的挚友。但恩格斯如果仅停留在悲痛上,那肯定是不够的。正常情况下,无论是谁,写悼词,都会表现出悲痛之情。马恩身份特殊,是革命的领袖,思想的领袖,马克思的逝世,在恩格斯的心里,不仅仅是悲痛,还有惋惜、尊敬和赞扬之情。说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就是极大的惋惜。对于马克思一生的成就与革命贡献,表现了极大的赞扬与尊敬,对马克思的革命事业则充满着必胜信心。应该说,这篇悼词情感是多元的。

(二)品语悟情,细处感知

学习这两篇演讲稿,感悟演讲者的情感,最重要的还是要从细处品味语言。语文学习,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感知语言,从语言的细处体悟作者的表达需要。

先说马文。马文的演讲时间是1856年4月14日,距离1848年的革命已有8年之久,为什么马克思的演讲要从这次革命讲起?这就要引导学生从这段语言本身去理解。

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从这段文字中,如何读出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是一些特殊的词语,暗含着作者的情感。在很多人看来,1848年的革命的确是一件小事,因为它的失败而让人对它产生怀疑。但作者却说“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一个“但是”是作者对这次革命意义的肯定,“一片汪洋大海”用的是比喻,极大赞扬了这次革命蕴藏的力量巨大,能将现在的社会“撞得粉碎”。马克思的演讲魅力在于他的语言精到,用了一系列比喻,将革命的意义与价值讲述出来。

再如第二段:

但是,尽管我们生我没有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汉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作者采用类比的方式,表达对1848年革命意义的肯定。“你们可感觉得到吗?”一句问句,加强了情感的表达,也在演讲中刻意地提醒了在场的听众,这是演讲的语言技巧。

恩文是一篇悼词,再加了他和死者的特殊友谊,这也就决定了这篇演讲稿偏重在情感的表达。首先,从演讲开头,讲述马克思逝世这个事实时,恩格斯并没有直接说“死了”“逝世”或“去世”之类的词,而是用了委婉的话进行表达。为阐述方便,先录原文如下: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在引导学生感受恩格斯情感时,我们会让学生着重关注这一段语言的表达。整段话都在讲马克思逝世这个事实,但作者却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加以表达,从中表现出他对战友马克思逝世的复杂情感。首先是时间的点出,“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时间,为什么作者要如此精确到“分”这个时间点呢?一是让听众都记住这个特殊时刻,二也表达对马克思逝世的突然而感到悲痛。恩格斯的演讲一开始,将马克思的逝世时间精确地表达出来,虽是客观表达,但却蕴含着深层情感。第二点,他说马克思逝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是符合马克思身份的表达,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一生贡献很多,但主要是他对世人思想的引领。所以马克思逝世对世人来讲,是巨大损失,思想上少了领路人,“停止思想”也是一种讳饰表达,是作者不忍说好友逝世,这也是深层悲痛的体现。第三点,“还不到两分钟”,说明马克思的逝世实在是太突然了,还不到两分钟,对马克思的逝世有种意外、难以接受。第四点,作者情感的收回,马克思逝世已经是事实,这是不可改变的,但马克思逝世前,没有受病痛折磨,而是“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又表达内心一种欣慰。

再如演讲的结尾,作者这样说: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为了让学生理解全文情感,我们也应让学生特别关注结尾这句话,首先是“永垂不朽”的使用,恩格斯用了这个词来形容马克思的英名与事业,足见他对马克思的崇敬与赞扬。其次是“将”这个副词,“将”,将要,表示的是未来要达成的事,作者此时用了这个“将”,一方面表明马克思的事业还没真正成功,还需要我们活着的人继续;另一方面,更表现出作者对马克思理想与事业怀着必胜信心,这既是在鼓舞自己,也是在鼓舞在场所有人,是在鼓舞全世界的无产者。

综上,演讲稿,它是一种现场交际的文章,要实现交际功能,就需要与现场听众有情感上的共鸣,否则就达不到演讲交际的目的。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没有在现场,所以需要制造一种现场感,从演讲的原因入手,分析演讲对象心理,这样学习就会有一种代入感:接着从演讲稿的语言细节入手,细细揣摩演讲者的情感,从而实现与演讲者的共鳴。经过这样的学习,也为学生以后写演讲稿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理”的表达,实现交际功能

演讲稿是需要现场交际的,而要实现交际功能,只有“情”的动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理”的表达。给听众讲清楚你的道理,听众接受你的观点,才有可能按照你的想法去践行,这样,演讲才真正实现了交际功能。在讲述“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依据,也要有清晰的说理思路。这是从接受者的心理来讲的。

(一)说“理”清晰,易于接受

从接受心理来讲,清晰的说理更易于让人接受,特别是演讲的现场,人员众多,场面浩大,如果讲得思路不清晰,会让人云里雾里,不甚知之。这两篇优秀的演讲稿,呈现出非常清晰的说理思路。

马文是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他这次演说的目的是鼓舞在场的人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当中,让人们相信无产阶级革命一定会胜利。但当时的人们受1848年革命失败的影响,对革命的信念与信心已经削减了很多,有的人甚至对革命产生了质疑。所以,马克思有一个很大目的就是鼓舞人心。

他从1848年革命讲起,强调了1848年革命的巨大意义。虽然革命最终失败,但它还是给欧洲社会造成巨大冲击,也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

这篇演讲稿最主要内容在最后一段,而最难的也是最后一段。但仔细阅读,会发现这一段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从大层次来讲,整段话可分两个部分,从开头到“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为第一部分,讲的是当时社会现状及存在的重大问题;第二部分讲的是应该采取的措施。

在第一部分,一开头指出“每一种事物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有两而性的,都是一把双刃剑。接着,作者讲了“机器”的使用,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却给工人带来了贫穷和更大的劳动强度;再讲“财富的新源泉”“技术的胜利”“生产力的提高”等方面,层层递进,最后落到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抗这一结论上。而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产生对抗时,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那就需要革命的力量。在第二部分就讲到革命力量的出现,新的革命力量就是工人,最后结论,社会的变革,无产阶级是执行者。

全文层层铺垫,一步一步将听众引向自己想表达的观点上,让所有人明白,无产阶级的力量才是巨大的,无命阶级革命必将胜利。

恩文中,说理思路也很清晰。一者,在第二段总括说出他接下来要讲的就是马克思的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马克思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即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历史科学的发现。但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会发现他在后面的行文过程中,先讲历史科学方面的贡献,再讲革命的贡献,似乎和第二段并没有统一起来。这一点,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在演讲时为什么这样安排?细心的同学马上就会发现,这其实并不矛盾,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还是在强调革命贡献的重要,是通过过渡句将重要内容强调出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就突出了马克思对革命的伟大贡献。

通看全篇,恩格斯的演讲用了很多的过渡词句,使演讲思路更清晰,这也给学生写作文一些启发。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每一段出现的过渡词句圈画摘录,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楚,作者的说理推进的思维过程。

(二)析“理”深刻,引入思考

分析道理,但又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听众的思考。这两篇演讲稿,基本上都有着这一特征。先以恩文为例,恩文在第三段析理时,讲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本来可以用一个简单句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可以,简洁明了,但是作者却用一个非常长的句子表达,原文如下: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段话让说理变得更加深刻起来。首先,运用类比,将马克思的这一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作类比,突出其划时代意义。接着,用一个“简单事实”来总起下面内容,使内容更具体而深刻。后面的“简单事实”分了三个层次来讲,第一层次讲了“基础性的生存需求决定复杂的高级精神活动”这一事实:第二层次讲明“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上层建筑的基础”这一规律;第三层次讲出了“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这一道理。而这三层又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第一层推出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二层由第一层推出,同时又是第三层的依据。

再看马文,说理深刻,分析形象。前三段内容,在语言上,特别注意词句选用,为了让说理更生动形象,在第一段用了大量的比喻,整段出现很多喻体,如“干硬外壳”“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无底深渊”“一片汪洋大海”,而本体指向当时社会和革命,作者想讲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明确1848年革命是重要的,虽然失败了但还是有意义的。但为了让在场听众懂得革命的真正意义,重拾革命信心,所以用了形象比喻,来讲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冲击。第二段用了对比和类比手法,讲无产阶级革命趋势正向我们袭来,就像空气一样,虽然有些人感觉不到,但它的到来是历史的选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第四段从各方面各角度来阐述当时社会出现问题,只有革命才能解决。

通读这两篇演讲稿,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演讲时,目标指向都是非常明确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听众的接受心理。既有情感上与听众共鸣,也有道理上说服听众。学习这两篇演讲稿,学生应该懂得演讲稿作为一种现场交际类的实用文,要实现交际功能,就需要注意“情”与“理”两面的关系,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动人,情理交融,这样,才能实现演讲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马文演讲稿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想长大的马文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怎样写好演讲稿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消失的演讲稿
满意的结局
真实还是虚构:与马文·卡尔森谈当代西方戏剧